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人又在搞发明了——穿越春秋之寡妇当自强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惊变

高奚再临鲁宫时,秋风已带上了肃杀的寒意。

鲁同端坐主位,虽年少,但数月来的历练已让他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姬挥、臧达等重臣分列两旁。

高奚站定,微微拱手,算是行过礼,下颌微抬,目光扫过殿内诸人,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朗声道:“外臣高奚,奉我君上之命,特来鲁国,迎娶王姬。”

不待鲁国方面回话,高奚话锋一转,语气虽依旧平稳,内容却让殿内气氛为之一凝:“此外,我君上尚有一事,命外臣务必亲禀鲁夫人,还请鲁侯成全。”

本来还算沉稳的鲁同闻言内心火起,自己跟齐侯的杀父之仇还未清算,现在又老是来惦记自己的母亲,正待开口拒绝,姬挥却开口说道:“如今王姬出嫁,事关齐鲁两国盟好,” 他微微前倾身体,对着鲁同,语重心长地补充道:“君上,老臣以为,不如让使者前去拜见夫人,听一听齐侯有何指教。夫人睿智,自有分寸。若所言合乎礼法,于我鲁国有利,自是好事;若有不妥,夫人亦知如何应对。如此,既全了齐侯的‘心意’,也显我鲁国处事大方,不授人以柄。一切,还请君上定夺。”

这老狐狸!

鲁同少年国君,玩嘴皮子还是比不上这些政坛宿老,再加上臧达也并未开口反对,鲁同强忍火气,挥手表示同意。

江雅寝殿内,药香未散。

江雅半靠在软榻上,肩伤让她行动仍有些不便,脸色也比平日苍白几分,平静地看着随小度走进来的高奚。

与在正殿时的倨傲不同,高奚此刻深深一揖,语气恭敬:“外臣高奚,拜见夫人。多日不见,夫人凤体可曾安好?君上在临淄,一直挂念夫人的伤势。”

“有劳齐侯挂心,已无大碍。”江雅声音平和,听不出情绪,“使者此来,除了迎亲,还有何事?”

高奚直起身,满脸诚恳:“回夫人,正是为了王姬出嫁之事。君上听闻,夫人与王姬在鲁国相伴多时,情深义重,堪称闺中知己。君上体恤此情,感念夫人与王姬即将分离,特意嘱咐外臣…”他顿了顿,观察着江雅的神色,缓缓道:“若夫人能亲自护送王姬至齐,一则,可全夫人与王姬相伴之情,路上多享几日相聚之乐,稍解离别之苦;二则,夫人以鲁国女主之尊,亲自送嫁,更显鲁国对此次天子赐婚、对王姬殿下、以及对我国的无比重视与诚意。此乃两全其美之事,于公于私,皆为佳话。还望夫人体察我君上这番苦心,玉全此事。”

这番话,公私兼顾,还扣了个“重视盟约”的大帽子,江雅心中冷笑,姜诸儿这个变态为了逼自己前去,真是煞费苦心,连这等看似体贴的借口都想出来了,人还怪“好”的咧。

虽然舍不得周琼远嫁,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要拎得清。她面上不动声色,抬眼看向高奚,目光清冽如泉。

“齐侯的‘好意’与‘体恤’,我心领了。”她缓缓开口,声音不大,“王姬与我,确实投缘,情同姐妹,此番离别,我心中亦是不舍。然而,正因如此,我更需谨守本分。我身为鲁国夫人,先君新丧,嗣君年幼,国事繁杂,我又岂能因私废公,远离国都,千里送嫁?此举,于礼不合,于情不通。”

“但是,”她盯着高奚的眼睛,声音压低,“王姬周琼,不仅是我鲁国贵客,更是我江雅视若手足的挚友。她身份尊贵,代表的是周王室的无上颜面。齐侯既以如此隆重之礼迎娶,还望善待于她。若她在齐国,有半分委屈,或让我听到任何关于她处境不佳的消息……”

江雅停顿了一下,眸中闪过一丝近乎凶狠的决绝,“我江雅在此,对皇天后土立誓!纵使穷尽我毕生之功,也必向那令她受屈之人,百倍、千倍地讨还!我说到做到,从不虚言。请使者,务必将我此言,说与齐侯知晓!”

