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煲好,姜明趁热喝下。喝完药,身子不但暖和起来,肚子也有了一丝饱腹感。
姜明感觉舒服极了。他就着煮地瓜的温水刷了刷碗,一抹嘴:“走,数地瓜去。”
三十斤米,不过半麻袋,谢行一只手就能拎起来。按照他的饭量,三十斤米最多吃一个月。两人把装米的麻袋扎紧,防止受潮。
谢家给过来的大白菜已经晾晒过,外层叶片微蔫,剥开里面的菜叶依旧很嫩。白菜又大又重,一颗有两三斤,三十斤白菜不过十来棵。
两人把白菜码在屋里,靠着墙根部朝下垂直码放。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地瓜。地瓜在麻袋里放久了会捂烂。
谢行把地瓜从麻袋里倒出来,地上滚满了地瓜。谢行估摸着不止三十斤,只是不知是哪一家多给了。
地瓜有大有小,还有个别有切口的。两人先把有切口的挑出来。这种的容易坏,谢吉说要先吃。剩下的按照个头大小,整整齐齐排墙角里。
姜明看了特别开心,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这么多粮食。姜家的粮食藏地窖里,王桂花进进出出都要锁门,可不准他进去。
谢行运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算了算,三个月九十斤粮食,若是他一个人,一天只能吃一斤。
可现在是两个人,一人只能得半斤,根本不够吃。最重要的是,就三样东西,吃三个月下来眼睛都要发绿了。
这可怎么活?
姜明在旁边高兴地说:“好多粮食。”
谢行再一次感受到了时代的鸿沟。这么一点就好多粮食了?这点只能让他俩饿不死,根本就吃不饱。
“奇怪?”谢行说着,从最后一排拿上两条地瓜补到前面一排上。
前面六排队伍对得整整齐齐的。明明他排得好好的,一共六排对齐。剩下的几条放到第七排当小尾巴。怎么一回头第六排就少了。
谢行强迫症发作,一定要排好。
“冬日里真没其他的办法?眼下这点粮食可不够咱俩吃。”谢行问。
姜明听见这话心里一紧张:“什么意思?”不会想不给自己吃吧?难道他发现了?姜明略微心虚,缩着身子往旁边挪了两步。怀里两条小地瓜突然硌得慌,姜明心里突突地跳。
早知道就不偷偷藏地瓜了。
“冬日不是地瓜就是白菜,吃三个月人都要吃伤了。”谢行说。
实在不行他试着看能不能冰钓什么的,可这个家空荡荡的,实在找不到做钓具的工具。
姜明不理解,不吃东西人会饿死,没听说过吃东西还会吃伤的,有东西吃还不好吗?但想一想,也知道谢行在为冬日发愁。
说实话,今年的冬天对他来说已经算好。起码有张被子盖,有一口饭吃。以往在姜家,他冷到受不了便躺到柴火堆里,躺到稻草堆里取暖。
冬日活少,饭也少,一两天吃一顿是常事。当然,这是姜明的常事,不是姜家的常事。
姜明偷看一眼谢行,见他蹲累了,手忙脚乱裹着被子坐到椅子上去。
姜明忍不住问:“你怎么一直裹着被子?”
谢行神色一僵,不知怎得对着那双桃花眼说不出话来。虽然都是男子,但这小孩长得怪好的,真要说自己没穿衣服怪不好意思的。而且两人还要躺到一张床上去,好似他在耍流氓。
谢行干咳两声,掩饰道:“我特别怕冷。”
姜明看着他,眼神复杂。
怕冷,估计身体不好。是谢行自个身体不好,还是被他克的?如果谢行死了,谢家一定不会管他,姜富王桂花又要来打坏主意。
怎么办才好?
要是有个孩子就好了!
