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高嫁公府 > 第16章 第 16 章

高嫁公府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月明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7:56:06 来源:文学城

从老太太的荣禧堂回到晚香院,四太太崔氏摸了摸嘴角烫出的燎泡,越想越生气!

她竟然让一个刚嫁进门的丫头片子给欺辱了!这口气她实在咽不下去!

红绫刚端了盏茶进来,便看到夫人阴恻恻冷笑,招手对她道:“走,去一趟秋水院。”

秋水院住的可是那位柳姨娘,红绫会意地点点头,没多久,主仆两个脚下生风般到了柳姨娘的院子。

彼时柳姨娘正抱着通体雪白的爱宠狸奴与儿媳肖氏说话。

肖氏是她的儿子贺晋平的媳妇,去年才嫁进府的,平时贺晋平鲜少在府里,她不乐意见院里的几个通房,便常到秋水院消磨时间。

见到四太太进来,柳姨娘抱着猫儿起身,让丫鬟看座沏茶。

闲言寒暄两句,柳姨娘看到崔氏嘴角上的燎泡,道:“太太可是上火了?”

崔氏摸着嘴冷笑,瞥了一眼肖氏手腕上那样式寻常的玉镯子,清清嗓子道:“姨娘,有一件事,本不该我多嘴乱说的,可我实在是替你们不平,不说出来,我心里都难受。”

柳姨娘听她有话要说,便让丫鬟抱着狸奴出去,房里只留了儿媳肖氏坐听。

柳姨娘端着茶放到唇边抿了几口,道:“四太太说吧,你最是心善的,有什么事告诉我,这是你在行好事,哪个敢说你多嘴?”

崔氏冷笑着轻叹了口气,神秘地指了指东边的方向,压低声音道:“除了月华院的那位还能有谁?今天小姜氏敬茶,大太太给她的那镯子,哎呦可了不得,绝对是压箱底的好宝贝,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好的东西!”

柳姨娘闻言一双细眉拧紧,脸色如阴云般变幻几番,纤细的白指轻轻叩了叩桌案。

今天是那嫡长孙媳敬茶的日子,大太太都没让她去荣禧堂,就因着她是个妾室姨娘,新妇敬茶,她连进荣禧堂大门的资格都没有!

这本就欺人太甚,不过看在世子爷的面上,她也没过多计较!

可没想到大太太还藏了一手,偏心成这样,给她亲儿媳妇的见面礼那么好,给庶儿媳的见面礼却不值一提!

晋平虽是她这个姨娘生的,可世子爷早就说过,要大太太庶子嫡子一样看待,两个儿媳也该一样对待才是。

这看似是给儿媳手镯,其实分明是没把她这个姨娘放在眼里。

柳姨娘抬眸冷笑了笑,没说什么,低头慢慢喝了口茶,方道:“谁让人家是太太呢,想疼谁疼谁,连世子爷都不放在眼里了。”

崔氏附和几句,暗暗觑着她的神色,又说了会儿闲话,方才走了。

四太太一走,柳姨娘便理了理裙裳起身,吩咐肖氏道:“走,跟我去一趟大太太的院里问安。”

江氏给了小姜氏一只双凤镯,同是大房的儿媳,于情于理,也该给肖氏一只一模一样的!