高奚瞳孔微缩,但却并未被江雅的狠厉吓到,他深吸了一几口气,重新审视了一下江雅。

“夫人护友之心,刚烈如斯,外臣领教了,夫人的‘叮嘱’,外臣一定带到,”他抬起眼,目光似不经意地扫过窗外的庭院,语气变得幽深莫测,“外臣来时,一路所见,鲁国境内,民生似乎颇为艰难?唉,今岁天时不佳,旱地千里,各地均有粮荒,仓廪若是不足,只怕,呵呵…”他干笑两声,话锋如毒蛇般缠绕而上,“不过夫人请放宽心,无论私事还是国事,只要夫人玉趾亲临,齐国上下必定鼎力相助。君上也一直期待与夫人把酒言欢,细叙‘旧情’。”

这阴恻恻的话语,让江雅的心猛地一沉,袖中的手悄然握紧,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多谢使者提醒,我鲁国之事,还是不劳贵使担心了。”她面上依旧平静,只是话语更冷了几分。

高奚话已带到,便潇洒离去。

深秋的边境,那座由江雅亲自选址、督造,原本用以迎接王姬、象征两国友好的馆驿,此刻成了送别的舞台。

馆驿正堂前,仪仗肃立。齐国迎亲的队伍甲胄鲜明,旌旗招展,与鲁国送亲的官员、侍卫形成了无声的对峙。编钟、鼓乐之声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显得格外庄重而寂寥。

周琼已装扮停当。她身着玄色的厚重礼服,宽大的袖摆层叠,腰间佩玉沉重。珠翠翚凤冠压在她乌黑的发髻上,垂下的长长旒珠遮蔽了她的容颜,只露出线条紧绷的下颌和淡无血色的唇。

江雅站在送亲队伍的最前方,一身素净而庄重的深衣,与周遭的艳丽色彩格格不入。她看着周琼,看着她像个被华服珠宝包裹的精致祭品,一步步走向那辆装饰着雄羽、象征着命运转折的马车。

就在周琼即将登车的那一刻,她忽然停下脚步,猛地转身!旒珠激烈地晃动碰撞,发出清脆而凌乱的声响。她不管不顾,目光穿越众人,死死锁住江雅。

没有言语,那眼神却诉尽了一切——有诀别的痛楚,有对未知的恐惧,有深深的不舍。她看着江雅,也看着江雅身后这座充满回忆的馆驿,仿佛要将这一切都刻入灵魂深处。

江雅心头巨震,几乎要控制不住上前。作为鲁国夫人,她只能死死攥着袖口,将指甲掐入掌心,用尽全身力气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对着周琼,极其轻微,却无比坚定地点了一下头。

周琼读懂了江雅眼神里的不舍、关怀与信任。她那眼神中的疯狂与绝望缓缓褪去,化作一片深沉的、令人心碎的平静。她最后深深看了江雅一眼,然后决然转身,俯身钻入了那华丽的车厢,再也没有回头。

车门闭合的沉闷声响,像最终落下的铡刀。

鼓乐再次高亢响起,齐国的队伍开始移动。马车缓缓启动,长长的队伍如同一条苏醒的巨蟒,沿着通往齐国的官道,蜿蜒而去,逐渐融入远处苍茫的山色与扬起的尘土之中。

江雅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任由秋风吹拂着她的衣袂发丝,直到那队伍的最后一抹影子也消失在视线尽头。

热闹与笙歌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一片令人心慌的冷清。

回到宫中,一连数日,江雅都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没了周琼在侧,那些曾让她兴致勃勃的图纸、模型,似乎都蒙上了一层灰,连找任明来讨论新点子的心思也淡了。她常常独自坐在殿中,对着窗外发呆,只觉得偌大的宫室,空荡得让人心头发慌。

