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缚明月 > 第2章 第2章 少年往事

缚明月 第2章 第2章 少年往事

作者:携月乘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4:50 来源:文学城

公主府的马车摇摇晃晃,一路驶入承天门,在守卫核对玉符时,阮娴指尖挑开车帘,悄悄瞥了一眼那宏伟的宫门。

原来这便是皇宫。

她在公主记忆中窥见过一些画面,可亲眼所见,又是另一种感受。

而公主的记忆,也有些模糊了。

自与那位弑兄登基的皇帝决裂,搬入公主府以来,整整三年,公主入宫的次数屈指可数。

当今的天子阮令,是公主的异母兄长,先帝的第二子,其母为继后端容,出身大族崔氏。

先帝与元后敏仪伉俪情深,立其遗腹子为太子,即便太子昏聩无能,朝中怨声载道,亦不曾有过改变储君的念头。

先帝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驾崩当夜,阮令鸩杀太子发动政变,在以崔氏家主崔卓为首的一众肱骨大臣拥护下,顺利登上皇位。

而作为先帝与后妃们最疼爱的掌上明珠,公主自小被养在蜜罐子里,养成了一副骄纵天真、重情重义的性子,得知阮令残害手足,公主曾当面痛骂其谋权篡位,并扬言与他决裂,自请迁离皇宫。

之后,她便被视为太子残党,削去一半封邑,软禁于先帝为她备下的公主府中。

皇权变更的动荡平息后,这位以贤德之名闻世的皇帝有心缓和关系,下令解除公主府禁令,而公主却依旧不肯服软,以为父守孝为由,闭门三年,非诏不出。

宫中不许马匹横行,过了承天门,阮娴便换乘上宫里准备给贵人代步的肩舆,与此同时,寿康宫内的安太妃也收到了阮娴入宫的消息。

本就翘首以盼的安太妃听到消息更是坐不住了,到庭院中里一圈一圈地踱着步,门外一有动静就要去看个究竟。

是以阮娴刚一落轿,抬头就瞧见安太妃迎面而来。

她一路行来都在琢磨如何与太妃相处,未料到碰面得如此突然,一时无所适从。

可很快,阮娴就发现自己的担忧都多余了。

因为……这位太妃娘娘几乎没有给她说话的空间。

她打过招呼,不等再多说些什么,就被安太妃接二连三的话语淹没了。

“千盼万盼,可把我们长徽盼来了!快让我好好瞧瞧……天可怜见的,怎么如此消瘦了?”

“来来,进屋说话,屋里暖和!炉上正煨着鸡汤,赶快喝几口暖暖身子。”

“你这孩子,怎么忽然病的这样重?听说是受寒了?是晚上睡觉没好好盖被子,还是嫌冬衣臃肿不愿意多穿?”

“你啊你,可真是把母妃吓坏了!我是日也念着夜也念着,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担忧你一个人孤零零在宫外头吃不饱穿不暖,得不到好照料……”

阮娴被连串的关切簇拥着,直到入了殿也没机会接上话,好不容易等到话口来答复安太妃的关心,话到嘴边却立马又被一碗鸡汤堵了回去,只好乖乖喝汤,静静听安太妃唠叨。

她为何落水至今成谜,府上人都不理解她那日抽的什么风跑去池塘边,她自己也没从公主的记忆中找到原因,既然解释不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她干脆让所有人瞒下内情,太妃这边问起来也只是说着凉。

还好瞒住了,若是透露真相,她可招架不住这质问。

担忧之词说够了,安太妃又关心起她的近况,阮娴有一搭没一搭回着话,鸡汤添了一碗又一碗。

她此刻的心情就如同这手中的汤,过多的摄入难免让人产生负担,但体会到的更多是沁入心脾的温暖。

安太妃出身将门关氏,武将教养出的子女,似乎都有几分爽朗的豪情,而作为疼爱孩子的长辈,她又对她倾尽慈爱关怀。

阮娴明明是头一次与安太妃接触,却倍感亲切安心,仿佛与某位相识许久的长辈交谈,恍惚间,她甚至从安太妃身上看见了母亲的影子。

日渐远去的前世记忆里,那道愈发模糊的身影在错觉中同眼前之人重合,阮娴鼻子一酸,猛地垂下眼睫,盯着白瓷汤碗里自己的倒影,藏起情绪的波澜。

安太妃此时不知抛了什么问题,停下滔滔不绝的输出等待她的答复,却见她久久不做言语,于是催道:“长徽,长徽?你觉得母妃这想法如何?”