身为嫡母一天,她就该尽嫡母的本分,不能偏心,否则别怪她这个当姨娘的让她难堪!

~~~

静思院的果点茶水,贺晋远用了一些。

到了午时用饭时,姜忆安暗暗观察着,他早膳时只用了三只包子半碗粥,午膳时不仅尝了两道菜,还用了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

吃得多,才有力气,身体才结实,虽然他吃的这些根本没法与乡间汉子的饭量根比,但好歹还是有了一点起色。

“夫君吃饱了吗?”看到他搁下调羹,姜忆安问道。

贺晋远微一颔首,抬手触到旁边的羹汤,便给她盛了碗汤,送到她的面前,道:“娘子多用些。”

桌案上的饭菜都放在他最熟悉的位置,盛汤的时候,他动作虽慢,却没有泼洒出一点。

姜忆安喝了他亲手盛的汤,满足地笑了笑,转眼看到碟子里洁白的如意糕,随口夸赞了句:“大厨房手艺不错,这糕点看着也很好吃。”

她话音落下,贺晋远便挽起宽大的衣袖,伸手为她夹了块如意糕,准确地放在了她面前的碟子里。

“娘子尝一块。”

姜忆安灿然一笑,看着他道:“多谢夫君。”

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听到她清越甜美的声音,贺晋远没说什么,唇角却悄然弯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用过午饭,姜忆安嘴里哼着乡间小曲儿,正打算与贺晋远到院外走一走时,夏荷忽然来了静思院,道:“大少奶奶,太太请您去一趟。”

姜忆安有些意外,“婆母找我有什么事?”

夏荷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大少奶奶去了就知道了。”

姜忆安思忖片刻,婆母差她身边最得力的大丫鬟来请,必然是有要事的,且没说让夫君一同去,想必是有话要单独对自己说。

她想了会儿,便对贺晋远道:“夫君,那我去母亲院里一趟,你先自己散会儿步,等我回来再陪你。”

饭后溜达几圈有助于消食,他饭量增加了一些,也要注意脾胃与运动才行。

贺晋远略点了点头,温声道:“娘子去吧。”

姜忆安没再耽搁,很快与夏荷一起去了月华院。

到了房里,只见江夫人正坐在圈椅里喝药,姜忆安行礼时,好奇打量几眼婆母用的药,道:“母亲找我有什么事?”

江夫人把药碗搁下,捂唇闷咳了几声,微笑看着她,道:“忆安,坐下说话。”

长媳进门,这还是娘儿俩头一遭私下说话。

江夫人想起长媳只带了个哑巴丫鬟和上了年纪的嬷嬷进门,想来也不够用,只是晋远不喜丫鬟进他的院子,与他商量不通,现在有了长媳,她便问问长媳的意思。

“院里伺候你和晋远的人够不够?要不我再拨四个丫鬟过去?”

姜忆安眨眨眼睛思量了一会儿。

她带高嬷嬷那个老货带到国公府来另有用处,不让她进屋伺候,能进屋的丫鬟只有香草一个,院里另有两个臭石头的贴身小厮,一个是为他端茶送水的,一个是近身护卫的,还缺了扫地的粗使丫鬟。

“不用四个,我平时也不爱人伺候,母亲打发来两个力气大的扫地丫鬟就行。”

江夫人点着头,忽地又捂唇沉闷地咳了几声,姜忆安上前帮她拍背顺气,直咳了一会子,江夫人方喘匀了气息,道:“你缺什么,少什么,只管到我这里来要。晋远不便出门,你以后也不用每天到我这里晨昏定省,要是有事,我打发人叫你来。只是每个月逢五、逢十,小辈们都要去老太太屋里请安,你别忘了。”

这边江夫人嘱咐着姜忆安国公府里的事,忽地从次间走出个纤瘦的姑娘来。

姑娘穿着一身沉香色襦裙,发上戴着一支精巧的兰花簪,垂着眼帘,表情淡淡叫了声姜忆安大嫂,便低头站到了江夫人身后。

江夫人慈爱地笑了笑,看了眼姜忆安,忙介绍说:“这是你小妹嘉舒,她住在兰香院,你要是闲了就和她一起玩。”

她生了一子两女,大女儿贺嘉月三年前出嫁了,小女儿贺嘉舒今年十七岁,去年退了与将军府的婚事,性格清冷孤僻,平时只呆在屋里抄写古籍残本,很少出门。

