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负断山 > 第22章 师父

负断山 第22章 师父

作者:山山向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7 13:36:03 来源:文学城

关雁门回头看去,见祝大爷盘坐在地上,长枪横搁在腿面,正看着她腿上绑的匕首。

“可以啊。”下午见到祝迁把长枪舞得如龙似蛇的样子,关雁门没想到他如此深藏不漏又武艺高强,很是敬佩,把匕首从皮鞘中取出,递了过去。

祝大爷接过,面朝火台的方向,对着光把匕首仔细看了一遍,又摸了摸匕身上凹下去的一小块刻印。

“那个是福印,”关雁门看祝大爷眯眼看了那块刻印很久,解释说,“我庄姨说,这印儿能保佑拿着匕首的人逢凶化吉、平安顺遂。”

“逢凶化吉,平安顺遂啊。”祝大爷脸上的情绪一瞬间变得很复杂,但也只是一瞬间,他捏着匕身,柄首朝向关雁门,把匕首还给了她,“很好的寓意了。”

祝迁摩梭了一下枪身,眼中流露出怀念神色:“毕竟,活到我们这个年纪,求的也不过是亲人能逢凶化吉,平安顺遂的活着了。”

关雁门想起那个叫六小子的小守卫跟他们说过的,祝大爷年轻时没了妻子,现在女儿又在拓封城中,生死不知,一时间也有些唏嘘,她轻声安慰道:“您女儿一定还活着。”

祝迁笑了笑,没有回答,他提着枪,站起身,朝关雁门一扬下巴:“下午城口,我见你身手很好,要和我切磋一下吗?”

关雁门眼睛立刻亮了,一下子就从地上站了起来,跃跃欲试问:“在哪打?”

“去药庐门口吧。”祝迁用枪尖一指药庐方向。

章云烽没想到这俩人没说几句话,就要插擂台打架,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祝迁用枪尾一戳。

祝迁:“你也来。”

章云烽“啊?”了一声,不可置信道:“我吗?”

“对,你。”祝大爷嫌弃地扫了他一眼,心道章家那么好的传承,怎么在章云烽身上一点也没显现出来,武学上没什么造诣不说,怎么看起来脑子也不太好使。

但这话想想就行了,祝大爷知道要给章云烽留点面子,没说出口。

然后祝迁也不管章云烽有没有跟上,转头就走。关雁门看章云烽撑了几次地,都没站起来,叹了一口气,过去把他扶起来了。

早上晒的药已经全部收起来了,药庐门口空出很大一片地,祝大爷松了松膀子,将长枪一横,朝关雁门一扬下巴:“来。”

关雁门将长刀一拔,对祝大爷行了一个恭恭敬敬的江湖晚辈礼:“请前辈赐教。”

话音刚落,关雁门就冲了上去,一刀横扫而出,祝大爷也毫不手软,将枪身一竖,格住关雁门一刀,而后枪尖一转,在关雁门下一刀劈来时,如泥鳅般贴着刀身一转,戳向关雁门肩上空门。

关雁门见当面猛攻无法近身,脚下一错,让开祝迁攻势,反手拔出腿上匕首,将身一矮,从祝迁枪下躲了过去,直刺祝迁膝弯。

祝迁将枪身往下一按,挡下关雁门这一刺,又后退一步,避开关雁门随即上砍的一刀,叫了一声好:“好身手!”

关雁门一笑不答,再次冲了上去。

不过片刻,两人乒呤乓啷过了几十招,长枪与长刀相撞,火花四溅,章云烽看得目瞪口呆,默默往后退了退,防止火星子溅到自己身上。

再次被祝迁一枪扫开,关雁门后撤两步,发丝散在脸侧,汗珠沁在额头上,胸膛起伏,微微喘着气,眼睛却亮得惊人。

祝迁那一枪扫过就走,正准备接上下一招时,却见眼前白光一闪,他心道不好,匆忙换招,想将枪身迎上刀刃,却已经来不及——

关雁门整个人疾冲而出,刀光在空中划出一道长直的线,以极快的速度、极大的力道重重砍下,“当”一声,直接把祝迁的枪身强行压了下去!

