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镜念完,赢靖却并未上前接旨,见此杨世镜的神色变了变,眉心压低,目光危险,“赢将军,你该接旨了。”
阳光从帐外透进,打在赢靖的脸上,映出他绷紧的下颌,气氛在二人无声的对抗中逐渐僵持。
赢照与赢戎也是面色难看,理智压着他们没有轻举妄动,眼神却紧紧咬着杨世镜手中那卷圣旨不放,在场所有人都知道,这门钦赐姻缘必然是一场鸿门宴。
铜壶里的水一滴滴落下,所有人的心中都绷着一根弦。
就在赢靖开口要以已有婚约之名推辞时,跪在侧边的赢玉却突然先他一步起身,伸手接下了那份圣旨,吐字如钉,楔入在场所有赢家人的心中,“臣接旨!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之后杨世镜又拿出另一份圣旨,展开宣读,“朕绍承洪基,临驭兆民,夙夜兢兢,惟期德被苍生,泽及四海。今者,上宪天心,下顺人理,朕子信王孳,与中垒将军赢氏,天作之合,缔结鸳盟。斯乃宗社之庆,朕心甚悦。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男女婚媾,乃人伦之始,王化之基。今既得此佳兆,宜推恩惠,以协阴阳,以广庆赐。
咨尔前日奏报,克获岐虏若干,本待常例处置。然朕念婚约吉日,乃天地之和气,不宜行杀戮之事,恐伤乾嘉之祥。
兹特颁恩诏:其一应生口,无论将士吏卒,皆悉赦宥,纵遣还国。
俾其归语乡里,使知大涼圣朝,非恃兵革之利,实怀柔远之仁。今日之赦,非赦其罪,乃承天庆,广朕子婚媾之喜也①。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共沐斯禧!”
念完最后的圣旨,杨世镜又对赢靖方才怠慢诏书的行为,隐晦敲打道,“宣威将军与二殿下这一对乃琼林玉树,仰仗天恩,得此钦赐姻缘,日后必定琴瑟和鸣,大将军蒙受陛下天恩,日后便是国戚,镜在此先恭贺大将军,万望大将军能继续为陛下效忠贞之节,竭肱骨之力。”
说罢,最后瞥了一眼垂首不言的赢靖,扬长而去。
待看不见人影,打发其他诸将后,赢戎一脚就踢翻了身旁的雁足灯架,咒骂起来,“真当自己是谁了,一个监军也敢越俎代庖,当众妄言父亲,狗仗人势!还有这圣旨,陛下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如此大的军功,只封赏了一个区区中垒将军,还要搭进去幺妹的婚事,就连俘虏的岐贼都要放归,那我赢家这一年的卖命算什么?”
“爹,你又何必再做这镇西将军,便是回燕山老寨,玉儿和赢家也不会受此等委屈!”
赢照也是愤愤,眼神复杂地看着赢玉,“玉儿,父亲当时已有应对之策,你是不是怕连累赢家才……”
赢靖也是这个想法,因此更加痛恨,“皇帝老贼误我娇儿,赢家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还有玉儿,你糊涂,为父都已经为你做好脱身的准备,你为何还要去乖乖就那皇帝老儿的范,我赢家全族,难道只能靠牺牲女儿、牺牲妹妹去保全?你有四位义兄,你还有爹!”
若赢玉不知道他们都活在一本书中的话,她当然不会以这种伤害自身的办法谋求保全,但事实就是这样。
不接圣旨,只会加快赢家走向覆灭。
可这些她都不能说,赢玉凤眼沉沉,反问道,“父亲的办法,是想让我嫁给其中一位义兄吗?这样即便保全,也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我的婚事重,义兄便不重吗,我不愿意这样。”
赢靖被说中想法,愣了下,却并不觉得自己错在哪里,他有四个儿子,每个都是人中翘楚,又从小与赢玉一同长大,有青梅竹马之谊,金童玉女之貌,珠联璧合有何不可!
“你是看不上你的几位义兄?赢戎、赢照你不喜欢,还有赢孚、赢鹤,你四哥赢鹤,是个十打十的才子,只是他远在国都,你们多年未见,但爹回京述职时是见过的,那小子生得不错,不少都城士女都青睐于他,待你见了他,必然也会喜欢。”
“父亲!”赢玉脸色绷不住了,放重声音打断了赢靖的胡言乱语,她与四位兄长,从来没有这个意思,若是再念叨下去,日后还如何自处,“陛下的旨意您不明白吗?您明明知道。”
“陛下不满赢氏,此时违抗,岂非自寻死路?”
赢靖当然知道,皇帝老儿心思深,这些年就没一刻对他放心过,营中有监军时刻盯着,不知何时就会突然下令要他必须回京述职,十二道圣旨让赢家必须在年关前攻克剑门关,诸多一切,都说明,陛下对他这个镇西将军,并不十分信任。
剑门关一战,迟迟攻不下,陛下又添不满,所以这些手段都不够了,他还要让他唯一的女儿送去邺城为质,只送去还不够,还要赐婚。
二皇子如今在京都水深火热,这是要拿他赢家当筏子呢,一箭双雕,可真是那老儿的作风。
“当初我真是瞎了眼,拥什么城,自什么立,什么归附明主,什么深明大义,脑子被驴踢了,涼帝老贼才是真鼠辈!”
