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甘涩 > 第19章 路还很长

甘涩 第19章 路还很长

作者:roughleaf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0:39:16 来源:文学城

秋意愈发浓稠,校园里的梧桐叶大片大片地染上金黄,风一吹便簌簌落下,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

期中考试刚过,高二年级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也迎来了至关重要的中期汇报环节。

各个项目组需要在全年级师生面前展示阶段性成果,并接受质询。

顾庭之和杨妩负责的“校园微环境优化”项目,无疑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汇报前一周,两人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指导学生的准备工作上。

PPT的打磨、讲稿的梳理、数据的反复核验、可能遇到的问题预演……

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这天晚上八点多,教学楼里大部分教室已经熄灯,只有高二致远班的教室还亮着。

顾庭之和杨妩正带着项目核心组的几个学生进行最后一次模拟演练。

黑板上画满了逻辑框架图,讲台上摊着各种数据表格和模型草图。

“停一下,”顾庭之抬手打断了正在讲解物理测量数据部分的陈浩,“这里,关于不同楼层教室光照度的对比,你只给出了平均值,但标准差很大,这说明数据离散度很高。

汇报时,评委很可能会问,这种差异主要是由楼层因素造成的,还是不同教室的朝向、窗外遮挡物等因素影响更大?

你需要准备好解释,甚至可以考虑做一个简单的方差分析来支撑你的结论。”

陈浩挠了挠头,有些为难:“顾老师,方差分析我们还没学过……”

“没关系,概念我可以帮你理一下,”杨妩适时地接话,拿起笔在白板上快速写下一个简单的公式,“你只需要理解,这个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量化不同因素对结果影响的显著程度。

具体计算我们可以用软件完成,你汇报时重点说明分析思路和结论就好。”

她三言两语,就将一个学生眼中的难题化解为一个可以操作的步骤。

顾庭之站在一旁,看着杨妩专注的讲解,灯光下她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神情冷静。

这种在专业领域游刃有余的自信,让她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在她脸上多停留了几秒,直到杨妩似乎有所察觉,微微侧头,他才略显仓促地移开视线,掩饰性地咳嗽了一声,指向PPT上的另一处图表。

这样的场景,在这一周的备赛中屡见不鲜。

他们之间的配合越发默契,如同经过精密调试的齿轮,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对方的意图。

顾庭之负责把握数据的严谨性和物理原理的准确性,杨妩则擅长将复杂的数据和关系转化为清晰直观的模型和逻辑链条。

他们在专业上的互补与互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在这紧密的工作联结之下,情感的暗流也在悄然涌动。

自从那次关于经历的交谈后,两人之间最后一点因过往而产生的隔阂似乎也消散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欣赏,以及一种心照不宣的靠近。

顾庭之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将目光从杨妩身上移开。

他会注意到她思考时微微蹙起的眉头,会记住她喜欢用哪种颜色的笔批注,会在她连续工作太久时,不动声色地帮她续上一杯温水。

他甚至开始留意她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疲惫,然后想办法分担更多的工作。

而杨妩,也同样无法忽视顾庭之的存在。他的严谨、负责,以及那份褪去愧疚和小心翼翼后,愈发显得沉稳可靠的特质,都让她感到安心。

她开始习惯在遇到难题时,第一个想到与他商量;习惯在忙碌的间隙,抬头看到他伏案工作的身影,心里便觉得踏实。

那天他脱口而出的“我们杨老师”,虽然当时让她有些措手不及,但事后回味,心底却泛起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深究的、隐秘的甜意。

但她依然保持着理智的克制。项目正处在关键时期,任何个人情感的波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团队。

她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工作上,刻意忽略着心底那片悄然滋生的、名为“顾庭之”的涟漪。

中期汇报会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举行。大礼堂里座无虚席,气氛严肃而热烈。

轮到“校园微环境优化”项目组上台时,顾庭之和杨妩坐在台下第一排,看似平静,实则手心都微微捏了一把汗。

项目组的同学们表现得异常出色。

他们用清晰的语言、直观的图表和严谨的数据,展示了前期大量的实地测量成果,并初步建立了光照、温度、噪音等环境因素与学生主观舒适度、专注度之间的数学模型。

虽然模型还不够完善,但其中体现出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导向,赢得了台下评委和师生们的频频点头。

到了评委提问环节,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一位资深的物理特级教师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你们用数学模型建立了环境因素与主观感受的关联,但主观感受的个体差异很大,如何保证你们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

换句话说,你们如何确保收集上来的‘数据’是可靠的?”

