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郎要我干翻所有人 > 第53章 第 53 章

夫郎要我干翻所有人 第53章 第 53 章

作者:坏蛋猫两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3:50:45 来源:文学城

“小白这是怎得了?好歹你叫我一声哥,有什么事跟哥说。”谢行拍着胸脯说。

谢白见他一副言真意切样,心道不管了,当即直说:“三哥已经成亲,应当要撑起门户。不光家里的事,地里的货也是要做的。听娘亲说三嫂出嫁前过得很辛苦,如今嫁与三哥,三哥该疼惜三嫂才是。怎能嘴里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

这是嫌他对姜明不好?谢行满头问号:“我做了什么?”他究竟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惹得一向崇拜他的谢白不满?

“三哥既要装模作样,我就不客气直说了。”谢白细眉微蹙,眼露谴责:“三哥在家里煮饭做菜没得挑,但汉子可不能整日知围着锅炉转。哪有汉子日日光睡觉不出门不下地的。”

“地里都是脏活累活,怎能全推给三嫂一个哥儿去做呢?这不是吃软饭让三嫂养着嘛?此等行径与姜家那群懒虫有甚区别?”

谢白虽整日跟在哥哥身后,但道理还是懂的。他哥十二岁已经是个小男子汉了。两兄弟一起闯祸从来都是他哥挨骂挨打把他撇出去。要做事也是他哥先上。谢明都懂得的道理,怎么三哥十八了还不懂。

真是让人发愁。

谢行这回听明白了。但是他家地里哪有的?晌午刚拿回地契,睡一个觉,农活就寻上门了?

“姜明在地里干活?”谢行抓重点。

谢白蹙眉道:“太阳挂头顶的时候,三嫂就下地了。我去给爹爹送水时瞧见的。我问三哥怎得不下地,三嫂说你最近忙没喊你,好让你歇个好觉。三哥,三嫂对你多好。你怎么能这样?一觉睡醒再怎么着也该下地了。总不能把地里的活全推给我们哥儿来做吧?”

“我冤枉啊。”谢行根本就不知道家里还有农活要做:“地里还没种庄稼哩。要做什么?”

“三哥难不成四体不勤。种庄稼前得耕地除草,一堆活要做嘞。爹爹说明日过来帮忙,可三哥也得去做才行。不然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当初姜富要卖地时,谢行去过竹林地知道地方。他与谢白在村道边分开,自个走去竹林地。

越靠近夏天白天越长,此时太阳西下天却还是亮着的。

远眺去,田野里零散着有农人弯腰劳作。谢行一眼认出姜明。他对姜明的身形熟悉,竹林地又离得近。

谢行走到田埂边,影子拖得老长。黄土地中,身着素麻衣的姜明不停地挥动铁锄,一下又一下。

自谢顺去世后,谢宝不事农耕,田地都是谢勇安排耕种。铁质农具是好东西。于是,谢顺留下的铁农具到了谢勇家中。谢行回家后没多久,谢勇又给送了回来。也幸得是在谢勇家里,不然估计要被谢宝一并卖去。

姜明察觉有人,以为是碎嘴婆又来笑话他。

今天中午他没和谢行一块午睡,索性自个下了地。

常年劳作,姜明不怕晒不嫌累,想到这是自个的地种甚么都归自己,心里头火热着,一身使不完的干劲。

他在地里高兴着呢,路过的碎嘴婆问怎只他一人。姜明本来不想理会,但日子要想过得顺畅不可能不与人打交道,且谢勇还是里长,于是耐着性子回答。

“我得空就下地来了。”

碎嘴婆又问:“你家那位呢?”

“他有事不得空。”

碎嘴婆非要刨根问底追着问,姜明不耐烦当下不客气,碎嘴婆撇着嘴走了,不知她又从谁那里得知谢行一早去镇上,中午坐着牛车回来够没出过家门。

碎嘴婆子可有的说了,没一会在附近劳作的村民都知道了。谢家县城里回来的小子不是个好的,自个屋里躲活,让夫郎在地里做牛做马,跟姜富两口子没两样。碎嘴婆又假言假语“咱们女子哥儿不容易都是苦命人”,一番话说得不少婶婆夫郎纷纷附和,都说姜明从姜家换到谢家当牛做马了。

谢吉在另一处地里都听到风言风语跑来安慰姜明:“晚上我找大哥说去,是不能让行侄儿跟谢宝一样糊弄农事了。明儿我就来帮忙。”

不管姜明怎么解释,谢吉就是不听:“我知道你心疼他,但不能事事偏着他。汉子就该下地干活,哪有让夫郎下地自己睡大觉的。”

路过的村民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幸灾乐祸都跑姜明这来看,说道几句,甚至还有绕路过来的。

直把姜明看的怒火中烧。

谢家的八亩地,对外说是赁周家的。姜明心想要是说出地契写的我名,能羡慕妒忌死碎嘴婆。中午下地算甚么,他恨不得把地当祖宗伺候。

“怎么没喊我一块?”谢行挽起裤脚走下田埂。

姜明直起身来,一只手把住锄头,一只手撑着腰:“前几回从镇上回到家,你都起不来身,说是已经把脚走废了。怎么没在家里歇着,等歇好了再下地也不迟。”

“你不说这个还好,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前几回你怎么没告诉我大河村有牛车坐到镇上?”谢行抱怨道。

现代牛马坐到屁股生痔疮是常事,连走几小时路脚真受不了。更何况他还是咸鱼一条,而健身跟连走几小时的泥地还是不一样的。走几步,泥巴小石子卷到草鞋中硌到脚疼。

姜明“嘿嘿”一笑。谢行明白过来他是舍不得坐车的几个铜板。

地里已经翻好几垄,田埂边有几处摆着杂草,想来是姜明边翻地边除草的成果。谢行了然,庄稼没种下不代表没活做,耕地除草的事一大堆。

看来,在别墅养花种菜跟实际种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谢行动过在乡下买地包田过农耕生活的念头,不过被谢迎否决了。

