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戈安 > 第53章 天道之问

戈安 第53章 天道之问

作者:杨晋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03:53:00 来源:文学城

意识如同沉在冰冷浑浊的深潭之底。每一次艰难的挣扎上浮,都被肩头烙铁灼烧的剧痛、指尖竹签钉入的锐痛、脊背皮鞭撕裂的钝痛狠狠拖拽回去。血的味道,铁锈的腥气,皮肉焦糊的恶臭,混合着廷尉府法堂内冰冷的炭火气,在混沌的感官中交织、翻腾,形成一片永无止境的炼狱图景。

“…止戈…生路…”

“…公道…”

破碎的呓语在喉间滚动,却发不出丝毫声音。白煜自刎时投向他的眼神,荆芷在雨夜闸口绝望的嘶吼,盛果母亲吊在槐树上晃荡的身影,赵老四孙儿沉入井底的涟漪,还有阿旺倒下时递出的那块染血的“回家”布片…无数张面孔在黑暗与剧痛的漩涡中闪现、破碎、哀嚎,最终都化为严嵩在法堂上怨毒的快意,赵郃那深潭般毫无温度的眼睛,以及廷尉府皂隶高高扬起的、带血的皮鞭!

“呃…嗬…”一声压抑到极致的痛哼终于从干裂的唇间挤出。萧宇轩猛地睁开眼!

没有法堂的炭火,没有森严的皂隶,没有冰冷的锁链。刺目的天光让他瞬间眯起了眼。剧烈的眩晕感袭来,胃里翻江倒海。他发现自己正趴伏在一处冰冷坚硬、布满棱角碎石的山岩上,半边身子浸泡在一条浅浅的、水流湍急的冰冷溪涧里。刺骨的寒意透过湿透的破烂衣衫,针扎般刺入骨髓,却奇异地稍稍压下了伤口火烧火燎的剧痛。

这是哪里?

记忆如同断裂的拼图。法堂上的酷刑…袍泽的怒吼…哗变…混乱…刀剑碰撞…血光…盛果那如同受伤猛兽般的咆哮…自己好像被谁拖着,在混乱和追杀中亡命奔逃…钻进了某条密道…然后…便是无边的黑暗与剧痛的沉沦…

他挣扎着想要撑起身体,左肩那被烙铁灼伤的创口猛地一阵撕裂般的剧痛,让他眼前发黑,闷哼一声又重重摔回冰冷的溪水里,溅起一片浑浊的水花。冰冷的溪水呛入口鼻,带来一阵剧烈的呛咳,牵动全身伤口,痛得他浑身痉挛。

就在这濒临窒息的痛苦中,一个声音,如同穿透厚重云层的微光,带着一种奇异的抚慰力量,轻轻响起:

“戾气郁结,伤及肺腑。莫要强挣,顺水而息。”

那声音平和、温润,仿佛山间清泉流过石罅,不带丝毫烟火气。

萧宇轩艰难地侧过头,透过被血水和溪水模糊的视线,看到了声音的来源。

溪涧旁一块平坦的青石上,盘膝坐着一个身影。一身洗得发白、打着几处补丁的粗布道袍,宽大的袖口被山风吹拂,微微飘动。他身形瘦削,面容清癯,须发皆白,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通透。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澄澈如同初融的雪水,深邃如同亘古的星空,此刻正温和地注视着在溪水中挣扎的萧宇轩。正是云游子。

他身前放着一个敞开的粗麻布包袱,里面是几样晒干的草药、几块颜色各异的矿石、一个盛满清水的粗糙陶罐。他并未起身搀扶,只是静静地看着。

萧宇轩喘息着,冰冷的溪水让他混乱的头脑清醒了些许。他认出了云游子,安邑城头那场惨烈围城战中,于烽燧残骸上静观山河的身影。一股巨大的悲愤与荒谬感瞬间涌上心头。自己浴血奋战,至亲惨死,身负奇冤,被酷吏构陷追杀,如同丧家之犬般流落荒山,浑身是伤,命悬一线…而这位道人,却在此处,山风明月,静观流水?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和近乎质问的冲动,冲破了喉咙的剧痛:

“…云…云游先生…好…好闲情逸致…看我这…丧家之犬…垂死挣扎…也是…也是天道运行…的一部分么?”声音嘶哑破碎,带着浓重的血腥气和自嘲。

云游子神色未变,目光依旧平和,仿佛萧宇轩话语中的悲愤与讥诮只是拂过山石的微风。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溪涧下游,那里,一株被上游洪水冲断、半埋于淤泥中的枯槐残根旁,竟有一株极其细弱的幼苗,倔强地从枯木与乱石的缝隙中探出头来,嫩绿的叶片在湍急的水流冲刷下微微颤抖,却顽强地向上伸展,承接着一缕透过林隙洒落的稀薄天光。

“将军请看此槐。”云游子的声音如同溪水流淌,自然而然地引导着萧宇轩的视线,“根须尽断,躯干摧折,枯朽于淤泥乱石之间。此乃‘死’境,亦是‘绝’境。”

萧宇轩的目光落在那株孱弱的幼苗上,潍水之畔那株在血壤中顽强存活的槐树影像瞬间重叠。他的呼吸微微一窒。

“然,天道运行,阴阳相生。”云游子继续道,指尖轻轻拂过青石上几颗饱满的槐树种子,“昔日枯槐之种,或因风播,或随水流,或由鸟兽衔落,沉埋于斯。历寒暑,耐枯寂,承雨露,感地气。待得机缘至,一点生机不灭,便破石裂土而出。此非枯木复生,乃‘死’中蕴‘生’,‘绝’处逢‘机’。此乃‘反者道之动’。”

他的话语平淡,却如同重锤,敲在萧宇轩因剧痛和愤懑而混沌的心上。死中蕴生?绝处逢机?自己这满身伤痕,这绝境流亡,这如同枯木朽株般的境地,难道…也蕴藏着某种生机?潍水槐树成活的景象与眼前这石缝幼苗重叠,一股微弱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暖流,悄然流过冰冷绝望的心田。

“然…”萧宇轩挣扎着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住云游子,声音依旧嘶哑,却多了一丝探询的锐利,“先生可知…萧某之‘绝’,非天灾,乃**!庙堂构陷,酷吏屠戮,袍泽离散,至亲惨死!此等‘戾气’,也是天道么?这…这幼苗,又如何能在这等污浊血腥的‘淤泥’中生长?!”他指向自己身上的累累伤痕,指向仿佛还残留着法堂血腥气息的虚空。

云游子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奔流不息的溪水:“将军之怒,如这涧水遇巨石。刚猛冲撞,水花四溅,其势惊人,却易折自身,亦难移巨石分毫,徒留伤痕与喧嚣。”他手指轻点水面,水流遇到指尖阻碍,自然地向两侧分流、渗透,绕过阻碍,继续前行,虽缓却韧,无声无息间浸润着沿途的每一寸土地。

“水之德,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云游子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智慧,“将军欲行‘止戈’之道,其志可嘉。然,刚极易折。庙堂如山,法网如石,狄戎如虎,仇恨如渊。若只知刚强对抗,非但难撼其分毫,自身亦将粉身碎骨,更使戾气愈炽,割裂愈深。此非‘止戈’,乃以戈止戈,徒增杀伐。”

他收回手指,目光重新落回萧宇轩身上,澄澈的眼中映照着对方脸上的血污与不屈:“‘止戈’之要,非在刚猛,而在渗透、包容、持久。当如水之柔韧,寻隙而进,遇石则绕,遇沙则渗,遇旱则蓄,遇壑则填。弥合人心之割裂,消解戾气之根源,浸润干涸之焦土,滋养万物之生机。此方为‘上善若水’之道。将军刚性太甚,如水之怒涛,虽一时澎湃,终难持久,亦难润物无声。”

上善若水…寻隙而进…弥合割裂…萧宇轩咀嚼着这几个字。他想起自己一路行来,潍水之殇后的沉默播撒,安邑城头的浴血坚守,法堂之上的字字泣血…无不是刚烈不屈,如同撞向巨石的激流。结果呢?血染征袍,亲朋凋零,信念几近崩毁。一股巨大的疲惫与茫然再次涌上心头。难道,自己真的错了?

