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戈安 > 第62章 槐荫天下(二季完结)

戈安 第62章 槐荫天下(二季完结)

作者:杨晋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03:53:00 来源:文学城

龙首原的焚尸之火燃烧了三天三夜。冲天而起的浓烟,如同大地无法愈合的疮口喷吐的浊气,在铅灰色的苍穹下久久不散,将方圆数十里都笼罩在一片灰败的死亡阴影之中。焦糊的气味深入骨髓,浸透了寒水,也浸透了每一个幸存者的梦境。

当最后一缕青烟散尽,巨大的焦黑柴堆只剩下惨白的灰烬和扭曲的、无法焚尽的骸骨时,萧宇轩站在依旧弥漫着刺鼻气味的塬顶。脚下的土地被反复的鲜血浸透、被烈火炙烤,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死寂的深褐色。他手中握着那柄从尸骸堆中拔出的断剑,剑身布满缺口和暗红的血锈,剑柄处缠绕的麻绳已被血汗浸透,握在手中冰冷而沉重。盛果的遗体已被单独收敛,裹着干净的麻布,静静地躺在一辆简陋的牛车上。那枚染血的槐荚,被萧宇轩用一根坚韧的草茎系好,郑重地挂在了自己的颈间,紧贴着心口,如同一个无声的誓约。

“启程。”萧宇轩的声音沙哑而平静,听不出悲喜。他没有看身后那片巨大的焦土坟场,目光投向了东南方——那片刚刚经历战火蹂躏、亟待重建的焦土。

一支沉默而疲惫的队伍,缓缓离开了龙首原。队伍里有伤兵,有失去家园的流民,有沉默的匠户,还有那辆承载着盛果遗骸的牛车。车轮碾过板结着血泥的冻土,发出单调而压抑的吱嘎声。怀中的青铜匣冰冷依旧,谷衍抱着它,如同抱着一个沉睡的洪荒巨兽,眼神复杂地望着前方萧宇轩那挺拔却萧索的背影。

一路所见,触目惊心。曾经炊烟袅袅的村落,只剩断壁残垣,焦黑的梁木斜指着天空。田野荒芜,灌渠淤塞,冻土上残留着马蹄践踏和车辙碾压的狼藉痕迹。流民如同失巢的蚂蚁,在废墟间麻木地翻找着任何可用的东西,眼神空洞绝望。寒风卷起地上的灰烬和枯草,打着旋儿,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在一个被焚毁大半的村落废墟旁,队伍短暂休整。萧宇轩默默走到一片相对平整的焦土上,蹲下身,从怀中取出一个粗布小袋。袋子里,是数十枚干瘪却坚韧的槐树种子——潍水槐树的子裔。他拔出那柄断剑,用剑尖在冰冷坚硬的地上吃力地掘开一个小坑。冻土顽固,断剑与砂石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他挖得很深,仿佛要将某种东西深深埋入这片苦难的大地深处。

一枚槐荚被轻轻放入坑底。他用手捧起旁边尚且松软、带着灰烬的泥土,小心翼翼地覆盖上去,压实。动作专注而虔诚,如同进行一场古老的仪式。

“将军…这地…还能活吗?”一个面黄肌瘦、裹着破袄的老农蹲在旁边,看着萧宇轩的动作,浑浊的眼中满是茫然。他的家毁了,儿子死在了狄戎的马蹄下。

萧宇轩抬起头,看向老农,又看向周围更多围拢过来的、带着同样疑问的麻木面孔。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伸出手指,轻轻拂开种子上方最后一点浮土。

“试试吧。”他声音低沉,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槐树,命硬。它的根,能扎得很深,很深。”他的目光扫过废墟,扫过荒芜的田野,最终落向远处隐约起伏的山峦轮廓,“人,也一样。”

他没有说更多鼓舞人心的话,只是默默地起身,走向下一片焦黑的土地,重复着挖掘、播种、覆土的动作。一枚又一枚坚韧的种子,被埋入这片被血与火反复淬炼的大地。谷衍放下青铜匣,孙乾丢下马鞭,伤兵拄着木棍,流民们默默地跟随着,学着萧宇轩的样子,在废墟旁、在荒芜的田埂边、在被战马踏平的小路旁,掘开冻土,埋下一颗颗微小的希望。

队伍行进的速度因此变得极其缓慢。他们如同一群沉默的播种者,在战争的余烬里,固执地留下点点绿色的星火。没有欢呼,没有仪式,只有铁器掘土的沉闷声响,和风吹过荒原的呜咽。

数日后,他们抵达了潍水之畔。那株曾被白煜鲜血浇灌、又在焦土中顽强重生的老槐树,依旧挺立在萧瑟的寒风中。枝干虬劲,虽无绿叶,却自有一股不屈的生机。树下的泥土,显然已被精心翻整过,几株稚嫩的槐树苗,在枯草中怯生生地探出头来,青翠的嫩芽在灰败的天地间显得格外醒目。

