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傅家千金狗腿破案日常 > 第71章 第71章

傅家千金狗腿破案日常 第71章 第71章

作者:东海日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4 21:49:55 来源:文学城

两人到衙门时,正听到她爹在正堂内拍桌的声音。

那动静,把门外听候吩咐的衙役都吓了一大跳。傅宁珞也极少见父亲生这般大的气,忙推着韦涧素往里走。

只听到她爹在里面哀其不幸地骂。

“那王婆子行踪不明,区区一个毫无根基的妇人,竟然能结交那么多外地商人,你们竟然丝毫不知!还不明不白地把女儿嫁了出去!”

“女儿几年没写信回来,也不知找人打听一下、寻一寻,枉费小姑娘以前对你们一片孝心,你们还真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说没了就没了?”

“大人,大人,我姐姐她,我姐姐……”

“你真当你姐姐嫁了个好人?哪有走商一连几年都在外,一次都没回过的?”

“既然那人无父无母无亲属,那老丈人家就是他家。做人女婿,等同半子,哪有半子不带着妻子回家的道理!”

“糊涂!”

“糊涂之极!”

傅文清直把桌子拍得震天响,但相较于他的怒气,他的话对王家父子而言更如晴天霹雳,把他们都砸懵了。

两人瘫软在地,一脸茫然,过了一会儿,王老丈旁边的年轻人忽然抱头大哭。

“是我,是我害了姐姐,是我害了姐姐。她不想嫁的,她不想嫁的。我不该劝她嫁人的,我不该劝她的。都是那个毒妇,是哪个毒妇说那个人好,姐姐嫁过去会享福,我听信了她的话,我害了我姐姐,我害了我姐姐。”

“我要杀了她!”

王小郎说着就要冲出去找王媒婆算账,傅文清让旁边候着的衙差将人制住带下去。

他实在不想看到他们那样子。等人走后,他不客气地对着门口骂:“现在知道哭了,早干什么去了?现在哭还有何用,人都不知是生是死,若思死了,你们就是哭死她也听不到。”

“爹,”傅宁珞推着韦涧素进门,“您这是……”

傅文清可能是被王家父子着实气到了,看到小女儿就想着那可能遭遇了不测的王家姑娘,不由对女儿格外怜惜。

招手女儿过去。

“珞儿,爹以后肯定保护你,谁要是敢欺负你,爹肯定和他拼命。”

傅宁珞走过去,由着父亲轻轻摸她的头。

旁边的韦涧素瞥到她嘴角乐呵呵的笑,不由也笑了一下,正要感概父女俩感情深厚,就不期然对上了傅宁珞忽然看向他的乌眸。

视线相对,那双眼睛水润动容,干净纯粹,但眼底却似乎莫名透着一丝奇怪的难以察觉的冷静。

韦涧素以为自己看错了,还想细看,傅宁珞却已经转回去了头,对着她父亲笑嘻嘻:“爹,女儿不会被人欺负的,女儿的剑长眼睛,一刺一个准。”

傅文清想到女儿一身武艺,一腔慈父心顿时烟消云散。

“你在外舞刀弄枪便罢了,在家里可不许喊打喊杀的。”

傅宁珞早便猜到父亲是这般态度,倒也谈不上失望。她没问父亲打算怎么解决傅宁舒在家里闹不公平,想要她靴子的事。

傅文清也没把事情讲给她听。两人找了位置随意坐下,傅文清说起王媒婆家的事。

“王家父子俩是蠢的,就没看出嫁到他们王家的王婆子心思深沉,动机不纯。”

傅宁珞惊讶,“王媒婆不是王家姐弟亲生母亲?”

傅文清:“亲生母亲怎会把女儿嫁给一个来历不明的走商?”

傅宁珞不知可否。

郑氏不就想着把她这个“鸠占鹊巢”的“妖孽”嫁得远远的?