赢玉见他爹被气的跳脚,口不择言,动作大到连最爱的貂裘掉在地上了都没发现,无奈地笑了下,捡了起来,走上前安抚道。
“父亲,事情也没到绝地,陛下此番下旨赐婚,意在让我回京,那我便顺着他的意回京都,京中有四哥在,待我过去,与四哥联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只要父亲与大哥、二哥守住幽州,守住镇西军,不给任何人可乘之机,那么就没人能动我!”
古往今来,嫁与身陷夺嫡之争的皇子,只要女子背后家族势力保全得当,不到绝地,最后虽不至全身而退,但平平安安还是力所能及。
当然,赢玉此去,也绝非真是送上门为皇帝当儿媳妇的。
她要去探一探这邺城的深水,最好是能让这死水乱起来,让赢家成功存活下来的乱。
赢靖对这个一向主意甚大的女儿没了办法,他也不会信赢玉当真是想去嫁那二皇子,只是知道了,又能怎样,此次去与不去,是轮不到他这个爹做主了。
但赢戎和赢照却不接受这个结果,等到赢玉走后,又是一番劝,说得赢靖一个头两个大,发了火。
“你们跟我说有什么用,去绑了她,要是能在回京之前绑住她,你们爹破罐子破摔,再抗一回旨,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
兄弟二人,得了应允,计划着趁其不备,偷偷摸摸把人绑了。
但是赢玉身边围的如同铁桶一般,尤其是这几日,帐外不离人,也不出来,听人说已经在营帐中待了许久,也不知道又是闭门琢磨什么呢,还真叫人寻不到机会。
*
赢鎏端着食物进来时,赢玉正在竹简上勾勾画画着什么,她身上只穿着简单的皮甲,桐油燃烧的光打在身侧,正是下笔如有神的时候。
赢鎏把东西轻轻放下,方要退出去,赢玉放下了竹简,她顺手拿起碗里的锅盔,咬了一口,凤眼略微放松,却又在开口说话时,眸底多了几分暗色。
“赢鎏,我们要回京了!”
赢鎏太熟悉她了,看见赢玉的表情,就知道她没有表面那般自信,此去邺城,把握不大,但她还是莞尔一笑,绷着的脸松下来,气质其实颇为温柔,“将军决定好了?”
咽下饼,赢玉站起身,看向背后的涼国舆图,目光聚集在邺城的位置,眼睛微眯,声音带着一些不可察觉的无奈。
“是。”
她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却自幼拖生于赢家,又因有赢靖和几位义兄的处处陪伴支持,才能避免困于后宅。
她自幼痴迷武艺,赢靖就让她学,她上战场,是义兄们带着她冲锋,在所有的这些年里,赢家早已成为刻在她血肉里的信念。
就在不久前,她想起前世记忆,知道这里原来竟是一本小说,而赢家就是这本权谋小说中的一块肉,一块被皇家从开始就放在砧板上的鱼肉。
小说中,虽然赢玉不是她,没有练习武艺,却也是自小随赢家四处征战,性子活泼不受拘束,赢家一样爱她,所以在陛下赐婚时,赢靖抗了旨。
原主没有嫁给二皇子,但也因此惹的陛下猜忌更甚,几位义兄被迫在这场旋涡中愈卷愈深,过早地失去圣心,才导致后面赢家难以为继。
她此去邺城,就是想能够助襄助四哥,在京都稳住圣心,并寻到破此危命棋局之法。
“既然决定了,将军准备何时出发?”赢鎏并没有说些别的,对于赢玉的决定她没有意见,无论何时何事她也都只会支持,更何况陛下与赢家种种,她都看在眼里,这个时候,入京或许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赢玉声音沉稳,话语中却处处是眼下局势的焦灼,“后日,快马加鞭,十日入邺城。”
*
一日后
因是一路急行,能带的东西有限,赢玉这边的动静并不大,没有发觉的赢照和赢戎,也再没有任何机会能拦住赢玉的脚步。
赢靖神色还好,显然是早早做好了准备,他站在营门前,望着这个从小就不似女孩却肖似男子的女儿,想起她小时候,几位哥哥还在骑小马时,她就敢坐在他身前,去训烈马,如今也是这般,赢戎与赢照因为天家圣旨乱了章法,她却敢将计就计,这一辈中,赢玉或许才是那个能够克绍箕裘,支撑门户的人。
虽然老父心中引以为豪,但猛虎也有舐犊之情,赢靖的叮嘱不自觉地越说越长。
赢玉对于赢靖常常不自觉的唠叨已经习惯,她也没有催促,也只有这个时候,她的父亲才只是一个父亲,大多数时候,处在赢家军里,她们是父亲和女儿,却更是将领和属下。
意识到自己说了太多,赢靖最后拍了拍赢玉的肩膀,放开了手。
赢靖和赢照的心态就不一样了,他们脸上是往日从没有过的紧绷和无力,妹妹从小就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即便性格强韧,不需要他们遮风挡雨,但是有他们随时守着,心是放在肚子里的,可一旦去了邺城,那就是鞭长莫及,老四是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还有谁能为他们妹妹守呢。
赢玉见两位哥哥迟迟不开口,主动承诺道,“以我的身份,京中敢得罪我的凤毛麟角,若我在邺城有变,必第一时间向幽州求援,哥哥们不用担心。”
都这般说了,赢戎和赢照也没了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我们给你的亲卫,一定要片刻不离,他们都是能斩百人之勇士,一旦有变,勉力之下,也能力挽狂澜。”
赢玉点头,翻身上马,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家人和赢家军的营帐,策马而去,之后紧跟的是她的几位副将还有那些亲卫们。
①见《大历八年夏至大赦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