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甘涩 > 第16章 故事,才刚刚开始

甘涩 第16章 故事,才刚刚开始

作者:roughleaf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0:39:16 来源:文学城

暑假的序幕在知了不知疲倦的鸣叫声中缓缓拉开。

校园骤然空寂下来,没有了学生奔跑喧闹的身影和朗朗书声,连空气都仿佛变得慵懒。

顾庭之处理完最后一份期末总结报告,关上电脑,办公室里只剩下空调运转的微弱声响。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对面那张整洁却空置的办公桌上,杨妩昨天下午就已经离校,开始了她的假期。

他点开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他昨天发出的那条信息上:“假期有什么安排吗?”

杨妩的回复是在晚上才来的,简单而克制:“回老家陪陪父母,顺便整理一些资料。顾老师呢?”

他当时回复说:“还没具体计划,可能处理些家里的事,看看书。”

对话就此打住,礼貌而疏离,符合他们目前“关系不错的同事”这一定位但顾庭之心里清楚,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那份在停电雨夜清晰起来的悸动,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虽已平复,湖底却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假期开始的头几天,顾庭之陷入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空虚里。

习惯了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每天都能见到某个人的日常,突然的松弛和距离感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他试图用阅读和运动填满时间,但思绪总会不受控制地飘远。

他会想起杨妩低头批改作业时专注的侧脸,想起她站在讲台上自信从容的姿态,甚至想起那个雨夜里,她湿漉漉的睫毛和略显苍白的脸颊。

这种牵肠挂肚的感觉,对他而言是陌生的。

年少时对杨妩的情感,混杂着志同道合的欣赏和青春期的懵懂,而后被现实的巨浪打散,沉淀为深深的遗憾和愧疚。

而如今,这份重新萌发的情感,则建立在成年人的理智和对彼此更深了解的基础上,更加沉稳,却也更加难以按捺。

一周后,顾庭之回了一趟父母家。顾家坐落于城市一处安静的别墅区,庭院深深,绿树成荫,带着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和低调的奢华。晚餐时,气氛一如既往的规整而略显沉闷。

父亲顾鸿生过问了几句他学校的工作,语气虽然平和,但眉宇间依旧带着一丝对其选择教师职业的“大材小用”的惋惜。

母亲周婉茹则更关心他的生活起居,言语间不乏对世交家几位适龄千金的暗示。

“庭之啊,上次跟你提过的,林伯伯家的女儿,林薇,从国外留学回来了,进了投行,很是能干。你们年轻人,有机会可以多接触接触。”

周婉茹夹了一筷子菜放到顾庭之碗里,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顾庭之握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脑海里瞬间闪过的,却是杨妩站在杂乱却充满生机的办公室里,捧着那杯清茶的模样。

他垂下眼帘,声音平静无波:“妈,我最近工作挺忙的,没心思想这些。”

“工作再忙,个人问题也要考虑。”顾鸿生放下汤匙,声音不高,却自带威严,“你也到了该稳定下来的年纪。

顾家的未来,终究需要你来承担一部分责任。多结交一些对事业有助益的朋友,没有坏处。”

“我知道。”顾庭之应道,心里却泛起一丝淡淡的厌倦。

这种被家族期望层层包裹的感觉,从他年少时便如影随形。当年选择理科、参加科创大赛,是一种无声的反抗。

后来父亲病重,他妥协回归“正轨”,是一种责任下的屈服。

如今选择教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寻求内心平静和自我价值的逃离。

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清晰地意识到,他渴望的,是一份能够自己做主的人生,包括感情。

晚餐后,他回到自己在家里的房间,陈设依旧保留着少年时的模样。

书架上还放着当年获得的那些学科竞赛奖杯,以及一张放在角落、有些蒙尘的合影高中毕业旅行时,他和几个要好朋友的合照,杨妩也在其中,站在边缘,笑容腼腆。

他拿起相框,轻轻擦拭着玻璃上的灰尘,心中感慨万千。

命运兜兜转转,又将他们带回了彼此的生命里,这一次,他不想再轻易放手。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南方一座温润小城的旧式宅院里,杨妩正过着与顾庭之截然不同的假期生活。

杨家是书香门第,宅子带着历经岁月的古朴与安宁。她陪着母亲在院子里侍弄花草,听父亲在书房里拉悠扬的二胡,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

然而,这份宁静之下,也有暗流涌动。

杨妩的父母对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同样有着自己的考量。不同于顾家的商业联姻倾向,杨家更看重门第清白和学识相当。

“小妩啊,”杨母一边修剪着蔷薇的枝叶,一边状似无意地提起,“你张伯伯家的儿子,就是那个叫张昀,记得吗?小时候常来家里玩的。他博士毕业了,现在在省城大学教书,听说还没有对象。那孩子性子温和,学问也好……”

杨妩修剪花枝的手没有停,语气淡淡的:“妈,我现在工作刚稳定,想先专心做好自己的事。”

“工作重要,个人问题也重要嘛。”杨母嗔怪地看了她一眼,“女孩子家,总要有个归宿。我跟你爸也不求你大富大贵,就希望找个知根知底、稳重可靠的,我们也好放心。”

杨妩没有反驳,只是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她何尝不明白父母的苦心?

