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傅家千金狗腿破案日常 > 第135章 第135章

傅家千金狗腿破案日常 第135章 第135章

作者:东海日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4 21:49:55 来源:文学城

看得出妄恶同妙贤、妙善的感情也很深,提及妙贤离世时同样很难过,甚至更难过,大概是因为接连亲近的人离开,打击太大吧。

他年纪最小,应该获得了更多的照顾,故而在他眼里,所有人都很好。

傅宁珞又问起妙贤是如何去世的。

妄恶没怀疑什么,所有人都有好奇心,以往的香客也会问这些事。

“二师兄去世后,妙贤师兄很伤心很伤心,他经常到后山二师兄坟前不远处的石头上修行,说他心中有迷雾,只有在二师兄坟前才能静心,那里很少有人去。”

“小道和妙之师侄去给他送饭,那日我们发现后山没人,到处找,最后在悬崖下找到他了…”

妄恶说到这里,浑身一颤,眼睛也瞪大了,声音也越说越低,直到最后再也说不下去。

他那时候也才六、七岁,第一次见到摔死的人,还是他亲近的师侄,冲击很大,傅宁珞十分理解,更何况摔死的比病死的还可怕,当年她年纪小时,被一个拉长舌头的假鬼吓到,都接连作了几日噩梦,妄恶这样单纯的,想来也受惊不小。

事实上妄恶自己也说,那些日子他时常做噩梦梦到他妙贤师兄,说自己好疼,他每日必须在他大师兄妄虚的房中才能入睡。

傅宁珞见他情绪实在低沉,再说下去可能会忍不住放声大哭,不敢也不忍再问。

膳堂离得较远,三人又行了片刻才到。

此刻膳堂内坐满了道士,只有傅宁珞和韦涧素两个外人,就连附近的村民上完香都走了,毕竟用完晚食再下山的话天就黑了,深山老林又有猛兽出没,走夜路容易遇到危险。

膳堂内的道士见到傅宁珞和韦涧素两个香客都很惊讶,问妄恶。

“小师叔,这两位信士怎还未下山?待会儿天黑了下山容易危险,是否需要弟子们相送?”

妄恶年纪小,解释了傅宁珞二人肚子饿了,用完斋食便下山,至于需不需要想送,他看向傅宁珞询问是否需要护送。

他年纪还小,又十分纯真,许多事无法自己做主,傅宁珞一边解释一边婉拒。

“信女也是腹中饥饿,才准备用写斋饭下山。信女有马车,只是因为随侍的婢女身体不适,信女才让马夫带着婢女去看大夫,此刻他们应该再山下等候了,再则信女身边还有一个护卫,应当无碍。”

众道士打消疑虑,又感念一番她徒步上山的诚心,方自行用饭食。

妄恶领着傅宁珞二人打了斋菜,见春笋果然已经用完,不由失望,掌管厨房的道士拿出一早给他留的春笋,他没推拒,但交代日后无需特例给他留菜食。

“修道之人,清静无为,各人机缘,切莫强求。”

傅宁珞、韦涧素:“…”

二人刚端了饭食与妄恶坐下,善堂又走进来几个道士,妄恶见了,忙招手,“妙之,妙善,你们怎么这么晚?饭食都快没了。”

妙之也只是个少年,长得眉清目秀,身高与妄恶差不多,但昂着脑袋走路,脸比妄恶瘦了一圈。

他身边看起来老实巴交的青年应该就是妙善,长得不高不矮,气质比较文弱。

两人见了礼,打来斋食,过来一同坐,他们带进来的其他弟子则另择了一张桌子吃饭。

傅宁珞三人往里面移了一个位置,方便他们坐下。

妙之比妙善行事更张扬一些,坐下后先与妄恶道:“等吃完斋饭,我再陪你去后山受罚,你记得带吃的和被褥。”

等妄恶应下后,妙之又转头问起傅宁珞二人情况。

妙之小小年纪却是个操心人,看了一眼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傅宁珞,又看了看旁边少言寡语只知道埋头用斋饭的“护卫”一眼,皱眉道:“走路下山需一个多时辰,若是走得慢些需两个时辰,届时都夜深了,夜路不安全,待会儿小道安排两个弟子送两位下山吧。”

傅宁珞听出这个妙之不如妄恶随和单纯,若再推辞可能令其不快,便顺势应了下来。

妙之见状面色果然缓和许多。

傅宁珞顺势也关心了一句妄恶因何事受罚,很快便天黑了,还有去后山,莫不是晚上要宿在后山。

妙之瞥了将脑袋埋的更低的小师叔一眼,神色很有些怒其不争。

“也不知小师叔这几日在观中做什么了,被师父罚在后山思过,明明小师叔最怕晚上去后山了。”

妙之逼问道:“小师叔,你是不是没好好做功课,天天偷吃,被师父罚了?”

