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傅家千金狗腿破案日常 > 第122章 第122章

傅家千金狗腿破案日常 第122章 第122章

作者:东海日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4 21:49:55 来源:文学城

当今喜欢奇闻异事,尤其喜好有大能的异士,每个见皇帝的异士都恨不得将自己所学所能夸至世上罕见。

于是妄虚就被皇帝凉至一边了,但他安之若素,带着一个小徒弟与京城的一些道长论道修行。

京城权贵都知晓,珍玉公主信奉道家,二人很投缘,于是对方就住进了珍玉公主府。

去年十二月初,妄虚观天象预测年末到来年春都会有雪寒灾情,为了天下黎民,请公主代为转达皇帝。

皇帝原本还不相信,因为去年天气不错,到十二月时天气还很暖和,一场雪都没下。

怎会有雪寒灾呢。

但年底下了一场大雪,京城千里内都被皑皑大雪覆盖,冻死之人多达百余人。

陛下惊异的同时,也终于相信妄虚是有大本事的人。

于是皇帝欲招揽妄虚做太史。太史掌观察天文,稽定历数。日月星辰之变化,风云气色之异常,都由太史带领属官观占。

虽然品阶不高,但在皇帝信奉天时占卜时,手中的权柄很大,经常一句话就能左右皇帝的决定。

也因此,每朝皇帝若昏庸,司天监也必有奸佞。

但当今正直壮年,身强体壮,正是励精图治之际,此时正是报效国家、靠自己才能功成名就的好时机,可妄虚推迟了。

据王诘言,妄虚能看天时,擅长医术,能炼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丹药,道法也很高深。

“妄虚道长住在公主府,小生与他有过数回交谈,其道法精通,十分玄妙。小生辩不过妄虚道长。”

王诘俊秀的脸庞露出惭愧之色。

他自小跟着母亲礼佛,对佛经比较了解。

佛道自古有相争,佛家讲究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而道家讲究阴阳五行得道成仙。

王诘虽不善与人争执斗殴,但论禅机辩却不输旁人,而且博古通今,学识十分渊博,他辩不过妄虚,只能说明妄虚见识远在他之上。

且他说起此事,脸上只有愧色和心悦诚服,说明妄虚是以理服人,并非仅凭口舌和诡辩胜。

傅宁珞着实好奇此人了,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让大才子王诘都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要知道王诘可是坊间传闻的下一届科考状元不二人选。

王诘:“至于画符驱邪。小生只知妄虚道长画的安神符确有奇效,吕兄那件事后,小生多日难以安寝,总觉得人生易逝,命途多舛。”

“后来求了妄虚道长的安神符,夜里就能睡安稳了。”

一个安神符竟有如此奇效?

深受失眠困扰的陆大连忙打听。

自从进京后,听闻了如今聚集在京城准备科考和考国子监的才子名士,熬夜苦读的陆大在诸多压力下,每每不能顺利入睡。

经常睡下后又莫名惊醒过来,继续苦读。

傅宁珞近日都在家养伤,并未听说他有此烦恼,很是惊讶。

“陆大哥,你失眠如此严重,为何脸色还…”

意识到不对,盯着陆大脸庞仔细一瞧,陆大见她发现了,掩面羞愧道:“怕失礼,让点墨帮忙拿粉遮掩住了憔悴。”

傅宁珞:“我还以为你闭门读书,脸捂白了呢。”

时下许多郎君也爱俏,比如考中进士后,还需观测礼仪,如果面相丑陋,极可能无法通过考核授官。而当今圣上,也尤爱相貌端正的臣子,因此许多京城子弟都会修面扑粉。

换作以前,傅宁珞定然能一眼看出陆大郎扑了粉,但今日心思都在案子上,见他肤色比以往白皙,自然没多想,以为他来京城后捂白了。

在场两人都笑起来,王诘更是不吝将自己的安神符赠与陆大郎。

“如今愚兄失眠之症已痊愈,此符就赠与贤弟了。”

王诘和陆大郎年纪相仿,王诘自认为自己痴长数月,因此称兄长。

赵有司比二人小一岁,三人结交,成他赵贤弟。

陆大郎感激涕零,推辞了一二,见他真心相送,方才收下。

王诘拿出来的安神符是用一个平平无奇的香囊放置的,傅宁珞好奇,请求一观。

“这香囊也是妄虚道长所赠吗?”

