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甘为外室 > 第35章 春宴(一)

甘为外室 第35章 春宴(一)

作者:秋不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20 10:22:07 来源:文学城

当中人忘乎所以,争着,抢着,去沉沦。

细弦勾着指尖,拨弄得眼花缭乱,缠绕又解开,弦越细音越脆,手掌扫过,不在乎是否会错音,去寻那最细,用甲缘去剐蹭,闷响不出意外散开,弦断了,尤为突兀。

断了弦,续不上音,边上几个伴乐的女子皆是惊愕,差错怎么还能出两次,岂不是扰了客官的雅兴。

无人所指下,鸢儿撩开纱布抱着琵琶走了出来,娇柔姿态没学到火候,直直屈膝俯身跪地:“奴家一时走神,致弹奏不当断了弦,扰了两位公子,还请见谅。”

酒入喉,裙钗相拥,显然坐上的两人起初都没在意,反而鸢儿致歉的话语和动作在这里格格不入,脱颖而出。

“无妨,弦断了就去续。”顾云舟低眉去看这个有点印象的人,随口应到不去细想。

他已经过了品乐的劲头,不会同上一次中断而显得意犹未尽。

话说着,和顾云舟靠得极近的女子不乐意了,她们这些人的针锋相对从来不是由争风吃醋引起,就是单纯看不顺眼。

在这里谁清高谁受人指责,清高的背后常带着高人一等的傲慢。

鸢儿刚来时所作所为确实招了不少白眼,比如做事蹑手蹑脚被说成了装模作样,不愿学柔情媚语,不愿与客人拉扯。

年龄小不是借口,这满春院是她求着进来的,要不是杏儿和鸢儿寝屋相连,怕是半年也没个说话的人。

那位不乐意的女子就是还未和鸢儿聊开的人之一,平时出什么风头当看不见擦肩而过就罢了,可这众目睽睽之下,女子差点把持不住,将一句“你的清高在何处?”喊了出来。

从进门开始鸢儿就不是游刃有余,之前的她不用抛头露面,不会阿谀奉承,现在也只学会了皮毛,现学现用效果不佳:“奴家不才,不能一心二用,因喜棋而多了解,听得公子在对弈,头脑一热想跃跃欲试才乱了曲。”

鸢儿的这句话比断曲更有意义,顾云舟往前探身问道:“你是说你善于棋艺?”

鸢儿回答道:“不能行云流水,也不会步步维艰。”

“快将棋盘收拾一番。”顾云舟指着分散的棋盘棋子说道,状况之外的陆从言答应的最快,歌舞升平一时变成了寻寻觅觅。

顾云舟看向鸢儿:“你在满春院的名讳是什么?”

鸢儿抬起头,真真正正去看,四目对视去说:“鸢儿。”

这是她说的第二遍了。

……

苏逸下了朝回到宅邸之后,一人独坐书房半晌,不吭不响让人起疑,在门外问候的家仆也被冷冰冰的话噎了回去。

性情大变,从前苏逸再怎么烦躁也不会脾气外放。

家仆三两成群,秘密讨论着不对劲,不知原因,看情况和早朝有关。

待推门而出时,日已偏西,到了申时。

苏逸神色好转,在不算宽敞的庭院中巡逻一番,几个月的俸禄存放的正有点起色,眼下还是留不住了,指着一片空地吩咐家仆:“将这里的杂草乱石清清,明日安排人去木匠哪里取一些箭靶、箭支,这里以后就空出来安置上箭靶。”

还是不够,射箭处是安排好了,乐器就难了,乐坊随便能拿出手的乐器就不低于百两,况且苏逸还做不到无师自通,又是一笔花销,捉襟见肘的他承担不起。

身后的家仆拿着农具准备大动干戈,苏逸坐在院中的茶桌上苦恼着,一步步来太慢,他不想为人话柄,不想在官途的前几年在别人的闲话中度过。

像有意一般,来的正巧,门口的小厮跑了过来,呈上一帖子:“大人,礼部尚书沈大人刚才派人传来的书柬。”

苏逸当场便打开一看,是一封请柬,无标明具体时日,只说清闲时便可去。

沈大人沈长秋,身为尚书,六艺不能不会,甚至可以说精通,况且发生了今早一事,沈长秋现在的邀请肯定意有所指。

苏逸喜上眉头,匆匆回了书房点水磨墨,再书柬上写下:“不怕叨扰,在下明日便拜访。”

