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高岭之花怎么变疯批了 > 第17章 假死

高岭之花怎么变疯批了 第17章 假死

作者:梅子奕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1 20:50:29 来源:文学城

回宫途中,二人虽近在咫尺,却一路无话。

直至马车停驻天枢阁院中,顾疏桐垂眸俯视着立于马凳旁、静候搀扶的蔺寒枝,轻叹道:“大人既精于推演,可否为本宫卜一卦,窥一窥日后归处?”

“公主乃天命所钟,归途自有天意定夺,岂是微臣妄言可渎。”蔺寒枝神色沉静如水,只将手臂稳稳递前。

顾疏桐低笑一声,径自扶了厢壁下车,倒将蔺寒枝晾在一旁。

蔺寒枝神色未变,默默将手收回后略微整了整衣袍,便跟在了顾疏桐身侧。

待二人并肩步入内殿甬道,顾疏桐方又启唇:“本宫的去处是天机,那蔺卿自身呢?蔺大人……可曾为自己起过一卦?”

“不曾。”蔺寒枝微微摇头,面色沉寂,“卜者,不自卜。”

“也是,”顾疏桐唇角笑意更深,状似无意道,“听闻大人年少通玄,尤擅易理。如今贵为国师,前程锦绣,自是无须忧心未定之事。只是……”

她话锋一转,眸光微侧:“府上怎只见慕大人一位?蔺大人尚未娶妻,便不与父母同住了吗?”

“家严家慈远居别地,微臣孑然入京,幸得恩师收容,方有栖身之所。”

“哦?大人是何时入京的?”

“约莫……四五载前。”蔺寒枝脚步微顿,侧首看向顾疏桐,语意悠长,“公主似对微臣私隐……颇为关切。”

那“私隐”二字咬得格外清晰,顾疏桐岂会不明其揶揄之意?只是,她素来不以为忤。

顾疏桐神色坦然,颔首莞尔:“昨日初见,本宫便觉与大人投缘,竟似十分亲切。何况大人才具非凡,今日又帮了本宫大忙,多关切几分,亦是情理之中。”

言语间已至内殿。蔺寒枝亲奉铜盆清水供公主盥面,正欲告退,身后忽又传来顾疏桐清越之声:“纵有‘卜者不自卜’的铁律……经年累月,大人难道就从未动念,想窥破一回自身天命?”

好奇过么?

自然。

甚至,那数年前卦象昭示的“天意”,正丝丝缕缕应验于他命途轨迹之中;甚至,慕遂早年间为他所卜,卦卦灵验。

蔺寒枝早知宿命,却仍在执拗相抗。

“时辰不早了。”蔺寒枝最后只答了那么一句。

不多时,顾疏桐已更衣如初,从内殿走了出来。

她抬眸便见蔺寒枝正坐于案前,手中翻阅着那卷足有一尺厚的古籍。二人视线无声交汇。

“今日之事,多谢蔺大人。”顾疏桐启唇道。

“公主言重。”蔺寒枝目光仍落在书页上,并未抬首,“殿下亲临天枢阁,既开了口,微臣岂敢推诿。不知可有人随侍在外?”

“自然。”顾疏桐答得干脆。

“如此,微臣便不送了。”蔺寒枝指尖在书脊上轻叩一记,语带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意,“半日蹉跎,还有许多未曾整理,还望殿下恕微臣失礼。”

顾疏桐应了一声,转身离去。殿门在她身后悄然合拢。

待那脚步声远去,蔺寒枝方才搁下手中书卷,起身缓步行至窗边。

暮色昏沉,窗纱如雾。蔺寒枝的目光穿透那层薄绡,落在正悄然翻越宫墙的栗紫身影上。那一瞬,他指间狼毫险险脱手坠地。

顾疏桐其人,于他而言,原不过是流言蜚语里一个模糊的剪影。即便命数纠缠,蔺寒枝也没有对她有过半分好奇。

可那些轶事广为流传,蔺寒枝“被迫”听了不少,总觉隔雾看花,飘渺难寻。

然这两番际遇,却将那层层叠叠的传言撕开了一道口子,让他得以窥见其下的鲜活真容——

是矜贵的,亦有翻越宫墙的叛逆;是聪敏的,亦有言笑晏晏的亲和……

顾疏桐此行当然不会真命人跟随,这一路走来也不会让人知晓。纵使这天枢阁不算外朝禁地,她也断不会轻易留下今日行踪的明证。

她已经利落地翻了出去,蔺寒枝望着那早已消失的栗紫衣角,一并看见了自己遣去悄悄护送公主回宫的宫人。

是以,她初时那番挟势之言,不过虚张声势——这层算计,蔺寒枝心中洞若观火。

然他终是自蹈彀中,应了这场邀约。

他实在是想看看,顾疏桐究竟想做些什么。

----------------

子时三刻,万籁俱寂,档案房内只闻纸页翻动的窸窣声。

许南春擎着一盏灯,昏黄的光晕勉强照亮顾疏桐在架前翻找的身影。

“天乾二年……肃瀛……仕凌元年……” 顾疏桐指尖划过卷宗上的年号印记,低声念着。

许南春心中纳罕:顾疏桐今日行踪成谜,大半日不见人影。一回宫便匆匆寻了过来,问她可知皇上日常的书信存放何处。

涉及军事要务的自然在军机处重地,需得御批方能入内。顾疏桐却说寻常往来即可。许南春虽觉蹊跷,可顾疏桐既开了口,自己岂有不帮的道理。

也未多问,当即遣人寻了相熟的御前太监,将二人悄悄引至这尘封的档案房。

许南春曾经有熬夜的习惯,自入此世后却养成了早眠。此刻灯影昏沉,倦意如潮水般上涌,眼皮沉沉地打着架,几欲合拢。

就在将睡未睡的迷蒙之际,忽听顾疏桐一声低语:“十一年前的……有了。”

