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给元白刘柳剧透贬官生活 > 第9章 京圈佛子王维(二)

给元白刘柳剧透贬官生活 第9章 京圈佛子王维(二)

作者:江觅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22:07:42 来源:文学城

麟德殿内笙笛参差,顾少连眼神坚定,如同充耳不闻一般。

他的同僚们纷纷看向过来敬酒的裴延龄。

瞧他得意的样子,下巴抬那么高,山鸡扮孤鹤。

顾少连大步上前,主动和他碰杯。

喝过一杯,他亲自拿起壶给裴延龄续上。

一改之前对裴延龄的鄙夷。

一连三杯,一言不发。

说他热情,他面无表情,说他冷漠,他一饮而尽。

裴延龄搞不清眼前的状况。

忽然间,顾少连脚步不稳,往前一倒,所幸撤退一步。他笑着说:“同喜同喜。”

裴延龄忍着酒味儿,夸他:“恭喜顾侍郎,吏部当权,今年的门生连中两科。”

博学宏词科的名单还没定呢。

他提起这个干什么?

果然裴延龄无事不登门。

顾少连故意打了个嗝:“天都黑了,聊什么公事呀。来,喝酒,要不然和我们几个玩两局射覆。”

裴延龄连连拒绝。

但他赖着不走,非要说:“圣人担心有人专门攀附陆相公,中书省把他的门生除名了……”

顾少连借着酒劲,大声嚎叫:“好事不嫌多。”

裴延龄茫然四顾。

他本以为他会帮陆贽说几句话,结果顾少连酒杯都拿不稳了。

幸好是空杯。

差一点就泼裴延龄一身。

裴延龄慌张地检查衣衫,等再抬头,看见顾少连一个劲傻笑。

他今天是怎么了?太奇怪了。

裴延龄扶他坐好,自行告退。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望着裴延龄的背影,顾少连用手背碰了一下他自己的脸。

烫得很。

但也清醒得很。

才过去多久呀?抢到财政权,就开始排挤陆贽。

他是没见过皇帝对陆贽一口一个“陆九”的样子。

竟然还拿可怜的学子开刀。

中书省就没人拦着点儿?

顾少连环顾四周,在座的大臣都有点怕裴延龄。

还是得他来出头才是。

麟德殿丝竹乱耳,和那天在曲江宴上一样。

“会唱歌吗?”顾少连问邻座的同僚。

对方点点头。

顾少连便打起了节拍。

氛围到了,不唱也得唱了。

顾少连周围的人也配合地打起了节拍。

顾少连很是满意。

他随后叫人给同僚斟满杯。

然而顾少连自己却举着空杯子,一边唱歌一边站起来,随后一饮而尽。

装装样子嘛。

顾少连还不忘了擦一擦嘴角。

他摇摇晃晃学着远处的歌伎跳起舞来。

杯子拿不住了,笏板也从腰间滑落,被他顺手抓在手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顾少连吸引住了。

裴延龄很是诧异,自顾自地感叹道:“顾侍郎一向酒量甚好,何故今天几杯下去,醉成这样呢?”

身边的人,没一个和裴延龄搭话。

裴延龄自言自语:“盛名难副啊。”

谁要酒量大的名声?

顾少连疯疯癫癫地追了上去,接着唱。

太吵了。

而且不在调上。

裴延龄决定把这首歌以后从宴会单子上划掉。

顾少连凌乱的舞步更是恼人。

裴延龄使眼色让边上的人拦一下顾少连。

然而他忽然脑袋一痛。

也不知道是音乐的鼓声变急了,还是曲子的调变高了。

这声音和气氛明显不对劲了。

裴延龄不敢相信在座大臣都在笑个不停。

他转身一看,顾少连醉醺醺的,高声歌唱。

“昔有朱泚议称帝,仓惶移驾身匍匐。原是秀实夺朝笏,敲击奸臣血满路。”

这哪里是教坊的词。

裴延龄恼羞成怒,他赶紧摸了摸后脑勺,四处张望,寻找皇帝的身影。

还好皇帝没看到。

他涨红了脸,却不想和眼前满脸通红的酒鬼理论。

裴延龄笑着拉住顾少连:“怎么发起酒疯了呢。来,坐。你们可都要保密啊,顾侍郎也是要面子的。”

李适在远处笑得前仰后合,瞬间和陆贽对上了视线。

陆贽尴尬一笑,透着哀愁。

朱泚称帝的时候,他刚刚被圣人重用。光阴似箭,却比不上裴延龄几句佞语。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韩愈不打招呼,就把写好的文章送了出去。

柳宗元先是听到谏议大夫那边根本不把韩愈这个前进士的话当回事,而后才从韩愈那里要到草稿。

“天声都劝我们别太在乎。”

“怎么能不在乎?”柳宗元颇有怨言,“这么好的文章,我竟然不是第一个读者。”

哦。

刘禹锡问:“写了什么?”

“哎呀,忘带了。”柳宗元很是尴尬,“天声说了,不如高卧且加餐,下次我再拿给你。”

【……酌酒与君君自宽。举杯消愁愁更愁。你说,王维和李白真的不认识吗?你看这两句有多像!

但他们肯定互相读过对方的诗吧?之前讲的王维的《少年行》和李白的《侠客行》都写了“纵死侠骨香”,太巧了吧。】

【……怎么不理我呀?在电脑和谁聊天呢?我看看,原来有人要交稿子啊,太好了!

写一点,发一点?如你所说,他肯定心里有愧。】

元稹看着菱花百炼镜上突然弹出的新鲜画面,他仔细分析天声和镜子之间的关系。

不过很快,他被镜子上突然出现的《诤臣论》吸引了注意力。

他不经意间碰了一下那三个字,镜子上瞬间变成一篇文章。

竟然能互动!

