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浮云天下赋 > 第16章 芙蓉鞍马(六)

浮云天下赋 第16章 芙蓉鞍马(六)

作者:夜满青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19 01:02:21 来源:文学城

夜幕下深色的江水卷上岸堤,凶猛地拍打着石壁,月光将水光粼粼的石头照得愈发惨白。

孤月一轮浩渺,照尽千里江涛。

叶青玄趁夜登岛,招文榜周遭没有一个人,只有江心摇曳的月和愤怒的涛声。天地之间,悠悠独往。她站在石壁之下感叹大自然的鬼斧雕琢,又徒然生出了悲怆的古意。

仿佛千年之前,定有前人如她一样站在这块石壁前张望着,看月色无垠。人间无常。而如今,都作了土。

她反复仍是想不明白,招文榜的发起者崔景升竟是那样一个咄咄逼人的小人,京城繁华似锦的表象之下,仿佛藏着愈来愈多的凶险。她虽徒有一手好辞赋好文章,但天下才子多了,自古多少人抱恨终老,倘若伯乐难觅,她出身微寒家中尚有么妹,又该如何立身?骄傲惯了的文人性子,又当如何自处?

有些时候,她真羡慕孟怀昱,没有那么多的执念,也有家人、有退路可归。她也不怨恨阮小青那样的背叛者,至少她能明白心之所往,哪怕不择手段,终于得偿所愿了。

书生自古多苦命,七分自作,三分天命。

京城的秋夜微寒,她衣衫单薄,不一会儿就吹透了。月色也冷,不带一点儿温度。她手扶着冰冷的石壁,牙齿打着颤,提灯照两壁上的一行行诗句。

百年之后,这些诗词会流传久远吗?会有多少人看见、多少人看懂呢?

她心想,初到京城逢秋日,何尝不是一种照应。这座城大抵就像那个人一般,都是冷血的,流淌着功名利禄,从中穿心而过。

忽然,她手边照亮了一首诗,刻痕格外浓重,入木三分,透着几分遒劲的苍凉意。

“往来云迹苍穹客,身世潦倒……酒囊空。”

她定睛看了几眼,忽然被吸引住了,将灯烛擎高了些。

“曲尽知音无觅处,偿了诗债愧清风。”

这里倒有个知音。

莫名的泪水涌上了眼眶,她对着石壁上的佚名诗,留下了如十五岁时心怀赤诚的泪水。这一路的苦未尽、甘又不知从何来。她想起了多年辗转客乡、一个人走了这么远的路。除却绿水青山和酒囊诗句,好想什么都不曾拥有。

哪有什么天下奇士、青史留芳。哪有旁人说的那么容易。

世道艰难,人微言轻,她有的不过是果腹之才。

然而仅是如此,她一介书生,便已经好过天下千万黎民百姓了。

她走了这么远来到皇城脚下,见了朱门酒肉,不是为了加入他们。

叶青玄提灯望着石壁上的诗,忽然对招文榜的内幕真伪释然了。利欲又如何,总会有如她一般的赤子之心,也总会有才子佳句亘古流传。至少此刻,她愿作此无名诗笔者的第一位知音。

当她回到书院的时候,已经过了三更,遥遥望见书院门口的火把还亮着,大门尚未落锁。门前的台阶上坐着一道人影,看见她后,腾地一下站起来。

“允和,你可算回来了!”

孟怀昱跑来时脸色泛白,眼圈发红,她不像叶青玄是个夜猫子,平日里极少等到这么晚时辰未睡的。叶青玄急忙道:“都说了不必等我——”

“你有亲戚来京城找你!说是要为你妹妹治病。你妹妹生了什么病,怎么以前没听你提起过?”

“什么?”叶青玄下意识地一反问,“人在何处?”

“在你屋里了。我跟你一起去。”

她的屋舍里仅有一张窄床和一把木椅,此刻林大嫂坐在床边上,榻上躺着一个半人高的瘦弱孩童,便是她叶青玄唯一的妹妹叶青微。

叶青玄几年没见过妹妹了,这个年纪的孩子长得快、一年变一个模样,她几乎认不出,反倒觉得和小时候的自己长得很像。她那么大的时候,妹妹才刚出生,父母健在且年富力强,战火尚未烧起。一晃而过,隔世消音。

这个脸色乌青、气息奄奄的孩童,便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叶青玄这样想着,心忽的揪起来。

“微儿从去年冬天开始生这怪病,总也不好,大伯年初刚过世了,村里没人照看她,药也不够,我怕她熬不过这个冬天,筹了一些钱,”

“不单是钱的问题,得找好的大夫,我们在新阳到处看过了,没人医得好。”

叶青玄难得冷静地思索道:“子曦,你对京城医馆可熟悉么?”

“不太熟悉,但书院里有人家中从医,可以找来问问。”

月明星稀,寒风渐急。晨曦尚远,车马安歇。十丈宽的乾坤街上唯有一人赤足奔跑,惊动临街的人家。这街两旁住的都是贵胄。可有什么人大半夜不睡,四处奔波作甚?上一次乾坤街上夜里闹气风浪,那可是搅动朝局的大事!

