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傅家千金狗腿破案日常 > 第106章 第106章

傅家千金狗腿破案日常 第106章 第106章

作者:东海日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4 21:49:55 来源:文学城

雪下的越来越大了,围在花月楼外面看热闹的百姓有的散去,有的又带着火盆重新挤进来,有的就在附近的店铺里坐着等结果。

讨公道的姑娘们一个个冻得嘴唇发白,挤在一起取暖。

她们更冷的是心里的冷。

等不来为她们做主的人,她们日后的日子如何过?

如何面对那些流言蜚语,鄙夷欺辱?

如何面对花月楼的打击欺压?

以后,花月楼恐怕只会更加嚣张猖獗。

众姑娘心中升起一股绝望。

就在气氛越来越焦躁时,楼里来回走动的花月娘子松了口气得意时,传达圣意的内侍终于找到了傅宁珞。

他十分无奈,去傅家,没寻到人,去大理寺,也未寻到人,府衙同样没寻到她。

谁知她躲在花月楼附近看戏。

内侍转达圣意,又当众宣圣上口谕。

“傅司直,快下来吧,圣上说您需要独自作诗,不能有旁人相助。”

傅宁珞再也无法躲在马车内看热闹了,手里捧着暖手炉走出马车。内侍就站在傅宁珞身边,等着她作出诗出来。

傅宁珞躲不掉,也不可能对圣上的口谕有异议,硬着头皮出来,立马感受到了无数各异的视线聚集在她身上,尤其那些围在花月楼门前的姑娘们的视线。

面对这些殷殷期盼,又满含忧心的目光,无数说不清是看热闹还是其他心思的万众瞩的场面。

傅宁珞抱紧手炉,第一次陷入了困境。

作诗?

还不如作死。

.

傅宁珞记得自己小时候学诗词,一边摇头晃脑念,一边笑哈哈嘲笑那些诗词文绉绉太酸腐。

父亲气得揪掉了自己的胡子,骂她孺子不可教,先生气得打她手心,骂她不尊师重道。

后来,师兄教导她诗词。她面善心冷,她笑话那些诗词时,他就任由她笑话。

不受干扰扰讲解完释义,又说了一番自己的感悟,然后问她心得。

她自是没心得,她的神魂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于是师兄罚她抄写诗词一百遍。

他说:诗抄百遍,其意自现。

她抄了一百遍,其意也没自现。过眼不过心,体会不到那些诗词的意境。

师兄那么好的耐心,都被她气得打了手心。

书到用时方恨少,傅宁珞第一次觉得自己以前不应该偷懒作弊,不好好学那些文绉绉的诗词。

那些巴巴望着她的姑娘们,把希望放在她身上,只想要讨回公道。

可她做不出来诗。

作不出诗词,对不住自己,也对不住这些被花月楼无盐女榜单害过的女子们。

如何是好呢?

在众人的围观下,傅宁珞硬着头皮接过内侍让人给她找来的未用过的纸笔,开始坐在马车外冥思苦想。

笔沾了墨,墨滴在白纸上,晕染了一片,傅宁珞脑袋一片空白,憋不出一个字。

纸废了,揉成团丢下去,傅宁珞内心坐立不安,如无数蚂蚁在上面爬。

静不下心,也想不到任何诗。

来来回回只有“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一句悔悟。

那些依靠着取暖,不肯离去,等着傅宁珞写出好诗的女子们视线随着那团被丢在地上的纸往下移,一颗心也不住往下沉。

那丢掉的不是废纸,是她们寻求公道的心。

可她们似乎又没办法怪罪傅宁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让一个喜欢武艺,不爱念书,一心惩恶扬善,扑在查案捉拿犯人上的姑娘如同那些出口成章的才子挥毫作诗,实在有些为难人。

丢了废纸,傅宁珞没再要纸,放下了笔。

她闭上眼,把脑海里一切繁杂的思绪清空。

“十二——”

脑海里出现一个白色身影,那人笑看着她。

“师兄,”傅宁珞有些着急,有些苦恼,“我作不出诗。”

“十二,你坐着,是写不出好诗的。”

“为何?”她在心里问。

“因为站起来,才能看到更远,心胸才能畅开。”

“你睁开眼,望前看。”

傅宁珞从马车上站起来,缓缓睁开眼,世界忽然清晰明亮起来,那些围在她不远处的人,那一双双眼睛,都看得清楚极了。

“师兄,我看到了。”

“你看到了什么?”