今天她本该要与大嫂见面的,却依旧呆在院里不愿出来,还是她亲自去了趟兰香院,才把人带过来的。

江夫人话音刚落下,还没等姜忆安与小妹打招呼,正房的帘子忽地被人掀起。

柳姨娘带着儿媳肖氏、丫鬟玉钗,另有几个小丫鬟,一行人呼啦啦走了进来。

她瞥了一眼屋里,见姜忆安穿着石榴红的长裙,身材高挑纤细,生得一副好样貌,比她的儿媳肖氏强了不少,唇畔不由暗暗勾起一抹讥笑。

可惜了,生得好,命却不好,嫁给一个瞎子,以后有她的苦头吃。

江夫人看到柳姨娘柳眉倒竖,脸色也有些不快,急忙站了起来,道:“姨娘找我有事?”

柳姨娘轻飘飘睨了一眼姜忆安的手腕,只见她露出一段白藕似的手腕,腕上戴着只翠绿通透的玉镯,不由蹙起眉头,径直在江夫人对面坐了下来,冷冷开了口。

“太太,听说你给了长媳一只碧玉双凤镯,我原来还不信,这下可算是亲眼瞧见了。今天我来就是问问,太太给了晋远媳妇,为什么没给晋平媳妇?”

柳姨娘睨了眼江夫人渐渐变白的脸色,勾唇冷笑了几声,道:“难道太太身为嫡母,只认嫡媳,不认庶媳?我可记得世子爷明明白白说过,要你把晋平当亲生的儿子,把肖氏当亲儿媳的。”

柳姨娘嫁进国公府之前,曾在教坊司唱过曲儿,生了一副婉转动听的嗓子,但此时这咄咄逼人的语气,听起来却极为尖细刺耳。

她说着话,江夫人坐立不安地听着,几番张口想说什么,却又紧紧闭上了嘴,连站在江夫人身后的贺嘉舒,也低头抿紧了唇,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婆母与小妹都不敢作声,姜忆安眉头拧紧,从柳姨娘的这番话里,理清了其中的关系。

她是公爹的妾室,那个庶子贺晋平是她生的,这回来月华院,便是要婆母给她的儿媳肖氏一只一模一样的镯子。

姜忆安烦躁又无奈地捏了捏眉心。

柳姨娘声声都在质问,婆母坐在她对面,眸中慌乱不安,手里的帕子几乎拧成一团,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嚣张的妾室,就连她的继母罗氏那般精明算计,在别人面前,也还会做出贤惠温顺的模样来。

柳姨娘突地喝道:“世子爷的话,太太也忘了吗?”

听她提到世子爷,江夫人脸色几乎煞白成一张白纸,嘴唇都快要咬破了。

孙妈妈袖着双手,压低了声音在她耳旁劝道:“太太,镯子的事是有些不妥,世子爷怪罪下来,太太可担不起。”

江夫人想说什么,又颓然抿紧了唇。

孙妈妈说得不无道理,那只碧玉双凤镯是她的家传之物,特意留着传于她的亲儿媳的,可柳氏这样一闹,若是让世子爷知道了,非得怪她这个当嫡母的处事不公不可。

她的库房里还有一只差不多的镯子,虽样式略有不同,也是她家传的宝贝,江夫人嘴唇嗫嚅几下,对夏荷道:“你快去库房里找找,靠墙的那只红木柜里,有一只檀木匣子......”

“母亲,慢着。”没等江夫人说完,姜忆安突地打断了她的话。

她微笑着转身看向柳姨娘,道:“姨娘为何来要镯子?”

柳姨娘脸上刚溢出的得意笑容凝住,转眸睨了她一眼,暗撇了撇嘴。

眼看江氏都要应下了,这个刚嫁进来的长孙媳竟忽然跳了出来,这里哪有她说话的份儿?

柳姨娘轻嗤一声:“大少奶奶没听到我说,这是世子爷的话吗?”

姜忆安竖起一根手指在她面前晃了晃,道:“姨娘这话说得不对,你仔细回想一下,你方才说的是,公爹让婆母把庶弟也要当亲生的看,公爹可没说过让婆母给儿媳一样的镯子吧?”

柳姨娘捏着帕子一怔,柳眉拧了起来。

“大少奶奶是在强词夺理吧?这不是一回事吗?”

姜忆安微笑道:“这怎么能是一回事呢?请问庶弟是孝敬姨娘多,还是孝敬太太多?而这位肖氏弟媳,是常在姨娘身边伺候,还是常在太太身边伺候?”

柳姨娘噎住,眸光幽冷地看了她一眼。

贺晋平是她生的,自小在她膝下养大,自然孝敬她多,肖氏是她的亲儿媳妇,自然是在她身边伺候。

论理,在别人家,太太不给庶媳和嫡媳一样的镯子也没什么可指责之处,可国公府的大房不一样——整个国公府都知道,她虽是妾室,可不比正房差多少!