“啊?嗯。”阮娴平复好心情,若无其事地抬头看向她,“娘娘说的自然在理。”

“那就好!我还以为你会不情愿呢!”安太妃“啪”得一合掌,笑得眉眼弯弯,“那就这么说定了,等阿尧回来,我立马安排你们见面。”

“诶?”

等等……

阿尧是谁?什么见面?

阮娴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安太妃口中的阿尧,应当是她兄长镇北侯关大将军的次子,关昱尧。

因为安太妃的原因,关昱尧与公主自幼相识,但他性格顽劣,酷爱捉弄人,公主十分讨厌他,碍于安太妃的情面,才勉强与他维持着表面上的相安无事。

回忆中的小男孩总爱做些令人发指的恶劣行径,譬如硬拉着她去看尚未化茧成蝶的幼虫,故意用泥水渐脏她的新裙子,用弹弓假装射鸟却朝她弹石子云云,阮娴光是回想就忍不住皱起眉头。

他们又不熟,有什么好见的?

“娘娘可否再说一遍?”

安太妃见她似乎终于回过味来,本因她含糊应下而庆幸的心霎时又悬起来,眨眨眼心虚道:“你这孩子想些什么呢?跟母妃说话也走神。”

身旁侍奉的侍女互相对了个眼神,彼此心领神会地默默垂下头来,心道娘娘您想随口一提将公主糊弄进圈套的打算本就亏心在先,怎么还倒打一耙上了。

与此同时安太妃换上语重心长的面孔,拍拍阮娴的肩叹道:“长徽啊,你自小娇生惯养,这小胳膊小腿弱不禁风,受点小风寒就病来如山倒,叫我可怎么放心?这不,阿尧过两日就从边关回来了,正巧趁着这个机会让他教你几招,一来强身健体,二来,若是遇上什么危险,你也能有些自保的手段。”

原来安太妃是这个想法。阮娴了然地点点头,颇为赞成她的提议,不过……

“娘娘,我自是乐意学的,可我与关小将军素来不大对头,况且还隔着男女大防,向他请教是否不妥?”

“哎,母妃何尝不明白男女有别?只是你有所不知,我入宫之后,关家的娘子军无人带领,渐渐地就销声匿迹了,这一代的小姑娘,顶多会些花拳绣腿,自保都够呛,谈何教人。”

安太妃提及此事,当真是惋惜不已,惆怅地连声叹气:“我年少时使得一手好枪法,入宫后却连兵器都碰不到,如今即便有心传授于你,恐怕也无能为力了。”

阮娴听她感慨,联想到自己的母亲,一时五味杂陈。

安太妃与阿娘果真有许多相似之处。

她曾听阿娘提过少年时的往事,她精通刀枪棍棒,更是舞得一手好剑,曾随外祖驰骋疆场,利剑所指之处,锋芒逼人。

可嫁入陆家之后,繁文缛节便束缚了她的手脚。她的父亲是一介文臣,夫妻二人虽情投意合同心同德,可她终究回不去从前。

庭院深深,将人囚在其中,白白蹉跎了年岁。

“再者说,我深思熟虑后选中阿尧,也并非仅仅因为他是我的侄儿。阿尧这些年来战功赫赫,是关家军年轻一辈的翘楚。他的一身本领,都是战场上真刀真枪厮杀来的,常言道,务学不如务求师,他来教你,你定能受益匪浅。

“我知道,阿尧小时候是淘气了些,常常惹你不快,不过他这些年在军中磨砺,早就改了性子,这一点你大可放心。如今的他啊,我就算借他十个胆子,他都不敢再欺负你。”

于理,阮娴很是认同安太妃的建议,可于情,她仍然对关昱尧的品行持怀疑态度,于是沉默地思索了好一会儿。

安太妃等得心焦如焚,还想再补充点什么说服阮娴,却见她点了点头。

“你这是答应了?”

“嗯。”阮娴看着她惊喜的表情,轻笑道,“娘娘为此如此费心,我岂能辜负您的好意?”

一想到阿娘在舞剑时熠熠生辉的模样,她便已经心动了。

试试吧。

碰一碰母亲曾经紧握过的刀剑,哪怕学个一招半式,也算是隔着漫长的时光,与她并肩站上一回。

区区一个关昱尧算得了什么?

“好!”安太妃大喜,“我就知道,我们长徽是个让人省心的好孩子!”

阮娴乖顺地点点头,心中暗暗祈祷关昱尧如今是个好相与的,一时间没留意到门外急匆匆的脚步声。

下一瞬,她果然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

“阿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