疫症的消息,将刚才还有些暧昧的气氛,瞬间打散。
赵归明没有避着沈云珍,沈云珍也没有掩饰。
她深吸一口气后,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赵大人。”
她看向已经深深皱起眉头的赵归明,语气有些急切。
“如果消息属实,必须立刻阻止疫症的扩散,将爆发病症的李家村封锁起来。”
赵归明还没回答,那名带来疫症消息的下属便面色凝重的开口:“沈小姐,若是要封锁村子,疫症的消息必定会散布出去,到时将会引起百姓们的恐慌。”
沈云珍在现代了解过疫情爆发的恐怖之处,对于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古代来说,这更是灾难。
见侍卫似乎不赞同自己提出的意见,她忍不住声音提高了些。
“引起恐慌总比任由疫症发展下去要好,再说了,慌乱是解决不了问题,可大家总有知情权,你也不可能将这个消息一直瞒下去啊!”
“你!”
两人说着情绪都有些激动。
赵归明头疼的抚额,制止两人:“都别吵了!”
侍卫立刻止住话,沈云珍也意识到自己刚才太冒昧了,竟然莫名的在赵归明面前失了分寸。
赵归明沉声道:“李家村在水患后,出现多人发热、呕吐的情况,确实与记载中的疫症相似。”
说完,他将视线投向沈云珍。
对于她刚才那番话,他其实是认同的,而且他也深知,沈云珍并非是寻常的闺阁女子。
她不仅有超乎普通人的勇气,见识也高出常人,偶尔不经意提出的建议,在让人出乎意料的同时,还能眼前一亮。
“沈姑娘对防疫之法,也知一二?可否细说。”
沈云珍获得赵归明的认可,眼神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我确实曾在一些……杂书上,看到过防治疫病的法子。像这种水患后的疫症,如果不能及时防护控制,往往都会造成大量的百姓横尸遍野,而这些人,每一个,都会成为新的感染源!”
赵归明点点头,示意她继续。
侍卫在一旁欲言又止,但在看到自家主子脸上的赞赏后,又悻悻的闭上了嘴。
沈云珍竖起食指。
“第一,我们要将目前出现症状的人,与那些还未患病的人隔离开来,重新划定安置区。并安排专人负责送食送药,尽量减少疫病人群与健康人群的接触。”
赵归明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沈云珍这条防疫法的重点。
将两方隔离开来,确实是目前切断疫症传播途径最直接的办法。
“可。”
沈云珍受到鼓励,接着提出第二点。
“想要防止疫病加重,就必须要注意卫生!所有人都务必要饮用烧开后的水,绝不可饮用生水,在处理完污物,或者接触病人后,还需要用皂角反复的净手!”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有些沉重。
“同时,我们还必须将那些因疫病而亡的尸体集中起来火化,不能任由其暴露在外。”
“火化!?”
一旁的侍卫,终于忍不住出声。
“阿青!”
赵归明抬手阻止侍卫阿青想要上前找沈云珍理论的动作。
他面露难色:“沈小姐,这……入土为安,乃是祖制,百姓们恐怕难以接受。”
“就是!”
阿青也跟着附和。
沈云珍又何尝不知这个道理。
“是祖制重要,还是活着的人更重要?”
她的声音中掺杂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不忍,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且清亮的看向赵归明。
“若是因尸体处理不当,导致疫病蔓延,死的人只会更多!”
赵归明和她对视上的瞬间,将她眼中的悲悯与决绝看得一清二楚。
他有些心疼。
明明她不用参与到这些事情中来,她可以早早的撇下这江南的水患,带着人回到京城,去过她侯府嫡女的骄奢生活,又或是她想继续游历,也可以换个方向出发。
可偏偏她却坚定的选择了留下来,组织人手救援,并为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在这里据理力争,试图说服自己采用她的办法。
他心中震动,不再犹豫,直接下令:“就按沈姑娘说的办!传令下去,若有阻挠者,直接就地论处!”
阿青没想到自家主子会同意沈云珍的火化之法。
可命令已下,他也不得不遵从。
“是。”
看着阿青离开时不忿的身影,沈云珍的神色很平静。
“赵大人,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我还有第三点说,是关于消毒的。”
赵归明有些疑惑。
“何谓消毒?”
沈云珍将自己所能想到的,符合这个时代条件的防疫措施一一讲了出来。
“可用石灰水撒在疫区的周围,再将病人用过的器具都用开水烫煮……”
赵归明认真听着她的话,时不时提出细节问题与她商讨。
对于沈云珍说的法子,他并没有全盘接受,而是在基于实际情况下,进行了判断和调整。
但经此一事,他对于沈云珍的信任和重视,显而易见。
同时,他也了解到了与书信来往中,表现完全不同的,小狐狸的另一面。
一个爱看杂书,还心系百姓的女子形象,印在了他的心上。
---
随着命令一道道的传达下去,这个临时救灾点的气氛,也逐渐变得紧张起来。
好在有赵归明的人镇着,沈云珍也一直在安抚大家,并未陷入混乱。
因为这里的人,基本都被沈云珍教授过简单的急救方法,所以赵归明思考过后,命人将带来的药材都送到了此处。
大家在宫中派来的太医指导下,运用沈云珍提出的流水线方式,将药材和防疫器具,进行快速的分批打包,然后送往隔离前线。
州府和周边受灾较轻的县区,因为沈云珍提出的防疫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疫病很快就被控制住了。
只是最先爆发疫病的李家村,情况却依旧不容乐观,甚至越发的严重。
那里仿佛成为了一个不断吞噬着生命和希望的黑暗深渊。
“我需要去一趟李家村。”
赵归明站在临时搭建的帐外,望向水患下游的方向开口。
沈云珍有些惊讶。
那里既是疫病的源头,也是最危险的地方,赵归明作为巡查使,身负重责,亲临坐镇也说的通,只是……
“我跟你一起去!”
