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哥儿在权谋文里摆烂生崽[穿书] > 第33章 第三十三回悲情

萧长恒松开李润的唇,又轻轻揽着怀里的人摸了摸他的头发,感觉那股子邪火又窜了上来。

他对李润道:“你再叫一声。”

李润乖乖听话,又喊了一句:“萧郎?”

然后,李润问:“这是什么意思?”

“……谢谢的意思。”

萧长恒垂眸随便搪塞一句。

萧长恒心道,李润很会破坏气氛。

李润脑子里:……?

他刚才明明没听见那几个小孩说这个词。

萧长恒明明在骗人!

所以忽悠他说了什么?

李润靠着萧长恒休息了一会儿,听着耳侧强劲有力的心跳声。

他笑了笑,点了点萧长恒的心口处,不挑明萧长恒骗他说了什么,只是打趣他:“你的心跳好快?”

萧长恒:“……”

李润松开人,笑道:“我们回去吧。”

-

两人顶着月光,慢悠悠的走在城中的小巷子里走。李润第一次感觉回去的路这么漫长,好像一直一直没有尽头一样。

刚才不知道跑了有多远!

李润心中回想起来刚才在人群中的事情,心中情绪纷杂,萧长恒不徐不疾的走在他身边,也没催促他快些走。

两个人的影子被月光拉的很长,时不时的还交叠在一起。

李润垂眼,看着地上两个人并在一起的影子,回想起来刚才那几个孩子,不由伤感起来。

身边就有个从楼兰回来的,李润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长恒可愿意和我讲一讲兰楼的事情?”

萧长恒的故事肯定是一出悲情故事!

李润记得,萧长恒曾经问过他,怎么才能忘记心中想要抹去的记忆。

他心道,萧长恒想要抹去的东西是什么呢?他从六岁就被送往了他国,十几年漂泊,母亲病故在他乡……他想抹去什么呢?

恨吗?萧长恒恨谁?

送他去楼兰的人?

李润不得解。

萧长恒侧过去脸,站住脚,挑眉看了一眼李润,似乎是有点惊讶,但只表现了那么一瞬间,他很快就平静下来了,问:“你想听什么?”

李润摇摇头,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主动提及这个话题,应该是萧长恒最近开始惯着他了,都不知道畏惧是什么了。

李润道:“我也不清楚要不就随便说说?”

萧长恒继续往前走和李润并肩,音色无异常,似乎是在说一件不关自己的事情一样平淡:“聊一聊温家?”

李润眉心微微一簇。

温家,萧长恒的母家。

萧长恒的母亲温习乐,正是太上皇第一任皇后,后来不止因为什么原因被废,届时还是太子的萧长恒也接连被废除,不过一栽,萧长恒就和母亲温习乐远赴楼兰。

之后的事情李润便没有了任何印象,只听得话本里说萧长恒吃了很多苦,产生了非常扭曲的思想,这便是他要勾结宦官发起兵变的原因?

萧长恒的背景就好比一团纷杂无序的麻团,从他去楼兰当质子,便开始在缠绕着麻绳,一直到他同话本里的结局一样,登基称帝成为一代暴君,这个麻团便越来越大,最终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局。

这中间的原因就是这么一团乱杂杂的绳子。

现在萧长恒却主动将这件事的起点讲给他听。

就好像是那解开这盘死局最关键的一跟绳子交在了他手里一样。

李润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他犹豫片刻,最终坦然一笑,道:“好啊。”

萧长恒骤然间将思绪拉回到十六年前。

景盛三十六年,正月里下了好大一场雪。

“太子殿下!”刘嬷嬷那年已经快六旬了,她是萧长恒的奶妈,皇后娘娘自从生下小殿下之后便郁郁寡欢,心情不好便产不下乳,水,刘嬷嬷便从另一位娘娘哪里调给了东宫。萧长恒记忆里,那位刘嬷嬷是他幼时较为亲近的人了。

刘嬷嬷哭的撕心裂肺,一身华服掩盖不住她的憔悴:“太子殿下,此去兰楼一别,今生奴婢还能见到您吗?”

茫茫大雪,马车滚滚向前,红墙黛瓦下,马斯长鸣。

搀扶着刘嬷嬷的几个小宫女也红着鼻子:“刘嬷嬷,您快起来吧,太……将军她的轿撵已经走远了。”

“您可要保重自己的身子,等着小殿下回都城呢!”

太子虽然被废,但是温家威严尚在,着大晟宫里,人人自危,均不知温家三代忠良为何会被扣上谋反这么一个毁天灭地的污点。

皇后温习乐是温将军独女,常年和温家五十口人戍守辰州边疆,□□兰楼、西征吐蕃,曾为大晟立下悍马功劳,是一位威名远播的女将,这位女将却在二八年级卸下了战甲摇身一变,成了一国之母。

这一国之母当了不过六年,就在温家举家从辰州迁完都成,后不过半年,温家便出了勾结吐蕃余党意图发兵谋反的大案子。那可是温老将军亲自按下了认罪状,这谋反帽子算是扣死了。

兰楼与大晟是宿敌,百年间征战不断,数年来大晟渐渐衰退,兰楼借着西域一带小国分裂的局面,一统数国,兵力远超过大晟。

去年讨要走了三位公主,今年又要走一位皇子。

人人都知道,温习乐和六岁的废太子是回不来了。

刘嬷嬷还在大雪中涕泣连连,而已经走出皇城的萧长恒,正跟着自己的母妃,往那个人间炼狱走。

“母妃总说儿臣固执,可是儿臣却知道,外祖父他是冤枉的,这大晟的人都知道他明明是冤枉的!”

