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浮云天下赋 > 第14章 芙蓉鞍马(四)

浮云天下赋 第14章 芙蓉鞍马(四)

作者:夜满青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19 01:02:21 来源:文学城

月色从屋檐上斜照下来,筛出一道泾渭分明的沟壑,明亮的那一侧,单薄而清亮的白衫随风微扬,如月一般皎洁。

叶青玄背手立在廊下,戏台上五彩的光照在她的脸色,目光投向远处。

张秋凛微启双唇,却说不出什么话来。

“——允和,你到后面去干什么?快来!”

那边有几个书生装扮的年轻人凑成一堆,压低声音轻唤着她,急慌慌地朝这边招手。叶青玄的身形向外一摇,似是仰头一笑,身上那阵清香又随着风飘过来。

张秋凛深吸了一口气,又马上屏息。

叶青玄垂眸瞥了一眼她旁边的位置——还是空着的。不知是否是张秋凛把翰林院的怨气都带到了戏楼,还是她整天穿着官服顶着官帽和人对骂,身上沾染了威压惹得没人想在如此良辰挨着她坐。这会儿她突然觉得很难堪,正手忙脚乱的收拾公文,听见上方叶青玄无奈地道:“无妨,我不坐了。”

戏台上正是好长一段闺中女子的独白,配乐的节奏婉转而绵长,将台下人的声音吞掉了一部分。她的动作蓦地停了。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叶青玄望着她,在乐声交替间缓缓道,“你还是老样子。”

她的目光落在张秋凛面前那一摊方才手忙脚乱、已致顺序错乱的公文上。

张秋凛徒劳地想把那些乱跑的纸张藏起,用衣袖拼命遮掩着,平生还是第一次因办公务而感到羞愧。

“你到京城几日了?”

她这么一问出来就后悔了。

只见叶青玄面无表情,正对着戏台上那一红一粉两道鲜艳的影子。张秋凛还以为她可能刻薄地回一句“关你什么事”。却没想到,叶青玄眼睛盯着戏,平静地回答:“十五日了。”

这么一句简单的回答,又无端给了希望,她接着问:“住的好么?吃得惯么?有没有可靠的友人?”

一段沉默里,二人都把这些流年途径过的沧桑在心底默了一遍,然后装作漫不经心。

张秋凛这会儿才回过神来,想起叶青玄是由一大群朋友陪着来的。反倒是她自己,大半夜看着公文、打着明日吵架的腹稿、满身的戾气,多少有些狼狈了。

叶青玄则想起了在新阳帮她的那名书吏,是否曾向府君大人提起过那个落榜书生当年的坎坷。倘若答案是没有,张秋凛又是否主动的问起过她。

可是还重要吗?

“都挺好的。”她终于道,“你最近呢?”

一阵苦涩味涌进了口腔,又被张秋凛咽下。“朝中公务繁忙,除此之外,倒也无甚。”

叶青玄点了点头。又是一阵沉默。

张秋凛努力找话题:“你怎么想来看戏?”

“听朋友说的,恰巧无事就来看看。”叶青玄轻巧道,“那张大人是来视察民情的?”

“戏楼是我大伯开的。”

“难怪。”叶青玄噗嗤一声笑,“我就说大人怎会有此雅兴。”

张秋凛本想辩解一下,她自小就爱听戏。可再一想如今时过境迁,她的心境难以带入戏中人,也分不出多余的情感给那笼统的人世悲欢;就连戏台上乡音的唱词,她都已经生疏了。

所以唯有沉默,认了。

叶青玄耸肩笑了笑。“大人公务繁忙,我便不多打扰了。”

转身时,她微微一鞠,行的竟是师生之礼。

哪怕只是仓促一瞬,张秋凛也认出来了那动作,心里顿时慌乱,扬手欲抓住她的衣袂,却只抓得一阵风。

冰凉柔软的垂袖从她的手臂上滑落。

“等等!”

张秋凛出声喊住她,似乎声音有些大了,引得前排听戏的观众纷纷回过头来,打量这边发生了什么。她微微胀红了脸,依旧道:“你是走水路来的吗?”

戏楼连通着玉孤江,傍晚时水道上的小船熙攘,张秋凛也是根据书院的位置揣测的。果然,她看见叶青玄点了点头,既没回身,也没舍得离开。

“待会儿你们回去的时候,到了河岔口,记得往东边的水巷里看看。”张秋凛对她得背影说,“我的船会往那个方向去。”

叶青玄仿佛没听见这话,转身走了。

张秋凛连声叹着气。天色已晚,她还需与花峥一同商讨公事。今日心神不宁,再待也是徒增烦恼,不若早归。

她暗自离开戏楼。临走之前,只听戏台上正巧演到那出——“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1)台上才子佳人的手方牵到一起的时候,台下便传来一阵激动的嘘声。

“你们说,梦里见过一面的人,真就能那么相爱了?”有人一边嗑瓜子一边问。

“梦中人即是内心理想的化身。”有人抿了一口酒,“量身定制,怎会不爱。”

“再说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忽然闯进来一个人,谁能不爱?你能不爱吗?”

叶青玄听着友人们交谈,送到嘴边的酒水忽然一顿。

看呀,人间本是如此。哪里来的所谓惊鸿初遇,到底不过老生常谈,虚梦一晃。

孟怀昱忽然探身过来:“你方才去哪了?”

叶青玄躲开目光:“随便看看。”

“方才后面的那个人气场不甘,我见你对她行了师生礼,是位故人?”