这个问题直指项目的一个核心难点,如何将主观的、定性的感受,转化为相对客观的、可量化的数据。

台上的同学们显然有些准备不足,一时语塞。

就在气氛有些凝滞的时刻,顾庭之和杨妩几乎同时站了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顾庭之率先开口,语气沉稳:“李老师的问题非常关键。我们确实意识到主观数据的局限性。因此,在问卷设计阶段,我们参考了心理学常用的李克特量表,并进行了小范围的预测试和信度分析。

同时,我们正在尝试引入一些客观生理指标,如皮电反应,作为辅助参考,未来希望能与主观数据相互印证。”

他的回答侧重于测量方法和数据可靠性的技术层面。

紧接着,杨妩补充道,她的声音清晰而柔和:“李老师,您提到的个体差异,恰恰是我们模型下一步要重点考虑的方向。

我们目前建立的是宏观的、统计意义上的关联。

实际上,我们已经开始引入聚类分析的思路,希望将学生按照对光、温、声等环境因素的不同敏感度进行分组,未来或许可以提出更具个性化的微环境优化建议,而不是一个‘一刀切’的方案。”

她的回答则从数学模型的发展和深化角度,化解了质疑,并展示了项目的未来潜力。

两人一唱一和,一个从物理测量角度夯实基础,一个从数学建模角度拓展边界,配合得天衣无缝,不仅圆满地回答了评委的质疑,还将问题巧妙地转化为了项目未来的亮点。

台下响起了赞许的掌声。

顾庭之和杨妩相视一笑,那一刻,无需言语,一种并肩作战、默契无间的成就感与愉悦感,在两人心中油然而生。

台下有细心的老师注意到了他们之间这非同寻常的互动。

汇报会圆满结束,“校园微环境优化”项目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同学们兴奋地围住顾庭之和杨妩,七嘴八舌地表达着激动和感谢。

“顾老师,杨老师,我们成功了!”

“刚才吓死我了,多亏两位老师!”

“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设计优化方案了?”

看着学生们一张张洋溢着成就感和求知欲的年轻脸庞,顾庭之和杨妩都感到由衷的欣慰。

所有的辛苦和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绚丽的橘红。

学生们陆续散去,喧闹的校园渐渐恢复宁静。

顾庭之和杨妩并肩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金色的落叶在脚下发出沙沙的轻响。

“今天,表现得很好。”顾庭之侧过头,看着身旁被夕阳勾勒出柔和光边的杨妩,轻声说道。

他的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超越了同事范畴的温柔。

杨妩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

他的眼睛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明亮,里面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她的心微微一动,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胸腔里蔓延开来。

她弯起嘴角,回以一个同样真诚的笑容:“你也是,配合默契。”

简单的五个字,却仿佛包含了千言万语。是对今天出色表现的肯定,也是对这段时间以来彼此信任、相互扶持的总结。

两人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走着,享受着这忙碌过后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秋风拂过,带着凉意,也带着落叶的清香。

他们之间的距离很近,近到能感受到彼此衣袖摩擦的细微声响,能闻到对方身上淡淡的、属于校园的粉笔和书本的气息。

一种微妙而安宁的氛围在两人之间流淌。

过去的重负似乎已被卸下,未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此刻,并肩行走在洒满金色阳光的校园小径上,他们都能清晰地感受到,有一种崭新的、充满希望的东西,正在彼此心中悄然生长,坚实而温暖。

路还很长,但有人同行,便不再觉得孤单。

我回来了[摆手][摆手][摆手]

但人感冒了[捂脸笑哭][捂脸笑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路还很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