傅宁珞看过前面一个个人、一个个物,一双双眼睛。

“我看到了漫天大雪,我看到了那些期盼不屈服的眼睛,看到了她们心中想要的公道,看到了她们无人做主,无人出头的彷徨。师兄,世道不公,对女子不公,她们本不该被这样欺辱践踏。”

“她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卢景生似乎也看到了她描述的那些,笑着说:“十二,诗是景,是物,是你胸口那跳动的心。”

“只要你细心看,就能作出好诗。记住,对所见的一切感知,就是你内心的诗。”

脑海里的身影淡去,傅宁珞的眼睛明亮如星辰,她看着其他人因为她站起来而紧张地等待着。

等待着她作出诗来。

世上好人一直在,只是无人凝聚他们的力量,所以他们看到了不公,却无法作出抗争。

能帮他们、她们,站起来的只有皇宫里那位至高无上的人。

在众人眼中,只看到那个在马车上苦思良久的姑娘忽然站了起来,看过他们所有人,目光清透,又藏着怜悯。

她似乎在看他们的灵魂,感悟他们的心声。

她身姿娇小,婀娜多姿,身上落满雪花,本该惹人怜爱,但在众人眼里,却仿佛看到了生长在悬崖的松柏,寒风凛冽,却折不弯她的腰。

那是长于民间,长于困苦的不屈的风骨。

大雪纷飞,街道人头相挤,似乎怕打扰了她,安静地成了游魂。

傅宁珞忽然明白了。

这场大雪,是为了她们而落。

“雪飞万里城;

诉尽人间魂;

帝问臣丹心;

臣叩圣上恩。”

傅宁珞念得很慢,很轻,念完,她跪拜在马车上,朝着圣上所在的皇宫,虔诚地叩首。

“公公,您替我和陛下说:‘遥知千里马,伯乐到天明’。臣,叩谢圣恩。”

她说完,街上安静地可怕。

直到附近听到她念诗的人仰天大喊:

“傅司直作出诗了!”

轰的一声,街上的人如同重新活了过来,焕发出新的活力。

所有人开始传颂她的诗,直到内侍离去,依旧沸扬不止。

马车内,茶杯磕碰在桌上,韦涧素缓缓掀开了车帘,静静地望向那个跪拜在马车上不肯起、等着圣上裁决的小姑娘。

纤弱的身躯,被大雪笼罩,她折下的背脊,是为这天下女子的公道。

.

“陛下——”

“陛下——”

“傅——”

内侍拿着那首抄写下来的诗,马不停歇地跑进御花园,正要说“傅司直作出诗”了,被皇帝一个眼神打断。

“拿到诗了?”

内侍闻言停下脚步,目光看到了坐在皇帝对面对弈的灰白胡子老人。

那是国子监崔祭酒。

内侍察言观色,眼力极好,很快看清楚了崔祭酒眼中的莫名和询问。

垂下目光,不再多言,奉上了手中捧着的诗。

皇帝很满意他的识趣,接过诗看了一眼,也不说好还是不好,转手递给崔祭酒。

“老师,您看看,这首诗如何?”

崔祭酒是在国子监忽然被皇帝请进宫的,进来之后,皇帝请他指教棋艺。棋下了两盘,皇帝就是不说来请他做什么。

皇帝不说,崔祭酒也揣摩不到,干脆不揣摩了。皇帝把诗给他,他就照实看。

一眼扫过,他就就看出作诗人文化学识平平,遣词造句直白务实,平仄工整都论不上。

但他却被诗中诉的情,诉的意镇住。

“老师,您觉得此诗如何?”见老头拿着诗发呆,皇帝忍不住促问。

他确实很想知道这个素来严苛古板的老学士会说出何样的评语。

雪花仿佛慢了下来,而后又温柔,又沉重地落在老祭酒的身上,头上。

他从诗中抬起头,看向远处的大雪。

“如果论词句,按照上中下评,此诗最多中等。”他收回视线,板着脸严肃道。

“哦?”皇帝眸光一闪,“那以老师所见,这首诗称不上好诗了?”

