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给野太子生皇孙 > 第81章 第81章

给野太子生皇孙 第81章 第81章

作者:言一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3 14:28:06 来源:文学城

太后病重,太子回宫。

次日上朝,经政事堂决议,右相袁竖升任门下侍中,楚义估任中书令兼太子詹事,齐国淮任兵部尚书。

自此,李家压了袁家一头。不,是齐家压了袁家一头。

自楚义估入政事堂起,朝局便在发生变化。赢帝身后有了支撑,在太后病重之时,斗胆将朝权转移至太子妃至亲。

实则是向东宫倾斜。

齐国淮任兵部尚书,梁岂第一个不乐意,但朝局已变,连袁竖都不替他争,他又如何去争。

更何况,太子若将来真的登鼎,清算袁党一族,他必定首当其冲。

所以,在朝堂上他只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站在太子身后的儿子,默默跪下接旨。

皇上将太子的人安插进他的禁军,羽林军里有了皇上的自己人,梁岂更是无话可说。

太后时日无多,皇后在雅苑养胎,堂上袁竖看似升任左相之职,实则身旁多了一个强劲对手——楚义估。

往后,朝堂,再也不是袁氏的一言堂了。

就连他那个纨绔儿子,也从司藏署又混了个詹事司直,俨然已跟堂上那个老不死的楚义估站到了一起。

而他这个当爹的,被皇上和太子这么一搞,显得自己有那么些为老不尊、晚年失德般的众叛亲离。

梁岂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朝中半生,最后连个刚从庙里出来的八王爷都不如。连长乐王都知道为自己争取,以身弱为由留在京都。

皇上允了,念及其苦了半辈子,留在京都享福养老,也是应该的。

如此和谐、其乐融融的朝堂,真是多年未见啊。连皇上的气色都好得不能再好了。

众臣心知肚明,说是太后病重,皇上心哀,可面色骗不了人。龙椅上的那个人,按住的心底,一准是欢欣不已。

当一长串的任命如倒反天罡、乾坤大扭转般地落地时,户部侍郎崔德浔站出来了反对。

其反对由楚义估举荐的清河崔氏崔宏望任工部尚书。

当初袁宏余引咎辞官,原工部尚书连带责任降为工部侍郎,于是工部尚书一位空缺了出来。

两相争论间,李鹤轩道:“崔侍郎母家雄厚,在朝中数年根基,而崔宏望只因家道中落,便要如此受尔等轻视吗?同为清河崔氏出身,竟还大有不同。”

“孤认为,既是右相举荐,自有其用意。难道只许你这个清河崔氏入得朝堂,便不许别的崔氏了吗?崔侍郎心胸需放开阔些。”

这……怎么还人身攻击了呢。

“太子殿下,臣不是这个意思,崔大人已年近花甲,又一直在地方任官,怕是入了工部,一时难以委以重任,耽误了朝政。臣以为,可以先让其——”

“崔侍郎的意思是,”楚义估一双鹰眼扫射过来,“老朽也该先去东宫做个太子洗马才是了?”

“不不不,右相误会了,臣没有这个意思,只是……”

“好啦!”赢帝一摆手,“此事不用再议,左相,你觉得呢?”

袁竖忙站出来,做龙钟状缓缓道:“既已在政事堂议过,自是不用再议,皇上英明。”

如今的政事堂,已不是他一人话事了。而朝堂上,他不站出来,指着崔德浔站出来,力量实在太小了。

而那个说话不讲分寸的太子李鹤轩,也是个不好说话的。

朝堂上输了,自有其他地方找回来。

当夜戌时,太子妃被太后叫到了榻前。

“太子妃听旨。”一旁的内宦开始传太后懿旨。

齐玉娇已知白日朝中事,此刻心中小鼓敲个不停。不知接下来又会有怎样的灾难落到她的头上。

李鹤轩望着她离宫时的眼神里,有担忧,有坚毅的愤怒。他该是知道的吧,这个老太婆又要拿她来开刀了。

果不其然。

在她临死之际,硬是颁下懿旨:

太子妃若半年无出,便废太子妃。若太子不能纳妃,则废太子,另立新皇子为太子,左相袁竖为太子太师。

“这个老不死的,临死前还要恶心我们一遭。她以为,现在还是她说了算吗?”

李鹤轩搂着领旨回来又在责怪自己的齐玉娇:“你别听她瞎说,她说她的,我们做我们的。等她一死,叫父皇再把旨意改过来便是。”

“可是朝臣不会答应的。岂有此理呢。”齐玉娇总觉得李鹤轩是在胡说八道。

太后懿旨,岂是儿戏。

就算是皇上张口要改,那也势必会遭到众臣反对。天孝难违啊。

“你以为呢?”李鹤轩狡黠双眼弯成一道弯,“你以为我如此费尽心思让她早日归天,所图为何?”

“……”

齐玉娇震惊地睁大双眼盯着李鹤轩,嘴巴欲张难张,想说什么又不敢说出口。

她想问:是你做的?

“是我。”李鹤轩轻松又得意地一笑,“来而不往非礼也。只许他们给我下药,就不许我了?”

“你……”是怎么敢的?

齐玉娇还是问不出口。如此惊天大事,他竟说得轻巧,好似只是吃饭睡觉般普通。

“你疯了?”