鲁同下朝后,时常会过来探望。少年国君眉宇间带着关切,言语笨拙却真诚:“娘亲,您要保重身体。王姬虽已出嫁,但儿臣会常来陪伴娘亲的。”他看着母亲消沉的模样,想说些宽慰的话,却终究只能干巴巴地挤出几句。他无法理解,母亲与王姬之间那种超越身份、基于知识与思想共鸣的深刻情谊,那种一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的默契。

百里奚也曾委婉劝道:“夫人,王姬远嫁,乃是践行周礼,巩固邦交。夫人与其伤怀,不若将心力专注于国事,鲁国上下,皆需夫人指引。”他理智、清醒,句句在理,点出的都是现实的利害与责任。可这份过于冷静的劝解,恰恰让江雅更加怀念周琼——那个女孩,不会只谈干巴巴的“周礼”和“邦交”,她能懂得她心底那份超越时代的孤独与理想。

这些关怀,非但没能驱散她心头的寒意,反而让她更加清晰地意识到,那个唯一能真正理解她、能与她在精神世界里并肩同行的人,已经远去了。

她独自坐在骤然安静下来的寝殿里,夕阳残存的光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狭长而扭曲的光斑,非但没能带来丝毫暖意,反而更衬得殿内阴影重重,寒意森森。

她觉得心口像是被人生生剜去了一块,空落落的,冰冷的寒风嗖嗖地往里灌,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持续不断的钝痛。

她伸手从枕边拿出了那本厚实而温暖的《琼贻秘录》。指尖传来纸张细腻的触感和册子沉甸甸的分量。

她轻轻翻开,周琼那工整娟秀、一丝不苟的字迹立刻映入眼帘,那些清晰绘制的图表、详尽缜密的备注、分门别类的知识要点…每一笔每一划,无不倾注着那个聪慧少女无数个日夜的心血、超越时代的智慧洞察,以及那份沉甸甸的、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托付。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份郑重交付时手心的温度,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句穿越时空、重若千钧的箴言——“才高者任重”。

“不能消沉…”她对着空寂的宫殿,喃喃自语,“阿琼希望我做的,是把这些知识传下去,改变这个世界,让更多的人受益…”一个念头在绝望的荒原上破土而出——办学!立刻开始!招收学生,将这些学问,哪怕是其中最粗浅、最基础的一部分,传播开来!她要让周琼的心血,在她被迫离开的这片土地上,抢在严冬彻底降临之前,扎下根,发出芽!

然而,理想是璀璨却易碎的琉璃,现实却是坚硬而冰冷的顽石。当她将办学的想法通告出去后,响应者寥寥无几,随之而来的更是无数的非议、嘲讽与无形的阻力。

曲阜的贵族们对此嗤之以鼻,认为真正的学问是《诗》《书》《礼》《乐》,是先王之道,什么“冶铁”、“算数”、“拼音”,不过是奇技淫巧,末技小道。况且与那些身上带着烟火气、指甲缝里藏着泥垢的工匠、庶民之子同席学习,简直是玷污了学问的清白,亵渎了千年的礼制,有辱他们世代高贵的门楣与身份。

最终,只有寥寥数个在任明手下做事、胆大而略显开明的工人,怀着一丝微茫的希望和对夫人近乎盲目的信任与崇敬,将自己那些眼神怯懦如受惊幼兽的孩子,小心翼翼地送了过来。

学堂,只能设在匠作区旁边一间勉强腾出来的、四面透风、屋顶漏光的旧库房里。

江雅亲自动手,不顾肩伤隐痛,带着小度和几个自愿帮忙的宫人,奋力清扫积年的灰尘与蛛网,用找来的简陋木板刷上黑漆充当黑板,寻来石灰块权作粉笔。

没有讲什么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只是从最简单的“一、二、三”数字,和“日”、“月”、“山”、“水”等象形文字讲起。

