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夫开店日常 > 第5章 第 5 章

夫夫开店日常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胖海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7 00:30:16 来源:文学城

镇上赶集的地方统一在城南大瓦街。

此时大瓦街上行人不断,路边各种摊贩,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连成一片,热闹不已。

“炒栗子,又香又甜的炒栗子!这位夫郎要不要买一点,我家的栗子又大又甜!”摊主热情地招呼道。

禤文乐刚想说不用了,旁边的周铭已经上前说:“老板,来一斤炒栗子。”

“好嘞!一斤炒栗子14文钱,您拿好。”摊主动作麻利地称好栗子,用油纸装好递给禤文乐。

禤文乐看着眼前冒着热气的炒栗子,又看了看自家夫君,眼里有些无奈,但随之心里又甜甜的。

他知道周铭在意他,不在乎这些小钱,也许自己慢慢的就会习惯了。

从栗子摊离开,两人在街上逛起来,看看要买些什么,禤文乐剥了个栗子递给周铭,“夫君你吃。”

周铭接过嚼了嚼道:“又甜又糯,好吃。”

禤文乐笑着说:“哪天得空咱们到山上捡些栗子回来自己炒。”

周铭点头,这时候的栗子刚好成熟,口感软糯,味道香甜。

禤文乐吃着周铭给买的炒栗子,边走边看,他今天翻了翻衣柜发现两人的冬衣都打薄了,决定买些棉花回去多做两件冬衣,布料家里还有。

旁边有一老伯在卖蜂蜜,从山里寻来的土蜂蜜,也就这一罐。

禤文乐打算买回去做些糕点,便上前问:“老伯,你这蜂蜜怎么卖?”

老伯头也不抬,只缓声道:“不散卖,不讲价,一罐200文。”

“成。”

那老伯愣了下,他今天早早就来了,问的人多,但听了价格都摇头走了。

他这一罐蜂蜜就比平常贵个几文,但赶集大家都追求实惠,见砍不下价钱就只能走了,蜂蜜又不是只有他这一家卖,总能找到便宜一些的。

他还怕这蜂蜜卖不出去了,听见他那么干脆的答应,赶忙接过周铭递过来的铜钱。

糖是贵价东西,农家人平时想甜甜嘴不容易,也就逢年过节或是招待客人时拿糖水招待客人,平时都是找些山果子或是山里的土蜂蜜。

他本也打算留自家吃的,但最近家里急着用钱便拿到集市上卖了。

逛的差不多后,禤文乐和周铭就返程回店里。

午时过后,黑沉沉的乌云从天边涌来,天色变得愈发昏暗,门前幌子被大风吹得沙沙响,不一会儿雨点就劈头盖脸地扫落下来。

今天的雨下得又大又急,街上行人赶忙跑到屋檐下躲雨。

禤文乐走到门前,让在店前的行人到店里避会儿雨。

这雨下的大,风吹着雨水呼呼往人身上飘,现在即将入冬,天气也开始转冷,雨水打在脸上有些冷冰冰的。

雨越下越大,雨水从屋顶唰唰往下流,天色也越发昏沉。

禤文乐看着雨水,想到昨天院里刚种好的菜,倒是省了浇水的力气。

周铭把剥好的栗子塞进他嘴里,“这雨今天怕是停不了,我们就在后院屋里歇下,晚上不回去了。”

禤文乐嚼着栗子点头,后院有休息间,下雨或者太忙了就会歇店里。

禤文乐转头看向周铭,“对了,阿卓不也是在镇上吗?”

周卓出门时间早,不和周铭他们一起坐牛车到镇上。

周铭低头剥栗子,说道:“嗯,他应是歇在刘师傅家,不用担心。”

刘师傅家的铺子在城西,和店铺隔得远,是以周卓都是自己步行回家,很少同周铭一起。

酉时,雨还在滴沥滴沥地下,禤文乐用店里的小炉子煮了锅粥,两人吃好后,又去热了些水,拿来擦擦身子。

晚上禤文乐躺在休息间的小床上,旁边是周铭温热的身躯,听着窗外雨顺着屋檐流下的声音,心里温和踏实。

周铭搂着怀里的人儿问:“乐乐,冷不冷?”

禤文乐靠在周铭的怀里摇摇头。

也许是周铭火气旺,他挨着睡觉很暖和,还能闻到衣裳上阳光的味道,将雨夜带来的凉意都给驱散了。

周铭手里又搂紧了些禤文乐,现在身上盖的被子是床薄被,还是之前从家里拿来的,最近没在店里休息,他给忘记拿厚被子来了,怕今晚冷着自家夫郎。

现下是晚秋,说不上很冷,但今天下了雨,秋风一吹也是冷飕飕的。

禤文乐抬头说:“等天晴后,我把家里柜子的棉被拿出来晒晒,到时再拿床厚被子在店里备着。”

周铭应好,又帮他掖好被子。

“过几天要去府城补货,到时候同你还有小妹一起去,店里就先交给爹娘来看。”

“好啊,我们大概要去多少天啊?我还没去过府城呢。”

“来回要八天左右,我们在府城待两天。”

去府城而不是去县城补货,主要是可以乘船去府城,包艘船运货往返会比较方便,而且府城的商品更全,有些比在县城进价还要便宜。

店里一般是进三个月的货,不够时就得另外补,临近年关,这次进的货就得多些。

上次他答应阿卓和小妹一起去进货,但碰上农忙也就没去成。

前几天周铭问周卓会不会要赶工,快要过年,很多人家也更舍得花钱打家具。

果不其然,刘师傅店里的单子已经排了十几单,周卓遗憾又没能一起去,整个人恹恹的。

周铭安慰说会给他带些好吃的吃食后,又瞬间活蹦乱跳起来。

周卓今年16岁,身高随周父,比村里同年龄的小子长得都高,性子爽朗爱笑,但又生了一张圆脸,笑起来更加显小,村里人常拿来打趣他。

周卓一开始还为此烦恼,慢慢的就习惯了,长得像小孩就长得像吧,反正我长得比你们都高!