只是,经历过年少时那段无疾而终的情感,又独自在异乡打拼多年,她对感情的态度更加谨慎,也更坚持内心的感受。

那个人的身影,在这些天里,也时常不经意地闯入她的脑海。

他道歉时的诚恳,他默默提供帮助时的体贴,他站在讲台下的专注目光,还有那个雨夜里,他递过纸巾时指尖传来的温度……

这些细节,如同散落的珍珠,渐渐串连起来,在她心里投下越来越清晰的影子。

她不得不承认,顾庭之对她而言,是特别的。

不仅是青春记忆的承载者,更是现实中让她感到安心和欣赏的存在。

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不仅有过去的裂痕,还有现实的差距和不确定性。

他是顾家的独子,即便选择教书,也难保家族没有其他安排。

而她自己,也有着独立的事业和人生规划。贸然开启一段关系,可能会面临比年少时更复杂的局面。

一天傍晚,杨妩收到顾庭之发来的一条信息,不是问候,而是一张照片。

照片拍的是一页翻开的外文期刊,上面有一篇关于将数学建模早期融入中学STEM教育的论文摘要。

顾庭之附言:“偶尔看到这篇,觉得里面的某些观点,和你之前提到的想法有些契合。”

这条信息很工作化,甚至有些公事公办的味道。

但杨妩却从中读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这绝非偶然看到,而是他有意地关注着她的专业领域,并试图与她分享和探讨。这是一种超越普通同事界限的、带着智力层面欣赏的靠近。

杨妩的心跳漏了一拍。她仔细阅读了摘要,然后回复道:“谢谢顾老师分享,观点很有启发性,特别是关于跨学科项目设计的部分。我最近也在思考类似的问题。”

她的回复同样克制,保持着专业交流的姿态。但接下来几天,他们之间却借着这个由头,断断续续地通过微信交流起了一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话题始终围绕着工作,不涉私人,却仿佛有一条无形的线,将分隔两地的两个人悄然连接起来。

顾庭之的见解深刻,杨妩的思路敏锐,这种思想上的碰撞和共鸣,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和满足感,比任何直白的问候都更能拉近心的距离。

七月中旬,顾庭之因为一件家族旗下教育基金会的事务,需要短暂离开本市出差两天。

巧合的是,目的地正是杨妩老家所在的省份。

临行前,他犹豫再三,还是在微信上给杨妩发了一条信息:“我这周末因公要去南州出差,大概停留两天。”

信息发出后,他有些忐忑,生怕显得过于刻意。

他并没有明确提议见面,只是告知了行程,将选择权完全交给了杨妩。

杨妩看到信息时,正在帮父亲整理藏书。南州二字让她怔了一下。

她当然明白这条信息背后的潜台词。

夏日的午后,蝉鸣聒噪,她的心却突然安静下来。

她看着窗外被阳光晒得发白的院落,脑海里闪过许多画面,最终停留在顾庭之那双总是带着几分沉静和认真的眼睛上。

逃避和犹豫,似乎并不能解决问题。

或许,这是一个机会,让彼此在远离熟悉环境的地方,更自然地接触和了解。

她放下手中的书,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击:“南州这几天天气不错。如果顾老师周日有空,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当半天向导,带你逛逛这里的古街,尝尝本地小吃。”

收到回复的那一刻,顾庭之几乎是瞬间从书桌前站了起来,心脏因为突如其来的喜悦而剧烈跳动。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深吸了几口气,才回复道:“那太好了。如果不麻烦你的话,我非常乐意。周日见。”

约定达成,接下来的几天对顾庭之而言,充满了雀跃的期待。

出差的事务处理得异常顺利,他的心早已飞到了那个有着青石板路和袅袅茶香的小城。

周日清晨,阳光明媚。

顾庭之提前到达约定的古街入口。他穿了一件简单的灰色短袖和黑长裤,比起平日的正装,多了几分随和与清爽。

等待的时间变得格外漫长,每一分钟都像被拉长了。

当杨妩的身影出现在熙攘人群的那一头时,顾庭之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她穿着一条淡绿色的碎花连衣裙,长发松松地挽起,露出白皙的脖颈,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整个人如同夏日清晨的一缕凉风,清新又动人。

“等很久了吗?”杨妩走到他面前,语气自然,仿佛他们只是某个寻常周末相约出游的朋友。

“没有,刚到。”顾庭之压下内心的波澜,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如常。

古老的街道在晨光中苏醒,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是木质结构的店铺,售卖着各种手工艺品和当地特产。