“姑娘如何得知?”

傅宁珞指着香囊左下角寥寥几笔飘逸道人。

“此道君虽然与常见的庄严宝相不同,但我观其手捧如意,置身紫烟,应该是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

她曾经在道观修心过一段时间,因此对道教的几个天尊、道君较为熟悉,能一眼看出不同。

“魏晋时期,道教灵宝派《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中有云: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我猜知仙观之名或许由此而来。既然是知仙观之物,那应当是妄虚道长与安神符一起赠与你的。”

没道理人家观主赠送了安神符,王诘又另外找人去买了知仙观的香囊放置这个安神符。

这不符合人的行为逻辑。

见她徐徐道来,所言丝毫不差,王诘钦佩道:“妄虚道长确实与小生曾介绍过‘知仙观’之名取自: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意。傅姑娘能一眼看穿香囊上的标志,果然心细如尘,博闻强记。”

在座的赵有司也为了她慧眼识物惊讶和折服。

更重要的是,她能分毫不差的说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来历,不仅是博学多识,记忆也同样惊人。

至少他没背过的书,是很难准确说出句子的出处的。

赵有司忍不住在心中感慨:是谁说傅司直是个粗俗武夫,不通文墨的?

她分明内秀于心,藏拙于外,比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学子还见识广博。

傅宁珞确定了香囊来自妄虚,询问过王诘后,打开瞧了瞧。

香囊里面有一小袋香粉,很像女子用的香粉,但香气冷冽而淡。

傅宁珞举起来嗅了嗅,有柏子仁和夜交藤的气味,其他更多的就闻不出来了。

“傅姑娘,”王诘三人见她似乎很在意香囊,闻了许久,问道:“这香囊有何不当之处吗?”

“那倒没有,我只是觉得气味很好闻,让人精神清明。”

在经历过剽窃诗作和差点成了杀人嫌疑犯后,王诘残留了一些后遗症,现在看到奇怪的人和食就疑神疑鬼,觉得可能有危险。

见傅宁珞放下香囊,他才松了口气。

“妄虚道长赠与我这个安神符时,说符只能抵御外邪,调养生息还需医药。这个香囊是他自己调配的养神香,佩戴后可以定神理气。”

听他解释,傅宁珞对妄虚有几分好感了。

不知是否遗传至她母亲和奶奶,傅宁珞也有几分迷信,但她坚信神佛只是慰藉自我,身体不适应当找大夫。

当然了,如果撞邪导致的身心皆病,那应该驱邪和吃药双管齐下。

算是和妄虚的理念不谋而合了。

不过这人不愧是修道之人,一个调香也说的神神叨叨,说明定神香,不就是安神香么。

再经过王诘和陆大郎二人的同意后,傅宁珞又打开里面的符看了一眼。

和以往见过的安神符相差不大,所画所写傅宁珞一个字不认识。

不过妄虚确实写了一手好字,遒劲有力,颇具风骨。

总之,是傅宁珞做梦都写不出来的好字。

看完符,傅宁珞原封不动的把符折好放回香囊里,然后同征询王诘、陆大郎的意见,可否先将此物借于她几日,等她用完再归还陆大郎。

陆大郎了解她为人,猜测她拿着此物必然有其目的,自然应允。而王诘已将东西转送给陆大,自然一切依他自己的意见。

“不知妄虚道长是否还居于公主府?可否有机会引荐?”傅宁珞问王诘。

王诘:“实不相瞒,自那日妄虚道长帮忙超度吕兄亡魂后,就带着小徒弟回知仙观了,走得很匆忙,说是观中有事需要回去处理。”

“傅姑娘若是想去知仙观求符,需得提前送上拜帖。他们道观声名远播,每日香客络绎不绝,许多京城达官贵人也慕名而去。若是不提前提拜帖,寻常难以受到妄虚道长亲自接见。”

“对了,听说他算命看手相也很灵验,傅姑娘若是能见到他,不妨一试。”

傅宁珞好奇:“他们香客众多,每日道观之事定然繁多,妄虚道长留滞京城时,有谁打理道观事务呢?”

