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高岭之花今天掉马了吗? > 第13章 舌辨

高岭之花今天掉马了吗? 第13章 舌辨

作者:辛十六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6:08:51 来源:文学城

民间只知宰辅江钺被罢官、抄家,从此销声匿迹,却无任何知情者敢将其身遭大辟、举族流徙的真相透露半分。

即便曾有从龙之功,又可堪称世代忠良,兴京江氏依然逃不过如此下场。

“难道这江娘子还真有啥来头?连县太爷都不敢查她!”

“你莫在那乱说话,当心官老爷听到要赏你板子!”

“我看这田大人是想多啰……”

“就是嘛,大户人家的女娃哪能当郎中哦!”

“你个没见识的东西!人家跟普通郎中不一样嘞!生意做得老大!跟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比个屁哦!”

见这公堂上都“威武”老半天了居然还在扯家常,围观百姓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大梁历经四世帝王,到如今已然建立起完善的监察制度,各分道监察御史在巡按期间还可以微服暗访,向平民百姓了解当地官员的口碑。

届时若给人戴上顶“畏强欺弱”的帽子,必会被视为德行有亏,再遇到个把较真的言官,高低也得参他一本。

田庸为自己的莽撞举动感到有些懊悔。

可江楚禾此时却像是终于等来出手的时机,她躬身一拜,道:“大人容禀。”

声音平稳如常,态度不卑不亢。

此言一出,从堂上官吏到围观百姓,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集在她的身上。

江楚禾明白自己的处境,眼下若是径直以“查案不明恐祸及己身”之类的话来威胁田庸,非但不易成事,还会激得他警铃大作,将自己视为敌对的一方,届时刘县尉和廖捕头要再瞅准机会掺和进来,她恐怕是更没活路。

可此事说来也不该难办,毕竟李全之死的确与她无关,只要说动田庸做主彻查此案,个中嫌疑误会定都能涣然冰释。

眼下,她只需打动田庸那副还不算太硬的心肠,让他自愿产生“要为民做主”的念头。

江楚禾想,若要达成这个目的,最好还是先将“流民”的身份咬死,如此一来,既能够激发田庸的怜悯之心,又可引得百姓共情,方便借势舆论。

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又不可给众人留下个没受过什么教育的形象,毕竟此番若不至没命,之后还得将生意做下去,所以“一个因兵祸而家道中落,因此被迫流亡的苦命少女”便是她为自己选定的角色。

江楚禾思忖片刻,决定将这个半真半假的戏本走下去:“民女出身边城,自幼苦于战祸,及笄之年失恃失怙,奔逃千里只为求条生路。幸蒙圣上恩赦,与同道流民在郾州编户落籍,又得药王慷慨垂教,授我以岐黄之术,这才得以医道立世。”

一语方毕,两行泪珠自面颊缓缓滚落。

廖庆再度见鬼。

“唉哟喂!她还真是个流民啊!”

“是的吧……不然这种事情怎么会乱说哦,怪丢面子的……”

“哎哟,一个小女娃娃,还真是造孽哟……”

“就是,怪不得她那么厉害!”

“年纪轻轻……屋头也没得个撑腰的,不凶点怎么成哦……”

“说得是,不然咋活得下去嘛!”

“别说,她也真是不容易,一个流民学出这么身本事,肯定吃过不少苦头!”

听得堂外百姓的议论,江楚禾心知自己这一步走得不错。

但是,还远远不够。

她要在这把秤上再添些砝码。

江楚禾微微蹙起柳眉,环顾四周,朗声道:“民女正因少时沦落,体味过以微末之躯苟活于世的辛苦,方知暗室逢灯、绝渡逢舟的可贵。是以,两年前南部大疫期间民女才会主动请缨前来,深入疫区,以解乡民之困。”

她这番话提醒了围观的百姓,众人如炸开锅一般议论起来。

“那年我们全家都遭了瘟病……要不是江娘子……唉……”

“我家里也是!先是涝灾,屋头早就穷得叮当响,要不是‘归元堂’肯赊药给我们……哪里还有我们一家人哦……”

“就是嘞!也就她肯救我们这些穷骨头的命……”

“说真的,江娘子做过不少善事哦……”

“那可不!‘南山堂’里卖八文钱的药,她家只收三文!活菩萨转世嘛这是……”

“三文钱!菩萨娘娘显灵咯!”

围观者说到激动处,已然开始双手合十、对天跪拜,刘亢见田县令半天不敲惊堂木,急得直冒汗,可田庸不仅并不在乎那些叽叽喳喳的议论,反倒是带着慈祥的微笑和一脸为人父母的欣慰。

最后还是廖庆从刘亢那里接了个眼色,适时冲堂外大喝一声:“喂!你们几个当这里是你家后院啊!升堂让你们来看,那是让你们长见识、受教育来的!不是方便你们嚼舌根的!”

见本县第一凶神发话,围观百姓立即住嘴。

廖庆瞧自己说话这般好使,难免有些得意忘形,转头又对江楚禾嚷道:“还有你,好好交代,不要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会还提什么大疫期间的事情,你想干嘛?嗯?你说你一个女娃家家,能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还不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撞运气医好了几个人,这就来邀功请赏了?”

