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阁臣夫人日常 > 第21章 第21章

阁臣夫人日常 第21章 第21章

作者:此花与汝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9 00:55:11 来源:文学城

傅长容下了课去闲月轩找长宜,听说长宜今日去了徐府,问她:“三姐姐,你可去瞧月湖的红鲤鱼了?”她还记得上次和长宜说,要带长宜去看鱼的。

长宜正在看着丫头们收拾箱笼,她明日就要和父亲回保定府了,摇了摇头道:“一时倒忘了,等下回我回来,你再带我去吧。”她是去给徐太夫人请安的,哪里还记得看什么红鲤鱼。

傅长容很不舍得长宜走,撅了撅嘴说:“你下次回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虽说她和傅长窈的年纪更相近些,又是一起长大的,但两人时常说不上来话。傅长容觉得傅长窈假清高,而傅长窈则觉得傅长容叽叽喳喳的太过于聒噪,两人向来是谁都看不上谁。

长宜摸了摸她的丫髻,安慰她:“这就快过年了,过年我一定会回来的。”

傅长容听了她的话,开始掰着手指头算到过年还有几个月,一算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又唉声叹气起来。

长宜觉得她天真可爱,不由笑了笑。

长宜还要归拢箱子,午后就没有去寿宁堂学做绣活,她叫婆子开了槅扇,坐在窗下练字。外头阳光正好,日光透过庑廊照射进来,长宜望着字帖蓦地想起那日在随安堂,徐衍握着笔写她的名字,眉目温和的样子。

徐衍教她写字,说来也算是她的老师了,她这一趟走,理应去打声招呼才是。只是他如今不在府上,也不能同他告别了。

长宜就叹了一口气,认真的练了半晌字,砗磲过来叫她,说胡夫人带着胡姑娘来府上串门,让她去一趟寿宁堂。

长宜只得放下笔,换了一身素缎褙子去了那里,胡夫人已经和傅老夫人说了一会子的话。胡姑娘穿了件品红色绣折枝纹襕衫,松绿湘裙,头发梳得油光发亮,簪了一只明灿灿的赤金玛瑙步摇。端坐在一旁,看上去有些拘谨。

长宜走过去给胡夫人行了一礼,胡夫人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方打量了长宜一眼,说道:“这位是三爷家的长女吧,倒是个美人坯子,可说人家了?”

傅老夫人就道:“已经定了亲事,是保定府知府程家的公子。”

胡夫人垂了垂眼睑,笑道:“看姐儿面相好,就知道是个有福气的。”

傅老夫人听着淡淡一笑,让丫头端了珍珠圆子上来,长宜陪坐在一旁,听傅老夫人和胡夫人唠家常。

想到傅长容与她说的那些话,再看胡姑娘的打扮,长宜就猜到了胡夫人的来意。

珍珠圆子是以磨细的糯米粉制成,浇上牛乳和蜂蜜,看上去就很好吃,胡云莹抿了抿嘴,舀了一个圆子吃了就放下了汤匙。

长宜就招了一旁的小丫头过来,吩咐道:“给六姑娘送一碗,她最是馋了。”

胡云莹在一旁听到,就笑着说:“你们姊妹感情真好……”

她话音未落,外头的小丫头进来回禀:“三爷过来了。”

傅仲儒打着帘子进来,看到屋子里坐着面生的女眷,步子顿了一下,走上前给傅老夫人行礼问安:“我不知道母亲这里来了客人。”

他刚下了马车,门房的人就说老夫人让他过去寿宁堂一趟,他想也没想就来了。

傅老夫人笑着道:“无妨,都是咱们自家人,这位是给事中胡大人的夫人,时常来府上替我解闷儿。”

傅仲儒就朝胡夫人点了点头,胡夫人上次在寿宴上远远见过傅三爷一面,见他一身文人打扮,看上去并不怎么显老。

长宜起身叫了一声‘父亲’,胡云莹也跟着站了起来,傅仲儒望了她一眼,笑着问长宜:“你箱笼收拾好了?”

