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妻俩非要一较高下[种田] > 第26章 晋江独发

夫妻俩非要一较高下[种田] 第26章 晋江独发

作者:元认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9 19:44:45 来源:文学城

【家法临头】

本来还想再考虑些时日的章玄玉,一下就定了往后科考的目标。

多出的一科农学并不是她的负担。

她想用脑中的现代知识,为百姓们做些什么,既然已经来到这里,也总要为国百姓做些什么,哪怕只有一点点,也是很不错的。

即使她最后做不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

脑中被各种想法占满的章玄玉,这下也不再消极。

眼尾的潮红变成了激动,迎着光站在茶棚下,整个人像是被点燃的火折子,炙热的光焰几乎要冲破眼眶。

紧攥成拳的手指又有了开裂的地方。

鲜红的血液自指缝中落下。

很痛,但也足够让她记住如今立下的誓言。

眼前的百姓越来越多,躁动中还传出几个胆大郎君的讲话声。

“大人,要把这些年猪先杀了给我们这些人吃?”

“哪能?兴许是先给猪肉卸开,等着年底再用。”

“好些日子没尝过荤腥了。”

“过年前,东城区剩下的土坯房也该建好了。”

“如果日子就这样无灾无难的过着,真该给老天多祭祀。”

“啊?不会真把两头猪拿去祭祀吧。”

话题跑偏的很快。

难民们几乎不相信,这些会是给他们吃的。

这也不怪他们妄自菲薄,只是按往常的思维来看,哪有知州会让难民吃这些好的。

这次赈灾的钱粮能剩这么多,多亏是几处府县的监督。

青州各府县的城门口,张贴着明显的告示。

银两和粮食的消耗清单一一罗列出来,就算有人想要昧下些,他们还得估量一下,自家有多少人口供女帝砍头的。

自女帝继位后,先前那个知理仁爱的皇太女如同消失了般。

女帝她雷厉风行了许多。

兴许是先女帝在时,皇太女收敛了心性。

这不刚继位,就将总在前朝跳脚的几位挨个撸下。

女帝的心思谁也猜不准。

反观现在早起上朝时,少了很多乌烟瘴气。

一连推行了多项利民的条令。

虽然大刀阔斧了些,但今日来看,很多百姓确实于此中受益。

本来还想谏言的史官一下收敛了态度。

上朝时也不再萎靡不振了,各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在她们笔下。

凤栖国前所未有的强盛王朝,一点点诞生着。

女帝的旨意传至四方。

唯独隔壁虎视眈眈的江澜国多次挑衅。

尽管今年年底已经打败了对方。

可他们就像跗骨之蛆一般,紧缠着凤栖国不放。

京城朝堂上。

女帝凤千珏垂眼扫视着吵得不可开交的文武两官。

言辞激动间,竟有些大臣用了妇人之间等不雅词汇,惹得立于高台之下的女婢表情微变,看向大臣时,眼角的余光往龙椅上瞟。

冕冠晃动的珠帘后,是一张媚艳到极致面孔,上挑的丹凤眼眸光流转间。

既有春水潋滟,又似淬了千年寒冰。

玉手翻阅一卷周折的刹那,轻飘飘的视线落在了几位跪得颤颤巍巍的大臣身上。

朱唇轻启吐出的每一个字都裹挟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江澜三城边界,朕要虞将军两月之内拿下。”

女帝开口的瞬间,底下站着的大臣纷纷闭上了嘴巴。

被称作虞将军的女子从武官行列站出,上前叩拜后领命。

来回间,快步带动些许微风,下垂的面纱之下,露出右颊那处深可见骨的刀痕。

惹得女帝眉头微蹙,又下了一道旨意:“小易子,太医院的玉红膏,下朝后拿给虞将军。”

“喏”

“陛下恩泽似甘霖,臣必当恪尽职守,不负陛下栽培”

……

休息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年底前五天,来罗青府的最后一批人也架着马车走了。

此时的章玄玉正坐在摇晃的车厢里,翻看着知州大人临行前赠送的一箱子书籍。

突然开始用功引得车上四人,一脸好奇地盯向了她拿手中的书。

向来没有这般好学的家伙一朝内卷起来,学舍的同窗们定是万般好奇。

紧挨着她坐的顾明率先开口:“阿玉,你这看的都是啥?怎么还有农学书?”

多日未见的赵珂也接腔道:“就是,怎么?墨珩要考农官了?”