可见这世上之事无绝对。

傅文清:“王家姐弟母亲去世的早,王老丈一个人将两人拉扯大。好不容易日子有了起色,两个孩子也大了,眼看女儿都可以说亲了,却忽然经人介绍,认识了如今逃难到蓝田县的王婆子。”

“王老丈交待,媒婆当时介绍王婆子家乡遭了难,因为无二无女,丈夫要把她发卖,和家乡的另一个寡妇过。王婆子一路求饶,才被留了下来。”

“之后王婆子丈夫不幸病逝,王婆子便一个人来到了蓝田县。”

“媒婆说王婆子一个妇人没有依靠,所以想找个老实忠厚的人嫁了。”

“王姑娘不太喜欢王婆子,觉得她不像个好人。王家清贫,王婆子自己还有一些钱财傍身,能自己在县里落脚,为何忽然想嫁给她爹当继室?”

“但王家父子觉得王婆子可怜,只是想找个依靠,王婆子很会做人,帮忙缝补浆洗,送些小东西,周边邻居没有谁说她不好的。王家父子更是全身心地接纳她。”

傅宁珞:“圣人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个人好到谁也说不出她不好来,那十有**是伪装的。”

傅文清颔首:“正是此理,可叹世人总被表象蒙蔽双眼,看不见面具下的真相。”

傅宁珞:“便是看见了真相又能如何?王姑娘只是一个姑娘家,便是再反对,也违抗不了父弟。她反对太过,会被亲邻指责忤逆,不孝,无论如何抉择,她总是受伤的那一个。”

傅文清:“世道如此,人言亦可畏。王姑娘清醒也做不到力挽狂澜,王家的悲剧是注定的。”

傅宁珞心情不好,“王家父子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王姑娘却没有选择。她应该...”

“珞儿——”不知为何,傅文清听到她未尽的话语,心口突突直跳。

他的女儿,六岁便离家出走。

虽然她回来了,但他总觉得她还是会飞走的。

女儿说王姑娘,却更像说她自己。这让傅文清心情乱如麻。

王家和他傅家,如何能相提并论?

他傅文清,怎会如一个老汉护不住自己的女儿?

“傅大人。”还坐在轮椅上的韦涧素自己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呆着,见父女俩忽然安静下来,主动问道:“这王家又是如何来了京城?”

傅文清从自己的思绪中回神,打起精神。

“王媒婆嫁进王家后每日都是笑容满面,勤快又能干,便是王姑娘对她都略放下了心防,觉得是自己小人之心了。”

“后来王媒婆劝说王老丈来京,自愿拿出自己的积蓄,父子俩被说动,觉得来京城谋出路,多赚些银钱总是好的。可王姑娘不同意。”

王姑娘从小到大去的最远的地方就县城,虽然他们村离京城也不算远,但平头百姓对天子脚下,达官贵人多如牛毛的京城总是怀抱畏惧之心。

王姑娘不愿意离开故土,舍不得亲友,且认为骤然离开故土,他们一家人举目无亲,初来乍到,进京后肯定困难重重。

留在家中,虽然日子不算富贵,但吃穿够用,也算一生顺遂。

便是非要进京,也需慢慢筹划,找机会了解京城情况。

但显然她的意见没被王家人采纳。

王家父子被王媒婆挑动了野心,听从王媒婆的主意,变卖田地房产,一家人搬来了京城。

韦涧素和傅宁珞听罢,颇为无言。

都说树挪死,人挪活。但现实是许多人在挪动的过程就死了,还没等到地方扎根下来,便因为各种意外和危机莫名丢了财物性命。

因此寻常百姓除非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才会背井离乡生活。这王家父子都是耳根软的,竟然被三言两语挑动了离家的心思。

“之后呢?”傅宁珞问。

“到京城后,王家起初如王姑娘所料,过得十分艰难拮据,王媒婆拿出自己的体恤支撑王家生活。”

“之后,王婆子给王小郎找了一个跑堂的活,自己则开始给人说亲。王家父子对她感激涕零,死心塌地。”

傅文清脸色铁青,又气又叹。

“没多久,王姑娘便出嫁了。”

傅宁珞:“我听王家对门的张氏说,王媒婆出门王姑娘经常跟着,且关心王媒婆的情况,我猜想她是否发现了什么?”