她所问之事并未秘辛,王诘也并未多想,况且他感激傅宁珞襄助他脱离剽窃和杀人嫌疑的苦海,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据小生所知,他们道观的事务都各有掌管之人。妄虚道长不在时,由他的师侄代为统领观内一切事务。若是有无法决策之事,会以飞鸽传书告知。”

“我记得十二号那日,他就因事赶回道观解决了。原本那日他与一个贵人有约,后来改至第二日会见了。”

陆大奇道:“妄虚道长没有亲传弟子或者师兄弟吗?为何是师侄暂代他之职?”

“公主当时也好奇问了,听妄虚道长说,他有两个师弟,三个亲传弟子。”

“二师弟听说已经一个羽化,他那个小师弟还只是一个孩子,无法掌管道观。”

“至于弟子,他那小弟子他带在身边,另外两个弟子据说不适合承担一观之主。不过师弟临终前把弟子都托付给他,与他的亲传弟子也无异,因此,观中事物一应交给他师侄搭理。”

听妄虚此言,岂非等他羽化后,可能会把观主之位传给他师侄?

这倒是件稀奇事。

陆大感慨:“妄虚道长能把自己师弟的弟子当自己的弟子看待,想来也是十分亲厚之人。”

王诘摇头,似有不同见解,但碍于背后说非君子所为,因此并未立即说出口。

赵有司催促他讲一讲,同桌之人都是可信之人,不会随意乱传,王诘难得交到一二好友,略一踌躇,还是说了。

“妄虚道长面容极善,对弟子也极好,但为人严苛,并且…”

“并且什么?”赵有司双眼放光,他就喜欢听一些这样的小秘密,连忙追问。

王诘经过多日相处后已经了解赵有司的脾性,知道他只是单纯的好奇,并不是恶意揣测,倒也没再隐瞒。

“我觉得他人比较孤傲,并非那等平易近人之辈。”

“这算什么毛病。”

和内里才华横溢而孤傲,但待人礼节周到和善的王诘不同,赵有司素来表里如一,为人直诚。

还以为是什么隐秘不便言语之事呢,竟然只是小小的孤傲。他不以为意。

“有大能者都有自己古怪的脾气,且说你,以前不也只埋头读书,让我们以为你看不起我们。”

“还有那谁,对,就是上一次科考差点被点为探花那位。”

“听说他不愿意顶探花的美名就是不愿意给两外两个高中的进士摘花。”

“还有源老大人家的那位,大冬天也只穿薄衣,就怕穿多了臃肿,影响他的风姿。还有大理寺那位,整日板着脸,活像谁欠他钱一样。”

王诘、陆大:“…”

二人拦都拦不住他说人闲话。

王诘解释自己当时一心科考,见识浅薄,是以孤僻了一些,两人现已成了知己好友,赵有司自然不会计较他以前的事,很快宽慰他如今已经了解他为人,不必再介怀。

傅宁珞看到二人你来我往的诉衷肠,不由感慨:读书人就是酸腐肉麻。

好在她师兄非如此脾性,若是有人朝他告罪,三言两语打发过去了。

“你说得对,大理寺的那位有大病,脸瘫病,”等王诘和赵有司说完,傅宁珞赞同赵有司的话。

虽然她昨日和韦涧素和好如初了,但背后该说小话还是忍不住说。

这大概就是人性吧。

“古板得堪比书院里的老夫子,就他这样的,以后谁嫁给他,估计每日都活在苦水里。八成很难娶到妻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