元稹手指在镜面上划来划去,滚动查看这篇署名为“韩愈”的文章。

他在文章回答别人的提问,但通篇看下来,是自问自答,讽刺谏议大夫阳城。

元稹从兄长那里,听说过这个人。

彼时阳城隐居在夏邑,乡亲们遇到事情总找他去评理。他说话有理,从不偏袒自己人,因此美名远扬。一听就是个好人,不是吗?

为了备考制科,元稹每日作诗。今天的练习,就写阳城好了。他拿起笔——

声香渐翕习,冠盖若云浮。

少者从公学,老者从公游。

往来相告报,县尹与公侯。

这样厉害的人,不写诗也能做官。

反正他没参加科举。

名落公卿口,涌如波荐舟。

天子得闻之,书下再三求。

书中愿一见,不异旱地虬。

这么厉害的人,在韩愈的笔下却很是不堪。

他看不惯的究竟是阳城还是皇帝呀?

何以持为聘,束帛藉琳球。

何以持为御,驷马驾安辀。

公方伯夷操,事殷不事周。

当今天子用绫罗绸缎,以金舆华车,请来阳城担任谏官。

元稹仔细一想,这有点太铺张浪费了。

阳城来到长安,如今有事去谏言,无事就沉默。韩愈却说阳城拿着俸禄不做事,讥讽他若想吃空饷,去地方当个小官就好了。

地方小吏就可以吃空饷了?

元稹不理解。

韩愈这个人,大概是被什么惹怒了,才写下这篇的吧。

元稹捧起百炼镜,把《诤臣论》又好好读了一遍。

文中提到谏议大夫阳城在位五年,那不就是今年吗?

外面,是发生何事了吗?

【……好啦,好啦,我帮队长把诗词分析补充完了。】

【王维《酌酒与裴迪》的首联,道明此诗的创作目的,安慰为人情世故而困扰难过的裴迪。】

【颔联中,王维举例,一生相伴的挚友,照样会日后反目成仇,微末之交的情谊,也会因贫富差异出现隔阂。】

【在颈联,他以花草为喻,没有雨淋草木何能生长,纵使花开也会遭遇风霜,来鼓励坠入人生低谷中的裴迪重新振作起来。】

【尾联里,王维继续安慰裴迪,让他不要把这些放在心上,过好眼下的生活,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才是要事。】

等柳宗元找来韩愈草稿的那几天,刘禹锡如天声所说,悠游自在。

但是一到晚上,他却不安。科举考试前后,权臣的盛赞,同辈的吹捧,实在是夸大其词。被人寄予期待,而后却实力不济,辜负对方……那样的日子,肯定不好受。

刘禹锡虚度光阴一整天,晚上就开始再拿起书来读。

兴许是太累了。

他一不小心碰掉了百炼镜。在镜子坠地瞬间,他成功抓住了。

差点出大事了。

刘禹锡检查镜子是否有磕碰,一向谨慎不碰镜面的他,察觉到镜子可以操作。

他紧紧盯着镜子上的《给唐太宗推销养老保险》,最后在《诤臣论》那里轻触一下。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刘禹锡一怔。

不用麻烦柳宗元了。镜子里的文章,正是韩愈上书的那一篇。

原来韩愈觉得阳城是富贵之后就忘了来处。

【王维能宽慰别人,但他内心一直挣扎。他的母亲去世之后,他痛苦万分一病不起。他的妻子逝世之后,虽无子嗣却绝不再娶。】

【后来重返朝堂,每日退朝归家,便焚香独坐,禅诵礼佛,希望内心能够早日平静。】

【到了后期,王维面对朝堂乱象,内心却是“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他早】

【他早有才名,从济州归来在京城闲居时,得到宰相张九龄的赏识,然而唐玄宗李隆基却渐渐亲小人,远贤臣。】

【王维夹在朝堂的争斗之间,和裴迪在辋川别业共度的时光,是他最安心的日子。】

【可是裴迪尚有志气,在诗篇里问“何时提携致青云”,但是他本人却又“不曾妄与燕雀群”。】

【裴迪想一展抱负,却放不下身段的矛盾心态,对王维的田园诗影响深远。】

百炼镜,绝非人间凡物。

刘禹锡在镜子里找了找,一段段裴延龄的罪证浮现出来。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在白居易的文集里,看到《和阳城驿》的这句话,才想把这段历史写进文里。元稹《阳城驿》实际创作时间为公元810年。不过,韩愈的《诤臣论》的确是公元793年创作的。

793年实在是发生太多事情了,巴不得三章剧情就来到803年。

杜牧:那是我出生的那一年[撒花]

元稹、白居易:[问号]

【本章注释】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李白《侠客行》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少年行》

……声香渐翕习,冠盖若云浮。少者从公学,老者从公游。

往来相告报,县尹与公侯。名落公卿口,涌如波荐舟。

天子得闻之,书下再三求。书中愿一见,不异旱地虬。

何以持为聘,束帛藉琳球。何以持为御,驷马驾安辀。

公方伯夷操,事殷不事周。……

——元稹《阳城驿》

动息自适性,不曾妄与燕雀群。幸忝鹓鸾早相识,何时提携致青云。

——裴迪《青雀歌》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韩愈《诤臣论》(又名《争臣论》)

-

韩愈《诤臣论》

元稹《阳城驿》

白居易《和阳城驿》

(五代)赵莹、刘昫《旧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宋)王溥《唐会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京圈佛子王维(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