柳姨娘不屑得轻笑一声,斜睨着姜忆安,用教训的口气道:“孝敬我多又如何?晋平、肖氏也是太太的儿子儿媳,不管怎么说,太太不该区别对待,这个道理,大少奶奶也该记在心上。”

说完,她冷冷看向江氏,一字一句地重声说:“太太,这可是世子爷说过的,还望太太谨记在心,今日太太要是不给平儿媳妇一只一样的镯子,那我只能告诉世子爷了。”

姜忆安秀眉压下,不由冷笑一声。

一个姨娘在正室面前这般有恃无恐,看来公爹对她实在偏宠得实在厉害。

她本以为她亲爹就够过分了,没想到公爹更胜一筹,也怪不得她这婆母性子那般软弱,大抵与她那公爹分不开干系。

姜忆安转了转乌黑的眼珠,视线从柳姨娘手腕上叮当作响的金玉镯子移到肖氏那满头的珠翠,忽然挑起眉头,微笑着问:“请问弟妹进门时,姨娘可送与弟妹见面礼了?”

柳姨娘拧眉看了她一眼,道:“那是自然,平儿媳妇头上镶着东珠的金钗就是我送的,做婆婆哪有不给儿媳见面礼的,你问这个作甚?”

姜忆安双手抱臂,恍然哦了一声,朝她摊开了掌心。

“公爹说过太太应该对亲生的和庶出的都一样,那姨娘也得懂这个道理。既然姨娘给了弟妹金钗做见面礼,也该给我一份吧?”

柳姨娘一愣,捏紧了手里的帕子,“太太既已给了你,我为何还要给你?”

姜忆安笑了笑,慢悠悠道:“姨娘理直气壮带着儿媳来给太太要镯子,怎么自己却没这个觉悟?你这岂不是说别人一套,说自己又是另外一套?”

柳姨娘哑住片刻,怒气冲冲地道:“我想怎样就怎样,这里哪有你胡乱说嘴的份儿!”

姜忆安看了眼她气红的脸,噗嗤一笑,道:“姨娘先别恼羞成怒。话说回来,其实姨娘和公爹说的也有道理,虽有嫡庶之分,但到底都是同一个爹,对待小辈们该是一样。姨娘也不能光疼自己的儿子媳妇,也得多疼疼我们,嘉舒妹妹还没东珠金钗呢,姨娘也该给她一只吧?”

蓦然听到被点了名,贺嘉舒突地一怔,瞪大眼睛不知该说什么,姜忆安挥了挥手,示意她不必开口,她便低下头,暗暗舒了口气。

柳姨娘脸色由白转青,牙关怒然咬紧,“你可真是胡言乱语!她又不是我亲生的,我给她做什么?”

姜忆安反唇相讥,“那晋平兄弟也不是太太亲生的,太太为何要给他媳妇镯子?”

柳姨娘一噎,气得脸色又青了几分,然而还没等她开口,姜忆安似又忽地想起什么,又微笑着开口道:“对了,姨娘不光要给小妹金钗,一碗水要端平,大妹虽然出嫁了,这东珠金钗也不能没有她的份儿。”

柳姨娘胸脯沉沉起伏,额上青筋突突直跳!

简直胡搅蛮缠!

她还没让江氏给平儿媳妇镯子呢,反被这小姜氏倒打一耙,还妄想要走她三只东珠金钗!

那可是世子爷给她的宫里的物件,稀罕贵重得很,别说三件了,她一件也不会送出去!

“姨娘,你把东珠金钗送给我吧,两位妹妹的,我也先代她们领着,”姜忆安微微一笑,瞥了眼房外朦胧的夜色,对她道,“姨娘也别在这里闲坐着了,时候不早了,我等不及,现在就去你院里拿吧。”

柳姨娘脸色铁青,缓缓深吸了口气平复情绪。

她看了眼江夫人,皮笑肉不笑地道:“算了,太太,咱们都是当娘的,有为孩子们好的心意就行,不在乎什么镯子、金钗的。”

她撂下这句话,便冷着脸起身往外走去,姜忆安紧追两步跨出门槛,冲着她的背影喊道:“姨娘,心意先不提,你还没给我见面礼,怎么就走了......”

听到她的话,柳姨娘顿了顿脚步,咬牙低哼一声,扶着玉钗的手走得更快了。

丫鬟儿媳紧跟在她身后,一行人几乎快步小跑着离开了月华院。

柳姨娘气势汹汹而来,却仓皇离开,江夫人头一次觉得心里这么舒坦,连胸口的郁气都消散了很多。

甚至那苦口的汤药,她也不觉得似往常那般难喝,高兴得一口气喝了大半碗!

姜忆安(拧眉思考,叹气几声):软包子婆母,孤僻寡言的小妹,病弱眼瞎的夫君,都是战五渣啊,看来遇到事,还是得我一个人挽起袖子开打。

贺晋远(默然片刻,沉声开口):娘子,建议你对我重新评估,我只是眼瞎了,战力并不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