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君他别有风趣 > 第25章 第 25 章

夫君他别有风趣 第25章 第 25 章

作者:琉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6 22:56:26 来源:文学城

那锦盒和信笺是沈徽音给黎又蘅的没错。

锦盒里装着的是螺黛,作为沈徽音对黎又蘅先前赠画的答谢,不是吴氏所想的什么信物。至于那信……

袁瑛同唐惟一私会被发现后,一副用情至深,铁了心要嫁的架势,黎又蘅心想不管到底能不能成,总要摸清楚那人的底细。她作为嫂嫂,虽不好插手小姑子的婚事,但见婆母为此事忧心,她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着查查那唐惟一究竟靠不靠谱,可巧她正有一条人脉。

她记起那日在曲江池畔,看见沈行知和唐惟一同游,猜测他二人关系熟稔,若要打听唐惟一的人品处事,问沈行知正好,于是上次见沈徽音时,便让她转告沈行知,请他帮忙留意唐惟一。

她这个人,在屋里有几分散漫骄纵,但到了外面行事却是极谨慎的。这世道对女子严苛,稍有不慎,名声便被损毁了,男女大防,她向来防得很严,所以事情托付给了沈行知,但书信来往都是借沈徽音的手,今日的信,也是沈徽音对沈行知回话的转述。

信的内容,黎又蘅拿到手还没来得及看,但见沈徽音这么着急,天都黑了也要把赶紧信送来,可知情况不妙。因此黎又蘅才不想让袁褚看信,就是怕唐惟一有个什么不好,袁褚得知自己女儿找上个不三不四的男人,要大发雷霆。

果真如她所料——

唐惟一并非袁瑛所看到的那般光风霁月。他是从江陵考上来的学子,家境清贫,寒窗苦读十几年考取功名属实不易,若是顺利的话,科考后,他会被授官,正式步入仕途,奈何没有通过选官的关试,只能等待录用,前途一片迷茫。说到此处,或许还让人为他惋惜,可是再往下探寻,便有些变味。

他并不是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很擅长与人打交道,出身低微,却能在京中结识不少贵人,几乎每次宴请都会有他的身影。信中,沈徽音特别说明,沈行知说此人本就颇有文采,又伶牙俐齿,嘴皮子功夫很厉害,便是那些个眼高于顶的勋贵子弟,也能被他哄得舒心,乐意与他来往。

那不谙世事的袁瑛见了他便对他死心塌地,倒也不奇怪了。

若只是这些,问题也不大,关键的就是后面的内容。约莫两个月前,一次宴饮结束后,沈行知与唐惟一一同出来,正要走时,在大街上瞧见一个妇人怀里抱着尚在襁褓的婴孩,与唐惟一拉拉扯扯。那妇人哭哭啼啼的,他去问可是遇上什么难事了,唐惟一把人打发走,说是家里的一个远方亲戚上京投奔他。他撇得干净,可沈行知分明看见他腰间荷包的花纹,与那婴孩小衣服上的如出一辙,想必都是出自那妇人之手,那他们怎么可能是远方亲戚?再看唐惟一急于撇清的态度,可想而知,他和那妇人之间定然有什么不能见光的关系。

这便是沈行知了解到关于唐惟一的全部,都在信中写明了。

袁瑛捧着信看完,面色怔愣,整个人跟丢了魂一般,喃喃道:“怎么会这样?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她抓住徐应真的手,急道:“母亲,你不是让人打听过了,他家中只有一个母亲,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吗?”

徐应真看完信,差点背过去,见袁瑛还是一副糊涂样,气得不轻,“还不明白吗!定然是那唐惟一早在江陵的时候便有了人,只等他考取功名授了官,二人便可成家,可他没能顺利谋得个一官半职,便生出走捷径的心,瞅准了你是个傻的,随便说几句甜言蜜语,便哄得你非他不嫁。有了你这千金小姐,老家的旧人自然抛之脑后了,要不是正好被人瞧见了,你还要去给人当便宜嫡母吗?”

袁瑛的脑子都成一团浆糊了,“他不是这样的人啊,母亲,还是要查查清楚啊。”

袁褚怒视着袁瑛:“你还要查什么?难不成你还要上门去,问问他家孩子叫什么名,几个月了?不如我再给你备份礼,给那孩子捎过去?”