她努力回想自己小学老师那张亲切的脸,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将“日”画成一个圆圈中间点一点,说是太阳公公的脸;将“月”画成弯弯的钩子,说是晚上睡觉时挂在天上的银钩…

孩子们起初惶恐不安,眼神躲闪,但在她充满耐心与感染力的讲解和鼓励下,那些原本怯懦的眼睛里,渐渐被点燃了好奇与求知的星火,虽然微弱,却真实地闪烁着。看着那一点点在蒙昧中闪烁起来的星光,江雅心中那因挚友离别而冻结的厚重冰层,似乎终于被这微弱却顽强的暖意,融化了一角,透进了一丝微弱的光亮。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象牙塔也并不是世外桃源。

这短暂而脆弱的温暖,并没能持续几天。申需和姬挥便如同嗅到腐肉气味的鬣狗,联袂而至,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不顾宫人阻拦,径直闯到了这间简陋破败的“学堂”门口。

“夫人!此举大为不妥!堪称祸乱之源,动摇国本!”申需甚至来不及行全礼,脸上带着痛心疾首之色,“自古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此乃祖宗定下的法度,维系天下秩序、区分尊卑贵贱的纲常!您让这些操持贱业、不识礼数的匠人之子习文字,听道理,此乃乱礼制、坏纲常、混淆尊卑之举!长此以往,贵贱不分,上下失序,工匠之子若都识文断字,谁还安心于稼穑百工?国将不国啊!夫人!”

姬挥这次则更直接,他浑浊的老眼如同冰冷的探针,扫过这破旧的仓廪、掉渣的墙壁和那些面有菜色、吓得几乎要哭出来的孩子:“夫人,先君丧仪,耗费几何?王姬出嫁,妆奁又几何?国库本就耗费甚巨,捉襟见肘,寅吃卯粮。如今旱情日益严峻,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惨剧恐将不远!正该是节用爱民,上下同心,共度时艰之时!您却在此耗费本就不多的钱粮,行此毫无急效、徒惹非议、动摇国本之事,岂非劳民伤财,不恤民力,本末倒置?夫人莫非真要为了这些贱民的子弟,置鲁国社稷于不顾吗?”

百里奚眉头紧锁,走到江雅身边,压低声音,恳切却坚定地劝道:“夫人,申大夫、姬夫子所言礼制,固然陈腐。然其核心关于‘时机’之论,却是一针见血!如今局势危殆…仓廪之粮,首在□□安民,此乃当前第一要务!办学授业,功在千秋,然请夫人暂且隐忍,待灾情缓解,臣必第一个支持夫人重开此业!”

江雅愣住了,看着眼前义正辞严、仿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申需,老谋深算、句句诛心的姬挥,以及面露忧色、言之凿凿的百里奚,她感到一股巨大的、令人窒息的无力感,如同陷入泥沼。

她没想到改革阻力竟如此之大,如此根深蒂固,她张了张嘴,想反驳那僵化吃人的礼教,想诉说知识平等、开启民智的深远意义,想告诉他们这些孩子眼中闪烁的光是何等珍贵…

“夫人,”百里奚开口打断了她,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沉重,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疲惫,“据各地刚刚传来的最新急报,灾情……恐比我们之前预想的,还要酷烈十倍。年初蝗灾过后,又遇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已成定局。即便君上已下令缩减宫室及卿大夫用度,并号召各宗室封邑凑集粮食,都城太仓之粮,若按目前耗用速度,恐怕…也难支撑一月之需了。”

一个月!

江雅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瞬间窜遍四肢百骸,血液都仿佛凝固了。她再也坐不住了,什么办学宏图,什么礼制之争,什么开启民智…在**裸的、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此不堪一击!