“来,你教教我。”

谢行没带农具来,姜明拿起锄头示范给他看。瞧着简单,真上手也不难。谢行说:“我来锄地,你捡草根。夫夫搭配,干活不累。”

有些农活学起来确实不难,谢行还有些养花种菜的经验。只是锄地需要不断地重复,枯燥又漫长。

没两分钟,谢行觉得肩膀发酸但能坚持。五分钟、十分钟后,谢行觉得一直弯腰身体有些僵硬。姜明蹲在地上捡草根,谢行深吸一口气,咬牙微笑着继续。

半个时辰后,天色终于暗淡下来。远处已经有好些村民扛着锄头往村里赶。

谢行如释重负,半天才把腰慢慢挺直:“天黑了,咱赶紧回家吧。幸好现在天热起来了,菜不怕冷。”

姜明“噗呲”一声笑出来:“累了?那咱家去。下回换我翻地你捡草根。”

“还行,我感觉还好,就是有些不大习惯罢了。”谢行强颜欢笑。

姜明把杂草收拢成堆,准备抱去竹林地里扔掉,免得杂草又在地里生根发芽。

刚收拢好,又听到碎嘴婆的声音。

“哟,瞧是谁?太阳下山,县城来的公子爷可算下地了。姜明以后不用单打独斗的,可有得福享咯。”

这话说得难听。说太阳下山谢行出来做样子,讽谢行懒,刺姜明命苦。

姜明心里明白,碎嘴婆是记着中午他刺她的事,故意不给谢行面子。

“这地里一黑一白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白的才是小夫郎。黑瘦的是汉子呢。”碎嘴婆见姜明不搭理她,以为姜明知道她的厉害不敢回话了。

“碎嘴婆,你说话忒难听。都一个村里住着,谁家不知道谁家的事。姜明是在姜家的时候累着了。人小两口的事就你话多,也不嫌臊。”不远处的白荷走过来呛道。

白荷一说话,身后跟着的两个婶子也说起碎嘴婆的不是,毕竟谁还没被碎嘴婆编排过呢。

碎嘴婆却不怕众怒:“哪家夫郎比自家汉子还黑的,婆子我这么大年纪还没见过。哟,我就是随口说说。姜明是个大方的不会记恨婶子吧?”

谢行脸色难看起来,因他长得好脸皮也白嫩,在这些婶婆面前可没黑脸的壮汉吓人。碎嘴婆并不怕他,汉子爱面子是不敢打别家的女人哥儿的。打自家婆娘夫郎是自家事,打别人家的是不行的。

“想见一黑一白,等黑白无常来索你命,勾魂索往你脖子上一套,自然就看得到了。”姜明勾着唇角:“只是啊,怕那黑白无常嫌吵要割你的舌头先嘞。”

“婶子是个大方见识广的,可别跟我小年轻计较。那黑白无常我这般好年纪还真看不着,有些好奇哩。不像婶子,呵呵。不是我说,婶子确实是年纪大了些,差不多是时候了。”

“清明刚过去,婶子就来说些黑啊白啊的话,可不是撞见了甚么?”姜明扇着鼻子,表情有些嫌弃:“着实是晦气了些。”

白荷和两个婶子往后退了一步,离碎嘴婆远了些。

太阳不见踪影,竹林里刮起一阵怪风吹得哗哗作响。大风一过吹得人脖颈发凉。突然,竹林里响起一阵怪异的叫声,似鸟非鸟。

碎嘴婆吓得跌坐在地。怎么姜明一说黑白无常索命就阴风四起?碎嘴婆吓得把脏话憋回去,不会真有甚么跟着自己吧?

白荷和另两个婶子也吓到了,三人挤到一起挽着胳膊说要家去。

“你们快回家去吧。”

外头艳阳高照时,竹林里都都阴森森、凉飕飕的,更别说是傍晚有风的时候。竹林随风摇摆,好像真有什么怪物要冲出来。

碎嘴婆看向姜明二人,她总不好跟小两口挤着回家。于是慌忙起身,手支着地费劲起身,东一脚西一脚追着白荷她们去了。

白荷三人见碎嘴婆追来,吓得松开手四散奔逃。

“等等我。”碎嘴婆在后面追,不慎摔倒又赶紧爬起来。

白荷边跑边回头看,越跑越快,没一会不见了人踪影。

“白婶没事吧?”跑这般快,谢行担心她摔了。

“没事。白婶子刚嫁过来时,还跟着猎户进过山呢。不过没往深山里去。”姜明心里也有些慌乱,只把草堆放到地头想着明天再扔。现在没太阳他是不敢进竹林了。

他走近紧贴着谢行说:“咱也家去。”

谢行觉得有些不对劲又想不出来。直到晚上躺到床上快要睡着时,灵光一现终于琢磨过来了。

不是,他可怜巴巴的小夫郎怎么变得伶牙俐齿的了?

姜明裹着薄被缩成一团,睡容安静。

罢了,不是要紧的事。这样更好,他不用时时担心姜明被人欺负。

若是谢行问起姜明,姜明会告诉他,那是因为他底气足。他可是足足有八亩地的富哥儿了,他怕谁?

以前靠姜家漏下一口饭要忍着,怕名声坏了嫁不了秀才要忍着,事事都要忍着。

可如今不用了,他有家,有家人,有银子,还有土地。

他扬眉吐气,心中畅快,不再忍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3章 第 5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