而后,关雁门手腕一动,那把长刀转过一个微妙的弧度,直指祝迁面门。

那一刀快得叫人几乎看不清,只能见到月光晃过刀刃,划出一道长线。

那条线在离祝迁半步的地方停住了,关雁门挽了个刀花,将刀收回刀鞘,朝祝迁一抱拳:“多谢前辈指教。”

祝迁已经许久没有与人这样酣畅淋漓地过招,不得不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将枪身往地上一拄:“好,好!后生可畏啊!痛快,痛快!”

关雁门把额头上的汗珠擦掉,大方一笑:“您让了我一只手,是我耍赖了。”

祝迁在军营里呆了这么些年,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样落落大方、身手还好的后辈,看着关雁门的目光里充满了欣赏:“你学的是贺家刀法,我还在江湖上乱跑的时候,和你师父切磋过,倒是不记得有这么一招,方才那一刀,是你自己研究的?”

关雁门没想到祝迁居然认识自己师父,甚至时隔这么多年,还能记得贺家刀是什么样儿的:“对,自己摸出来的。”

祝迁欣慰:“给这一刀取名字了吗?”

“取了,叫断山。”她说到这里,觉得自己有点像在江湖前辈面前自夸,有些羞赫,挠了一下头,“将全身之力灌注于这一刀,猛劈而下,势可断山。”

祝迁把这个名字念了两遍,又回忆了一下关雁门方才的一刀,点头赞同:“好名字,很合适。”

然后祝迁话锋一转,有些气恼:“他贺惊涛哪来的这么好的福气?找到这么好一个徒弟?我怎么就没有这运气呢?”

关雁门只是笑,没有接话,祝迁转头看向章云烽:“你来。”

章云烽心知躲不过去,想着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得被骂,也不磨蹭,提着剑就走过来了。

关雁门站在一边,看着章云烽短短一盏茶的时间,被祝迁抓到起码八百个破绽,被祝迁三下五除二一顿暴揍,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无奈捂脸。

最后一招过完,祝迁把长枪往身后一抛,银枪在空中划过,落地时刚好靠在药庐外墙上。

章云烽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全靠手上的剑撑着,才没有跪下去。

“空有花架子,没有基本功。”祝迁叉着腰,训斥道,“一看小时候就没好好练武!”

祝迁说的确实是事实,章云烽低着头挨骂,一声不敢吭。

祝迁把章云烽方才每个破绽都拎出来数落了一顿,然后走过去,猛拍了一下章云烽的背:“肩背挺直!弓着身子像什么样子!”

章云烽本就站不稳,被祝迁一巴掌拍得往前一栽,还好关雁门眼疾手快,冲过去架住了他,才没让他脸着地。

章云烽扶着关雁门的胳膊,咳得惊天动地,差点把肺呕出来,祝迁叹了一口气,对关雁门道:“我本想着,他要是留在北疆不走,我就收他当个徒弟,虽然我也没多大本事,但也能多少教他点东西,帮他把基本功正一正。”

关雁门摇摇头:“二十年前,江湖上如雷贯耳的‘泥鱼枪’要是都不算有本事,那现在江湖上,一个有本事的人也没了。”

祝迁大笑,摆摆手:“我毕竟年纪大了,又没了一只手,在江湖上已经排不上号了。”

笑过之后,祝迁看了看天上月亮,叹了一口气:“但是我方才听你们说,你要带他回寨子,那我也没法教他了。”

他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往事,嗟叹道:“我当年出去闯江湖时,差不多也是你们这样的年纪。”

“那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在江湖上走了十年,靠着悟性和身手,什么麻烦都能自己解决,觉得自己特别厉害,心高气傲得很,你师父当年刚接手贺刀寨,也是个暴脾气。我俩在竹林里遇上了,狠狠打了一架,最后我赢了他半招,两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他说寨子里有他师父酿的三坛老酒,要请我去喝。”

