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钢铁是怎样炼出神棍的 > 第27章 米瓮

钢铁是怎样炼出神棍的 第27章 米瓮

作者:卜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12:43:19 来源:文学城

苏冶没有避开小白的视线,目光相撞,两人似乎都怔了一瞬。

夜风微凉,月光在两人眼里映出一点清辉,却又迅速隐没。

很快,苏冶回过神,神色恢复自然,朝来人聪的方向轻瞥了一眼,声音带着几分倦意对小白道:

“把人带走吧。”

说罢,不等回应便转身朝屋里去,步子有些踉跄,王喜见她有些晃,从背后搀了她一把。

“小心。”

回屋后,王喜也没怎么说话,见她醉意重,便替她打了热水,随后如往常一般,将这屋子上下一番清扫。

熄了灯后,王喜摸黑上床床,视线在夜色里逐渐清晰,她侧过头,瞧见苏冶呼吸均匀,似是已经睡熟了。

静默片刻后,她用极低的声音道:

“今日来人聪说的那些话,你莫要放在心上。”

见苏冶没有回应,她继续低声道:

“我惯常说你是个好人,可这个“好”字不该成枷子箍住你,教你时时刻刻替我们忧心,我说你好,非是想要你做些什么,而是记挂往日你对我有过的关照。”

今晚的夜格外寂静,屋子外面有些聒噪的蝉鸣夜歇了声。

“你虽果断,心却也不是铁打的,今日听了那些个话,定不好受,甭管你以后怎样,我总站在你这边,未必能帮得了你什么,只我能做的,都会替你想。”

王喜话音落下时,身边人突然翻了个身,背对了她,面朝向月光渗进来的窗口。

规律的呼吸声很快又传了过来。

王喜看了眼她,终是没再说什么,阖上眼,同她一道入了梦。

——

第二日卯时,苏冶起了身,见王喜还在睡,没有叫醒她,稍作收拾后便亲手亲脚出了门。

到河边后,炉火还在燃,这是加了浇注改造的第二炉,这炉熄火后,吴江那里购置的新货也差不多要送到。

炉边看火的人一夜没睡,都累得紧,瞧见苏冶过来,眼皮也懒得抬下,这些人此刻最想看见的,是换他们班的人。

正巧,苏冶前脚刚来,后面一队换班的人陆续也到了河边,小白也在其中。

“苏姑娘来啦。”

比起值夜的,这些人精神稍好些,有几个人同她招呼。

这些人中有不少同苏冶一道掌过火,多少说上过几句话,加之昨晚上的事,此刻这些人已经默认苏冶同同赵玉芬他们成了一道,故而心里态度有些复杂,既有厌恶和轻视,也有些感激和害怕,总之面上不敢得罪,生怕她在曹经那些人处嚼他们舌根。

苏冶一一颔首回应,随后看向小白,“白日就你一人吗?”

小白正要说,身后便传来一阵脚步声。

朝前看去,来人聪正朝着这处走,今日倒难得没迟到。

苏冶瞧见他过来,神色间并无什么不自在,语气如常对众人道:

“先架炭吧,等下人到齐了再加火。”

几人点头应下,朝着木炭堆走去。

见身旁人散开了些,来人聪主动朝苏冶走来。

“昨夜我不该对你说那些话。”

苏冶正低头察看火,闻言没有移开视线,只道:“既是昨日的事,今日便不再记着。”说着,她看向一旁矿料堆,“去筛料吧,小白一个人忙活呢。”

她似是不愿说太多,来人聪却明白,昨晚那事,算是翻过去了。

小翠离开的这些日子,他大都心神不宁,昨夜见她从曹经处回来,又听着身边人添油加醋一顿转述,一时间气上心头,失了理智,说了些不好听的。

后来苏冶那些话听着刺耳,却是教他清醒了许多。

他这些年做讼棍,替人扯皮打官司,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见识过不少,知晓在如今这世道,人人都是顾着自个儿,若有余力,不给你吐口唾沫消遣已是难得,又有几人愿意替你谋些好处,还有些人,嘴上好听的一句没少过,真正遇上事情却将你往火坑推,对他们没甚好处,不过多些解闷的热闹罢了。

苏冶的话点醒了他,不该事事讲究个情字,觉着理所应当,能有份情是好,却不是应该。

进了哑沟后碰见苏冶,于他而言,日子只是好过了些,曹经给他们发了工钱,能拖上些人同外面带进来些新鲜吃食,村里众人见他跟苏冶走得近,对他态度也隐隐能好上些,如此下来久了,他便觉得这是应该,却是失了人情的分寸。

如今这事也算了结,想着,他走到矿料堆前,同小白一起筛分。

说起来,昨夜还是小白同他说,该去向苏冶赔个不是。

见此事过去,来人聪没心没肺那股赖子劲儿又上来了,一边忙活,一边用肩膀轻撞了下小白。

“说老实的,你是不是对人有意思?”

小白没停下手上的活,语气平淡:

“谁?”