女子哥儿除了依靠丈夫父兄外,还可以依靠自己的孩子。有谢家的房子土地在,姜明觉得只要自己勤劳耕种,完全可以养活一个孩子。
“你蹲着不累吗?过来坐着歇歇。”谢行说。
这回轮到姜明神色发僵,他累但是他不敢起来,他偷藏了两条小地瓜在腰间呢。
“不累。我看着地瓜心里高兴。就乐意多看。”姜明依旧蹲在地上,瓮声瓮气地说。
谢行不由地竖起大拇指,厉害。年轻就是身体好。他蹲麻了,刚站起来头还有点晕呢。以后他可没这毛病,肯定是这段时间饿得。
以前觉得日子苦,现在发现什么才是真的苦。
窗外,不知何时又飘起了蒙蒙细雪。
人怎么能在没手机的地方呆三个月不出门呢?
“唉。”谢行叹了口气。
早知道就不偷地瓜了,脚麻了也不敢站起来。
“唉。”姜明也叹了口气。
“哟,还学上我了。”谢行苦中作乐。还好还有个人说说话。
幸好除了他还有一个活物在,还能说说话。就算不说话,看到有个同类在也好。不然,还没被饿死,他就得先发起疯来。
以后是宅家里,但手机电脑游戏电视剧一样不少,自己制作美食或是叫外卖一顿没少吃。
跟现在完全不一样。这里什么都没有,仿佛与世隔绝。哪怕你知道外面是村落,可谢行不认识人,也不想出门去认识人。
“说!”周助理一拍桌子,厉声喝道:“老实交待。”
谢子涵身体往被子里缩,可怜巴巴道:“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这话,周助理一个字也不信。谢家价值连城的玉佩都在你手上,你说你什么都不知道,混弄鬼呢。
谢子涵刚弄清楚自己不是鬼,而是莫名其妙来到几千年后。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更不认识那个可怕男人的弟弟。
“我说的都是真话。我叫谢行,出生于夏元十九年春,今年十七岁。就读于城东李家书院,夏元三十四年曾中童生。双亲是济源城里......”谢子涵的声音低了下去,李老爷不是他的生父。他的生父是乡村农夫,他只朦胧记得对方叫谢顺还是谢什么来着,记不清了。
“还不说实话。”周助理正等着戴罪立功呢,可惜遵纪守法惯了实在说不出什么威胁的话来。
“你说你叫谢行?”谢迎问道。
周助理的一下没声了,站着装鹌鹑。
谢迎神色不变,但谢子涵就是觉得他很不高兴。谢子涵机灵了一下,颤颤巍巍地说:“字子涵,可以叫我谢子涵。”
“玉佩是怎么来的?”
谢子涵拿出玉佩:“我出生时自带的。我也不知道它的来历,自小就带着,从不离身。”
周助理倒吸一口凉气,看着老实巴交的,实际扯谎不闭眼。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封建迷信那一套。要不,你说你是贾宝玉得了。
谢迎拿过玉佩,看了片刻放下,转身走了出去。
不对,玉佩不对。这块玉佩与他们家祖传的一模一样,就连上内环的刻字都一样。按理来说,不会出现第二块。
可是,就这么出现了。
他家的玉佩,小时候被谢行摔过,有一条小裂缝。可谢子涵手中那块,完美无瑕。
“谢总可就一个亲弟弟,你要知道什么说出来,好处少不了你的。若是刻意隐瞒,小心吃不了兜着走。”周助理说。
谢子涵乖乖点头。原来那个人的弟弟不见了,所以他看起来才这么凶。真好,那个‘谢行’不见了,还有家人在找他。而他不见了就是不见了,估计没有人在意了。
他也很想帮谢迎找到弟弟。对自己的来历一点也没瞒着,只是他真不认识他弟弟。
虽然开始害怕,谢子涵还想瞒着。但哪架得住谢迎的盘问,没两句就给人套了底。谢子涵索性一五一十把自己的事情吐了个精光。
好像帮不上忙。没想到换了一个时代,自己还是这么没用。
谢子涵有些难过。在这里,他帮不了忙。以前,也帮不了慕才。
周助理匆忙追上谢行:“谢总,联系过的历史专家,暂时没找到夏国的记录。”
“继续找。”
与其说是穿越,不如说谢子涵是神经病。周助理虽然觉得离谱,但老板好像信了。对老板的决定,周助理从不质疑,只一味执行。
这就是周助理年薪八位数的秘诀。少说,多做,然后遇见一位有钱且大方的老板。
谢子涵拿着护工送上来的营养餐,食不下咽。不是不好吃,只是他心里堵得慌。那种不知未来如何,始终被吊在空中的感觉在折磨着他。
“神啊,快点找到谢行吧。”谢子涵双手祈祷:“快点找到谢总的弟弟吧。”
谢行想着今天吃过地瓜了,不如晚上煮点白粥喝,放两片白菜叶,再放点盐巴,好歹又糊弄了一餐。
怎料,姜明根本不同意。
“今天已经吃过了。又不用干活,一天一顿就够了。”
午饭已经没得吃,晚饭还不让煮。谢行饿得前胸贴后背:“一天就两条地瓜,小心饿坏了胃。”
这话姜明可不同意:“大伙都这么过来的。干活的时候吃两顿,不干活就吃一顿。天天吃两顿,这些粮食哪够吃到春天?”