——

这场雨接连下了两天,终于等来晴天。

禤文乐今天没去店里,在家里把这两天换下的衣裳洗洗,还有把被子拿出来晒,过段时间晴天就少了。

放了一年的棉被会有股味,加上下雨还有点潮乎乎的,睡起来不舒服。

禤文乐抖了抖棉被,把被子放到院里的竹竿上晾好,拿手拍了拍。

他又把这两天换下来的脏衣裳装进木盆里,带上胰子和棒槌同周新苗去河边洗衣服。

周家的屋子在村头的位置,离河边不过百米距离。

河边已经有不少妇人夫郎在洗衣裳了,禤文乐和周新苗走近时,大家都好奇地望过来。

周铭成亲那日的饭菜丰盛,可是让大家议论好一段时间。

周家在村里一向低调,虽然知道周家在镇上有铺子,但见他们这两年不盖房子,不买地,吃穿也都是村里日子中等的水平,大家也就以为赚不到多少钱。

现在反应过来,大家明面上也不会眼红说什么,也就私下里唠唠。

周父周母人都和善,没和人起过口角,再加上周父时不时帮村里人写些信件,村里人对周家印象都挺好。

“苗姐儿周夫郎来洗衣服啊?”

“是啊,桂婶子。”周新苗走到桂婶子旁的空地,放下木盆准备洗衣裳。

桂婶子住周家隔壁,周新苗同她家小荷玩得好。

村里的情况周铭有给禤文乐说,但这会儿也对不上人脸,不知道别人叫什么,他和桂婶子打了个招呼,便到旁边找个位置开始洗衣服。

其他人看没什么,也转头和旁边人聊起来了。

禤文乐把衣服洗好,回来到书房里练了会儿字。

他现在基本上是一天记十个字,周铭会先告诉他字怎么读,然后教笔画。

他就在旁边用沙盘跟着写划,一个个来,等熟练后在纸上练写。

开始写的字笔画歪歪扭扭,他还有些不好意思,练了几天,笔拿稳些后也就还好。

家里午饭四个人吃,他煮了锅粥,家里的粮食足够多,也不打算卖钱,所以午饭是吃的,村里人大部分中午这顿都省了,饿的话就上山找些野果子或是其他的东西吃。

因为放的米够多,锅里的粥带着浓浓的米香,禤文乐又到院子里摘了把小葱,洗切好撒到粥里。

周新苗走到厨房里,望着锅里的粥,深吸一口,“好香啊!”

禤文乐笑着,“那你等会儿多吃点,我们现在把粥搬出去。”

周新苗点头道:“好的。”

午饭后中午照旧小憩一会儿,下午和周母、周新苗在家做衣裳。

过几天就要到腊月了,天气也越来越凉,昨晚禤文乐帮周铭量好了尺寸,准备做冬衣。

三人坐在堂屋里,边聊天边缝制衣裳,周父去村里找人下棋聊天了。

“乐哥儿,你过来娘给你量量尺码,做几身衣服。”周母朝禤文乐挥挥手。

禤文乐起身往周母前走,“娘,做一身就行,我衣服够穿的。”

“那不行,乐哥儿你就听娘的。”

乐哥儿长得好,她特地去镇上选了几匹鲜亮些的布料,准备做几身春衣,他穿着肯定好看。

禤文乐心里感动,家里人对他都很好。

禤文乐上次买的棉花多,打算把冬衣做厚实些,青州虽是不下雪,但冬天阴冷潮湿,有时穿再多的衣服都是冷,往常冬天就在家呆着烤火。

周新苗今年14岁,但是不大爱做针线活,平时也就周母押着她在家练。

她这会儿就在旁边看着禤文乐利落的把布料拆好,穿针引线起来。

“嫂夫郎你缝的真好。”

周母瞪她一眼,“那你还不赶紧练起来,哪天像你嫂夫郎一样厉害。”

“我就感叹一下,针线活的话,会做些普通的衣裳就行。”周新苗坐直身子道。

周母摇摇头道:“你这小妮子。”

“再说了若是不会,也可以去镇上买现成的嘛,我到时候做生意努力赚钱买。”周新苗笑道。

“你看现在哪有女子做生意的?”周母皱眉道。

周新苗坚定道:“那有什么,反正我总会想到办法的,大哥肯定支持我。”

周母拿她没撤,家里三个孩子一个个的都有自己想法,她心里一边觉得自豪孩子有出息,一边也为他们担心着,但只要不是那出格的事,最后她肯定都支持。

禤文乐在旁边听着也诧异自家小姑子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他同周母差不多的想法。

家里条件不错,上边还有两位哥哥,再说了女子做生意确实是少但也不是没有。

周新苗丝毫没注意自己的话,让两位大人有什么样的想法,又拉着两人聊起了村里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