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赴任途中捡了个被贬的倒霉蛋 > 第3章 第三章

赴任途中捡了个被贬的倒霉蛋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许春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22:33:28 来源:文学城

说时迟那时快,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顾却月扭身跳进江中。

乍一入水,清凉席卷全身,随之而来的便是因冷热交替而导致的足部抽搐,按理此时应立刻停止游动,屏气上浮,但现下上浮,无异于自寻死路。

只见顾却月单手抓住抽筋脚掌,缓慢向身体方向扳直,忍痛继续下潜。

与此同时,张石正手握半个胳膊长的渔刀追至船头。咕噜噜大串大串的水泡冒出来,未见闯入船舱的不速之客,他没有丝毫犹豫的扑通跳下水。

顾却月水性不赖,但张石也是靠江为生,一人拼命下潜,另一人紧追不舍,像两条鱼在平静的江水下上演了一出水中惯常出现的生死逃杀。

河心窝流瞬间收紧,顾却月两腿并拢反身踩水,灵活调转方向从张石腰侧钻过去。

张石见状挥动手中渔刀,奈何水有阻力,接连几下都被顾却月堪堪躲过,他索性扔掉渔刀,摸索肩上背的麻绳,绷紧缠在顾却月脖子上。

顾却月只觉脖颈一滞,本能张口,江水自口鼻灌入的瞬间一下反应过来,掏出袖中小匕首朝身后胡乱刺几下。

张石吃痛呛水,松了麻绳扑腾着上浮。

顾却月握着手里斩断的一截麻绳,被浪头裹挟着顺流而下。

码头皆是深水,顾却月随波翻涌,直至城西码头下游水流变缓,才摸着石头踉跄上岸,以然精疲力尽。

她仰面躺在河边碎石上,任凭半截麻绳像死蛇一样盘住腕子,任凭太阳曝晒也没力气起身挪动半分。

烈日当空,静鞭九响,笙管在后,建鼓为尾。

昏昏沉沉的顾却月顿时清醒,一骨碌坐起来侧耳倾听片刻。

是燕京雅乐!

大理寺的人,来了!

……

两日后,三河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河神庙杀人一案在民间发酵几日,嫌犯是官员,加之大理寺正亲赴三河,凡是听到消息的百姓纷纷来看燕京的大官会怎么审理此案。

堂上人着浅绯,生就一副周正五官,看向堂下时露出一抹寒光,就连声音也透着冷冽。

“本官初到三河,然在途中已详细查阅相关卷宗,知本案前因后果,现升堂再审,录问纠偏。”

下首一人拱手行礼上前,“周大人,下官三河县令高希和,本案所需皆已准备妥当,只待大人吩咐。”

周元忠铁面略过堂下站着的众人,拍惊堂木道:“传人证。”

张石当着众人面,又把陆钦怎么拔刀,死者怎么倒下等细节重说一番,与卷宗所记大差不离。

待他说完,周元忠冷声念道:“案由:景明三年五月廿七,三河县南郊河神庙发现男尸一具。”

“戌时三刻,仵作宋昌携皂隶二人至现场。死者年约三十,身长五尺二寸,粗布短衣,着草屐。验得左肋下伤一处,无缺损,可合并成线形,创口贯穿,创口长一寸二有余,双刃。”

言罢,他拿起验尸实录问陆钦:“实录所言陆大人无疑嫌疑最重,不知案发前几日陆大人宝刀可曾失窃或是被别人沾手,贼人得了复刻仿制的机会?”

“并未”,陆钦回的斩钉截铁,“陆某不才,但等闲人近不得身。”

高希和惴惴不安在暗处播弄衣摆,本以为陆钦会叫冤,没想到他竟就这么认下刀痕一事,内心窃喜。

陆钦绝口不提宝刀有二,一来常乐山已故,身后物查证起来确有困难;二来,贼人手中有此刀,现下提出来恐怕打草惊蛇;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有此刀者会是水督身亡案的重要线索,由此或可引出常乐山究竟查到什么以招至杀身之祸。

得了陆钦答复,周元忠继续往下念。

“以银针探之,针未变色,无毒;翻检十指,掌心有擦伤,甲内嵌部分血肉,似有挣扎状。”

话落的同时,周元忠目光已经锁定陆钦不太白皙的脖颈,三条细长的殷红从耳前蔓延到枕后,伤痕深深浅浅,略深一点的地方有被刮起来的倒刺,的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死者指甲里的血肉。

“这怎么说?”周元忠问道。

高希和赶忙上前,三两下从周元忠右手边找出一卷宗,“大人,当日陆钦说是野狸子抓伤,不过后来下官命人搜山,并没找到那牲畜踪迹。这案子下官审的明白,人证物证俱在,案犯非陆钦莫属。”

顾却月站在堂下隐忍许久,终于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

“周大人,下官都水监主事顾却月有言。”

周元忠高坐案几后,犀利的眼神扫过堂下顾却月。

“讲。”

顾却月向前一步,单薄的肩绷的笔直。

“是,大人。”

她转向高希和发问,“高大人自诩案子审的明白,可知现场除了下官、陆大人、张石以及死者,还有第五个人的踪迹?”