她几乎是立刻动身,只带着小度和几名贴身侍卫,直接出了宫城,前往曲阜城西门外那片临时搭建、如今已规模惊人的施粥棚区。眼前的景象,瞬间让她手脚冰凉,心如坠无底深渊。

等待施粥的队伍排成了蜿蜒扭曲、看不到尽头的长龙,从几个冒着微弱蒸汽的粥棚门口,一直延伸到远处那片早已被啃光树皮、只剩下枯骨干枝的树林边缘。队伍里,男女老少皆有,个个衣衫褴褛,污秽不堪,许多人的衣服已经破成了布条,难以蔽体。

他们人人面黄肌瘦,颧骨高耸,眼窝深陷,眼神空洞而麻木,如同被抽走了灵魂的傀儡,只剩下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们站在这里。

他们异常安静地等待着,只有偶尔从母亲干瘪□□旁传来的婴儿微弱啼哭,和老人撕心裂肺的咳嗽声,才能短暂地打破这片死寂的、令人窒息的绝望。

那所谓的“粥”,浑浊不堪,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灰黄色,清澈得几乎能映照出棚顶草席的缝隙,稀薄的米汤里,寥寥无几的、几乎数得清的米粒可怜地沉在巨大的木桶底部,需要施粥的吏役用长柄木勺用力搅动,才能偶尔翻上来几颗。

“怎么会这样?前阵子送王姬出嫁回来的时候,还不是这样子的啊?国库的粮食呢?不是已经下令开仓了吗?周边邑仓的存粮呢?”江雅声音发颤,一把抓住负责维持此地秩序的一个小吏的胳膊,那胳膊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那小吏噗通一声跪倒在尘土里,不住地磕头,额头上瞬间沾满了灰土,带着哭腔嘶喊道:“夫人!真的没了啊!能调用的存粮都调来了,周边的邑仓也几乎被搜刮一空,连军粮都动用了部分,可实在是杯水车薪,逃荒来的流民太多了,每天都在增加啊夫人!属下实在无能为力了!”

江雅无力地丢开小吏。在混乱、肮脏而绝望的人群中,江雅的目光,猛地定格在一个佝偻着背、排在队伍最末尾、几乎要瘫倒在地的老者身上。

他脸上布满深深的、如同干裂土地般的皱纹,眼神浑浊黯淡,失去了所有光彩,只剩下一片死灰。

江雅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揪了一下,刺痛难忍——那是曾经邀请她参加篝火晚会,那个热情、爽朗、对生活充满期盼和信心的里正!

不过短短数月,无情的天灾**,竟已将一个健谈乐观、充满生命力的汉子,折磨成了这般形销骨立、生机断绝、暮气沉沉的模样!

自己明明发明了筒车,改进了农具,怀着一腔改变这个世界、让百姓过得更好的美好愿望,付出了无数努力,却依然抵挡不住这席卷一切的灾难巨轮,改变不了这饿殍遍野、生灵涂炭的现实吗?

一股巨大的挫败感、愤怒和深沉的悲哀,如同海啸般涌上她的心头,几乎要将她淹没。

就在这时,一股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异常的、带着油脂香气的肉味,从旁边一个窝棚里飘了出来。

在这个时候,在这种地方,连草根树皮都快被啃食殆尽的地方,怎么会有肉?

江雅心中疑窦顿生,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直冲头顶——莫非是有丧尽天良的恶霸欺行霸市,抢夺了灾民们最后一点活命的口粮?或是管理此处的官吏胆大包天,中饱私囊?!

