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工笔汗青 > 第4章 搅浑

工笔汗青 第4章 搅浑

作者:仄似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3:36:47 来源:文学城

作为局中人的卫愈,或许搞不清楚公主的做派,可秦处安毕竟是从局外跳进来,自然知道商景徽的意图。

原著中,卫愈是秦简的人,对秦简肝脑涂地,间接害得商景徽山河破碎。

然而此时,公主要将卫愈收入囊中,即便秦处安并无私心,她也并不希望“秦简”和卫愈关系太好。

商景徽不是一个慈和的上位者。

既然“秦简”暂时不必除掉了,商景徽便将这次失败的“谋害”,转变成一个狂妄的“立威”。

秦处安一番揣摩之后,立刻站起来,抬头转身间就扫去了方才端起来的架子,笑道:“公主殿下可莫要再拿此事打趣我了,整个云阳城都在传,探花郎是因为被选为驸马,太过欢心,一时间竟失足掉进了迎嘉湖里。”

秦处安一边说,一边向公主作揖,佯作赧然:“臣日后可还要在朝为官呢,还请殿下为我留几分面子。”

商景徽抬眸看着他,起初似笑非笑,片刻后,才展颜,语调却不冷不热的:“驸马都如此说了,那我日后不再提就是了。”

说罢,她才转向卫愈,平声问:“你师父的病可好些了?”

卫愈抱拳,恭敬地回道:“承蒙殿下福光,师父已痊愈了,如今可在淳味楼做些活计。”

商景徽点了点头,安排:“日后你便留在公主府,直接听从本公主的调遣。”

公主府有完善的守卫机构,安排了武艺高强的侍卫队,均出自定远公府。

而商景徽吩咐卫愈直属于她,那便是要承担一些暗中的差遣。

卫愈的师父教过他不少奇门异术,这种差事自然适合他,卫愈对公主心怀感激,也存了敬畏,便是在所不辞的了。

安排好卫愈,商景徽便命下人都回去歇下了,只留了守夜的侍从在门口待命。

屋里花烛依旧明亮,然而今夜的一对新人自然是全无洞房之意的。

公主府的寝屋很大,中间若打开屏风,算是两个隔间,秦处安歇在外间榻上,商景徽在里间。两人累了一天,明日却还要进宫,便各自睡下了,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商景徽和秦处安进宫谢恩,二人承马车至宫门口,便带着仆从,一路步行至大庆宫。

仆从停在大庆宫外等候,商景徽和秦处安仅带了四名侍从,进了大庆宫门,却看见正殿外跪着一人。

二人直接略过去,没有回头,直至到了正殿门口,张福全迎上来,见了礼,公主才问:“王大人为何在殿外跪着?”

原来方才跪着的,是三司使王甫谦,当今京城第一世家王氏掌权人,也是贵妃卢氏的母舅。

张福全引着公主与驸马,边走边说:“如今西北打仗要银子,今日朝堂上扯皮许久,议不出个章程来,陛下盛怒,这王大人跪在殿外有小半个时辰了!”

王福全又担忧道:“王大人年事已高,这四月天里过了巳时,日头就不小了,恐王大人受不住啊!”

商景徽温婉地笑道:“公公不必忧心,我去劝劝父皇。”

说罢,二人进了正殿。

“父皇,儿臣这才刚出了门,您就动怒,如此不注意自个儿的身子了吗?”商景徽走上前去,为皇帝拾起扔在地上的折子,放回案上,佯装嗔怒。

商景徽又倒了杯茶奉上,皇帝接了,抬头冷哼一声,道:“这些年朕是太仁慈了,逞得他们不知天威,如今推诿扯皮的能力倒是见长。”

“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是位仁君,如今我朝群英荟萃,也是四方才子心向往之。”秦处安好听的话张口就来,皇帝看了他一眼,怒气消了些,命人为公主和驸马赐座,才说:“今日你们新婚第二日,本来是高兴的事,偏偏国事忧心。”

商景徽就坐,手指搭在桌案上,微不可察地轻敲了一下,身边的秦处安立刻会意,道:“如今西北粮草告急,三司支不出银子来,可仗总是要打完的,只能暂且从其他州府调些粮草,待此战告捷,便到了秋收时节,再另行调配。”

“拆东墙补西墙,这也只是应急之法,如今各州府粮仓还算充裕,调出粮草来确实容易。”皇帝说着,啜了一口茶,叹声道:“今年春旱,北边墒情不好,只怕秋收补不上来,引起饥荒。”

商景徽适时开口:“为何不能暂时停战呢?”

皇帝笑了,说:“停战是要付出代价的。”

商景徽状似不经意道:“如果胡戎六部自己先乱了,自然无暇东顾,届时大靖不就有机会休整了吗?”