可是街上那个单薄身形的女子,怎么好像看着是一介布衣?

叶青玄仅一介布衣,她想救妹妹的命。

可她这时还不懂,宫城脚下,人命才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她拼命敲门不应,手都快砸烂了,才有人开门,却说是“大夫进宫为皇后接生了”。明日再来可以么?明日可不成?三日之后?那也不能确定行不行。

布衣之怒,古来无用。她一个手无寸铁的书生,甚至连要挟的武器都没有。锦绣词句,这时候能抵什么用呢?

门砰地一声关上了,差点砸中她的鼻子。

叶青玄愣在那里,浑身发颤。

孟怀昱道:“其实......大夫未必不在,只是业州世族之间自有规矩,你夜半敲门,不来应也正常。我们换一家试试。”

眼下没有时间耽搁了。叶青玄深吸了一口气:“子曦,拜托你去下一家打听,我忽然想起可以去问一个人。”

孟怀昱顿首片刻,了然抬头:“是你上次在戏楼见过的那个人?”

叶青玄没有答。

二人分头上路。

她一直知道张秋凛的宅子在城西。多年以前,在许多个夜深人静、只有她们二人醒着的夜晚,张秋凛曾经绘声绘色地描述过京城家门口的街巷,小到卖糖堆的小推车,大到左拐右拐避车马的近路。

这两月来,她无数次闲游时,曾经靠近城西的那一块,有意无意地寻找过张宅,可每次一靠近,总是不由自主地绕开,将这份悬念留给下一次漫步。

京城的车马如流,行人万千,从没跟谁擦肩而过。

而今她狂奔着抵达张府门前,这条陌生的路却仿佛在梦中走了一万次。

竟是在如此狼狈、如此骨感的情形下。

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终于停在张府的正门前。正打瞌睡的值守门丁被她吵醒了,揉着眼睛抓起长枪,往彤色的巍峨府门前一横,大声喝道:

“来者何人?”

“我是你家大人张秋凛的故交,均州叶青玄,烦请通报!。”

“没听过有这号人!”

叶青玄的心一沉。如果张秋凛正在睡觉,门人又故意刁难,她该拿什么办法撞开这道门?

她深吸一口气,沉下来道:“我有要事要见你家大人,不然也不会贸然夜访。我和她是中睦十二年在均州的故交......你们报上我的名字,她一定会见我的。”

两个执枪的门人面面相觑,一动不动。

“我们不认识你这个人,你说是故交便是了?可有证据?”

叶青玄下意识地摸进了衣兜,却摸到了一阵空。

当初张秋凛曾将万分宝贝的家主令牌劈成两半,给了她一半,正是多合适的信物啊。

可去年冬天新阳一别,她把令牌还给了她,愿就此别过。所以此刻,她只能空着手,祈求地望向那两个人。

难道张秋凛真的一次都没有提过她,难道她苦苦哀求,也连见一面都不许?倘若已经如此无情,何必还要让她在玉孤江的岔口望向她行船的方向?

若非今日有此一求,她怕是还没机会看清这个人。

“真不见?”叶青玄自嘲般扯动嘴角,“我曾经救过你们主子的命,还与她私定终生……”

门前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府内未睡的人早已耳闻。

此时,方循和温柏寒二人站在门缝两边,轮流朝外瞧着。方循手里端着一盏烛,光影在寒风里摇曳晃动,上下明灭。

温柏寒焦急道:“她替妹妹来求医,万分火急的事情,咱们得帮忙!”

方循拉住他:“忙自然要帮,但你千万不能说张鉴生已经出城了,这是陛下的旨意。”

“唉我知道——先别管那么多了!”

温柏寒一把推开他。

方循无言。一阵疾风蓦地吹翻了他手中烛台,蜡烛扑翻在地上灭了。四周顿入黑暗,唯余呼呼的风声。

他将手一抬,命令侍从开了门。

叶青玄抬头,见一左一右两位衣冠楚楚的青年将她搀扶起来,许诺他们定会帮忙。

“都送到我府上!”温柏寒等不及地吩咐手下去医馆和书院分别接人了。

叶青玄认出他就是那日在新阳府衙外抱了满怀白梅的传话人。另一边的黄衫青年自称方循,记得是张秋凛的师弟,亦是这生死关头可以仰仗的人。

客人都来应门了,张秋凛岂非就在府中。

近在咫尺,却不愿意相见。曾几何时,她还见过襁褓中的微儿呢。

果真是个无情之人。

幸在温公子十分仗义,将温府的一间偏房让出来,请来最好的名医,一直紧张地到处询问。叶青玄自是不尽感激,二人一同忙了大半宿。

此时她才有心思去想,妹妹叶青微一路上病情尚且稳定,只在入城之后突然恶化,实在是很蹊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