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和听到受伤两个字,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师父,那你练剑时,有没有被兵器伤过?”宋天和默默抬头问,声音里带着点好奇和莫名的关心。她想起沈清辞指尖的薄茧,她是经常拿刀剑的人,身上应该多多少少会有一点伤吧。
沈清辞的动作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翻着图谱,然后语气随意的回答:“习武之人,哪有不受伤的。”
果然,沈清辞也是个会受伤的人。
“伤得重吗?”宋天和追问,眼睛瞪得圆圆的,“是像图谱上画的那样,或者是像《江湖志》里面的那些大侠一样,会流很多血吗?”
“有些是皮外伤,养几日便好。”沈清辞的指尖划过图谱上的被兵器伤过后的刀疤示意图,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别人的事。“也有一些重些的伤,比如,后背曾挨过一刀,深可见骨,躺了三个月才能下床。”
深可见骨?想想都觉得好可怕。
“后背?”宋天和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想象着那道伤口的样子,只觉得一阵好奇,还有一点心疼。“现在……现在还能看见疤痕吗?”
沈清辞抬眼看向她,发现了宋天和眼里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关心,她喉间动了动:“嗯,留了道很长疤。”
“我能看看吗?”宋天和脱口而出,话一出口,她就觉得不妥。但是虽然觉得不妥,但她还是想看一下那一道伤疤,她想知道她曾经的痕迹。只是一想到沈清辞露出后背的画面,她脸颊瞬间微微发烫了起来,她紧张的眨眨眼,随口找了个理由。
“我、我是想看看伤口愈合的样子,也好知道以后受伤了该怎么处理……”
沈清辞看着她理由不充分的解释样子,眼底闪过丝复杂的情绪。她沉默了片刻,才轻轻摇头:“不行。”
虽然说她们两个都是女子,但是她身后的那一道疤有点吓人,沈清辞担心宋天和看到以后会吓到。
“为什么?”宋天和不解,语气里带着点小小的执拗。不知道为什么,越是被拒绝,她越是想看。
“我就只看一下而已。”
“那伤疤看着有些吓人。”沈清辞的声音低了些,目光落在窗外的雨幕上。“会吓到你的。”
她后背的那道疤,是当年为护一个孩子挡山贼时留下的,足足有半尺长,愈合后像条丑陋的蜈蚣爬在皮肤上,寻常大夫见了都觉可怖,何况是金枝玉叶的公主。
宋天和看着她避开的目光,明白了她不是不愿,是怕自己吓着她。这种小小的关心,让她心里有股暖暖的感觉。
“我不怕。”宋天和还想坚持,她小声的说,声音很坚定。“再狰狞的疤痕,也是你勇敢的证明,你是我师父,我怎么会怕。”
沈清辞的指尖在图谱上微微收紧,绢布被捏出浅浅的褶皱。她看着宋天和眼底的认真,可能这段时间里面刚刚产生的那一种感情在作祟,使她对自身的皮囊有了不一样的要求,一道长长的丑陋伤疤,怎么能和公主白皙透亮的在一起?
可……她又不想拒绝宋天和的“期望”。
“以后吧。”她终是松了口,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给出了一个拖延时间的话语。“等你再长大些,能承受这些了,再给你看。”
宋天和点点头,没再追问。
因为她相信沈清辞答应的事,总会做到的。
雨渐渐停了,有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通过窗户进到殿内,投下斑驳的光影。沈清辞收起图谱时,见宋天和还在盯着那柄“割鹿刀”看,随口一问:“怎么,想学用刀了?”