江楚禾余光扫过堂上众人。

刘亢以帕遮面掩饰神色,田庸揣手端坐垂目不语。

这弋陵县衙还真是名不虚传……

她刻意收敛了几分锐气,用平静的语调向廖庆问道:“两年前,民女受令堂之邀曾为饱受疫病之苦的廖捕头开过几贴药,顺便还替你瞧了眼陈年咳疾,不知如今可曾复发过?”

语气听着诚恳无比,就像是真的在关心他一般。

廖庆三度见鬼。

那时他发高热已经好些天,人都烧得说胡话了,哪里知道有谁来给自己瞧过病!

他只记得自己在喝了几碗苦汤子后,便莫名其妙地退了热,而后就连一到换季时都会发作的咳喘也再没找上他。

每次说起这事,他家里那个神神叨叨的老母亲都只说是天爷爷显了灵,派下神女赐药,救回了她的儿。

开玩笑!就他家老两口那见庙就拜的毛病,鬼知道是请了哪路的神仙!

于是,他也就没再深究,这么多年过去,且只当是爹娘让巫师跳了个大神后,自己靠运气扛过来的。

田庸见廖庆一时语塞,微微一笑,道:“罢了罢了,都耐心些,听江娘子把话说完。”

江楚禾向田庸拱手示意,道:“大人明鉴,民女提及此事绝无挟功邀赏之意,只为说明一点。”

田庸一抬眉毛:“哦?”

她微微颔首,道:“民女幸得恩人援手,才能绝处逢生,因此习得了扶危救难的君子品行,故而在上元夜偶遇李全行凶时才会出手相救,行侠义之道。”

说到此处,江楚禾装作无意地瞟了廖庆一眼,美目流转间又噙满泪光。

“只是……未料想到……此举竟在旁人眼中成为民女身涉凶案的铁证……实在是……好生冤枉!”

好啊你在这等我呢是吧?

廖庆气得险些将那对绿豆眼瞪出火来,也顾不得田庸方才的态度,径直嚷道:“冤枉?就算你上元夜时是见义勇为,那之后与死者相约码头再战又如何说?”

“码头约架本就是李全一厢情愿,民女从未答应。”

“嘁……”

“更何况……民女于上元夜的次日起便随数十商户一同参加花神会遴选,直到正月十九亥时方才离开,期间皆在衙门看守之下,封闭居住于指定处所,不得自由出入。请问官爷,民女何时有空与死者再战?莫非……廖捕头连县衙自己的看守都信不过了?”

廖庆直翻三白眼。

江楚禾见他吃瘪,心中一乐,却不敢表现出来。

她转身看向田庸,拱手道:“弋陵民风淳朴、乡邻和睦,民女以为皆是仰赖大人您这数年来的教化之功。”

田庸有些不好意思地捋了捋山羊胡,心中却对此言非常受用。

“然而,若义勇之士被人构陷、祸及己身,民女不知此事传扬出去……会受到何等议论,更不知往后乡亲们在逢人遭难时还会不会愿意施以援手。”

田庸的笑容微微有些凝固。

江楚禾却像是未曾发现对方的面色变化,仍自顾自地从容说道:“化民成俗非一时之功,江某蒙冤受屈尚不足为道,可民女实不忍心见大人受人蒙蔽,以至多年心血付诸东流;更忧心他日御史巡按到此,会因此误解大人,惹来非议。”

此言一出,堂上众人面面相觑。

田庸越发觉得这位江娘子是个妙人。

她看似娇弱,轻蹙柳眉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替她打抱不平,但言行举止却有一股没来由的从容坚定,申辩时的态度不卑不亢,又能句句正中要害。

可当你察觉她的行事章法似乎心机不浅时,又会在那双纯净无辜的杏眸蛊惑下,不自觉地将这般猜想抛诸脑后。

他想,即便陶子昇没同他打好招呼,他恐怕也会被这么个小丫头的三言两语给说动了。

刘亢看着田庸面上的神情,对自己该抛下哪个卒子的事已做出决断。

他用帕子擦了把大油脸,堆起笑容道:“因花神会商户遴选事宜都是屠县丞一手打理,下官无从得知江娘子是否也在其中,非是玩忽职守……请大人勿要责怪。如今看来,江娘子确有冤情,可否容下官细查,再……再行审理?”

田庸笑眯眯地看了他一眼。

“今日本官与你一同详查,且看此事究竟何人所为。”

这意思是今天必须得有个说法了。

刘亢再次默默擦汗,恭敬回道:“全凭大人做主。”

站在一旁的廖庆见他这副靠不住的样子,急得猛掐大腿。

可田庸却像是心情不错,他满面笑容地看过去,问道:“廖捕头,此案可还有其他凶嫌?”

廖庆眼前一黑,只好硬着头皮回复:“回大人的话,小的无能……未发现别的嫌犯。”

所以今天详查不了,还是等我们把局做圆了再说吧!

不料田庸却笑意渐浓,“无妨,正巧本官手上有一个,已在路上了。”

注:

文中“大辟”一词在隋朝以前是死刑的通称,参考《刑书释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舌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