袁瑛被父亲指着训斥,登时怕得缩了脖子,眼泪掉下来。

袁褚疾言厉色:“你还有脸哭!一直想着你年纪小,又是个女孩儿,我和你母亲对你多有纵容,便是犯了什么小错,也只当你是少不更事,不忍苛责。可若不是看了这信,我都不知道你如今混账成这样!都现在了还不知醒悟,简直愚不可及!还不回你屋里去反省!”

袁瑛被骂得哭都不敢哭,抽抽搭搭地被苏嬷嬷扶着出去,到了廊外,才忍不住崩溃大哭起来。

花厅里,一片寂静。袁褚刚发完火,谁也不敢说话。

信也看了,黎又蘅非但和沈行知没有逾矩的来往,还一片好意为着家里妹妹的终身大事着想。

吴氏和陈婧安这下都哑巴了,袁褚冰冷的眼神扫过来,“你们可还有什么话要说?来我家里闹得鸡飞狗跳,见识了我家真正的丑闻,可称心如意了?”

吴氏面露尴尬:“大哥,我不也是担心家里的名声嘛,这查清楚了,没事自然是好。那我也就放心了。”

徐应真看了眼黎又蘅,心里感激着她对袁瑛的事上心出力,更是心疼她今日被人无缘无故地泼脏水,同为女人,她明白,黎又蘅这委屈受大了。

她的脸色也不似往日温和了,蹙眉问吴氏:“那你冤枉我们家媳妇的事怎么说?”

吴氏干笑两声,“这关心则乱,一时误会了,也是难免的嘛!想必三郎媳妇,也不会同长辈斤斤计较。”

她料想着新妇再横也不敢开罪她这个长辈,都这会儿了,也不肯拉下脸来道一声不是,可黎又蘅就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她直接说:“二婶,我不让你看信,你说我心里有鬼,我让你看了信,你又让我别计较。倘若我和你计较,便是我小肚鸡肠,不尊长辈,那你方才揪着我不放,随口污蔑,又是存了什么心?我实在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得罪了二婶,还请你明示。”

还明示什么?都看得出他们二房就是心中记恨,没事找事来了这么一出。吴氏没能得逞,还被黎又蘅质问上了,真是又羞又气,可嘴上又不肯饶人,哼了声说:“说到底,你也不是全无错处,这家里是没人了,非要你去找别人打听?我们袁家是要败了吗?话说回来,你既能找沈行知帮忙,说明你二人还是有私交的,也不算白冤枉了你,日后你自警醒些就是。”

黎又蘅嘴角缓缓扯出一个冷笑,“听这话的意思,二婶是还对我有疑虑,既如此,你不如直接去我屋子里翻个底朝天,看有没有你想看的东西。”

吴氏听她阴阳怪气,又瞪起眼珠子,“你怎么跟长辈说话的……”

黎又蘅根本不想再和她多说一句,领着苍葭就离开了花厅,临走时,也没跟公婆道一句告辞。

袁彻估计她气得不轻,想赶紧去瞧瞧,但这事还没完。

他看向袁褚:“父亲,新妇自进门以来,规行矩步,没有任何错处,平白无故被人污蔑,实在是无妄之灾。今日之事,必要有所责罚,一来还新妇一个公道,二来也正一正家里的风气。”

吴氏方才敛了气焰,又听袁彻说什么责罚,火气腾地上来,“袁彻,你什么意思!你打量我们二房好欺负是不是!为着你那媳妇,你张口闭口要处置起我了?”

“我没这个权利。”袁彻脸上淡淡的,“但父亲是家主,向来公平公正,明辨是非,又最注重颜面声誉,绝不会容忍这种造谣诽谤的行径,相信父亲一定会主持公道。”

袁彻给袁褚戴好了高帽,徐应真也忍不下今日之气,推波助澜:“老爷,确实不能让人家又蘅白受委屈啊。”

袁褚沉着脸没说话,吴氏和陈婧安见他们仨说着说着就要收拾人了,都急赤白脸。

吴氏怒目圆睁地嚷嚷:“你们还想怎么着啊!”