傅文清:“我听王家父子交待,王媒婆做成第一桩好亲事时,王姑娘就对两人说有些奇怪。据说王媒婆认识那主簿只是意外,在食肆买吃食时听那主簿说起自己幼子的亲事叹息,她听了一耳朵那主簿与同桌人说的要求,就帮人留意上了。”

“而认识女方母亲就更随意了,女方母亲在街上买荷包,被同样在摊贩那里买荷包的王媒婆听到女方母亲和丫鬟说起自家女儿的亲事,两厢竟然对上了。于是她装作不经意和那女方母亲透露出主簿的信息。”

“一来二去,这门亲事就说成了。顺利地像上天安排好了的。”

傅宁珞讽刺道:“老天爷可真是有闲情逸致,给安排那么多弯弯道道。”

傅文清轻咳一声,“王姑娘虽然不曾怀疑这件事可能是谋算好的,但在王家父子都夸赞王媒婆聪明时,她却觉得王媒婆不似以往表现出的那副好人样。而是十分懂得盘算人家。”

“她再次感到王媒婆的古怪,于是开始陪着王媒婆出门,看她究竟想做什么。”

“我推测可能便是因为王姑娘盯得紧,碍了她的事,王媒婆就把人弄得远远的了。”

傅宁珞和韦涧素听罢,齐齐感慨一声。

傅宁珞:“我听说那王姑娘原本不想嫁外地的人,担心日后不能回娘家看看。可那男子心机了得,出手阔绰,又时常去王家走动,王姑娘抵抗不了,才同意的。”

“不只是如此。”傅文清怒容道:“王家父子虽然没言明,但为父看得出来,他们一是因为那男子确实表现很不错,二是因为他们贪图那彩礼钱。’

“那男子私底下又给了王家父子二十两,还置办了两身好衣裳,只是怕王姑娘知晓,父子俩瞒着她。”

傅文清冷冷道:“若是让王姑娘知晓这些,以她的警惕心,定然会疑心此人所图不轨,可王家的人瞒着她。又都在她耳边劝说。”

“那王婆子确实是个心机深沉的,她不明着逼王姑娘答应,但却一直在王家父子耳边一感慨这门亲事的好,二伤心自己一心替王姑娘考虑,王姑娘非但不领情,还总是不把她当一家人看。”

“王家父子虽然待王姑娘有些真心,可一来二去,也觉得王姑娘不懂事。”

“王家父子被蒙了心,迷了眼,认定那是个良人,王家小郎在中间牵线搭桥,把她姐姐哄出去和那男子一同行走在街上,四方邻居都以为二人好事成了。”

“王家姑娘…唉——总归是个女孩,她如何反抗的了父亲弟弟的一再促成?命运如此,骑虎难下。只能默认了。”

“碰——”傅宁珞在王家对门婶子那里只听说王姑娘不太愿意嫁给如今的夫君,但王家小弟觉得那男子是良人,未曾想竟然还有这般内情。

气得握紧拳头垂在桌上,震天的响动把傅文清都吓住了。

傅宁珞咬牙切齿,恨不得跑出去把王小郎痛打一顿。

“我说他们为何哭得这般伤心,原来是知道他们做了亏心事。把亲人往火坑里推。”

“我看他们俩不是为女儿、姐姐哭,是为了自己被骗恼羞成怒。”

傅宁珞一脸怒容,冷笑,“王媒婆本就不是个好的,算计王姑娘便也罢了,但王姑娘最信任的两个亲人,却联合外人对付自己。”

“他奶奶的。这要是本姑娘非一剑削了他,让他当秃子去。”

“真是气死我了。爹,我能打他们一顿吗?”

傅文清觉得自己头顶有点凉,没说话。女儿要打人,明面上他是不能答应的。

实在气不过,偷偷打一顿便是。

反正他不知道。

一直没插话的韦涧素理智道:“照此看来,王媒婆嫁到王家应当便是为了给人当媒婆。好实施他们的拐卖诱骗。”

“傅姑娘之前的推论都对上了,只是她为何要绕那么大一圈,先嫁给王家,再劝说王家搬到京城来。为何不直接在京城开始他们的计划?”