众人皆目瞪口呆,周元忠敛了神色,“何出此言?”

顾却月转向周元忠,恭敬道:“大人莫急,案发后河神庙离奇走水,待下官第二日再探时河神庙已是一片灰烬。”

堂上人神色各异。寺正周元忠面露遗憾,若不是大火,现场应当能找出更多有用的线索;陆钦站的笔挺,虽说此事对他极其不利,但顾却月端详许久,终究没从他面上找出一丝慌乱来;最站不住的是高希和,目光闪烁,四处乱瞟。

他俯身问周元忠,得了应允后质问顾却月道:“你不过是小小九品主事,何曾对断案有此等研究,勘察现场何时用的到你?只身勘察即便找出些许线索,怎知你没有私下动手脚?”

阳光透过蓬松的,如新棉絮般的云彩斑驳照进公堂,顾却月嘴角扬起极淡的弧度,一双眼睛盯着高希和道:“高大人,下官所查皆不是隐秘,大人现下便可派人前往河神庙验证。”

“上官在前”,她恭敬转向周元忠,“高大人这么阻拦我,究竟是为了维护公堂秩序,还是根本不敢让我说下去?”

陆钦收住身形,行了个标准的文武通礼,躬身时腰背挺如松柏,“周大人,衙门办案自有一套规章,然循规蹈矩或许易被桎梏,顾主事未受思想束缚,或许别有见解也说不定。”

“讲来”,周元忠道。

“是,大人。”

顾却月解开囊包系带,从里面拿出两块烧焦的碎砖头,行至正中,以便周元忠能看清她手中所拿。

“大人请看,这是走水后河神庙正堂的青砖,也就是墙角坍塌,尸体滚落的地方。”

在场所有人都睁大眼睛,试图从两块乌漆麻黑的碎砖上找出什么差别来。

碎砖呈到周元忠案前,对比几番,他疑惑开口问道:“这砖,除了都被火烧过大部,未被烧过的地方生了青苔,还有什么问题?”

“大人好眼力,两块碎砖都生了青苔,可这青苔与青苔之间可是大有学问。”

她指着周元忠左手边碎砖,“这块青砖上生的青苔形似绒毛,触之柔软,是墙苔。”

又指着起右手碎砖,“这块青砖上生的青苔形似丝绦,暗绿色,是河苔。”

在场众人皆以水为生,判断墙苔、河苔并不是什么难事,顾却月的话可谓抓住大家眼球,一时间不管离得远的靠得近的,全都瞄向条案上油绿的青苔。

陆钦静静看着她说青苔的不同,万万没想到仅仅三日,眼前女子竟然能根据杂乱的线索推演至此。

这一刻,看似孱弱的女子再一次带给他意外之喜。

他饶有兴味的听着,双手到腰间把原本规整的蹀躞带推向一侧,停留一会儿后又悄无声息理好。

周元忠捻起青苔反复辨认,目光扫过砖面,“的确如你所言,可这与本案有什么干系?”

顾却月胸有成竹,抱拳道:“大人莫急,容下官慢慢解释。”

说话间她又拿出颗浑圆卵石,石头上暗绿青苔与其中一块碎砖一模一样。

“大人请看,这是下官从河神庙后河水里捡到的石头,青砖与鹅卵石生了一样的河苔,说明青砖曾经在河水中浸泡过一段时间。”

顾却月话音悬在半空中,侧目扫过在场所有人,“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北墙本来就是坍塌的,是有人掐着点垒好了它。”

周元忠点头,“确有道理,可这能说明什么?”

顾却月回头看一眼陆钦,她不明白为什么此人一直到现在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知道她一定会拿出翻案的证据一样。

可惜,直到如今她始终没能找到实质线索,能做的仅仅是拖延时间,再寻突破而已。

只要不定罪,一切便还有转圜。

“周大人,河苔离水不出几日便会枯萎,河神庙青砖本该生墙苔,却有一半青砖生出河苔。恰好河神庙后有条河,这足以说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河神庙东北墙角本就是垮塌的。”

“当我与陆大人进入时庙中墙壁完好,说明有人先我们一步进入庙中,那么先我们一步进入庙中的人是谁?他做了什么?他会不会见过重要线索或者他本身就有嫌疑?”

眼见陆钦定罪已是板上钉钉,现下突然出了变数,高希和站起来想说什么,还没开口便被顾却月打断。

“周大人,本案调查至今已经出现新的、足以影响案件后续进展的线索。《燕律疏议》有言,证新得实迹者,应即停决重审,故现应暂停堂审,重新梳理证据,来日再行判决。”

……

酉末,顾却月拖着两条灌了铅般沉重的双腿回到客栈,随手拖过把木椅坐在窗边。

大理寺的人提前到达,已经没有什么时间能留给她。

她心绪乱的很,像这个案子一般盘根错节。

夜风吹进来,带着窗外人群的熙攘,扰的人更加烦躁,顾却月起身关窗,猛然见街上行人四散。

再抬眸,县衙方向光亮异常。

走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