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宫斗哪有开挂香 > 第2章 第二章

宫斗哪有开挂香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半穆半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8 17:47:29 来源:文学城

当这天正午,小禄子送午膳来时,沈知微没有让他立即离开。

“小禄子。”她轻声唤道。

“才人有何吩咐?”小禄子低着头,将食盒稳稳放到石阶上,躬着腰听候她接下来的差遣。

沈知微从头上取下那支还算值钱的素银簪子,上面嵌着一颗还算透亮的珍珠。只见她将簪子递过去,“不知可否劳烦公公您,下次来时,替我带一些最便宜的纸笔和一些墨来。不必多,够用即可。”她补充道,“若有余钱,可否再捎几根蜡烛?”

小禄子看着递到眼前的簪子,吓得猛的后退,连连摆手,“才人这可使不得!奴才…奴才不能收您这么贵重的东西!”

“拿着。”沈知微温和的说着,“这是托您办事,不是赏赐。我在此处,并无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此物…”

小禄子看了一样簪子,又对上了沈知微真诚的目光,脸上挣扎着。最终,他还是飞快的接过簪子,低声道:“奴才试试,才人放心,奴才定挑最实惠的。”

说完,他一刻不敢停留,小跑着离开了揽月阁。

接下来的等待格外漫长,当日傍晚,小禄子提着食盒进来时,神色比往常更紧张些。他迅速将食盒放下,从怀里掏出一个正正方方的小布包,飞快的塞进沈知微手里。

“才人,您要的东西。”他压低声音,眼神警惕地瞥着宫门方向。

沈知微接过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是厚厚一沓粗糙的草纸,两只毛笔,和一块墨锭,还有小半包烛头。

紧接着,小禄子从怀里摸出那只素银簪子,小心翼翼递还给她。

“才人,这个您收好。”他声音恳切,“这些东西不值几个钱,用奴才的月例编够了。这簪子是您从家里带来的吧?还是您自己收好,也算个念想。”

沈知微看着眼前这个面带稚气的小太监,心里暖了几分。这点微不足道的善意,比金银更可贵。

“小禄子,”沈知微收回簪子,“这份情,我记下了。”

小禄子慌乱摆摆手,“才人言重了,奴才只是办了点份内的事情。”他不敢再多说,指了指餐盒,随即行了个礼便匆匆退出门去。

沈知微走到唯一那张桌子前,将包袱轻轻放下。铺开草纸,研开那色泽不算纯正的墨,拿起毛笔蘸饱墨汁,提笔写下第一行字:

【大梁四年,秋。帝纳史宫女沈氏与揽月阁,形同软禁……】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记完这些,沈知微放下笔,想起自己还未仔细查看过这个揽月阁,她起身在各个房间游走着,忽然,她注意到,阁楼角落竟有一处落锁的房间。

这揽月阁和冷宫并无区别,要砸扇门,应该也无人在意。

于是,沈知微从正殿里捎出个木椅,挥舞着朝门上狠狠砸去。或许原著的史官之女是唯唯诺诺的乖乖女,可她沈知微,那可是出了名的犟种。

她抄着木椅,砸的一下比一下狠,这门年久失修,不堪重负的裂开了,沈知微抬脚就踹破烂门,走进房间。

里面似乎是一个书阁,无数书籍表皮泛黄,像是尘封多年。

她回屋带上点燃的蜡烛,走进书阁,随意拿起一本翻阅起来。

这本是前帝的《起居注》,沈知微读到“帝纳新妃,贵妃王氏常伴驾左右…”后面几页便是“王贵妃父擢升吏部侍郎…”。

没意思。

沈知微放回去,又拿起另一本《内务府采买纪要》,里面提到“大梁二年,丝绸用量激增,同年江南织造上书请求加派税银…”

看来这皇帝也不怎么样。宫廷奢靡就算了,民间疾苦他不仅视而不见,还要接着征税。沈知微唏嘘的“啧”一声,想到自己身为才人,连个服侍的人都没有,也蛮可怜。

自己该省的不省,原来是省到别人身上去了。

这样下去,自己撑不了多久,也就成炮灰的结局了。

看来要想活下去,还得知道点外面的消息。

沈知微开始有意无意的问小禄子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宫里什么花开得最好?”“下一顿会吃什么?”

起初,小禄子没有任何回应。沈知微也不急,次次温声回小禄子一句“有劳了。”

这日,她将食盒放在石阶上时,在一旁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小禄子来取食盒时,盯着那个笑脸看了许久。第二天送午膳时,他破天荒地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压低声音道:“才人,您听说没?昨儿个贵妃娘娘养的波斯猫跑丢了,整个长春宫的人找了一夜,最后还是御膳房的小太监在厨房角落里找到的。”

沈知微眼睛一亮,露出极感兴趣的神情:“真的?那猫儿可还安好?”

