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浮盏记 > 第7章 珠帘暗度寒泽影 观澜初逢惊鸿客

浮盏记 第7章 珠帘暗度寒泽影 观澜初逢惊鸿客

作者:霆雨纷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9 08:51:27 来源:文学城

在宇文琪的强势支持下,于清再次名冠京城。

兵部尚书韩泽称病缺席了这场朝堂之争,但这争论的结果却是他意料之内。

韩泽早年参军,打过西月、北夷,建立了不少军功,后来给赵峦做副将。但自从宇文琪被女皇召回京城后,他便发现这位赵将军开始不对劲,脾气越发暴躁,甚至醉后口出狂言要弑君夺位。

韩泽便认定女皇是要归政宇文氏,到那时赵峦便首当其冲。于公于私,他都不愿赵峦这样的人上位。

于是一年前他便暗地收集赵峦谋反的铁证,效忠宇文琪。果然宇文琪也没让他失望,登基后大封群臣,他韩泽便有了如今地位。

此时,忠清堂青砖地上凝着薄霜,韩泽正看着兵部尚书薛宴前日送来的寿宴请帖,他与这位薛尚书同朝为官多年,不过二人仅仅君子之交罢了。忽听见门口鹿皮靴踩过的声音,回身看去果然是陈渊。

此前攻打北夷时,赵峦私吞军费,多亏陈渊倾囊相助前线军粮,才算不辱国命,抵住了北夷的进犯。

自此韩泽与陈渊便有了私交。前些时日陈渊特意向他求取户部尚书寿宴拜帖,想来此前陈渊有恩于他,便帮了一把。

“慎行兄,薛尚书的寿宴午时才开始,怎么今日出门这般早?”韩泽中气十足地问道。

“韩将军,听闻您前几日箭伤又发作了,今日特送来上好的玉真散,对急伤最是有效。“陈渊关切道。

“多谢慎行了。不过旧伤复发,行武之人早就习惯了。“说罢打量着陈渊身后之人,这位先生看上去不太像陈渊的随从,身型鹤立,身上还飘着着淡淡茶香。

陈渊见状,介绍道:“将军,此人便是林琼,林雨茗。“

林琼躬身要拜,却被一双生满冻疮的手托住。

“拜什么!你可是帮了老夫的大忙啊!先生研制的塞上雪一进北夷,那些胡人疯了似的哄抢”,韩泽嗓门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老夫头疼了几年的战马问题,先生几片茶饼就迎刃而解。”

林琼内心不免酸涩,当初陈渊问他是否能做出更易让人饮后上瘾的茶方,他便尝试在以往的茶方中加了几味酥油和藏红花,起名曰“塞上雪”。陈渊拿到后非常高兴,便用这方子造出的茶饼卖给北夷,果然广为流传。

但这茶性,林琼知道,饮之暂醒,久则伤魂。

北夷上到贵族,下到士兵无一不喜,甚至竟愿用马匹换此茶。林琼知陈渊如此做,其是为弱夷,这背后看来是这位韩将军的授意。

林琼慢声道:“为将军解忧...乃边关将士之福。“

“还有这交引铺的法子,慎行说也是先生想出来的”,韩泽看向大曜的疆域图,“去岁冬,商队凭茶引运来的粮,比户部调拨的还要多三成!林先生当受老夫一拜才是啊。”

陈渊见韩泽兴头正高:“雨茗这些来在茶引上确实劳心劳力,也是难得一位品茶的行家。今日薛尚书寿宴,不如让雨茗和其女一同前往?

韩大人不知,这林家小姐烹的茶,比其父可是青出于蓝呐。”

“去,都去!”韩泽大笑同意。林琼献上金丝雪芽,便和陈渊离开,接上女儿林星曳前往薛府。

---

薛府。

林星曳扶着丫鬟柚禾的手下了轿,抬头便见两尊青玉狮子蹲在乌木大门前,她忍不住多看了看,狮口里衔着的不是绣球,却是两盏琉璃灯,里头燃着长明烛,映得那玉色莹莹如水,那灯竟是用整块的于阗玉雕的。

引路的李婆子见这林小姐好奇的模样,心想必是小门小户出来的,轻咳一声道:“姑娘仔细台阶。”

林星曳这才发觉,脚下踩的并非寻常青石,而是凿成荷叶状的碧玉片,一片片连成桥,底下流水潺潺,竟还游着几尾红鳞锦鲤。

林琼轻拍了下女儿,让她先由李婆子带去西苑跟一众随行女眷们玩耍。临走依然不忘嘱咐女儿行事注意礼节,然后跟着陈渊入东苑。

林星曳随李婆子绕过西苑影壁,忽有暗香袭来。原是一株老梅从太湖石缝里斜出,花开得正盛,那石上却密密麻麻刻满小字,凑近了才看清是历年圣上赐下的御制诗。

梅树下散着几张石凳,乍看朴素,细瞧却是用终南山的雪浪石磨的,日光一照,石纹便如真的雪浪般流动起来。

李婆子见林星曳打量这园子步伐缓慢,得意道,“后头'洗尘轩'的窗纱,还是用孔雀羽捻线织的,风一吹,满屋子都是翠光。“

随后穿过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一泓曲水环着座竹亭,亭顶铺的不是瓦,而是晒干的龙井茶梗,经年累月已酿出茶香。

水边植着垂柳,柳枝却比寻常的细软许多,林星曳听着李婆子的介绍,这竟是南诏进贡的金丝柳,每年要拿蜂蜜水浇灌的。

林星曳忽想起十二岁那年,随父亲去杭州沈家茶庄。那沈老爷显摆他的“神仙窟“,用金箔贴了满墙,连痰盂都是掐丝珐琅的。

如今想来,倒像稚童穿了大人的官服,徒惹人笑。

又行近百步后,林星曳望着不远处的一座阁楼,外形奇巧,若隐若现,不禁问道:“李妈妈,那座楼很是精巧,是做什么的?”