谁知还不等袁褚发话,曾青小跑着进来,喊了声公子,惨然道:“少夫人她走了,说是要回娘家住几日。”

袁彻面色一愣,赶紧往外走,要去追人,袁褚却叫住他说:“她刚出门你就追出去,在外头拉扯起来,被旁人瞧见了,便知道你们夫妇生了嫌隙,免不了闹出些闲话,还是先别去了。”转而又对吴氏婆媳二人说:“你们还在这里做什么?还嫌闹得不够乱吗?”

黎又蘅都回娘家了,这下可真是不好收场了,吴氏二人蔫了,不敢再多说一句,识相地走人了。

袁彻自己的媳妇都被气跑了,那惹是生非的二人竟然就这样被父亲放过了吗?

徐应真见袁褚走了,一阵无奈,过去安慰袁彻道:“暨明,这会儿又蘅在气头上,你就是追出去也无用,还是等明日,娘陪你一起去黎家接人吧。”

……

黎兆今日赴好友的宴,一直到天黑才回来,他背着手,慢慢悠悠地走进家门,听下人说黎又蘅回来了,还没来得及想为何,喜滋滋地往上房走去。

“闺女回来了?人呢,快让爹瞧瞧。”

他咧着嘴进屋,谁知进去便看见董元容坐在炕床上抹泪。

“你还知道回来?你闺女都让人欺负死了你知不知道!”

黎兆一脸懵,瞧见黎又蘅趴在炕桌上,拿着剪子百无聊赖地剪烛花,这才开始奇怪她怎的突然就回来了。

“这是出什么事了?”

听完了事情的原委,他也是气得直拍桌子,“荒唐!还说什么袁家家主治家甚严,原来就是这么纵着人污蔑我女儿的吗?”

董元容恨得不行,“当初就寻思着袁家是个体面人家,把女儿嫁过去不会吃苦受罪,谁承想竟是一窝子脏心烂肺的狗东西!刚嫁过去多久,就把人欺负成这样,以后还得了?”

黎兆说:“我也听说过那袁家二房不成气候,今日才是真见识到了。就因为没帮他们收拾烂摊子,就想着法儿来找人不痛快,还把矛头指向我家又蘅身上,杀千刀的,亏得那袁裕差点被卷进谋逆案时候,我还帮他一把!早知他们会以怨报德,就该任他自生自灭去,这亲也不跟他们袁家结了!”

黎又蘅着实是被气回来的,但回到家后,情绪已经平复不少,这会儿面无波澜,倒是听父亲说起袁裕的事,起了点好奇心,“爹,你说袁彻那二叔差点被卷进谋逆案是何意?”

“那谋逆案的主谋张启被问罪后,圣上命大理寺大力清查余党,但凡和张启沾过边的,都被查办了。袁裕曾给张启送过一个美妾,本来也是要被发落的,但当时你和袁彻已经定亲,你那公爹直接求到了我跟前,我自然不能不帮,恰逢那时圣上口风松了些,意思是也不必抓得太严,没有直接伙同谋逆的行径,都可以从轻发落,我就顺势按下了那事。否则,他袁裕少说要判个流放!现在,竟然还纵着他那媳妇欺负我女儿……”

黎又蘅也是多嘴,闲着没事多问了句:“爹,我听说当时张启认罪后提供了一份同伙名单,圣上把那些人全斩了,可见惩治叛党的心十分坚决,那怎么后面又开恩了?”

“圣上秉持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也抱着震慑朝堂的想法,直接下令将名单上的人都处死了。后来朝中议论,说那名单上不乏被张启诬陷的忠臣,圣上反思起来,估计也觉得自己当时处决得太果断,后面清查余党时,便生出宽宥的心吧。”

黎又蘅一阵唏嘘,“听这意思,被砍头的人中当真有被冤枉的?”

黎兆摇摇头,“皇命一下,人立时就断气了,不管冤不冤枉,还有谁在乎,谁为他们伸冤呢?”

父女俩一扯扯远了,董元容拿扇子打了黎兆一下,“别扯那些闲篇了,操心操心家里的事吧!我都恨不得把那姓吴的贼妇舌头给拔了!”