“确实有这个打算。”晃晃悠悠的马车里,章玄玉继续看着书,抽空抬眼回道。

“不是吧,咱们学舍除了孙倩颖那个好学生外,今天怎么又加了一个?不行!拿给我一本,我也要看。”顾明锦哀嚎出声,双手不停地扒拉着书箱,直到拿出本未看完的话本,这才停止了动作。

半倚在车厢上,淡定地翻开几页,继续看了下去。

不知该说她些什么的孙倩颖,扶额摇了摇头。

车厢里又是一阵欢声笑语。

眼见着落上的积雪被压成厚厚的坚冰,马车行进间总有些磕磕绊绊,回去的道路行得艰辛。

走走停停八日,才回到了卫江府。

卫江府城门口。

进出的百姓前所未有的多。

来往间,章玄玉透过车厢还能听到旁人要多买些荤腥的打算。

视线在车窗外停留。

百姓的背篓里,竟满满都是过年需要的东西。

最上面包裹吃食的油纸外,还贴了张菱形的小福字。

马车前行间带动了不少人的惊呼。

“去青州的车队回来了!”

“听说他们这群学子可遭了不少罪。”

“哎呦,你可说对了!我听人说青州有个府县山塌了半边。”

“啧啧啧,这可没把人埋了?”

“哪能啊,府县的百姓倒是没事,反倒他们的家产打水漂不少。”

“对了,你听说吗?咱知府家的大小姐在青州吃了大亏。”

“什么!怎么回事儿?!”

学子们是在书院内下车的。

知府家的等候的马车,最早把周霁月给接走了。

驾车的小厮面上堆着笑,生怕大小姐的怒火会发泄到自己身上,扶着大小姐进马车的丫鬟,躬身趴在对方耳边说着什么。

周霁月的表情根据贴身丫鬟的话,一阵红一阵白。

这次她算是逃不掉了。

本想着有青州知州坐镇,她不会碰上什么事情。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那个贺家二小姐在城外避难时,认出了站在桑青书院队伍前的周霁月。

在后续清理西城区时,可给她找了不少麻烦。

其中的桩桩件件,周霁月现在还不想提,尽管两人互找不痛快,可最后也不知怎么被时大人听进耳中。

两人得了各打二十大板的下场。

其实衙役们也不是真打,而是将她按在府衙前象征性的小惩大诫。

可当着不少同窗的面,周霁月还是觉得这张脸是丢尽了。

哪怕那个贺家二小姐是被人抬回去的,可她还是难咽下这口气。

然而她还没继续报复的小动作。

她娘的一纸传书,把她未发泄的怒火死死压制住了。

如今周霁月也回来了,她也只能灰头土脸地顺从入府。

一辆马车缓缓行至卫江府南城区。

这里的每户院子前所未见过的大,哪怕青州住下全部学子的宅院,都不及此处的三分之一。

外观朴实无华的马车继续往里行进着,粗布所制的车帘在寒风中轻轻晃动,旁人自外看来,这根本就是普通马车,若放在车辆队里更是毫不起眼。

然而当车帘被一只纤纤玉手掀起一角时,里面的装潢才真正闯入脑中。

车壁上挂着不同花纹的绸缎,上面绣着些花鸟鱼虫,金线银线交织在其中,铺着柔软的狐裘的座椅上,正坐着有些不高兴的周霁月,气闷地吃着丫鬟送到嘴边糕点。

马车很快在一处五进的院子门前停下。

眼前朱红的大门比寻常人家的门高处许多,足够两辆马车并行通过。

大门主体由材质坚硬的红木制成,门上被漆成古朴厚重的朱红色,上面整齐地排列着金色的门钉,每颗圆润饱满直径约有拳头大小,中央是一对黄铜兽面铺首,圆睁的瞳孔像是要吓跑某些不速之客,表面闪烁的光泽跟大门相辅相成,增添了几分威严。

门楣之上是一对雕刻着图案的门簪,图案繁复多样左不过也是些吉祥富贵的纹样,两侧则是悬挂着一幅对联。

墨迹新鲜像是才书写不久的。

苍劲有力的字体书写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2]

早已等在门口的家丁迅速打开大门,等马车路过时恭敬行礼后才快步跟上,向内通传的婢女,已经将大小姐回府的消息,小声说给了待客厅堂内喝茶的周知府。

旁边依次坐着大郎君和几个明显年龄小点的男男女女。

百来平方的厅堂内不过七人。

身后添茶递水的小厮们低头站着,只有几个主子的奴仆贴身服侍着。

进院后,周霁月就下了马车。

一路穿过院中的园林景观,直奔四进院落的厅堂。

厅堂内两侧的桌椅排得很开,中间留着的位置按理说是等人到齐后摆桌吃饭的。

可惜今天并不如往常一样。

周挽澜正端坐于主位之上。

原本沉稳如山的身形,此刻却隐隐透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暗潮涌动,她喜怒不形于色,面容平静得近乎冷漠,但若是细心观察也能发现其中的压抑。

旁边的大郎君扫过娘子一眼后,眼中的担忧更甚了。

大女儿这次闯下的祸事,他也没法遮掩。

一条条出格的行为,全被时知州传信给了周挽澜,上面还记着明晃晃的忠告。

‘为姊进一言,培育令媛为当前要务,此乃门楣之光,亦乃社稷之幸也。’

文章引用:

[1]“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这句话摘录于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其中略微改动。

[2]“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句名言摘录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三槐堂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晋江独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