皇帝起初哂笑一声,撂下茶盏,正欲说话,却又想到了什么似的,说:“这倒不失为一个法子。”

胡戎六部,分为北三部和南三部。北三部所占疆土更大,但气候环境恶劣,是实打实的“靠天吃饭”,干旱,严冬令他们不断南下。南三部疆域偏小,但气候相对没那么恶劣,只是常受北三部侵蚀。

北三部直接与北靖接壤,常年交战。南三部与西蜀接壤,西蜀国君偏安,两国相对和平。

商景徽转头,对秦处安微微颔首,后者回以浅笑,二人目的初步达成。

皇帝思量一阵,说:“不过,此事有待商榷,出使人选更需慎重。”

“只是,陛下,大靖与北三部交战已久,一时恐怕难以取信于此。”秦处安面露难色,进言。

商景徽想了想,才说:“不如从西蜀下手。”

皇帝抬眼,深深看着商景徽,目光并不凌厉,就像是在她身上看到了从未看见的东西,半晌,才问:“西蜀?”

商景徽不畏惧高坐于殿上的父亲探究的目光,继续说:“父皇,西蜀与南三部接壤,且近几年胡戎北三部时时南侵,若能通过西蜀挑唆南三部,未尝不可。”

皇帝皱眉,手中的珠串在两手间倒来倒去,半晌才说:“此事还须从长计议,过几日,朕再与百官商议。”

兹事体大,皇帝一时犹疑,实属常事。商景徽不急,于是便将话题扯到了其他事上,最后皇帝对新婚夫妇训话,又赏赐了田宅,奴仆若干,二人便出宫了。

临行前,皇帝对商景徽说:“允王甫谦回去吧。”

“日头渐盛,刺眼障目,王大人年事已高,且先回去吧。”

商景徽客客气气地同王甫谦说完,便与秦处安离开了。

可来自“君”的一句话,会在臣子的耳中翻来覆去,转成无数个意思。

不过,这不冤枉商景徽,她是故意这么说的。

帝王盛怒之后,再稍微斟酌一下说辞,便能引出精明的老臣太多猜疑。

回府的马车上,商景徽与秦处安相对而坐。

秦处安身体前倾,笑问:“怎样?公主殿下,我今日表现还不错吧?”

马车宽敞而平稳,商景徽靠在软枕上,手支着头,细长的手指点着太阳穴,轻轻启唇,道:“还行。”

今日二人在大庆宫一唱一和,自然是来时在马车上商议好的。

商景徽自前世而来,秦处安穿书而来,两人也算是对一些事有了预知的能力。

前世,朝廷从南方州县调动粮草,战事大获全胜,然而定远公世子沈衡却战死沙场。

不得已之下,定远公次子沈道行前往西北。然而当年冬天,西北极寒,胡戎北三部东进,又爆发了一场大战,沈道行身负重伤。

几年后,定远公府没落,驻守南边的永昌侯被调往西北抵御胡戎,南边战力不足,才导致后来南衡大军一路北上,直逼云阳城。

“只是当下,该如何将胡戎的水搅浑呢?”商景徽闭着眼苦思,喃喃问。

出使西蜀,商景徽心下已经有了人选,只是若要办成此事,他们得提前有个章程。

秦处安笑道:“我倒有一个法子。”

商景徽睁开眼睛,见对方笑盈盈不说话。

她似乎明白对方何意,惜字如金地问道:“有事?”

秦处安知道她的想法,便说:“毕竟不能白给,公主殿下出个报酬。”

商景徽却是一口回绝了:“你没有资格谈条件。”

商景徽以为对方会胡搅蛮缠,可没想到秦处安并不计较,又或许他本来就没抱希望。她云里雾里地听对方嘀咕了一句:“也对,在皇权面前,一切条件都是泡影,一切服务都是应当应分。”

“你是领俸禄的。”商景徽道。

秦处安笑了笑,便进入正题:“‘全知’,胡戎信仰的神明,公主可曾听过?”

商景徽摇头,秦处安正欲继续说,马车停了,兰若再外面通报:“公主,回府了。”

“不急。”商景徽对外面说,随后示意秦处安继续。

秦处安:“胡戎与中原乱七八糟的神佛系统不同,这位全知神,是他们信仰的唯一神明,他们所有的生产生活甚至是统治,都受这位全知的影响。”

商景徽坐正身子,问:“所以你的意思是,利用‘全知’?”

“对,”秦处安与她说话并不费劲,“而且我们不是有依据?”

商景徽搭腔:“你是说冬日的极寒?”

“只要我们联合西蜀,再出使胡戎南三部,利用这位‘全知’,为南三部制造一些来自北三部的恐慌,胡戎内部自然会乱作一团。”

秦处安稍一停顿,拾起一旁的棋子,按在桌上,意味深长地说:“至于后面具体如何操作,就要看公主殿下的櫜中之才了。”

二人进府之后,该安排家中事务,管家是皇帝亲自安排的,由公主的陪房周兴一家担任,内院事务由兰若领头,朱蕤、芊蔚两位女使协同处理,另外有李嬷嬷、蔡嬷嬷协助周兴媳妇杨氏管理府中杂事。

下人们见过了公主、驸马,各领了赏钱,退下之后,公主才召见了府中首领侍卫瞿影。

瞿影是商景徽的二表兄沈道行亲自安排的人,此人见礼之后,却递上一个封信,出自沈道行之手。

商景徽看后,吩咐道:“着人安排,三日后去一趟国公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