“那是我们老爷的藏书阁,里头柱子全用沉香木,虫蚁不近的。”又压低声音说:“老爷在西苑最喜欢的就是这座楼了,据说藏了不少绝版古书呢!“

正说着,忽闻环佩叮咚。几个穿天水碧裙的丫鬟捧着食盒经过,那食盒竟是整块黄杨木挖成的,盒盖上雕着《韩熙载夜宴图》,人物眉眼清晰可见。

李婆子将林星曳引至一处小园,园中花木扶疏,竟有几株晚梅依旧绽开,红瓣如血。

假山畔设了锦毡,几位小姐围坐说笑,见林星曳来,只略抬了抬眼,便又低头去翻手中的新出话本子了。

“这是京城交引铺林先生之女。”李婆子堆着笑介绍。座中一位着杏红衫子的小姐“哦“了一声,目光在林星曳身上一扫,便又转头与旁人议论起新到的南洋胭脂。

林星曳站了片刻,听她们说的不过是某班新排的戏文、某铺新到的水粉,自己竟插不上一句话。不远处亭子里倒有人弹琴,叮叮咚咚的,却是时下流行的词曲,几个小姐围着品评,也没她的位置。

柚禾见她孤零零立着,宽慰道:“姑娘且坐坐欣赏美景,我去寻些茶点来。“说罢便匆匆去了。

---

林星曳独自踱到一株老梅下。这花开得极好,只是位置偏僻,无人赏玩。她伸手拂了拂枝头积雪,忽想起在家时,自己常与父亲在茶炉边对坐,说些制茶的门道。

如今这满园的热闹,却衬得她越发孤单。一阵风过,吹落几瓣梅花,正落在她衣襟上。林星曳轻轻拂去,转身往园子深处走去。横竖无人理会,倒不如自己寻个清净处。

假山后有条小径,铺着青石子,顺着走去,尽头却是李妈妈说的藏书阁。她见门匾大书“观澜阁“三字,笔力苍劲,有一泻千里之感。

林星曳见那雕花木门半开着,阁内飘出几缕清幽的香气,那香气似茶非茶,似檀非檀,勾得她不由自主地推门而入。

一进门,她便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阁内书架高耸至顶,分门别类地陈列着古籍珍本。左侧是天文历法,右侧是地理方志,中间一排则是医农工技,每一册书脊上都贴着细绢标签,墨字工整如刻。

她缓步走过,指尖轻轻掠过书册,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

“《茶经》……《茗笈》……《煮泉小品》……“她喃喃念着书名,这些都是父亲曾提过的茶道圣典,有些甚至是失传已久的孤本。

她忍不住抽出一册《茶录》,翻开一看,竟是陆羽亲笔批注的版本,纸张虽已泛黄,墨迹却依然清晰如新。

她正看得入神,余光忽然瞥见阁内深处设有一张紫檀茶案,案上摆放着一套茶具。走近细看,心头又是一震——这些都是父亲口中传说的茶器。

林星曳忍不住拿起仔细端详:“天青釉兔毫盏……银丝编成的茶笼……还有这柄老竹茶匙……“,寻常人连见都没见过,更别提凑齐一套。

尤其那釉兔,比寻常见的蓝色还要浅上几分,古有白乐天“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想必就是碧落了。

果然青碧高深,清澈空灵。只见两颗米粒大的红色玛瑙嵌作釉兔双眼,显得这茶盏可爱又华贵。

然而,她的目光又停在了茶具的摆放上——茶匙横放在茶巾上,茶则与茶针位置颠倒,茶盏更是随意叠放,毫无章法。

“这怎么行……“她小声嘀咕,几乎是下意识地伸出手,将茶具一一归位。茶匙悬于盏侧,茶针归于茶则,茶盏按大小排列,茶巾折成方胜纹。她的动作轻巧熟练,仿佛早已做过千百遍。

“你是何人?“一道清润的嗓音忽然传来。

林星曳一惊,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青黛长衫的年轻公子立在书架旁,手中执着一册《春秋》,身旁古色陈旧的书架衬得他似暗夜中的明珠。

他衣袂间金线暗绣云纹,如星河倾泻,华贵而不张扬。

尤其那双眼,眸若点漆,眼尾微挑修长,像初春的泉水,三分暖意,七分冷洌。

林星曳从未见过这样气质的人,一时竟有些怔然。

“怎么不说话?方才摆弄这些茶具,不是挺大胆的吗?”那公子声音如竹露清滴,但语气却多了几分诘问。

见林星曳眼神垂下,那公子暗道莫非自己吓到她了,柔声又问:“你是哪家的小姐?”

“我...我姓林,来参加薛尚书的寿宴,在园中迷路走到此处...”再次听见他的声音,林星曳不禁感到脸红,右手默默攥着衣角,惊讶自己居然情急乱言一气。

“随行女眷都在漪园,你从这里出去往西南走就是。”

林星曳抬头看着他沉静如水的目光,才恍然回匆匆福身一礼:“多谢公子。”说罢轻快出门而去。

那公子见林星曳神情有些慌乱,行礼时手的位置都放错了,嘴边浅笑,并未多言,坐在案几旁读《春秋》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