崔祭酒没正面回答,伸出苍老的手掌,接住了缓缓飘下的雪花。

“陛下,诗好不好,您心里有答案。”

皇帝不语。

崔祭酒并未打听圣意,他倏忽握紧手中的雪花,雪花融化,打湿了他的掌心,冷冷的,如同诗里所言,万里雪封,诉不尽人间苦难。

他看向皇帝,“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万里雪,人间魂呢?”

他将诗递还,拱手道:

“为人君,仁为本;为人臣,恭为要。明主不避直言,忠臣不惧重罚,以谏国是。”

“臣虽不明陛下为何让老臣看这首诗,此诗又是何人所作。但陛下让臣品鉴,臣能想到的也只有这几句。”

皇帝接过那首诗,又兀自欣赏了一遍。

他叫上老祭酒,是为了堵那些臣子的嘴,也没让人告诉老祭酒花月楼发生的事。

就是让那些臣子明白,他并未徇私偏袒。

诗的好坏,非他一人决断。公道曲直,也非他一人评断。

“老师觉得,最后这两句如何?”皇帝故意问道。

“不如前面两句。”崔祭酒眼观鼻,鼻观心,一板一眼。

皇帝没达到让崔祭酒拍马屁的目的,哼了一声。

老古板这么多年,笼统都没说过几句中听的话,不过真让他拍马屁,皇帝大概也不适应。

罢了,姑娘家,总是比这些老家伙们更会说话些。

瞧瞧这马屁,拍的可比傅文清那个只会告罪争论的爹可爱多了。

“不错,此诗勉强能入眼。一个小姑娘,短短一个时辰就能作出一首诗,难得了。”皇帝装作无意夸了两句。

跑回来奉上诗的内侍道:“陛下,那....那人并非是在一个时辰作出的诗。”

“哦?”内侍去了一个时辰,不是一个时辰,难道还能提前准备?

不会是拿了别人的诗作吧?

皇帝看了看诗中句子,这分明是说的今时今日之事。

不可能拿以前的诗应付。

“陛下让奴才去宣口谕,奴才找了...那人许久,后来在花月楼外找到了人,她只用了一刻钟作出了诗。”

“竟然一刻钟就作出来了?”皇帝惊讶过后满意,“不错,别那些言之无物的学子们还略强一些。”

女子不能科举,否则让傅宁珞去科举,还能瞧一瞧她能否考个三甲出来。

“陛下,此诗是女子所作?”崔祭酒惊讶了。

他看完诗,还以为是哪个臣子有冤诉呢。

既然是女子,那有为何自称...崔祭酒忽然意识到什么。

京城女子,自称为臣的,又诉冤的,他只能想到一个人。

“是傅宁珞作的诗?”崔祭酒说出此名后,更加惊愕了。

“看来朕亲封的小司直,连老师都知晓了。”

皇帝矜持而得意的神色,崔祭酒内心腹诽:唯一的一个女官,他能不耳闻?他又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隐士。

“陛下,傅司直还有话让奴才转达。”

“哦?她还有何话?”

皇帝还是挺好奇傅宁珞会对他说什么。

一个能作出这样大气又细腻诗的女子,也称得上奇女子了。

“傅司直说:‘遥知千里马,伯乐到天明,让奴才代为叩谢圣恩。”

“这两句不错,君臣不相疑,君臣之道,比前面那首好。”崔祭酒立马道。

至少比那两句拍马屁的好。

崔祭酒素来不喜溜须拍马,喜欢那些耿直忠言逆耳的。

作为臣子,理应懂得劝谏皇帝。

一个小小女子,难得有这份心思气魄。

皇帝也琢磨过来了,威严的脸庞浅笑了一下。

千里马需要时间印证,而伯乐需要一直圣明。

确实有意味,比前面那首诗更有人情味。

傅宁珞,有胆有识有才,倒是意外之喜。

崔祭酒:“陛下,傅宁珞作出此诗,想来是有冤案,陛下当圣裁。”

皇帝不敢让崔祭酒知道他用作诗来武断的裁决案子,怕又被拉着无休止的谏言。

顺势骑驴下坡:“朕已经有裁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