“收拾的差不多了,都搬去了倒座房,明儿一早再搬到马车上去。”长宜点头。

胡云英却脸色微红,双手揪着帕子。

屋子里有女眷,傅仲儒不好继续待下去,就和傅老夫人说:“儿子就先出去了,晚上再过来给母亲请安。”

傅老夫人没有说什么,摆了摆手道:“你去吧。”

等傅仲儒走后,胡云莹神情才放松了些,拉着长宜的手说:“你父亲可真年轻。”当初胡夫人和她提到继室一事,她心中还不痛快,没想到傅三爷竟一点儿都不显老,看上去又稳重又儒雅。

傅太夫人看到胡云莹的反应却很是满意,虽然三子年纪大了些,但论样貌也算是俊朗的,又是五品的府同知,也难怪胡家想攀这门亲。但胡夫人再想把侄女嫁过来,也得他们傅家同意了。

胡夫人又坐了一会,方带着胡云莹回去了。

长宜魂不守舍的回到闲月轩,青竺听说了这件事,有些愤然,饶是木槿也忍不住埋怨了声,她看长宜脸色不好,劝道:“姑娘,这事还不一定成呢,您别太难过了。”

说着看了一眼青竺,青竺也跟着劝:“老爷不一定能瞧得上呢。”

长宜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不过这事还是得看父亲的,就算祖母再觉得合适不过,父亲若是不答应祖母也不能强逼他娶妻。

夜幕降临,一辆青帷马车缓缓停在徐府门前,万春打着灯笼在门口等候,看到车上的人挑起车帘下了马车,连忙上前道:“四爷,您回来了。”

徐衍上午在文渊阁直房值班,下午又进宫给皇太孙讲了半晌的经义,眉间隐有惫倦之意,他回猗园换了一身常服,方才去了清心堂给徐太夫人请安。

徐太夫人刚用过晚饭,丫头婆子们正在撤饭菜,看到徐衍过来都低下头行礼,徐太夫人坐在黑漆螺钿的罗汉床上,见到幼子很是高兴,笑着道:“你怎么今儿个回来了?”

徐衍给徐太夫人行了礼,坐在一旁的红木圈椅上和徐太夫人说话:“下午的时候去了一趟贡院,就顺路回来了。”他抬头看到炕几上的匣子里装了一沓抄好的经文,不由皱了下眉头道:“母亲眼睛不好,怎的又抄起佛经了,您若是要供奉,叫底下的丫头抄就是了。”

“不过抄了几张经文,我也是闲着没事,总不能老是坐着无所事事的,你也不来看我,打发时间罢了。”徐太夫人招了崔嬷嬷进来,吩咐她去厨房做几样素菜,又笑着和徐衍说:“你还没吃饭吧,正好在我这里用了,陪老身说说话。”

他从贡院出来就已经很晚了,一路赶过来倒也有些饿了。没一会厨房就送来了饭菜,徐衍净了手坐下吃饭。

徐太夫人静静望了一会四子,几个儿子中,她最对不住的就是四子了。当初她生徐衍的时候已经三十有五,兴许是年纪大了,体质不好,徐衍刚生下来的时候小小的一团还不足五斤,还从胎里带出了热症,小的时候总是体弱多病的。

那时候徐老太爷因病过世,她一人操持内院外院,顾不得管徐衍,有一次徐衍伤寒,人已经烧的昏迷不醒,好不容易拣回一条命。

她长兄说,这孩子就是体弱,让他带出去锻炼几年就好了,她那时候也是没有法子,一狠心就让长兄带着刚满六岁的徐衍去了台州,在卫所待了几年,没想到回来的时候病果真好了。

四子从小就聪慧,三岁的时候就跟着老二开蒙了。九岁那年入族学读书,从未让她操过心,十五岁时考中经魁,名动顺天府,不过教他的梅翰林却让他再过三年下场,他也倒听话,十八岁参加春闱,果然大殿传胪。

在翰林院待了六七年,得皇上看重升到正四品的少詹事,说来也算是仕途顺畅,只是感情上一直没有着落。她也不是没有催过,可老四却没这方面的想法,她再着急又能怎么样。何况还有那一档子事。

徐太夫人也不想自个太啰嗦了,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今天傅老夫人和郑二太太过来看我,傅家的三丫头倒是个手巧的,给我做了个抹额,十分精巧。”

徐衍手上顿了一下,又听徐太夫人说:“那三姑娘是个好性的,说来傅家几位姑娘中我倒是最中意她,就是早早的没了母亲……”说到这里就没说了,实则她有意傅三姑娘做她的孙媳,不过老二家的自有打算,她这个做祖母的也不好插手。

“今儿我听傅老夫人说,宜姐儿已经定下了亲事,是保定府知府家的公子。”徐太夫人想起前不久四子就去了一趟保定,问道:“你可见过那家公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21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