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浮云天下赋 > 第29章 故垒西边(五)

浮云天下赋 第29章 故垒西边(五)

作者:夜满青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12:25:40 来源:文学城

“……文会举办的地点,原本我是想提议在古超然台办的,你知道么,就是那处前朝古建,不过据说缺乏修缮、又距离城里太远,父亲不同意。”

“嗯。”叶青玄翻着书卷道,“地点由你们定,只要到时候宾客齐聚、热热闹闹的就行。”

“那肯定!”孟怀昱一阵拍手。

所谓文会,就是把各方文人聚在一起切磋的意思。叶青玄第一次听说这样的集会,就是去年第一次到光州的时候,她就是在文会上结识了孟怀昱。

这样的集会上鱼龙混杂,平时分局山南水北的朋友也有倾情一聚,是光州特有的传统。故而,若想在光州找一个有些身份、却不容易遇见的人,文会无疑是个好地方。

叶青玄参加文会还有一个目的。她此番来到卫城,不是来游玩的。

身为朝廷的采诗官,了解各地风俗民情,采集民间诗歌,最后上奏朝廷,绘成一幅天下十四州的人文图卷。

所谓一石二鸟,光州文会是也。

今年文会的主办人是孟怀昱的母亲魏芳歇,是卫城州学里的一位教书人,在当地颇有威望。

孟章作为太守,亦亲临文会,致辞敬颂。

“……我光州文会源远流长,光天下之辞章,颂天地之英魄。在坐的诸位,或远道而来,或文辞傍身,不问出身,不记前尘,惟以文会友,扬德沐性……”

文会在一幢半临街半临水的酒肆内,悬壁吊灯照明四方,杯盘陈列,袖衫叠错,檀香清雅,兰花典丽,既衬得装潢文雅不俗,又不会过分矫作。

于人群中,叶青玄入座没多久,就看见了一位眼熟之人。

张秋凛今日难得穿了一件麻葛灰衫,窄袖短襟,低调的同时又显严谨。她平日里一丝不苟束起来的发髻,今日只用一根玉簪半挽着。她静立在墙边,仔细听着太守讲话,阳光照在身前,起了朦朦的一层淡雾。

这人的性格能不能相处且不提,这副皮囊还是好看的。

张秋凛像是察觉到有人注视一般,敏锐的目光向她这边投过来。

四目刚刚相接的一刹那,孟章突然转过来说:“叶大人,你要不说两句?”

……还有这章程啊。

叶青玄不愿拒绝,便向太守行礼,站起来冲着满座宾客拱手相致。

“诸位光州的父老乡亲们,我是朝廷派来的采试官叶青玄,启元元年进士,今奉圣命皇恩来采集民间歌谣佳作,晚辈不才,望诸君多赐教。”

“……朝廷来的?”底下有人低估,也有人抬高嗓音喊,“那你也会写诗吗?”

“不才拙笔,略通一二。”

“那不就行了!”底下有人乐道,“您别看不起我们这打油诗啊。”

叶青玄笑道:“今日我与孟太守商议过了,往年文会多不计较诗作质量与内容,今年我们也破个例,给诸位定个题目。”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这时候,靠近门口的地方,有一个穿着深灰色斗篷、遮盖住面容的女子,闻言不易察觉地绷紧了身子。

“官府的人太多,我还是别参加了。”

她低头与邻座说了些什么,转头便出楼而去。

叶青玄遥遥地盯着她,唤来从京城带来的小书童薛彤。

“去跟上她,看看有没有可以的行径。别跟太远,注意安全。”

“好。”

另一边,张秋凛也注意到了那个可疑之人,从善如流地走到她刚才离去的那个空位旁,从容地道:“这儿有人吗?”

邻座瞄了她一眼:“没有,您坐吧。”

“多谢。”

文会开始之后,喧声滔天,人们大多三五成堆,自行组织,有些人认真切磋,也有人不干正事。

第一场的主题为“兴”,吟咏抒怀、感时述志。

没过一会儿,张秋凛绕开人群,溜着墙边走到叶青玄这边来,手里还拿着一张新誊写的文章。

“看看这个。”

叶青玄和孟怀昱同时凑过去看。孟怀昱道:“这风格……”

“子曦认识?”

孟怀昱讪讪一笑:“认错了。”

文章的题目叫作《超然台赋》,所吟之物乃是前朝遗迹,那座已经荒芜生野冢的临水阁台。昔日繁华看见,倚槛乐见江涛流;而今峰峦如旧,绿水涨天,满目过眼云山乱,风来雨去渐消残。

“这写得不错。”

“是方才门口离去的客人所留。”张秋凛用眼神暗示道,“我方才打听了一圈,许多人说文章虽好,但超然台那个地方不吉利,听说是闹鬼。”

叶青玄转头问孟怀昱:“有这回事?”

孟怀昱:“无稽之谈。世间何来鬼神?兴许那是一片前朝废墟,临江涛声如虎啸,人们才觉得恐怖吧。”

张秋凛:“你对超然台很熟悉?”

