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浮生若梦 > 第22章 香妃·哭头(1)

浮生若梦 第22章 香妃·哭头(1)

作者:青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7 15:42:46 来源:文学城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

陈云笙将熬煮好的小米粥盛入白瓷碗里,给楼上的虞孟梅端了上去。

这时离她初升头肩已经快两年了。

四二年底,师姐王桂花结婚,不再登台演出。陈云笙自那时起,便从师姐家搬了出来。因为虞孟梅家还有空房,离剧场又近,她干脆邀了陈云笙搬来同住。陈云笙当然十分愿意。从此在旁人眼里,她俩便是出双入对,形影不离。

陈云笙搬来之前也想象过,和虞孟梅同住一个屋檐下会是什么样的生活?然而一搬进来,她就大吃一惊。若是要用八个字形容她搬来这一年的日子,大概会是: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没住到一起的时候,陈云笙总觉得虞姐这个人成熟稳重,特别好说话。现在她才发现此人的挑剔程度简直令人发指:一盘虾仁炒出来,不吃虾,只挑里面的青豆;黄鱼面只吃面,黄鱼拨到一边,因为嫌剔刺麻烦;爱吃西式甜点,可是吃两口就会喊腻……

换言之,陈云笙就没见过毛病这么多的人。

她刚搬进来的时候,虞孟梅似乎还有点前辈和主人的自觉,想要多关照她一下。可是陈云笙很快发现,要是娘姨不提醒,虞孟梅连自家茶叶罐在哪里都不知道。现在她可算明白,为什么虞孟梅红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个娘姨回来。没人照顾的话,她这位虞姐基本上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也不知道她学戏到唱.红的那些年里是怎么活下来的。

从那时起,陈云笙就担负起了照顾她的责任。

许是早年演出时生活不规律,虞孟梅的胃不是很好。陈云笙现在每天早上都会煮小米粥给她养胃。

“虞姐,吃饭了。”陈云笙将早饭端到虞孟梅的卧室。

虞孟梅已经起来了,正坐在床边看报纸,听见陈云笙叫,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人却没有动。

陈云笙走上前,劈手夺过她手里的报纸。

“嗳,”虞孟梅抬头,小声冲她抱怨,“我还没看完呢。”

“吃完再看。”陈云笙板着脸说。

虞孟梅走到桌边看了一眼。一碗小米粥,上面浮着几粒红枣。一碟脆绿的花瓜,几片烫青菜外加半个咸鸭蛋。不算丰盛,但是很合她的口味。她这才觉着满意,坐下慢慢吃起来。

陈云笙盯着她吃完了粥,才将报纸还给她,自己收了碗筷,拿进楼下厨房。最近天气转凉,虞孟梅又开始不时咳嗽。陈云笙洗完碗,便寻思着炖点川贝给她润嗓。

她刚把川贝炖上,楼上就传来收音机的声音。虞孟梅开始听戏了。

搬来之后,她就发现虞孟梅的生活基本上只有两个重心:戏和麻将。她过起日子倒不单调,在家时经常听戏,出门就去看电影或者话剧之类的演出。不过这些都是为了演好戏。除此之外,她就只爱打麻将。没演出的时候,她有时一打就是整个通宵。陈云笙搬过来后就不许她玩得这么晚,规定打麻将不能超过十二点。

虞孟梅口里嫌着她烦,之后却真的没再打过通宵麻将。如今闲着没事,她在家里读书看报,很快就精通了各种消息和术语,什么股票黄金,说起来头头是道。前阵子她还说服陈云笙和她一起换金条。陈云笙对钱的事向来不怎么上心,除了定时给乡下家里寄去的钱,她几乎什么都不管,由着虞孟梅折腾。

炖好川贝,陈云笙盛出来,拿到楼上,发现虞孟梅已经换好了衣服。

“虞姐要出去?”她问。

虞孟梅“嗯”了一声,又说:“你也一起。”

陈云笙现在也发现,虞孟梅人前稳重,私底下却很有些小性子,有时起了兴,想起一出是一出,任谁都劝不回来。哄着她喝完了川贝水,陈云笙才答应和她一道出门。

离了家,虞孟梅雇了两辆车,直奔大来剧场。陈云笙抬头,知道这也是专演越剧的剧场,正在上演的是袁雪芬的新戏《香妃》。

陈云笙不解:“这是旦角戏。”

虞孟梅随口应了一声,只顾排队买票。

陈云笙眼珠转了转,装作不明就里的样子:“虞姐你又要串旦角么?”

当初那部《碧玉簪》大获成功,张老板几次暗示虞孟梅可以再这么来几出,但是虞孟梅不答应,演完二十多场《碧玉簪》后就再没唱过花旦。

“你虞姐小生唱上了瘾,”虞孟梅瞟她一眼,淡淡回答,“不乐意演花旦了。”

“那,那……”陈云笙看着香妃的海报。袁雪芬是现在上海最红的花旦之一,难道是虞姐见异思迁,想和她搭戏,所以特意来看?

虞孟梅买完票,见陈云笙一副心神在在的模样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失笑道:“行了行了,别瞎猜了。实话同你说吧,今天是来偷师的。”

偷师还能说得这么理直气壮,陈云笙也是服气。不过……陈云笙再看一眼海报,她想从花旦身上偷什么师呢?

虞孟梅猜到她的疑惑,笑着说:“进去你就知道了。”

陈云笙不问了。俩人拿票入场,看了一会儿戏,陈云笙还是不甚明白。

戏是好戏,袁雪芬唱得也好,可是她看不出,虞孟梅有什么需要从她身上偷师的?

虞孟梅倒是比陈云笙看得专心。她和袁雪芬脾性大相径庭,也没交情,不过对这个人的戏却很佩服,时不时关注她的动静。

袁雪芬的唱腔向来感情细腻,层次分明。但是这些并不是她今天来看戏的原因。演到《哭头》一段,虞孟梅才对陈云笙说了句:“仔细听。”

陈云笙知道这是至关重要的地方了,连忙竖起耳朵认真听。

“听说夫君一命亡,香妃心中暗彷徨……”袁雪芬在台上开了唱。

陈云笙有点迷惑,虽然袁雪芬唱腔处理得很细,可这就是一段平常的四工调啊?

再听下去,她能听出袁雪芬有她独到之处,可就是这些特别也并没有脱离她的理解范围。直到台上的香妃哭着唤“小和,小和”,又唱了句:“我那苦命的夫啊——”陈云笙终于明白虞孟梅为什么要专程来看这出戏了。

她看向虞孟梅。虞孟梅也正观察着她的反应,见她向自己瞧过来,便冲她点了下头,说了两个字:“新腔。”

熟悉越剧的童鞋看到标题应该明白,终于要进入尺调时期啦。老实说我虽是戏迷,但是四工调听得不多,写起来其实蛮纠结的。

写四十年代的越剧,必然绕不开这一时期的声腔改革。动笔写这章前其实我也很犹豫,考虑过要不要写详细一点,又要不要使用化名,比如像《舞台姐妹》里的竺春花那样处理。不过最后决定还是照实写。改革的内容也会稍微多加着墨。做为灵感来源的任白,在粤剧也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我想写的也不仅仅只是你侬我侬谈恋爱。任白之所以特别,除了感情好,还因为她们的艺术成就。而当时的越剧,也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变化,当然不能略过。不过袁雪芬等真实人物不会直接出场,所以应该没有关系吧。

最后,恭喜笙妹虞姐进入老妇老妻模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香妃·哭头(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