来人聪不知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索性将话挑明。

“苏老大啊。”

谁知小白面色一点未变,仍旧淡淡道:

“没有。”

来人聪不曾想到他否认得这般干脆,好歹也该有个脸红结巴吧,他仍不死心道:

“咱老大也算是姿容姣好,况且我瞧着你平日没少关照人家。”

小白依旧不多解释,只重复道:

“没有。”

来人聪见他嘴硬,知道问不出什么,只得悻悻道:

“罢了,横竖是撬不开你的嘴。”

小白没再说话,垂眸继续筛料。

——

十五日后,购置的新炉送到了哑沟。

至此,先前哑沟用的三座老家伙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村里几乎所有人都聚集在河边,盯着眼前的大家伙打量。

这三座新炉较先前用的高处不少,得有二丈。

炉子是圆锥形,上口向上缩小,炉腰上还捆着加固的铁链,炉后面安装着木风箱,是苏冶先前做的活塞式,这次拖吴师傅一道做了新的。

钟应绕炉一圈细细打量,瞧出此次设计有不少门道。

先是炉前炉脐的地方,有个像是柳木棒钻的小窍,窍下面还有个熟泥做的小坡。

“这是甚?”钟应指着那处发问。

苏冶上前一步,解释道:“这是”溜”,用这个口子放铁水,比先前浇注方便些。

钟应捋须点头。

先前只有她同吴江协商一番修改后的草图,如今实物送到眼前,苏冶心里多少有些不一样的感觉。

这东西全然是按照她的意愿来的,耐火材料用的是瓶砂、白鳝、炭屑、小麦穗和泥调和成的耐火材料,炉壁上部向内倾斜,这是钟师傅作草图时她加的主意,可以将热能利用地更充分些,熔化会快些。而且上口小,下面炉膛大,便能形成一个自然的斜坡,炉料更容易下去,不会像上次一般,出现悬料的事故,炉子下面形成炉缸,热量也能集中些,利于铁水熔化。

早先旧炉子改动时,河边置炉的方塘她便做出了些改动,如今安放新炉刚好。

同高炉一道送来的还有铸范,都是她当日在吴江处挑好的,同铸泻铁盘一道安放在方塘处。

炉子升级了,村里人的心情却同它是负相关。

炉子大了,他们的工作量无疑也要扩张。

光是炉子后面的风箱,瞧着比原先大出一倍。

“这玩意儿……一人能拉得动?”

隔壁院里孙大娘家男人忍不住小声嘀咕。

苏冶认识他,她记得,这人也姓孙,叫孙满仓。

她就站在前面,自然是听着了他们的话。

随即道:“这风箱得四个人拉。”

孙满仓一行人听到,心下稍安,

“总归是轮着来,同之前的橐囊一样,两三个一起。”

“对头,这样还好些。”

“……”

苏冶听着他们议论,心道,自然是好些,四个人一道,便能多些摸鱼的机会。

当然,这摸鱼也不能齐刷刷一起摸,顶多是你摸一会儿我使力,我摸一会儿你使力,大家轮着来。

这风箱的盖板上虽装着四个推拉的木杆,但从力学角度来估量,两人便能拉得动。

但她还是特意多加了两个,为的就是多提供两个摸鱼的位置,能多省点力是一点,不然以曹经的作风,个把月下来,这群人必得被榨干,一个个变成行尸走肉。

说曹经曹经就到,只不过这次他不是一人前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怪人。

河边众人的目光都被这两人吸引了过去,因为他们的穿着打扮有些特殊。

两人是一样的衣着,深褐色的麻布长衫,草绳编织的腰带上系着一个小布袋,白色麻布束发,中间插的像是一小截倒杆。

稀奇的是两人脸上都戴着面具,瞧着是涂了白漆的硬纸壳做的,黑线在眼睛处勾了两道穗状的东西,额头有三颗形状不太均匀的点,除此以外,没有任何装饰。

苏冶看着这两人神魔鬼怪江湖术士的做派,不禁想到,曹经莫不是请了人来做法?

冶铁这行当多少也是有些迷信,规模大些的铁厂,每每开炉前都要去拜当地的炉神。

她曾问过吴江,他们镇上供的是金火二仙姑,不知曹经今日是要拜哪位神。

苏冶倒是没猜错,曹经请的这两人确实是来祭神,但祭的却不是金火二仙姑或是涌铁娘子。

只见曹经微微弓腰,朝着俩人中个高的那位道了声:“请。”

为首那人微微颔首,随即朝炉旁走去。

苏冶看着面具男踱步走到炉前,不知为什么,总觉着这身影有些说不上来的眼熟。

那人走到炉旁后,东向而立。

盯着那炉子瞧了一会儿后,伸手将腰间的布袋解了下来,拉开抽绳后,从里面倒了些东西出来。

众人探头去往,却因视角原因瞧得不大清楚。

直到面具男将手里东西洒在炉前地面上,人群里倏而响起几道吸气声。

“莫非这是……”

苏冶听见身后的动静,

“是什么?”

孙满仓看向她,神色中似有几分惊惶,随即低声道:

“米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