“没有雅苑那位疯,跟她们比,我还差远了。”

“可……”

“别可了,”李鹤轩搂紧齐玉娇,“事已至此,一切都在向我期望的发展,今夜这道懿旨下来,明日还有好多事呢。”

齐玉娇挣扎着伸长脑袋道:“若我真的半年无出……你该如何堵住悠悠众口,又该如何继续坐在储君之位上。”

“你叫我如何办?”齐玉娇再次陷入了对自己的责备。

“你又来了,”李鹤轩不厌其烦地说:“我不是说过了嘛,那就不做太子呗,我带着你游河山,踏草浪去。”

“不许再忘了。”李鹤轩轻轻摩挲她的耳朵,“这是我对你的承诺。天下可不要,我只要你。我们一起做神仙眷侣。你给我永远都记住了。”

“嗯。”

齐玉娇轻轻嗯了声,将头埋进了李鹤轩的胸口里。

他真好啊。他这样的男子,整个京都都找不到。

齐玉娇的脑海里,浮现出一片广阔无垠的北疆草原,一位乱发少年纵马驰奔,那是一张晒得黝黑的脸,那是她的未来郎君。

她又回想起那日在京都大街上的打马而过,她用马鞭抽了那个外乡人的长发,就是眼前这个不要江山只要她的傻男人。

他欠她的。

她欠他的。

“轩哥哥,我想认喜珠做义妹可好?”

齐玉娇窝在李鹤轩的怀里,再也不想其他,她只想将眼前的日子过好。

“好哇!要不要让她搬到宫中来,与你做个伴?”

齐玉娇一想:“这倒是好,只是不知道她的家父允不允,如若真的可以每日宫中相伴,她与梁值哥哥恐怕缘分也能多一些。”

“这有何不允,她父亲想必是巴不得呢。你放心吧,明日就召她入宫。”

“这么快?”

“你的事,总是要第一个办的。”

如意郎君,如意郎君,齐玉娇终于体会到这四个字的涵义。

-

金喜珠得太子教令,入宫陪伴太子妃,并被太子妃认作义妹。这可高兴坏了金满贵。

金广福一直与朝廷里的人有来往,一直以来,金满贵羡慕对此不已,如今自己的宝贝女儿搭上了新晋太子,还被太子妃认作义妹。

必须大摆宴席!

于是金长安三日宴席喧闹,已然是京都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至于自己三弟的死,早已被金广福遗忘。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好人,与三弟同母不同心,他可是良民,绝不做损害朝廷的事。

就这样,金喜珠亦怀揣着满腹春事,入了东宫,陪伴太子妃。

她知道,如今,她终于可以与心中郎君日日相见了。她感激太子妃,感激太子,更加感激当日父亲为她举办的那场比武招亲。

也是从那日起,她便将梁世子装入了心里,便与太子妃结下了善缘。

金喜珠入得宫后,齐玉娇拉着她迅速换上新衣,甚至又细细打扮了一番,然后直奔明德殿寻人。

“梁大人在吗?”

李鹤轩与梁值同时抬头,眼前是齐玉娇一张通红欣悦的脸。再往旁看去,是已经不再青涩的金喜珠。

金喜珠追着梁值也有一段时日了,奈何侯府门楣高达,她哪怕是只愿做个妾,也不可太过逾矩。

梁值手中的文案微抖,再又拿稳,温声回道:“太子妃找臣何事?”

齐玉娇瞟了李鹤轩一眼,李鹤轩马上通达其意:“哎呀,我怎么给忘了呀!今日喜珠妹妹入宫,我与太子妃讲好,要宴请大家的。”

于是李鹤轩忙拉着梁值放下手中事,一起去了偏殿喝茶。

齐玉娇兴奋地与梁值道:“我已认喜珠妹妹做义妹了,以后,她就在宫里陪我了。梁值哥哥,往后,你可要待她好,不许嫌她烦。”

“这……”

梁值被架了上来,又不能反驳。

他终于认真细细打量了一番金喜珠。自从用了玉肉膏后,金喜珠的皮肤已经如凝脂白雪,如此面貌也显得娇嫩了许多。

她的身量比齐玉娇要更加娇小些,小家碧玉得很,细看粉唇中央有一颗小小肉珠……

“梁值哥哥……”

“啊?”梁值吓了一跳,忙收回打量。

“我以后也可以叫你梁值哥哥吗?”金喜珠抿唇乖巧地问,

“叫——”齐玉娇跳起来急急地回,被李鹤轩拉住了小手,又停顿了下来。

三人都望着梁值。

梁值汗流浃背,如此这般是作何?

“叫、叫吧。”

金喜珠得了愿,高兴地看了一眼齐玉娇,走到她的身边,给她斟上了一盏茶。

齐玉娇喝了两口,作意要去挑些好吃的果子来,李鹤轩识趣地也站起来说要陪太子妃一起去。

偏殿茶室里只剩下梁值与金喜珠,这可真叫梁值头疼。

这个齐玉娇,她想做的事,她想叫他做的事,他总是走不脱的。可……男女之事,岂是儿戏?

她竟然还特意告知金喜珠如今是他的义妹了。梁值心中一笑,要知道,若是齐玉娇,哪怕她不是大将军的女儿,他也照样会爱惜她。

“喜珠妹妹,吃茶吧。”

“嗯。”金喜珠知道太子妃不会那么快回来了,

“梁值哥哥,听太子妃说你善做生意,喜珠自小跟着父亲看他经营,也颇感兴趣,不知梁值哥哥可否带着妹妹一起学习。”

是,如今入得宫来,确实是方便了。

“不敢当,只是太子偏爱,留我在东宫帮着做些小事罢了。”

“哪有!明明哥哥很厉害的。”金喜珠嘟着嘴,唇珠饱满闪着光泽。

冬日屋内火盆旺盛,梁值站起身轻轻推开一缝窗隙。

“喜珠妹妹过誉了。”

梁值转身间,怀里就扑进了一团暖乎乎的身子,金喜珠双臂圈住他的腰,一头栽进了他的怀里。

“梁值哥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