“几年前见过的一个人罢了。”

那夜晚,数人乘船回书院,十几个挤上两艘船,在漆黑的江水逆流而上。

两岸辉煌的灯火倒映在浪涛间。叶青玄站在船头,朝着某个漆黑的河岔口望了望。

那片水黑洞洞的,冲过紧闭的门户,寻常的人间,滚滚流逝的玉孤江水,灯罩残影都吹皱变形。她不禁笑起了自己。真是,到底还有什么可望的。

船上友人们兴致正高,聊得热火朝天。唯有孟怀昱一直悄悄注意着她,看她在船头化作既孤寂又固执的一片白影。

这会儿正聊起了弹琴雅事,有人拍着孟怀昱的肩:“子曦,听闻你的琴技一流,何时给我们露一手?”

孟怀昱低头,下意识看着指尖,赧然一笑:“我已许久不弹琴了。”

叶青玄回头:“为什么?”

孟怀昱忽然转头看向她,逆着河岸上的灯,哗哗流水从眼前经过,亦倒映在那双赤热又干净的眸中。叶青玄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动作略微一顿。

“自从与你相识,我再也不弹琴。”

她被震住了,一时间不知该作何反应,只得装作没听懂,视线移开了。孟怀昱也默契地再没有提起此事。

秋榜迫在眉睫,不少友人继而忙于学业,愈少有空谈论未来。诸学子中唯孟怀昱有闲,她来考试也只为应付父母,还打算回卫城的。

后来,江边的茶楼里,经常能看到二人对坐闲谈的身影。

秋叶飘落,满地金黄。

叶青玄数着窗外的叶子,想起许多秋日之诗,将寒还暖,曲高渐哀,不似春日峥嵘,又不似严冬削骨,只是卡在中间,飒爽且悠远,丰盛而凄清。

她心想,像极某位名中带秋的人。掌肃杀之气,亦担丰收之实。

真是人如其名。

隔岸,临河的酒肆边上,一张长桌,两碗豆浆一笼包子,两个青衫公子面对面坐,眼神却不停地瞟着河对岸。

温柏寒反复张望,终于喊道:“方哥哥你快看,就是那二位!”

他指的是对岸的叶青玄和孟怀昱。

“真是可怜了张姐姐,她的孽缘跟别人不清不楚的,她都不知道。”

方循喝了一口茶,淡定瞥了一眼对岸。“这位叶允和,倒算是有几分才华,在百家书院属的年轻人中人气很高,颇负才名,只不过性子太风流,实在不是张鉴生这个闷葫芦的良配。”

温柏寒又回忆道:“之前我们在新阳的时候,她不辞而别,我看张姐姐难受了好久。这好不容易才缓过来了,我们还要不要告诉她......”

方循道:“她手头的事够多了。既然是孽缘,彻底过去也好,不值一提。”

朝堂上犹不太平。张秋凛如今身处于漩涡中间,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们都见不着了。偶然抓住她一面,见她已经形销骨立,黑着脸色、瞪着一双炯炯的双眼。她消瘦得骇人,两颊凹陷下去,侧脸看似一把锋利的刀。

借着温颂声的默许和推助,招文榜一事成功捅到了御前。为保颜面,礼部只能宣布取消生徒资格,改为考一张卷,糊名癨录,并命令禁止考试前期的一切文学集会。

但代价是,张秋凛此番招致的敌意太多,她本就年轻,在朝堂上的位置岌岌可危。

*

“陛下......”

明堂大殿中,百官如潮褪去。仅留下温颂声一人,站在堂下垂首。

武光正低头看奏折,眼光闪烁。

“这是你的学生?倒是个有主意的。”

这时温颂声不敢揣度圣意,先行拜礼道:“张鉴生她不过是年少气盛,还需磨练。”

他一直低着头,故而没有注意到武光在听闻他的措辞时,一瞬间的不悦神色。

武光将手里的弹劾书一抛。“那就让她多去历练。朝中已经够热闹了,朕需要一些做实事的人。派你这个学生到光州去,你没有异议吧?”

温颂声微微抬头,答了一句:“是。”

他哪敢有异议?单是皇帝与他商议的口吻,已经给他莫大压力了。

温颂声起身,趋步退出大殿。一道光影劈在玉阶上,把人影拉得很长。

*

日光下移,城市的天际泛起淡淡金光,沙鸥掠过白洲,朝远山的淡影振翅飞去。

暮色里,张秋凛站在一栋玄漆的侧门前,恰好也将入秋以来的第一阵寒气吸入了肺腑。她轻轻地叩响了门。

“请问夫人在吗?”

方循府上的人都认得她,开门请她进园子里等。她刚坐了一会儿,长廊下走出来一位穿着墨绿色长衫的女子,身后跟着两位侍女端着茶器与手帕,朝这边款款走来。张秋凛连忙起身,朝她们行了礼。

白秀吟回礼,边道:“我家相公出去了,等会儿便回。”

张秋凛一抬手摆了摆:“不必找他。我冒昧登门,其实是有事请教夫人。”

“找我?”白秀吟显得略微讶异,“我不知能帮上几分。”

张秋凛微微点头。“是私事。”

她停顿了几秒,咬了咬下唇,似狠下决心道:“此事我无旁人可以诉说,为此叨扰夫人,实属冒昧。”

“你快说吧,哪有什么冒昧的。”白秀吟一副欣然样子,亲手给二人倒了茶,凭退了四下伺候的人,“大人称呼我的表字即可。”

“文举。”

“那现在,可以说了吧?”

(1)出自《牡丹亭·惊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芙蓉鞍马(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