谢行眼前一黑又一黑。三个月啊,每天一顿,顿顿地瓜白粥白菜,谁受得了。但他也知今时不同往日,只能忍了下来。
两人煮半锅热水,各自喝了半肚热水,泡了脚。谢行穿的草鞋,不知是谢实的还是谢勇的,有点紧,还有味道。他也只能忍了。
从庖屋回卧室的路上,走起路上感觉肚子里的水在晃,反而更饿了。
“炸鸡牛排烤鸭酸菜鱼,烤全羊红烧肉猪肘子糖醋排骨......”谢行越念越饿。
“这都是什么好吃的?”姜明问。
“炸鸡就是一整只鸡,裹上面粉鸡蛋液,放锅里炸得表皮酥脆。捞起来滤油再裹上自己喜欢的调料,像酸梅粉、辣椒粉、孜然粉,一口下去嘎嘣脆,滋滋冒油。 ”
姜明想不出来,不过又是鸡又是面粉鸡蛋,还要油,一定很好吃。
姜明:“那得多香啊。”
谢行以前不大爱吃,嫌不健康。他好不容易练起来的腱子肉,可不能被炸鸡糟蹋了。
不过宅家无聊时,他会尝试做各种美食,只做不一定会吃。现在真是越想越后悔。
“以后哥带你吃。”谢行说。
这招是学谢迎的,收买人心先画大饼,饼多大多小没关系。
姜明胡乱点着头。以后什么炸鸡山珍海味之类的,哪有现在的两条地瓜好。他能不能活到那时候还不一定呢。
只是,好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饿着肚子来,又饿着肚子走。
来这世间一遭,是为甚?
天还没黑,屋里的光线还很亮。
姜明半眯着眼,看不清神色,良久,他应了一声:“好。我等着。”
该相信他吗?
男人都不可信。可是女子哥儿又只能依靠男人。多可悲啊。
但他好像跟其他男人不一样。
肚子饿得难受,谢行翻来覆去实在睡不着。
姜明受不了起身说:“我给你煮两条地瓜去。”
再把自己偷藏的两条一起煮来。姜明开始觉得自己不该偷偷藏粮食,可是他饿怕了。要他跟谢行说他是不敢说的,最好是偷偷吃掉,当没这回事。
谢行蛄蛹着起来:“我去煮吧。”
“你怕冷,我去。”姜明说着下了床。黄昏时分比白天更冷,姜明冻得哆嗦了一下。
“裹着被子去。”谢行说。
姜明犹豫了下,想着没人瞧见,又见谢行裹着一团看着的确暖和。他不再犹豫,披着被子到墙角拿了地瓜走出去。
谢行看着他走出去,等待的过程中,东想西想一番,实在找不出出路。
他是学金融的,宅家里学了很多手工活,会做很多美食。可现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连食材都没有,会做美食有什么用?
谢行忍不住收手祈祷。
“神啊,给点吃的吧。”
宝子们,有榜计划随榜更,或者日更。没榜的话更新会慢点。求个收藏评论营养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