树下,静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荆芷。她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墨色布衣,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她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萧宇轩身上,而是长久地、近乎贪婪地凝视着那几株新生的槐树苗,眼神中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感——有对纪翟遗志的追忆,有对技术终归大地的欣慰,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哀伤与迷茫。她的脚边,放着一个陈旧的藤箱,里面隐约可见一些卷起的皮纸和精巧的木制工具模型——那是纪翟的部分遗稿和她自己设计的纯粹用于民生的器物图谱。

萧宇轩走到树下,两人之间隔着几步的距离,沉默弥漫。千言万语,似乎都堵在了潍水的寒风中。

最终,荆芷缓缓抬起头,目光第一次与萧宇轩相接。她的眼神锐利依旧,带着墨者特有的审视与不妥协。

“这些苗,我看了几天。”她的声音有些干涩,“根扎得很稳。比…有些人的心,更稳。”

她意有所指,目光扫过萧宇轩身后沉默的队伍,扫过谷衍怀中的青铜匣,最后落回萧宇轩脸上。

“匣中之物,力量太大。用之正则泽被苍生,用之邪则血流漂杵。庙堂…悬刀…人心…”她的话语带着深深的疲惫与忧虑,“你守得住这份‘正’吗?你能保证,它不会成为下一个‘悬刀’的源头吗?”

萧宇轩沉默片刻,手轻轻按在胸前,隔着衣物感受着那枚染血的槐荚和冰冷的断剑剑柄。他没有直接回答荆芷的质问,只是平静地反问:“你守得住吗?”

荆芷身体微微一震。她看着萧宇轩的眼睛,那双经历了尸山血海、洗尽铅华后愈发深沉坚定的眼睛。里面没有权力的**,没有盲目的狂热,只有一片被血与火淬炼过的、如同古槐根须般沉静的苍凉与执着。

一丝极淡、极复杂的情绪在她眼中闪过,似是释然,又似更深的忧虑。她弯腰,提起脚边的藤箱,动作带着一种决绝的意味。

“我会看着。”她留下三个字,声音低沉却清晰。随即,她转过身,背着藤箱,身影融入潍水河畔萧瑟的晨雾之中,如同一个孤独的守护者,消失在对岸茫茫的、同样亟待重建的土地上。她没有承诺合作,但留下了“看”。墨者的“看”,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无声的监督与警示。

“她…还是不信。”孙乾走到萧宇轩身边,望着荆芷消失的方向,低声道。

“信与不信,种子都已埋下。”萧宇轩的目光掠过潍水老槐虬劲的枝干,掠过脚下新发的嫩苗,望向更广阔的、满目疮痍的山河,“路,还很长。”

他走到槐树旁,将最后几枚槐荚,郑重地埋在老槐盘根错节的树根旁。然后,他解下颈间那枚盛果用生命守护的染血槐荚,用断剑的剑尖,在潍水岸边的湿润泥土上,掘开一个深坑,将它轻轻放了进去,覆上沃土。

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望向东方。初升的朝阳正奋力撕破厚重的云层,将万丈金光泼洒在潍水河面,也照亮了岸边那株古槐和它脚下点点新绿。晨雾在金光中渐渐消散,显露出远方焦黑与嫩绿交织、死寂与生机并存的辽阔土地。

萧宇轩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河水湿气和泥土芬芳的、劫后新生的空气。他最后看了一眼那株承载着白煜热血、纪翟遗恨、盛果忠诚以及自己无数誓言的老槐树,目光扫过那些在晨光中舒展着嫩芽的新苗,最终,落在了谷衍怀中那方沉默的青铜匣上。

匣身冰冷,其上古老的“工”字在朝阳下流转着内敛而沉重的微光。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秘密,一个负担,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关于未来道路的考卷。

他没有言语,只是伸出手,稳稳地接过了青铜匣。那冰冷的触感与怀中染血槐荚的坚韧,断剑的沉重,奇异地交织在一起,沉淀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他转身,面向那片在晨光中缓缓苏醒、伤痕累累却又孕育着无限可能的大地,迈出了脚步。

身后,幸存的士卒、流离的百姓、沉默的匠户,如同汇入江河的溪流,默默地跟随着。车轮重新滚动,脚步声在潍水河畔的晨光中响起,踏上了布满荆棘却也孕育着希望的、漫长的重建之路。

更远处,一座被晨光勾勒出轮廓的孤峰之上。云游子那洗得发白的道袍在凛冽的山风中拂动。他并未注视离去的队伍,深邃的目光投向更远的东方天际线。那里,云层翻涌,气象万千。

“三载后,大河或泛。”他低语的声音消散在风中,如同谶言,又似天道无情的低吟。言罢,他拄着光滑的竹杖,转身,飘然隐入身后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回归天地,再无痕迹。

萧宇轩怀抱古匣,按着断剑,走在队伍最前。阳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在初露生机的焦土之上。前路漫漫,悬刀之影未散,庙堂暗流汹涌,人心之壑难填。但怀中的匣、胸前的槐、手中的断剑,以及身后这片沉默跟随、渴望安宁的土地,便是他全部的答案与力量。

槐荫天下,其路也艰,其志也韧。而火种,已然播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