这怪苏逸心急吗?他为国,为民,为自己,怕被人瞧不起兢兢业业不敢懈怠,以为官场上的纠纷都因能力不够不称职引起。

他想错了,在朝为官,看得不止是头脑和手段,还要各个方面皆出众。

如今,眼看进了腊月,俗话说寒冬腊月,这是一年中最为寒冷,潺潺流水的溪水被冰封,湖里的锦鲤今早冻上了一只,明早露出了肚皮。

日子肯定不好过,有钱人家烧炭取暖,没钱的叫苦连天。

腊月一到就是年底,除夕新春可是个大日子,团聚拜年,贺寿祭祖,都在进了腊月开始准备起来。

一点热闹劲就可抵消万般不顺。

团圆过节是苏逸所想,首次度年关他不懂,到了年末事务变得更为繁重,官员奖罚俸禄要算清,各地民情流通要总结,一年收尾当然要做好。

不知道是谁出的注意,说今年是祥瑞年,天佑大周,应以盛大谢天恩,君与臣齐聚一堂享乐。

以往过年都是君与臣各过各的,只要提前祝福送到,皇上在后宫大摆宴席不关臣子的事,臣子私下团圆皇上也无权干预。

为君办事,为国办事,苦了院府,苦了尚书,不得不应下。

苏逸借上次秋猎的光,这一次的提议一出,就有不少人看好,当朝议事,不乏举荐者。

不怪苏逸轻狂,在一众簇拥下,彻底迷失了自我,甚至已将执事权占为己有。

正当苏逸要将那句:“臣,必不负众望。”说出口,不知在何处,不为反对,不为赞同的声音打破了统一的局面。

“禀皇上,臣斗胆一提,举杯同庆不论你我他的宴席,在大周开国年间,曾也有与之情况相同的国宴,当时君臣一同席地而坐,没有歌女伴奏,舞女观赏,全靠自身技艺来对弈,搏乐,射箭,驾车不亦乐乎。”

说话的人察觉出投来的目光,不过也没打算就此停下:“说来也巧,当时领旨操办的也是新晋状元郎,在簇拥下不负众望一人就弹了六首曲子,对弈也是过五关斩六将,身为德才兼备的臣子,周始祖大喜,旁人也没有怨言,只道实至名归。”

苏逸顿时心中一凉,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脊梁骨算是戳准了,腾腾烈火被凉水浇了个透,羞耻般不自在,牵引他头顶的绳好似松了。

手里的笏板摇摇欲坠,苏逸握紧的同时抬头,正好说话的人再次开口,两人对视,身份明了。

“在下无他意,当年的盛况我不能目睹,想着苏编修要是能再现往日那般光彩,也是要我等大饱眼福。”这便是翰林院侍讲学士,管随。

苏逸对他印象淡薄,虽同属翰林院,两人官职上的交集并不多,私下也只能说是点头之交,再无其他。

淡薄的原因还有一点,在攀新结贵臣子中,苏逸很少看到他的身影,即便是在谄媚奉承的场合,他也是不动声色,这样的人,苏逸很难去注意。

话说回来,管随的这一番话要是放在别人身上的确是无他意,要在苏逸身上无疑是反对。

苏逸,众所周知一个草根出身的状元,无家境,无背景,实打实靠文采拼出来的,古文辩论能对答如流,骑射对弈搏乐无能为力,他现在不是平平无奇人,可以前是。

不怪迂腐,在这个世道,读书确实是最好的出头路,但科举这条路对普通百姓来说是冒险的行为;就拿家世好的人来说,有能力去供一个读书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即便落选了,也有别的路可走。

那些靠田吃饭,靠力生活的人就没这么多路,生存之余的钱财和精力供不起第二个本领,苏逸就是这个情况。

周朝百年换了多少任君王,出了多少个状元,无一例外,状元大都非富即贵,再不济也是书香门第,穷书生一举夺魁也只能出现在戏文里。

苍苍百年,戏文也会应现,一个小山村还真出了个状元,戏文的最后只道穷书生头戴乌纱帽,身着大红袍,往后的种种无人续写。

管随说得轻松,像是打趣,在场的官员听出了话里的门道,一时都选择了噤声,这种时候的百喙如一就显得可笑了。

臣子能意到的事,周璟心里早跟明镜似的,他只是奇怪管随会出头,平日里沉默寡言,派去的秘军都说是个极其无聊的人,用膳批文如厕望窗外这是一天。

难道是看朝廷有人一手遮天,然后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这不是周璟要在意的事,能坐收渔翁之利是最好的结果,顺着抛出来的话接着说:“管爱卿所言极合我意,众人如若无异议,就一切照旧,苏爱卿能力出众,这次春宴可有把握?”

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苏逸侧身出列,对着周璟,对着管随,对着文武百官说道:“臣不才,恐不能达到陛下的期许。”

周璟知道苏逸做不到,为表现看重,接着说:“我也不曾见当年,话传不为真,苏爱卿不必有压,不管吹拉弹唱还是骑射对弈,只有能现出个一二都为好。”

周璟越是迁就,苏逸德不配位更明显。

苏逸无可奈何,看向一直帮衬自己的陈靖,才想起休沐的事,他现在认识到自以为的不凡,原来都靠的是别人。

大殿中央满是人,未有人言,光是眉来眼去就如同淬了毒是剑,冷硬到直达心底。

苏逸将腰弯得更深:“臣惭愧。”

“苏爱卿不便就不为勉强。”周璟扫了一眼所有臣子,上朝前还在气恼陈靖临时呈递上来的休沐折子,现在庆幸陈靖的不在场,以他的手段,即便去了一个苏逸,下一个人也必定是他“推荐”。

周璟心里有了一个主意:“既然是君臣同乐,那不如由朕亲自主持,如此一来正好做到了以君王之名义慰天。”

这一下,各大臣不敢有异议,异口同声道:“陛下英明。”

周璟笑着起身,杜仲心系主子一切,几乎同时,拂尘一甩,高喊:“退朝--”

还真是荒诞。苏逸抱着笏板,全身上下生硬麻木,坐上回宅邸的马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