她脸色铁青,大步流星地走过去,不等侍卫动手,自己一把猛地掀开了那挡风的、污秽不堪、散发着霉味的草帘。

然而窝棚里的景象,让她永远都无法忘记。

几个同样面黄肌瘦、眼神空洞如同死鱼的人,有男有女,都沉默地围着一口架在几块残砖上的、黑乎乎的小锅,有的在喝汤,有的用手抓着里面的肉块撕咬。

他们脸上没有任何填饱肚子的满足,反而是无尽的悲痛、麻木与一种近乎崩溃的绝望,边机械地、艰难地咀嚼着,边无声地任由浑浊的眼泪肆意流淌,滴落在肮脏的衣襟上和滚烫的锅沿上,发出轻微的“滋滋”声。

旁边窝棚的人看着他们,眼神里没有羡慕,没有愤怒,没有指责,只有深不见底的同情、理解,以及一种令人心寒到极致的、仿佛已认命的麻木。

“你们…在吃什么?”江雅的声音剧烈颤抖,几乎不成调子,一种隐隐的恐怖预感,让她浑身发冷。

一个头发花白凌乱的男子抬起头,看着江雅,忽然泪流满面:“是…是我娘,她为了省下口粮给娃儿们活命,自己找了根草绳,在后边那棵歪脖子树上…上了吊,”他一边说,一边用袖子揩眼泪。

“临走前…她说…说让我们…别浪费了…把她…煮了…吃了…好歹…能多活几天…撑到…撑到有粮的时候…”

江雅如遭五雷轰顶,猛地向后踉跄一步,胃里瞬间翻江倒海,一股强烈的恶心感直冲喉咙,她猛地用手捂住嘴,才没有当场呕吐出来。冷汗瞬间湿透了内衫,从灵魂深处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与恐惧。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她靠在侍卫及时伸出的手臂上,才能勉强站稳。

跟随而来的臧达早已老泪纵横,痛心地闭上眼,声音哽咽沙哑:“夫人,今岁之旱,乃是数十年未遇之大旱,河涸井枯,赤地千里,非独我鲁国如此啊!此乃天灾,远非人力可抗”

申需表情沉痛,对这种惨绝人寰的国难,是什么人都不想见到的,他补充道:“周边郑、卫、曹、邾等国,自身难保,皆闭境自守,禁绝流民涌入。偶有存粮富余如晋、楚者,也皆畏齐国兵威与强势,不敢、不愿售一粒粮与我鲁国。齐国更是陈兵边境,严令关隘,彻底禁绝任何粮秣流入我国境。这不仅是天灾,更是**。”

跟在江雅身后,同样被眼前惨状震撼得面色惨白、嘴唇发抖的鲁同,此刻紧紧攥着拳头。少年国君的脸上充满了巨大的无力感与愤怒。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身旁脸色凝重如铁的百里奚:“百里先生!代寡人给齐侯修书!借粮!”

百里奚深深一揖,领命而去。不久,一封承载着鲁国最后希望的书信,星夜兼程,怀着一丝微茫的期盼,赶往那决定鲁国命运的临淄。

“鲁同谨致书齐侯殿下:昔者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今先君不幸薨殂,同以冲龄嗣守藩邦。然天降戾灾,旱魃为虐,赤地千里,仓廪空虚。黎民阻饥,野有饿莩;社稷危殆,如在累卵。敢恃先王之盟,仰祈甥舅之谊,望假粟粮以苏民困。若得纾难,永佩大德。鲁同顿首再拜。”

仅仅数日,使者便带回了来自齐国的回信。

鲁同、江雅、臧达、姬挥等核心重臣齐聚正殿。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玄色漆盒上。鲁同深吸一口气,亲手打开了漆盒,取出一卷精致的素帛。

上面,只有一行字,言简意赅,却冰冷彻骨:

“粮,有。欲借,需雅妹亲来临淄取。”

简短的字句如同淬毒的匕首,精准而残忍地,直刺江雅的心脏。殿内一片死寂,鲁同的手在颤抖,臧达闭上眼,发出一声悠长而痛苦的叹息。

殿内的时间仿佛凝固了。那卷写着齐侯要求的素帛,刚从江雅指尖飘落,尚未落地,就在这时,小度却飞奔了过来。

“夫人,不好了!单伯来信,说王姬在新婚之夜,被齐侯掐死了!”

连日来的忧思、阴郁、操劳与恐惧,再加上一直未痊愈的伤势,使得江雅“噗”地一声,吐出一口鲜血,便昏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