见她这般反应,小禄子也放松了些,话也多了:“安好着呢!就是偷吃了半条鱼,撑得走不动道。贵妃娘娘赏了那小太监二两银子,可把旁人羡慕坏了。”

“这可真是只有福气的猫儿。”沈知微掩唇轻笑,眼神温暖,“还有其他趣事吗?多和我说说,日日夜夜独自待在这揽月阁里,甚是无聊。”

小禄子被她笑得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才人爱听就好。奴才……奴才还知道好些这样的事。”

从那天起,小禄子来送饭时总会多待片刻。有时是说淑妃娘娘昨日在御花园一箭射下了两只大雁,有时是说李婕妤又因为账目不清被贵妃训斥了,还有时是说哪个宫的小宫女和小太监看对了眼。

沈知微总是听得津津有味,时而惊叹,时而惋惜,偶尔还会点评两句。她从不追问消息来源,也不打听敏感的事,就像是真的在听八卦。

渐渐地,小禄子来揽月阁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在这深宫里,他从未遇到过这样一个愿意认真听他说话、还会因他带来的消息而开怀的主子。虽然沈知微只是个被软禁的才人,但在她面前,他觉得自己像个被重视的人。

这日傍晚,小禄子神秘兮兮地凑近:“才人,您可知晓一桩奇事?昨儿夜里,守夜的侍卫说看见冷宫那边有白影飘过,吓得两个大男人抱作一团。”

沈知微配合地露出好奇的神色:“竟有这等事?莫不是眼花了?”

“千真万确!”小禄子压低声音,“听说那白影还会唱歌,唱的是前朝的小调。几个老嬷嬷说,怕是前朝哪位娘娘的魂魄未散呢……”

他说得绘声绘色,沈知微听得也专注,烛光下,一坐一立的两个身影投在窗纸上,竟真有几分知己密谈的温馨。

等小禄子意犹未尽地离开后,沈知微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她走到书案前,提笔在纸上写下:

【九月十三,贵妃爱猫失而复得,重赏寻猫者。】

【九月十五,淑妃箭术精进,猎双雁于御园。】

【九月十七,冷宫夜现白影,疑与前朝旧事相关】

她轻轻吹干墨迹,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在小禄子接连几天的八卦,沈知微从中提炼出了各宫的位置。

淑妃既然喜箭术,沈知微便打算从她入手,她照着书中记载,用竹片、丝线和木棍做了把简易的弓。趁着一个无风的清晨,她站在院中,搭上一支削尖的竹箭,看似随意地朝墙外一射。

竹箭不偏不倚落进了昭阳宫的后院。

"小禄子,"眼见小禄子来了,她故作慌张地唤着,"我方才练箭,不小心把箭射到隔壁宫里去了。你能不能悄悄帮我找回来?"

小禄子吓得脸色发白,“那可是淑妃的宫!沈才人你想害死小的啊!”

“我真的是无意的,看在我们这么久的情谊上,你就帮帮我吧!”

小禄子无奈,只好应下。

谁知他刚溜进昭阳宫找到箭时,就被淑妃逮个正着。

"鬼鬼祟祟的做什么?"淑妃提着弓,眉梢微挑。

小禄子扑通跪地,抖着嗓子交代了实情。

“小,小的是来找沈才人的一支箭……”说着,小禄子递上手里的箭。

“沈才人?”淑妃接过那支做工粗糙却颇具巧思的竹箭,眼底掠过一丝惊讶,“她还会这个?”

当日下午,昭阳宫的主人便出现在了揽月阁门外。

“本宫竟不知,这冷清地方还藏着位会射箭的妹妹。”淑妃不等通传便推门而入,手中把玩着那支竹箭,“箭做得不错,就是力道差了些。”

沈知微从容行礼:“让娘娘见笑了。不过是闲着无事,随便做着玩的。”

“随便做做就能做成这样?”淑妃意味深长地打量着她,“看来沈才人不仅通史书,还懂工匠之术。”

两人在院中石凳上坐下。淑妃注意到墙角堆着的几捆竹片,还有几个半成品的箭矢。

“娘娘若是不嫌弃,可否指点一二?”沈知微适时递上一把自己新做的弓。

淑妃接过试了试,眼中闪过惊喜:“不错,比内务府送来的那些花架子强多了。”

她说着取下自己随身带的箭囊,抽出一支递给沈知微:“试试这个。”

沈知微接过箭,指尖拂过精致的箭羽,忽然轻声道:“听闻娘娘不久前在御花园,一箭双雁。”

淑妃执弓的手微微一顿。

“娘娘好箭法。”沈知微抬眼,目光清亮,“只是不知,娘娘可曾想过,这身本事不该只用来射雁?”

淑妃凝视着她,许久,忽然笑了:“沈知微,你果然很有意思。”

夕阳西下时,淑妃起身告辞。走到门口,她忽然回头:

“明日我带把好弓来。”

待淑妃离去,沈知微在纸上添了一笔:

【九月二八,昭阳宫主到访,相谈甚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