妄恶不敢抬头,脑袋埋在碗里不肯说自己犯了什么错,妙之气得也不理他了。

傅宁珞与韦涧素看得好笑,明明是两个差不多大的少年,妙之却更像长辈一样,明明关心妄恶,却偏要作出一副“你能不能懂事点”的样子。

三个道士都安静吃饭,大概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傅宁珞也想遵守规矩,但她马上就要下山了,只有这一顿饭的功夫还能打听消息,因此佯装不懂食不言的道理,打听道:

“小道长,听妄恶小道长说,你们最近在提两位仙逝的观主准备法事,因此不留宿外客?”

妙之因为她不懂食不言的规矩面色略有些不快,但问话的是客人,不是观中弟子,因此他没发作,颔首道:

“七日后乃本观上上任观主七年忌辰,近日师父卜卦,卦象为艮,因此下令观内不留宿外客。”

傅宁珞当看不懂妙之的脸色,好奇请教,“艮卦可有何说法?”

妙之不亏是妄虚常带在身边的亲传弟子,小小年纪便能看懂各类卦象,侃侃而谈。

“艮卦一阳交在上,二阴交在下,是鼎盛之后的卦象,如今观内在师父的打理下日益壮大,但盛极易衰,万事万物都遵循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之道,所以需警惕小心,艮卦为七,为门卫,二师叔与二师兄又是七年忌辰,不宜外人打扰,原本应该闭关不接待外客的。”

一番话说得浅显易懂,傅宁珞这个不懂算卦的都听懂了,若是换作他师父,又要说一大堆玄妙之语,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的。

傅宁珞在心中给妙之竖了一个大拇指。

如今京城无数达官贵人慕名而来,总不能都拒之门外,既然无法做到闭门静思,那就只能继续敞开大门迎客了,只是夜间多魍魉,因此不留外客借宿。

原本她还打算以祭拜两位仙逝观主为由去后山看看,此刻却是行不通了。

怕问多了引人怀疑,接下来傅宁珞都安静吃饭,四周只剩下筷箸的声音,知仙观的斋菜确实做得不错,讲究一个鲜、一个嫩,脆爽可口,傅宁珞吃得津津有味。

饭食才用了一半,妙智端着空盘进来,想来是妄虚用完斋食了。

见到傅宁珞埋头吃得香甜,与之对应的是坐在她对面的妄恶,两人用食不出声,但速度肉眼可见的比常人快,两颊鼓鼓像个松鼠。

妙智嘴角抽了抽,没说话,他一句知道为何这个叫王歌的少女能得到他师父另眼相待了,因为八字属阴,纯阴之体。

这时妙之也看见他了,脸色登时便拉了下来。

他将筷箸拍在桌上,这一下令善堂内所有弟子都停下吃饭,看向他,与他共坐一张张登的傅宁珞也吓了一跳,嘴中还含着食物,就这么悄咪咪准备看热闹的瞧着他。

她一早看出妙之是个火爆脾气,没想到比她预料的还肆意,就这么当着客人的面拍桌。

坐在他斜对面的妄恶嘴中同样还含着食物,睁着圆溜溜的眼看向不知为何忽然发脾气的师侄,后知后觉顺着妙之的视线回头望后看,见到是妙智,嘴里的食物吸溜一下嗦进去。大概是对这样的情形已经习以为常,什么话都没说,就折返头继续埋头吃饭。

“过几日是二师兄忌辰,这里不欢迎你。”妙之秀气的脸拉得老长,紧盯着妙智不客气道。

妙智被当众拆台,脸色却很平静,“师父已经同意妙智在观中修行,小师弟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无理取闹。”

妙之这才意识到有客人,侧头了傅宁珞二人一眼,见二人眼观鼻,鼻观心,只专注吃饭,面色冷静了许多。

但还是冷着脸不肯退让,“明日起,你不需要上山,此事我会与师父禀明。”

“小师弟打算越俎代庖,先斩后奏吗?师父的事,自有师父做主,何时由一个弟子代劳了?”