傅宁珞冷静下来,把心思放在破案上。

“王媒婆来路不明,可能没有良民身份。她嫁到王家,一来洗白身份,方便为她的不法之事做掩盖。二来,王家人只是平头百姓,单纯好骗还好拿捏。”

“王家一家人搬离故土后,无亲眷、乡邻可依,初到陌生地方心存畏惧,在受到打击后,王媒婆再略施恩惠,展示自己的能力,自然让王家人对她的话惟命是从。”

“我们查到的线索,犯人想要的是未婚纯阴且家境不错,在家受宠的少女。”

“这样的少女,万里也难得其一。如果王家还在村里,任凭王媒婆走断腿,也不可能找到如此多符合条件的少女。”

京城便不同了,人口繁华,百姓大多生活富足,见识也比其他地方的百姓更广阔一些。

贫贱百事哀,无知万事难。富足后长辈在教育宠爱子女上才有余力。因此才能找到这般多受宠的少女。

而媒婆的身份,能经常出门走街串巷,了解各家各户的情况,方便她收集女子们的信息,也能随时和同行打听情况,与同伙勾结串联也不会引人怀疑。

是挑选目标最好的选择。

但做媒婆,一需家世清白。

二需家庭和睦。子女齐全,婚姻幸福。

否则孤寡之人或者自己生活都不如人意的人做媒婆,如何能取信他人。

“王媒婆即便不嫁王家人,也是嫁给如王家这般的人。”

所以注定有一家人会因为王媒婆的不法企图而跌入万丈深渊。

傅宁珞:“爹,您派人查一查当初给王媒婆说亲王家的人。看能不能找到王媒婆的来历。”

以王媒婆嫁给王家这样周全的计划来看,查到王媒婆来历微乎其微,但还是需要试一试。

韦涧素接话:“王媒婆做成的第一桩亲事也需要查,她一个外地人,刚来京城,怎会那么巧合地遇到那主簿和女方的母亲。还帮人巧合的促成了亲事。这背后肯定有人谋算。”

傅宁珞:“这桩亲事要查。王媒婆做成的其他亲事都要查。”

“爹,那些嫁出去的姑娘和那些不知哪里来的好夫婿,您都要找回来。”

“您要是找不回来,我就不帮您办案了,自己去找人,直到把人都找回来为止。”

“你你你…”傅文清被女儿威胁,指着女儿吹胡子瞪眼,说不出话来。

王媒婆这四年间做成了二十桩亲事,其中有十几桩是外地的,傅文清虽然气女儿大逆不道吩咐他这个当父亲的做事,但也确实可怜那些女子。吩咐人去办了。

安排完这些,他坐在案桌后,撑住额头喊头疼。

“你快来帮爹按一按。这案子越来越不好办了。”

他起初只是想抓人贩子,现在牵扯出那么多出嫁姑娘被骗一事。还不知如何向圣上汇报呢。

傅宁珞自己也累,但还是走到父亲后面帮他按头。她觉得老爹可能不是想案子头疼的,而是为了自己的官位头疼。

“天气冷,您上朝拿皮毛围住脖子,别头疾又发作了。”

“爹,那些姑娘被找回来后,您打算如何帮忙安置?”

傅文清被按得舒服的头,闻言又疼起来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头疼就是女儿闹出来的。

“你别给爹按了,那些姑娘能不能找回来还是另一回事,你先想想明日那些被骗的姑娘们的亲属来衙门哭时,如何应对吧。”

傅宁珞帮父亲按头的手停下,被父亲这话点醒,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韦涧素也意识到了,他蓦地站起。

“我们遗漏了最大的问题。”

傅宁珞收回给父亲按头的手,神色变得极为严肃。

“爹,我们闯祸了。”

傅文清头更疼了。

他觉得女儿办案的本事和她闯祸的本事不相上下,总能让他前一刻惊喜,后一刻惊吓。

“你们闯什么祸了?”

“王媒婆忽然撞墙,女儿又去了王媒婆家对面打听消息,消息现在…说不定已经走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