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瞬间刺破了许南春的困倦。

许南春睁开眼,只见顾疏桐手中已多了一叠厚厚的信札。

“寻到什么了?”许南春凑近问道,声音也压得极低。

“阮太傅当年递上的奏疏与书信。”顾疏桐悄声回应,就着摇曳的灯火,目光如炬,细细比对着什么。

阮太傅阮魏,正一品大员,以清廉刚直、犯颜直谏著称,早年深得圣心。可惜天不假年,三十余岁外出治水时竟客死异乡,朝野无不扼腕叹息。

许南春久闻阮魏盛名,却不明白顾疏桐何以深夜来此,专寻他的旧档。

顾疏桐凝神看完,复又将信札归置原处,只低声道:“回去细说。”

许南春会意,二人不再言语,悄然离开了此地。

“你说……慕遂便是阮太傅?”

许南春惊得手中茶盏一晃,茶水险些泼洒出来。

她抬眼,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紧紧锁住顾疏桐:“我虽未曾见过阮太傅,可陛下早年与他情同手足,几乎无话不谈。若慕遂便是阮魏,国师为官十五载,你父皇见之岂有认不出的道理?”

“倘若……”顾疏桐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探究的寒意,“天枢阁中,藏有能改天换面的易容之物呢?”

她脑海中闪过今日在镜中窥见的陌生的自己,又想起榻上与记忆中全无交集的慕遂。

以那易容粉的奇效,慕遂即阮魏,这看似荒谬的关联,却也不无道理。

“何等奇物能经年累月、滴水不漏?阮魏为官十二载,慕遂执掌天枢十五秋。这么些年你父皇与他们打过多少照面?音容笑貌、举止气度,岂是易容之物能全部掩盖的?”许南春摇摇头,显然并不相信。

“可阮太傅的手书,”顾疏桐语气斩钉截铁,一字一顿,“与我今日所见慕国师在书上批注的字迹,竟分毫不差。”

她稍作停顿,似乎想到了什么:“十一年前,母后曾携我在乾清宫玩耍,我无意中瞧见了一封书信……”

那时顾疏桐不过五岁,却已经认识许多字了。她指着那书信,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了出来,却不理解其中含义。

宋皇后捂住她的嘴,悄声道:“疏桐啊,这些是瞧不得的,你要牢记,后宫不得干政。”

时隔多年,顾疏桐早已淡忘那书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

她以为自己早已不记得这些,可在瞧见慕遂在书上做的批注的时候,一下子想起了这桩事。

原来她还记得那飘逸的字迹,也记得那句沉甸甸的“后宫不得干政”。

“十一年前……”许南春低低沉吟,“那时魏太傅三十六岁……”

正是他客死他乡的那年。

许南春对顾疏桐说的话深信不疑。一个五岁的孩子能清晰记住字迹固然匪夷所思,可这世上本就没有自己做不到就不信别人也做不到的道理。

“只是,若慕遂真身便是阮魏……”许南春的声音压得极低,眼中疑云翻涌,“那他如今该是多少岁?又为何要两次‘身死’,布下这瞒天过海之局?所图……究竟为何?”

许南春本以为自己对此处的情况已十分了解,几乎是“开了挂”。可此刻,却有种身处雾中的错觉。

她好像,从不了解。

“我方才细阅了那封旧信。阮太傅实是为受灾流民泣血上书,恳请开仓放粮、减免赋税。可父皇……”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寒意凛然,“却在旁朱批了‘胡言乱语’四字。若二人早已政见不合……”

“政见不合就该远遁江湖,从此隐姓埋名才是。怎会重返这龙潭虎穴,又做起了这深宫里的国师?”

顾疏桐抬起眼,说道:“如果……他并非‘重返’,而是从未离开呢?或者,早在‘阮魏’之名消逝之前,‘慕遂’便已在这宫墙之内……执掌天枢了?”

话音落处,死寂弥漫。

倘若果真如此,那么天枢阁所推演、所昭示的天意——岂非从一开始,便是一场精心编织的弥天大谎?

慕国师早年“算”出当今圣上身肩天命,自己却在朝为其左膀右臂。宁清帝当真为天定之人吗?还是一切都是慕遂为其造的势……

以为二人有共同抱负时便“算”出其为天命所归,政见不合便假死离开;如今徒弟蔺寒枝又当上了新国师……天枢阁虽不归皇室管辖,却在左右着皇室。

“那慕大人假死,蔺大人上位,便是有了新的储君之选。”顾疏桐沉吟半晌,叹道,“这一次的天命,是谁呢?”

好大的一个局啊……蔺寒枝你可不要站错队了!

至于其他的几位……再等等,就快出场了[哈哈大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假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