黎兆一拍脑袋,回过神来,又是一副气呼呼的样子,“这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敢让我闺女受委屈,我跟他们没完!我这就上他们家要说法去!”

董元容拉住他,“回来,咱们去做什么?又蘅在娘家住着,自有他们急的。且看他们登门来怎么说吧,不过不让他们袁家吃点苦头,给我闺女出了这口恶气,我是断不能让他们把人领回去的。”

这不仅仅是黎又蘅一时受气的事,更关乎整个黎家的脸面,他们家又不是小门小户,不可能被欺侮了连吭都不吭一声,没得让人小瞧了去。

黎又蘅回来虽是置气,也是想让袁家作难,着急上火一阵,让他们知道知道这亲家不是好欺负的,听父母这般商议,正和她的心意,便安心在家里住下了。

……

翌日午后,徐应真领着袁彻登了黎家的门。

昨晚袁彻一夜没睡。

他和黎又蘅同床共枕没几日,正沉浸在一片温软中,他还庆幸二人感情马上就要培养起来了,竟突然生出这样的事。

偌大的床只剩他一人,很不习惯。这都不值一提,真正让他挂怀的,是黎又蘅受了大委屈,让他颇感自责,更担心今日黎又蘅不愿同他回去。

母子二人被请到厅上,足等到茶都换过两回了,董元容才不紧不慢地出来见客。

毕竟理亏的是他们家,二人也不敢见怪,客套话说过一圈,便步入主题。

袁彻先向丈母娘致了歉,徐应真说话时也是尽量放低姿态。

可董元容一直是老神在在的,也不怎么搭腔,气氛很是尴尬。

徐应真看出董元容是块硬骨头,怕是不好拿下,还不如让袁彻直接去找黎又蘅,小两口甜甜蜜蜜的,几句话便说开了。

“暨明,你去瞧瞧又蘅吧,受委屈的是她,你跟人好好道个歉,劝解劝解。”

袁彻颔首,却也要看董元容的意思。

董元容听黎又蘅说,昨日袁彻一直护着她,倒是撒气也撒不到袁彻身上,便让人领着他去了。

午后的日头挂在天上,把青石砖烤得火热,袁彻穿过庭院,带起一阵风。

到了黎又蘅的房外,谨慎地站住脚,让人进去传话。

黎又蘅刚午睡起来,正穿着衣裳,兰苕过来说:“少夫人,公子来了,在门外等着呢。”

黎又蘅其实不气袁彻,但是又想耍耍小性子,在他们家受了那么大的气,总归不是和他全无关系,不能让他这么轻易地见着她。

她说不见,自己凑到风轮前吹风。

话传到外头,袁彻眼眸暗了暗,也料到不会这么顺利。

他指指曾青手里的食盒,对兰苕道:“我带了乳糖真雪,拿冰渥着,是她最喜欢吃的,你再去通传一声。”

兰苕进去了,没一会儿又出来,接过了食盒。

袁彻心下一松,已经抬步要往里走,兰苕却有些讪讪地拦住他:“少夫人说,多谢公子的心意。”

袁彻:“……”

好吃的收了,还把他人拦在外头吗?

他叹气。可就算如此,他也不能走,否则就更难以挽回了。

日头火辣辣地晒着,天气实在是热,即使站在檐下的阴凉处,袁彻也热得出汗脸红。

曾青劝他先去歇歇,他摇头,揩了揩额头上的汗,脚步不曾离开半步,只盼着黎又蘅吃了东西,心情好些,能放他进去。

屋里,黎又蘅正愉快地和兰苕苍葭分食乳糖真雪。

冰屑上浇了一层黏稠的乳糖,再加以酸甜的水果点缀,口感绵密,味道清甜,在这火烧一般的夏日,吃些冰冰凉凉的,整个人都清爽起来。

苍葭趴到窗户缝看了眼,对黎又蘅说:“公子还没走呢。”

黎又蘅哼了一声,他要是这么快就走了,就别妄想她跟他回去。

兰苕说:“这么热的天,让他一直在外头站着,怕要热出毛病了。”

刚说完这话,外头传来曾青的惊呼:“公子!”

苍葭透过窗户瞧见了,“公子热晕了!”

黎又蘅正在戳碗里的冰,眉头一皱,“装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