“我做不了主,但小师叔和妙善师兄能做主,小师叔。”

妙之小拳头捏紧,冷笑一声,看向妄恶,后者苦哈哈抬头,单纯道:“妙之,观内的事得听师兄的,我也要听师兄的。”

妙之恨铁不成钢,小师叔明明是观内除了师父之外辈分最高的,但整日都是听师兄的听师兄的,师父罚他在门外背经书,背不出不许进门,也不许出门,他就当真坐在门口背了一整日的书,连肚子饿了也是让弟子端吃的给他,之前还与他庆幸说幸亏师兄现在不罚不许吃饭了,否则他又得饿肚子了。

这么没出息的小师叔,想靠也靠不住,妙之忿忿放弃说服妄恶,又看向斜对面的妙善,“妙善师兄。”

妙善弱弱抬头,目光躲闪道:“这…师弟,不如问问师伯的意思吧,我只是一个师侄,实在不好越权。”

相较于妄恶的回答,妙善的回答显然更让妙之不满,也更痛心。

“四师兄,若是二师叔和二师兄看见你这样,该有多失望。”

妙善垂着眼皮弱弱低下头去,不敢再说话,妙之仿佛一拳头打在棉花上,无力的很,却也气得说不出话来。

妄恶见状便安慰他:“妙之,你别总是生气,师兄说了你要静心,妙善师侄胆子小,你别逼他,待会儿吃完饭,我陪你一起去见师兄,你有什么想法好好和师兄说,师兄肯定会听的,你别吵架。”

妙之到底也只是个少年,虽然比妄恶年纪大,但辈分上比妄恶小,因此也把他当长辈一样看待,闻言安静坐下来吃饭。

他安分了,其他弟子倒是不乐意了,纷纷私语不满。

“小师叔就是什么事都顺着他,才把他宠得这般霸道,大师兄就不该总是让着他,让小师叔罚他才是。”

“就是就是,观内就属他脾气最大,仗着师父和小师叔宠爱,动不动就发火,四师兄也是,性子太软了,做事还被他管着。”

“师父都说过了,允许大师兄在观内修行,就他时时刻刻针对大师兄,要不是大师兄总是让着他,早让师父罚他闭门思过了。”

“别说了别说了,待会儿他又装晕,师父和小师叔又得罚我们。”

听着这些言论,傅宁珞与韦涧素不约而同地皱眉。妙之年纪小,便是态度有些张牙舞爪,也不该这样说他是非,而且是当着他的面故意说,如此岂不是让小少年心中难堪么。

傅宁珞不着痕迹地侧头看向妙之,只见他低着头死死握着筷子隐忍不发,忽然,一滴泪水落入他的斋饭中,他混着泪水佯装无样地吃饭。

傅宁珞心中蓦然一软,所有人都只看到这个小少年的强势霸蛮,咄咄逼人,却无人看见他的软弱和艰辛,他明明在维护照顾自己长大却已经仙逝的二师叔的脸面,却反被人厌恶,却不想想,如果有人能站出来做这件事,何须他一个小少年来出头?

傅宁珞对幼小总是多一分爱护,妙之比她还小,又势单力薄的,让她忍不住帮衬一把。

她倒了杯水放到妙之面前,轻声道:“小道长,信女信道,也曾读过道德经,犹记得当中有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无尤,无争,无过失,中庸而无为也,但又有,事,善能;动,善时,小道长才思敏捷,何须庸人自扰?”

妙之呐呐看着她,小少年清秀的眼眶还湿润着,过了一会儿,他似反应过来,垂眸思索片刻,许是想明白了,深深点头,“尤而争,事,善能;动,善时,不外其身。”

傅宁珞点头道:“人非水,非圣贤,是为人,为弟子,为世间种种,修行也,自道法万千,殊不途,归亦不同已。”

妙之大悟,连忙道谢,他小小的身躯仿佛染着战意,放下碗筷站起身,与已经放好托盘准备往外走的妙智道:

“师父日前连卜三卦皆为艮,艮为拒人于门外,二师叔与妙贤师兄忌辰为七,同为艮,观内弟子无数,唯你是二师叔与妙贤师兄仙逝之前皆拒之门外的,他二人与师父素来亲厚,他们七日忌辰,分明是卦有所显。”

妙智回身看着他,终于变了脸色,“你不要强词夺理,牵强附会,妖言惑众。”

妙之昂着下巴道:“师父卜卦从未出错,前几年从未一连三次卜出艮卦,你若不服,不如与我去师父面前辩一辩。”

此话一出,膳堂内所有弟子都齐齐看向妙智,在妙之站起来喊住妙智时,众人还略有不满,此刻见他有条有理,言辞凿凿,顿时疑窦丛生,比起大师兄,他们当然更相信师父的卦象。

妙智被赶鸭子上架,顶着众人的视线仿佛被火烤,一贯平静的脸色此刻变得黑压压恨不得吃人,妙之却不怕,昂首挺胸的说:

“你之前说得不对,师父的事我确实不能越俎代庖,但师父之下,除了小师叔与妙善师兄,我的位置其次。师父让你在观中修行是心慈,但不代表你能越过我去,等你什么时候名字记回名册,再以大师兄的身份教训我,到时候我无话可说。”

见妙之竟然当众把这件往事说穿,妙智脸色黑如墨,双手也握紧成拳,死死盯着妙之。

妙之才不怕他,反而因为第一次气着他而开心,他视线扫过膳堂内所有表情各异的弟子,依旧昂着头说:

“我知道你们不服我,也不喜欢我,但我在观内长大,受师父与二师叔教导,就该维护他们的意思,你们要是不服气,就去找师父论道,你们不与我辩,不与我争,却在私底下蜚语,这便是你们修行的成果吗?”

膳堂内的弟子脸色一变,在妙之炯炯有神仿佛什么都明白的清亮眼神中,纷纷尴尬地躲避他的视线,不敢与他对视。

傅宁珞暗暗叫一句好,妙之年纪虽小,但聪慧,口舌也厉害,只是之前被人利用他年纪小,易冲动,易火爆的脾气,每每被几句话斗得失去了理智。

但其实他并不需要如此,他是妄虚的入室小弟子,平日里带在身边教导的,而妙智虽有名分,但其实名不副实,只要他的名字一日不记回观中名册上,就一日如浮萍,没有根基。

所以只要妙之平静下来,拿出自己入室弟子的姿态和气度,妙智就必定矮他半截。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妙智只能与妙之找他们师父妄虚去解决,傅宁珞很想见证一下结果,但他们已经耽搁太多时间了,饭食也已经用完,只好告辞。

不知何时,妙善正神色不愉地看着她,“信士为何要挑起本观内部之争?到底是何居心?”

傅宁珞忽然被原本表现文若的妙善责问,霎时一愣,等反应过来,便也皱起眉头反问:“道长何意?信女不明白。”

“信士让小师弟去争去抢,难道不是居心不良?道家无为清净,自在而为,信士寥寥几句,便挑起小师弟的名利之心,事了拂身而去,可曾想过被你挑拨之人留下的无止尽争斗?”

见妙善极为不喜的模样,傅宁珞微微挑眉,她面上依旧带笑,缓声道:“无为自在,自在的是人心,清净太平,平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心若不自在,鸟语花香也觉的吵闹。人若无太平,便处处都是争斗。妙善道长,方才其他弟子议论你才十几岁的小师弟的时候,你可觉得清净自在?”

妙善脸色登时涨红,说不出话来。一旁的妄恶原本着急去看两个师侄,急匆匆扒饭食,闻言板着小脸教训妙善。

“师兄也常与人论道,辩道,信士与妙之以道论法,妙之心中有不忿,怎会是信士挑起的呢?妙之与妙智去找师兄做主,又怎会是争斗?”

妙善脸色青了白,白了青,末了与妄恶认错,妄恶却认真道:“你该与信士道歉,师兄都说信士是有悟性的人,况且香客是客,不能如此没礼貌。”

妙善再一次涨红了脸,傅宁珞憋着笑,倒也没逼着人与她道歉,告辞道:“二位牵挂观中事,信女这就告辞了。”

妄恶提出要找人送她,傅宁珞委婉谢绝,“贵观有事处置,想必观主会为两个弟子做主,信女不好打扰,况且此时还未天黑,早早下山,应当能遇上前来接信女的马车。”

妄恶确实牵挂两个师侄,况且他晚上还被罚去后山思过,如果妙之不陪他,他就要一个人在后山呆一晚上了,那太可怕了。

单纯的妄恶不如妙之强势,没再强求,妙善此刻正是难堪之际,更无心思关心傅宁珞二人的安全了,更何况他也记挂妙之与妙智的争论结果,因此随意点了一个弟子送他们出门。

.

离开知仙观后,傅宁珞同韦涧素将马儿从林子里牵出来,利落地翻身上马,一前一后飞快下山而去。

若是不早早离开,等妙之与妙智对峙完想起他们,极可能会派弟子来护送他们下山,届如果看见他们牵着两匹马,就不好解释了。

“韦大人,你会不会怪我刚刚冲动找事?经此一遭,妄虚和妙智他们对我们肯定加倍戒备,再想打探消息可就难了。”

韦涧素的马儿特意落后她一步,闻言目不斜视地回答:“有失就有得,原本我们就难以从妄虚与妙智口中问出什么,现在我们虽然得罪了妙智,但交好了妙之,明日我们还能以此为借口来找妙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