祝迁说到这里,脸上浮出一点笑容,好像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拿着一杆长枪四处找人切磋的江湖侠客,穿过时间的长河,回来了片刻。

“然后呢?”关雁门见他沉默,轻声问。

“然后啊,”祝迁垂下眼睛,深深地吐出一口气,“然后,南疆异姓王变故,朝廷派人剿匪,我的……”

他话音一顿:“我的女儿在那里,我匆忙赶回时,整个庄子受到牵连,全部都没了,所有积蓄一点不剩,好在我的女儿没事,又逢灾年,我带着她四处奔命,和你的师父再没见过面,喝酒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祝迁挤出一个笑容,拍了拍关雁门的肩膀:“这么算来,你师父还欠我三坛老酒。”

关雁门和章云烽听了这么一长段江湖往事,都有些恍神。

祝迁看了章云烽一眼,接着道:“当年军队不肯收江湖人,在我和我女儿走投无路,快要饿死的时候,是他的父亲不顾上面刚下来的‘江湖朝堂井水不犯河水,越界者斩’的命令,收留了我们父女二人。”

“后来我在战场上受了伤,命差点保不住的时候,是他兄长力排众议,让人去寻了南疆的医生,为我截去了坏死的右手,我才能够活下来。”

“我虽然不太看好这小子,但是他毕竟是章家后生。你把他带到寨子上后,帮我给你师父带句话,就说他的父兄于我有恩,当年我那三坛子老酒不用他还了,让他看在那三坛酒的面子上,多少教章家小子一点东西,不用多精细,让他以后有自保之力就行。”

这一托付似乎很轻,只值三坛老酒和一句话。

这一托付似乎又极重,值二十年光阴,和两个江湖人半辈子的义气。

关雁门和章云烽都说不出话,最后,关雁门重重点了点头,章云烽将剑托在手上,跪倒下去,恭恭敬敬地给祝迁磕了三个头,喊了一声“师父”。

夜风吹过祝迁空荡荡的袖子,他的肩背终于微微地弓了下去,整个人在那一瞬间有了老态。

他那管袖子在夜色中翻飞,如同他断了数年的胳膊又生了出来,却又让人无比清晰的意识到,他那条胳膊是没了。

祝迁接了章云烽这一声“师父”,长叹了一口气,看着章云烽的目光软化了一些:“好孩子,以后不要再跪了。”

“你的父兄都走了,现在章家四代人的责任在你身上,以后不管如何,你要挺直肩背,带着它们走下去。”

祝迁的目光转向了关雁门,露出一个慈祥的笑:“你以后也不能跪。”

“你将星入命,是注定要当将军,要担起家国的人,‘断山’这一刀很好,但断山不易,负断山更难,你要把断山背起来,不管何时,绝不能低头。”

有士兵跑过来,见他们三人气氛凝重,一时不敢说话。

“什么事儿啊?”祝迁朝他招了招手,恢复了平时的大嗓门。

“晚饭好了,祝大爷,钟将军让我们叫你们去吃。”

“行,”祝迁扬了扬下巴,朝关雁门和章云烽道,“你们俩去吧,累了一天了。”

“你不去吗,祝伯?”关雁门问。

“我就不去了,年纪大了,过了饭点没胃口。”祝迁摆了摆手。

他转身背手,在关雁门、章云烽和那个年轻士兵的目送中,朝药庐里走去。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这个年过半百,不到花甲,却已经满头白发的老人,又哼起了上午晒药材时的那个苍凉调子。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

月光照在他略显佝偻的背影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

他晃晃悠悠,拿起墙边靠着的长枪,回望了一眼天上明月,而后挑开门帘,走进了那屋暗室。

“——目送归鸿。”

最后一句如同叹息,尾调悠悠,化在夜风中。

文末祝迁唱的是宋代贺铸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全文如下: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写得很牛啊很牛,意境牛死了,我超级喜欢,就贴了全文给大家分享一下![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而且这首词是有歌曲的,大家也可以去听听!很有感觉啊很有感觉![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球收藏球评论![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师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