轿撵内,被困成一块粽子模样的小男孩正是幼时六岁的萧长恒。

温习乐出门将门,纵使是戴着镣铐,也听样身姿挺拔的坐着,如钟如松。

“我儿愚钝了。”温习乐垂睫看了看身边的稚子,她眼中情绪纷杂,说不上来是失望还是认命。

小长恒不服气:“儿臣年年笔试一甲等,哪里有愚钝一说!”

“究竟是因为什么?你告诉儿臣,母后!你快告诉儿臣!”小长恒哭吼,盯着温习乐不依不饶要她个解释:“儿臣可以去兰楼,但是儿臣不能答应外祖父是叛贼!母亲您是大将军,您怎么能纵温家三代的英明就这么无缘无故的被扣上屎盆子!”

温习乐一直很温柔,她从来不合自己的儿子争辩,“好。长恒,你长大以后会明白的。”

“大晟的百姓都会明白。”

小长恒气的喘着粗气,他不认罪,他和温习乐在轿撵中据理力争,但到底是年级小,温习乐只要不理他,没多大会他便自己不争气的闭上嘴了。

郁子音跟在赶车的人身边,听见轿子里的动静,知道小殿下又在和将军争论了。

她掀开帘子,轿撵内,温习乐闭着眼,小殿下侧着头,眼睛鼻子都红彤彤的,一副刚刚哭过的样子。

郁子音皱眉,“殿下,将军她很累了,您就不要再惹她生气了,等到了楼兰,属下一定会尽全力保护您的安危,总有一天我们会回来的。”

小长恒不听。

“骗子!”

郁子音从小便跟着母后,自然是不向着他的,没有人向着他,他们都是一块没感情的木头!

他红着眼,瞪着郁子音:“总有一天,你们会发现你们才都是错的!”

-

这段最初的记忆到这也便截止了,温家的事情只是个开头。

后来……

萧长恒动了动唇,掐断思绪,没在继续给李润说下去。

“温家?”李润的心跟着萧长恒口中的叙述起伏,“温家是被冤枉的吗?”

长街中央,李润猛地停下了步子,看着萧长恒:“那?那现在温家当年谋反的事情?你现在可知道原委了?”

萧长恒蹙眉,平淡的看着李润:“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事情已成定局。”

李润:“……”

是呀。

转眼已经十六年过去了,太上皇已经归隐,先帝去世,如今登基在位的是先帝的独子,萧长恒的侄子,两代人都不在了,因果缘续都已经成了定局了。现在没有人在意十六年前的温家是不是真的谋反了。

至少,温家还有遗腹子的温习清在朝为官,当事人都没主动将此事提上案来,那对于事外人,是非过往更不重要了。

“唉~”

李润长叹了口气,又“哦”了一声。

他蹙眉疑惑,那萧长恒到了楼兰之后又遭遇了什么?

死局的因又在哪里?

李润:“那你……”

李润步子走到愈发的慢,萧长恒终于忍不住了,李润还想说的话没说出口,萧长恒便打断了。

“想什么呢,这么慢走下去,天都要亮了。”

李润回神,抬眼看着萧长恒。

萧长恒的情绪一直很平静,这些事情都是他亲生经历过的,如此平静的说了出来,是真的已经释怀了吗?

萧长恒眯了眯眼,“嗯?”

算了,来日方长,以后有时间再聊吧。

李润眼神躲闪,加快了自己的步伐:“走吧,看看见春有没有回去。”

-

两人不闲聊便走的很快,半个时辰不到已经回到了客栈不远处,刚好遇到抱着一身外袍的见春在大街上逛。

见春挑着灯笼,去原来离开的位置找了一圈儿,出了乌泱泱正在散去的人群,什么也没找到,他顺着原路返回,却正好撞上从一相反方向回来的王爷和少君。

见春挑着灯笼小跑:“少君!”

走到跟前,萧长恒蹙着眉,接过见春手里的衣袍,又将李润往自己身边拉了拉。

见春抱了个空。

李润摸了摸见春的脑瓜,“天色不早了,明日还要赶路,快点回去休息吧。”

见春点点头,先两人一步往客栈跑过去。

李润手里拿着见春递过来了灯笼,拉了拉萧长恒的衣角。

夜色浓郁,李润挨着萧长恒,盯着垂眼看着他的人,将目光转移到萧长恒的眸上。

萧长恒那双狭长的凤眸中,好像含着说不清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