沈云珍没思考多久,便做出了这个决定。
好歹她也懂得不少现代总结出的防疫知识,在关键时刻,或许能帮得上忙。
可赵归明闻言却立刻转过身,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不行,那里太危险了,你不适合去,就留在此处。”
他的语气强硬,沈云珍先是一愣,随后一股莫名的委屈和火气涌上心头。
她这几日一直跟在赵归明的身边,殚精竭虑,出谋划策。
自认为各方面都不输给男子,难道到头来,竟还是要因为女子的身份,被排除在外?
“为何!”
她声音微扬,带着几分赌气。
“难道赵大人也觉得,我身为一介女子,就该躲在后方,不该去插手管这些?”
赵归明的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
他敏锐的捕捉到了沈云珍话中的言外之意,眸色沉沉,声音冰冷的道:“是谁在你面前乱嚼舌根?”
沈云珍并非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女子,突然说出这些话,定是有宵小之辈在背地里引导!
“阿青!”
赵归明唤来自己的心腹侍卫。
“去查,近日里有谁在背地里非议沈小姐!查实之后,无论何人,立刻赶出去!”
沈云珍被他突然转变的气势惊到,一时有点懵。
这段时间她和赵归明走得近,难免有心生嫉妒的人,在背后传出些不堪的流言。
在听小桃提起时,她还以为自己并未放在心上,没想到还是受到了影响。
赵归明刚才显然是真的动怒了,不仅处置的雷厉风行,说话也毫不留情……
沈云珍看着他比起前几日,又更加清减了些的背影。
刚才心中的那股气瞬间消散了大半。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
从两人见面开始,他好像就一直在保护她。
而这种保护并非是嘴上说说,而是都落实在了细节处。
吩咐完心腹,赵归明这才重新看向沈云珍。
他的语气放缓了许多,态度却依旧坚定。
“李家村的情况有太多未知,疫病来势汹汹,连我都不敢保证此行的安全,我不希望你跟着我涉险。”
见沈云珍依旧神情执拗,赵归明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缱绻的意味。
“只有你留在这里,我才能放心走。”
说完,他不再给沈云珍反驳的机会,直接转身离开了。
沈云珍在他身后站了许久,那句“只有你留在这里,我才能放心走”的话,一直在她耳边回荡着。
她的心有些乱。
虽然明白赵归明做出这个决定,是为自己好,可那份对他的担忧却并未因此减少,反而越发的令她坐立难安。
或许是怕她再挽留,当天夜里,赵归明便带着手下,启程前往了李家村。
等沈云珍得知消息的时候,早已经走得不见人影了。
沈云珍无法,只得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努力回忆着所有能够记起的,且能应用在古代的防疫知识。
她将那些简易配置消毒药水、给高热病人物理降温……凡是自己能够想到的细节,事无巨细的都写了下来,末尾郑重的添上“前线凶险,万望保重,切不可大意……”
最后装入信封,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往李家村。
可随着信一封一封的寄出,却始终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
秋汛已过,气温开始转凉。
山风吹起沈云珍绣着银蓝色暗纹的披风一角,远远看去,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鸟。
小桃站在她身后,搓了搓手。
“小姐,快别站在风口了,回去吧,奴婢帮您等赵大人的消息。”
沈云珍只是摇摇头,没有说话。
最初,她寄去的信没有回应,她还能安慰自己是赵归明太忙了,无暇回复。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前方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少。
渐渐的,就连前来拉走急救物资的人,也是沉默着匆匆来去。
眼见着氛围越来越压抑,她心中的不安也逐渐扩大。
无论日夜都悬着一颗心的感觉不好受。
沈云珍怕错过消息,每日都会去交接物资的地方等着。
遥望向下游李家村的方向。
水退的很慢,但终究有彻底退去的一天。
那些被水患洪流带走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一想到这里,沈云珍就食不知味。
小桃和小杏见自家小姐日渐消瘦,想方设法地宽慰她,将有限的食物做出了花儿,却始终收效甚微。
小杏看着不肯回去,固执的等在此处的沈云珍,默默的在心里叹了口气。
解铃还须系铃人。
在没收到赵大人安全的消息之前,小姐怕是都吃不好睡不好了。
---
赵归明离开的第十天午后。
天空从早晨开始便阴沉沉的,到了近午时分,还莫名起了场大雾。
沈云珍夜里没有休息好,小桃和小杏不愿打扰她,便没有叫她起来。
但当从李家村方向疾驰而来的信使到达时,沈云珍却突然惊醒了。
她似乎梦到了什么,醒来后浑身依旧残留着心悸的感觉。
预感到不对,她坐起身快速穿好衣服。
刚掀开帐帘,便听到了信使的急报。
“赵大人……赵大人因为连日操劳,又亲自去探望了病患,现在,不幸感染了疫症,已经……已经高热昏迷两日了!”
“什么!”
沈云珍脸色煞白,猛的往前跨了一步,手腕不慎磕在了一旁的架子上。
坚硬的翡翠镯子,竟就此断裂成了几瓣,碎玉划伤了她的手,血液沿着她细白的手腕蜿蜒而下,低落到地上。
她却毫无所觉,死死的盯着那名信使,胸膛剧烈起伏,呼吸急促的想要开口说些什么。
然而才刚启唇,便眼前一黑,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