“不是。”宋天和摇摇头,拿起那柄钝剑的图谱,然后轻轻的笑着说道:“我还是喜欢剑,像无锋先生那样的剑,像你给我的木剑。”
沈清辞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嘴角几不可查的微微上扬。她看一眼窗外,说道:“等天晴了,我便教你怎样让剑有‘仁心’。”
宋天和满眼都是期待。“好。”
殿外的水珠顺着屋檐滴落,敲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像在应和着什么。宋天和看着沈清辞收拾图谱的身影,看着阳光落在她发间的木簪上,心里暖暖的,跟沈清辞在一起就是没理由的很开心。
雨停了,沈清辞和宋天和一起去到演武场练剑。
雨后的阳光正好,透过演武场的梧桐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光影偶尔落在宋天和翻飞的剑穗上,映得那颗小珍珠闪闪发亮。她正练着“流风剑”的“回风式”,手腕轻转,木剑在身前画出个圆润的弧线,带起的风卷起几片落叶,又随着收势轻轻落地,动作已比初见时流畅了许多。
“手腕再沉些。”沈清辞的声音从对面传来,带着点温柔的清冽。“转身时腰要稳住,别晃。”
宋天和依言调整姿势,再次转身时特意收住腰线,果然觉得剑势稳了不少。她抬眼看向沈清辞,见她正微微颔首,眼底带着浅淡的笑意,心里顿时甜丝丝的,练得更起劲了。
不知练了多久,宋天和额角沁出薄汗,呼吸也微微厚重了些,她才收了势,提着剑走到石桌旁,沈清辞给她倒了一杯茶水,她端起沈清辞倒的的薄荷茶一饮而尽。
“师父,我练的怎么样?”她用手背擦了擦自己额角的汗,忍不住问沈清辞,眼底亮晶晶的。“是不是比昨天好?”
沈清辞随手递过帕子给宋天和,然后告诉她。“进步很大,”
她的语气里带着真切的赞许。“‘回风式’最忌浮躁,你今日沉得住气了。”
这句夸奖,让宋天和心里欢喜,她捏着帕子的手紧紧的,然后轻笑出声。
“我以后会越来越厉害的。”
宋天和的话刚说完,她的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廊下站着道明黄色的身影,她的眉头皱了起来。“父皇?”
皇帝向她们走过来。宋天和默默行礼,沈清辞也跟着躬身。
“参见陛下。”
皇帝笑着摆摆手,缓步走进场中,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圈。“朕路过,看你们练得专心,便没打扰。”皇帝看向宋天和,眼底带着点慈父的笑意,“练了多久了?瞧着气色不错。”
“回父皇,练了一个时辰了。”宋天和低着头,脸颊还泛着练剑后的红晕,她忍不住说了一下刚刚沈清辞对自己的赞许。“沈师父说我今日进步了。”
皇帝看向沈清辞,语气带着几分考较。“沈大人觉得,昭阳这剑法练得如何?”
沈清辞站直身子,语气恭敬却不失真诚:“公主天资聪颖,又肯下苦功,短短数日已有小成。尤其是‘流风剑’的灵动,已颇有几分神韵,假以时日定能大成。”
宋天和听到沈清辞夸她“天资聪颖”四个字,耳朵情不自禁微微发烫,心里很高兴。她偷偷抬眼看向沈清辞,见她神色坦然,原来在她眼里,自己竟是这样的。
皇帝听得开怀,抚着胡须,笑道:“朕就说昭阳这孩子只要用心,没有学不会的。”他转向宋天和,语气柔和了些。“看来让沈大人教你习武,果然是对的。”
宋天和“嗯”了一声,心里却还在想着沈清辞刚才的话,连父皇的夸奖都没太往心里去,只觉得沈清辞那句夸赞,比任何赞都让她心动。
三人在石桌旁坐下,侍女青禾适时地奉上新沏的龙井,皇帝接过茶杯,却没立刻喝,只是看着宋天和,轻声说道:“再过几日便是你十七生辰了,朕想着,给你办场热闹的生辰宴。”
宋天和愣了一下,随即说道:“不用太热闹的,儿臣只想……”
她想说“只想和沈师父一起过”,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改成,“儿臣只想简简单单吃碗长寿面就好。”
皇帝却摇头。“那怎么行?你是朕的掌上明珠,十七生辰是大日子,该办得风光些。”
他顿了顿,目光掠过演武场的梧桐叶,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朕已让人拟了名单,邀请京里的世家子弟和适龄的大小姐们都来宫里赴宴。”
宋天和的心猛地一沉,手里的茶杯微微晃动,溅出点茶水在指尖,凉得让她打了个激灵。她几乎立刻就明白了父皇的用意。哪里是单纯的生辰宴,分明是借着机会,让她再看看那些“候选驸马”。
“父皇……”宋天和的声音有点发紧,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下意识地看向沈清辞。
沈清辞这个时候正低头看着茶杯里的茶叶,侧脸在阳光里显得格外平静,看不出她是什么情绪。她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出点青白。
皇帝没注意到宋天和的异样,自顾自地说道:“上次御书房的事,朕知道你心里有气。生辰宴上你放宽心些,就当认识些新朋友,若是有合眼缘的……”
他故意顿了顿,看着宋天和的眼睛,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也好让朕和你母后放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