空气中弥漫着茶叶、香料和刚出炉糕点混合的香气。

杨妩熟稔地带着顾庭之穿行在巷弄之间,向他介绍着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

她的讲解不像导游那般刻板,而是带着一种对家乡深切的了解和热爱,语气轻快而生动。

顾庭之安静地听着,目光却大多时候落在她的侧脸上。

阳光透过屋檐的缝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笑起来时,眼角微微弯起,有一种不同于讲台上的、松弛而温柔的美。

他发现自己很喜欢看她这个样子,轻松,自在,散发着生活的气息。

他们在一家老字号的茶楼歇脚。

临窗的位置,可以看到楼下潺潺流过的河水和水面上悠悠划过的小船。

杨妩点了几样精致的茶点和一壶本地特产的绿茶。

“试试这个,我们这里的绿茶和你们那边喝的味道不太一样。”杨妩将一杯清澈碧绿的茶汤推到顾庭之面前。

顾庭之端起茶杯,茶香清冽,入口微涩,而后回甘绵长。

他点点头:“很特别,很好喝。” 其实,喝的是什么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的氛围,和对坐的人。

茶楼里人不多,很安静,只有隐约的江南丝竹声和窗外潺潺的水声。

气氛微妙地沉默下来,之前的轻松被一种更私人的、略带试探的静谧所取代。

“其实,”顾庭之放下茶杯,目光望向窗外的河水,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杨妩耳中,“这次来南州,除了公事,也是想……来看看你生活过的地方。”

杨妩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起眼看他。顾庭之的侧脸在阳光下轮廓分明,眼神深邃,带着一种不容错辨的认真。

她垂下眼帘,看着杯中舒卷的茶叶,轻轻“嗯”了一声,没有接话,心里却像被投入一颗小石子的湖面,漾开圈圈涟漪。

顾庭之转过头,目光落在她脸上,继续说道:“看着这些古老的街道,听着你讲小时候的故事,好像……能更多地理解现在的你。”

他的语气很真诚,没有咄咄逼人的表白,更像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分享和靠近。

杨妩沉默了片刻,再抬起头时,脸上恢复了平静的笑容,她巧妙地转移了话题,指着窗外河上的一座石桥说:“看到那座桥了吗?叫‘如意桥’,我小时候最喜欢在上面跑来跑去,总觉得踩过那座桥,愿望就能实现。”

顾庭之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了那座古朴的石桥,也明白了她不愿在此刻深入那个话题。

他并不气馁,反而有些欣赏她的谨慎和分寸感。他笑了笑,顺着她的话说:“是吗?那待会儿我们也去走走,看看灵不灵。”

接下来的行程,两人都默契地不再触及敏感话题,而是像真正的好友一样,逛了古街,尝了特色小吃,在“如意桥”上走了走,甚至还去听了一段地方戏。

相处自然融洽,偶尔的眼神交汇间,却比以往多了些心照不宣的意味。

傍晚,顾庭之要赶飞机返回。杨妩送他到古街口,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今天谢谢你,向导当得很专业。”顾庭之看着她,眼神温和。

“不客气,希望你出差顺利。”杨妩微笑道。

短暂的沉默后,顾庭之轻声说:“那我走了。”

“好,一路平安。”

顾庭之转身走向停在路边的出租车,拉开车门,又回头看了她一眼。

杨妩站在原地,微笑着朝他挥了挥手。

车子启动,汇入车流。

顾庭之透过后车窗,看着那个站在夕阳余晖中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视野里。

他的心被一种复杂而充盈的情感填满,有离别的不舍,有相处的甜蜜,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他知道,这次南州之行,像一个关键的催化剂,让他们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明朗的阶段。

虽然谁都没有挑明,但那份彼此吸引的感觉,已经在夏日的风里悄然生长,清晰可辨。

而杨妩,在顾庭之离开后,并没有立刻回家。她独自一人又走回了那座“如意桥”上,倚着石栏,望着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河水。

晚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她回想着这一天的点点滴滴,顾庭之专注倾听的样子,他偶尔流露出的温柔眼神,还有他那句“想来看看你生活过的地方”……

平静的心湖,终究是被搅动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对他,并非无动于衷。

只是,横亘在现实之间的种种,以及内心深处对再次受伤的恐惧,让她无法轻易迈出那一步。

她轻轻叹了口气,从包里拿出手机,点开顾庭之的微信头像。

聊天记录还停留在昨天他询问她是否安全到家的信息上。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只是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到了吗?”

几乎是在信息发出的瞬间,顾庭之的回复就来了:“刚下飞机。到了。今天很开心,谢谢。”

看着屏幕上简短的文字,杨妩的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她收起手机,转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前方的路,似乎也因为这若有若无的牵绊,而变得有些不同了。

暑假还很长,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我不想写作业[裂开][裂开][裂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故事,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