“先生所言…似有道理…”萧宇轩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困惑与无力,“然…庙堂无道,法家酷烈,狄戎凶残!此等割裂,根深蒂固!萧某纵想如水…又何处可寻那‘隙’?如何能填那‘壑’?‘止戈’之路,莫非…终究是虚妄?”他的目光投向远处层峦叠嶂的群山,仿佛看到了庙堂的森严、河西的疮痍、狄戎的狼烟,心中那点因槐树幼苗而升起的微光,在现实的沉重阴影下,再次变得摇曳不定。

云游子静默片刻,目光悠远,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山川,落在了更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他的声音变得如同来自亘古的回响:

“将军眼中,秦卒、狄戎、匠户、流民、法吏、豪强…壁垒森严,割裂对立。然,在‘道’的眼中,此皆表象。”他缓缓抬起枯瘦的手,指向天空盘旋的孤鹰,指向溪畔饮水的野鹿,指向山间随风摇曳的草木,最终指向萧宇轩和他自己。

“鹰击长空,鹿饮涧水,草木枯荣,将军浴血,贫道观山…此皆天地一气之流行,万物一体之显现。”云游子的声音带着一种洞穿表象的深邃,“所谓秦卒狄戎,不过生于斯土斯族;所谓匠户流民,不过困于此时此境;所谓法吏豪强,不过囿于名位权柄。其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求存畏死,贪嗔痴怨…与那鹰、鹿、草木,与将军,与贫道,又有何本质不同?”

他收回目光,重新凝视萧宇轩,眼神澄澈而悲悯:“真正的‘割裂’,不在国别,不在贵贱,不在敌我。而在于‘人心’——在于视万物为外物,视他者为寇仇,视天地为予取予夺之资粮。此心之割裂,方为戾气之源,战祸之根!将军所求之‘止戈’,若只着眼于平息眼前兵戈,弥合国别敌我之分野,而未触及这‘人心割裂’之本源,未明‘万物一体’之至理,则如扬汤止沸,薪不尽,火不灭。此乃‘大制不割’!”

万物一体…人心割裂…大制不割!

每一个字,都如同惊雷,在萧宇轩的脑海中炸响!他过往所有的愤怒、仇恨、执着、乃至那“止戈”的信念,此刻都被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视角下重新审视。他仿佛站在了云端,俯瞰着这片饱经沧桑的大地。潍水边的白骨、黑石堡的匠户、洛水洪流中的冤魂、鬼见愁的英灵、安邑城头的枯骨、盛果母亲悬荡的身影、赵老四沉井的孙儿…甚至严嵩的怨毒、赵郃的冰冷、呼延灼的贪婪…在这一刻,似乎都褪去了那层敌我、善恶、贵贱的坚硬外壳,露出了其下同样挣扎、恐惧、痛苦、迷失的生命本质。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悲悯与苍凉的宏大感悟,如同破晓的晨光,艰难地穿透了仇恨与绝望的厚重阴霾。

“那…那萧某…该当如何?”萧宇轩的声音带着颤抖,不再是质问,而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求索。他眼中的迷茫更深,却也透出一丝真正渴望被点亮的微光。“这‘止戈’之道,若需弥合人心之割裂,明万物一体之至理…此路漫漫,何其艰难!萧某…恐有生之年,难见其成…”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再次袭来。

云游子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极其细微的、近乎悲悯的笑意。他轻轻摇头,目光如同穿越了无尽的时间长河:

“将军可知,贫道于安邑城头,观那瘟疫戾炁,非仅见病患之苦,更见战火焚山,尸骸塞河,草木凋零,地脉断绝。此乃‘人戾’招致‘地戾’,‘地戾’反噬‘生灵’。天地自洁,其痛也深,其势也缓,其理也公,非人力可强为,亦非朝夕可逆转。”

他顿了顿,声音如同天籁,带着一种洞悉规律的宁静力量:

“‘止戈’之道,若合生养万物之天道,顺自然和谐之至理,纵艰难险阻,荆棘遍布,其道终将前行,其志终有回响。如同春阳融雪,虽缓而不可阻;如同江河归海,虽曲而终有其向。此非虚妄,乃天地运行之常轨。将军只需存此心,行此道,如那石缝幼槐,承一缕天光,吸一滴雨露,向下生根,向上生长。至于何时成荫,荫蔽何方…此乃天道自然之进程,非人力可强求,亦非将军一人之责。”

云游子注视着萧宇轩眼中那剧烈翻腾的风暴,最终归于一种深沉的、带着星火余烬的平静,缓缓道出了最后的箴言: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将军所求之‘止戈’,若真合于生养之道,纵步履维艰,命途多舛,其道不孤,其志不灭。因天地之间,自有浩然之气,沛然莫御。非为眷顾于一人,乃因生养万物,本就是天道之所归。”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生养万物,天道所归!

这八个字,如同洪钟大吕,带着一种超越个人荣辱、家国仇恨的终极力量,狠狠撞入了萧宇轩的灵魂深处!他胸中翻腾的戾气、悲愤、绝望、迷茫…在这宏大的天籁之音面前,如同沸汤沃雪,骤然平息!

他怔怔地望着云游子,望着那澄澈如星空的眼眸,望着青石上那几颗饱满的槐树种子,望着溪水中那株在乱石激流中倔强摇曳的幼苗…又仿佛看到了潍水之畔那株已成荫的槐树,看到了自己曾在无数个深夜、在绝望的废墟中、在流民麻木的手中悄然播撒的种子…

一股难以言喻的、浩大而深沉的暖流,如同初春解冻的江河,带着沛然的生机,瞬间冲垮了禁锢心灵的坚冰,涤荡了灵魂的尘埃。他不再是那个背负着潍水血债、执着于眼前恩怨、在庙堂棋局与酷吏屠刀下苦苦挣扎的将军。他的视野被无限拔高,他的心灵被彻底拓宽。他看到了那株槐树背后所承载的、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苦难与希望、个体与天地的磅礴生命力!看到了自己一路行来,所播撒的、所守护的,正是这天地间最本源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力量,超越了秦卒狄戎的界限,穿透了法家庙堂的罗网,无视了悬刀刺杀的阴影。它深植于每一寸渴望安宁的焦土,深藏于每一个挣扎求活的生灵心中。它如同那石缝间的幼苗,看似微弱,却蕴含着穿透顽石、终成栋梁的伟力!

萧宇轩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山间清冷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草木的微香和溪水的甘冽。他周身的剧痛依旧存在,却仿佛不再能真正触及他的灵魂。他眼中那熔岩般的金焰早已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了所有风暴后的、如同古井深潭般的平静与深邃。那平静之下,是比熔岩更炽热、比精钢更坚韧的信念。

他挣扎着,用尽全身残存的气力,支撑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对着溪畔青石上那静坐的道人,对着这片沉默的山川,也对着自己那脱胎换骨的心灵,极其缓慢、却无比清晰地行了一个古礼。动作牵动伤口,带来撕裂般的痛楚,他却恍若未觉。

“谢…先生…指点迷津。”声音依旧嘶哑,却再无半分戾气与迷茫,只有一种勘破迷雾、得见星河的澄澈与坚定。

云游子微微颔首,脸上无悲无喜,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寻常的观星望气。他不再言语,目光投向溪涧尽头,那云雾缭绕的莽莽群山深处。山风拂动他素旧的道袍,身影在晨光熹微中,渐渐与这亘古的山川融为一体。

萧宇轩不再看那远去的道影。他艰难地俯下身,伸出沾满血污和泥泞的手,极其轻柔、极其珍重地,从冰冷的溪水中,捧起了那株在乱石激流中倔强求生的槐树幼苗。

细弱的根须缠绕着指缝,带着溪水的微凉和大地深处的、微弱却无比真实的暖意。

他小心翼翼地将其护在掌心,如同捧起了整个世界的重量,也捧起了这条荆棘之路尽头,那一片必将到来的、浩瀚无边的…槐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