孟怀昱沉默了一阵。“我姐姐十五从军,战死疆场尸骨未还。她以前常在超然台练兵,我小时候常一起去玩耍。后来我们就在超然台后面的山坡上给她立了一座衣冠冢。那里安静,风景也好。”

“……抱歉。”张秋凛有点干巴巴地说。

孟怀昱捧起那边文章读着。“真想知道这是何人所作。都没留一个笔名吗?”

“没有。”

这样一问一答,叶青玄发现她们两个竟然诡异地聊起来了。

叶青玄远远看见薛彤回来了,正站在对面窗户下,示意她过去。

“如何?”

“我没追上那个穿斗篷的人,有个官差拦住我,说是要见你,还塞了这张字条。”

叶青玄展开字条,皱眉一看,是她离京前与白秀吟的人约定的暗语。

“那个人还说,他不远千里专门从京城赶来送消息,让您不管在做什么,都立刻先去见他。”

“好吧。那你回去告诉孟子曦有京城的人要见我,让她们不必找我。”

*

待叶青玄回来时,已过正午,斜阳照在水面上,从敞开的窗子里投射进来,映得室内也一篇波光粼粼。

一进酒肆内,空气里泛着淡淡的酒气,混着清茶熏香,并不会扰人。这会儿人没有上午多了,但气氛一样闹腾。

她左右扫了几眼,很快发现张秋凛站在人群中,只见她双手捧着一只高脚酒杯,看上去十分开怀,虽穿着朴素衣衫,然身材高挑眉目秀丽,放在人群之中如此扎眼。

叶青玄上前拦下周围的人,替她挡酒。

“我这朋友胃不好,不宜多饮酒。这一杯,我替她喝!”

叶青玄慷慨仰脖干尽满杯,余光撇见张秋凛扔了酒杯,在旁边无声浅笑。

“笑什么呢,幼稚。”

“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张秋凛低吟。

张秋凛好像有点醉了。叶青玄起初还不相信,仔细打量着她。

相识这些年,还从来没见张秋凛喝醉过,也没人见过她很快乐或很悲伤。她似乎永远成竹在胸、马不停蹄,因此而生爱又生恨。

仔细想来,她也是个人,大抵该很累了。

张秋凛此人,似乎没有什么朋友,也似乎从来没有娱乐。唯一的一次还是在京城的戏楼里偶遇,可就连那天晚上,她都还在批公文。

叶青玄失神沉思的这一阵,张秋凛就不见了。

不过她太熟悉此人的背影,没一会儿,就在人群中发现,张秋凛竟站在餐桌边上,拎着一个布袋子,在捡拾剩菜。

“......你在干什么?”

张秋凛无辜抬眸,深邃的眼睫扑朔:“中午剩的小鲫鱼,刺太多了没人吃,我带回去给轻寒。”

叶青玄感到十分好笑。她不敢想象张秋凛清醒之后如果还记得这段,会尴尬成什么模样。

“子曦呢?”

张秋凛眼眸里的光猛然暗淡,抿唇不言,直接转身不再看她。叶青玄见状问:“你们俩该不会吵架了吧?”

“我们没吵架。孟子曦是个好人,我十分敬佩。”张秋凛咬着牙,语气是惯常的平淡冷漠,只有眼神不同。

当她忍不住回眸偷看叶青玄时,厚厚的长睫罩下一片浓郁的影子,遮不住眼尾渗出的红丝。

“......”叶青玄心底的某根弦被那个眼神莫名触动了。

她忽然很想逃开,但眼下张秋凛还有用,她也确实有要事和她说。

“好你个张秋凛,我有正事跟你谈,你在这发什么疯。”

“你说吧。”张秋凛垂眼,冷淡中混着幽怨,字字顿挫,“我在听。”

这人怎么还委屈上了?叶青玄万般无奈道:“晚些说无妨。我让薛彤给你拿一碗醒酒汤。”

“薛彤是谁?”

“我的书童啊。”

“哦......”张秋凛沉思着,不知想到了什么,“我明白了。”

“你别瞎明白。”叶青玄扶额,“我今天出门前应该看黄历的。”

叶青玄去取醒酒汤的功夫,张秋凛又没了踪影。她端着醒酒汤,四处张望寻找着那人的身影。

忽听远处传来阵阵惊呼。

“呵呵,一个奴才跑来写两句诗就了不起了!会文章又如何!像你们这些……生来是奴籍,便一辈子是奴籍。”

“陛下自登基以来,已经废除了奴籍之说,尔等不可狂吠!”

叶青玄隐约好像听见了张秋凛愤怒的声音,心里大叫不好,连忙往人群最密的地方挤过去,边问旁边的人:“发生什么事了?”

路人一叹:“唉!楼家的役奴也来诗会,主人想把人强行带走,这才起了冲突。”

自从大周建立以来,武光屡次下旨废除奴籍,亦赦免了所有生在奴籍的人。但这一政策刚施行不久,兴许还没有传到光州。

这样的事,一旦被张秋凛碰上,她肯定要管。而且今日她还喝了酒,闹得打起来都不奇怪。

“让一让,我是朝廷命官......”

叶青玄从人群中穿行,忽而数张被撕碎了的草稿的碎片从空中飘落,在人群的头顶纷纷,一瞬间光影斑叠,如飞花错落。其中一片轻轻地落在她眼前。上面恰如其分地写着:“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1)

(1)出自白居易《红线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故垒西边(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