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风自东方来 > 第2章 第 2 章

风自东方来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履霜坚冰至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7 16:34:10 来源:文学城

静心殿后方的“藏简阁”,是青岚宗内门弟子查阅基础典籍之处。

阁内玉简林立,如林海森然,分门别类,自“灵草初识”至“阵法通解”,自“符箓基础”至“天地节律”,皆有收录。这里记载着这个世界——被称为“灵渊界”——的浩瀚知识,是无数求仙者踏上修行之路的第一站。而青岚宗位于灵渊大陆的东洲边缘一个资源不多的宗门。

云芷立于“药理初解”的玉简架前,神识缓缓沉入其中,大量的信息如溪流汇川,涌入脑海:赤炎草烈如火,凝神花清如露;黄精补气,龙须藤通络;相生者可合炼,相克者忌同炉……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仿佛一块久旱的海绵骤然浸入清泉,贪婪地汲取每一滴养分。

然而,与寻常弟子不同,她并非全盘接收。每当看到一种新的药性描述或炼制手法,她脑海中总会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些来自“墨守”的、看似毫不相干的只言片语。

比如,看到“赤炎草性烈,需以寒露中和”时,她会想起“墨守”曾说:“水火平衡,方为养生之道。吃多了上火的东西,记得喝点凉性的茶。”

那时只当是生活常识,此刻却觉得,这“平衡”二字,似乎直指药性调和的核心——不是简单压制,而是动态调和,使阴阳归于中正。

又比如,看到“凝神花需在月夜采摘,方能保留最佳药效”,她会联想到“墨守”提过的“子午流注”——人体气血在不同时辰流经不同经络,做事要顺应天时。

这让她不禁思索:灵草的药效,是否也遵循着某种更精密的天地节律?而“月夜”是否只是表象,其背后是否隐藏着灵气潮汐、星力灌注或阴气峰值的规律?

“为什么赤炎草一定是性烈?它的‘烈’是由何种成分或能量结构决定的?寒露的‘寒’又是如何作用的?是简单的能量抵消,还是发生了更复杂的反应?”云芷放下玉简,眉头微蹙,喃喃自语。

这些念头在她心中盘旋,让她无法满足于玉简中笼统的“性烈”“宜合”“忌同”等结论。

负责看守藏简阁的是一位姓张的执事,筑基中期修为,平日见多了弟子们或死记硬背、或走马观花,对云芷这个新来的、据说灵根奇差却神魂强大的“关系户”本没太在意。

但几日下来,他发现这个女弟子有些特别。她不仅看得仔细,还时常对着玉简发呆,口中念念有词,尽是些“为何”、“原理”、“可否替代”之类的词汇。

这一日,云芷终于忍不住,手持一枚记载《基础矿物辨识》的玉简,走到张执事面前,恭敬一礼:“张师叔,弟子有一事不明,可否请教?”

张执事抬了抬眼皮:“讲。”

“玉简中说,‘黑曜铁’质地坚硬,富含金气,是炼制飞剑的常用材料。弟子疑惑,其‘坚硬’的特性,是源于内部结构的紧密,还是其中蕴含的‘金气’本身具有固化作用?若‘金气’是主因,那么其他富含金气的矿物,是否也能达到类似硬度?还是说,‘黑曜铁’有其独特的结构,使得‘金气’得以最佳方式呈现?”

这一连串问题,直接把张执事问懵了。他看守藏简阁数十年,还是第一次有弟子问出“黑曜铁为什么硬”这种问题。

通常,弟子们只需记住“黑曜铁很硬,适合炼剑”就够了。

“这……”张执事卡壳,脸上有些挂不住,“玉简上既然这么记载,自然有其道理。修仙界自古如此,何须追问缘由?记住便是!”

云芷却不肯轻易放弃,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师叔,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何能推陈出新?比如,若我们明了‘坚硬’的本质,是否可能人工合成更优的材料?或者,在炼制时更有针对性地激发其特性?”

张执事被问得哑口无言,有些恼羞成怒:“荒谬!炼器之道,乃先辈千锤百炼所得,岂容你一个刚入门的小丫头妄加揣测?好高骛远,实非修行之态!去去去,把玉简上的内容背熟再说!”

云芷见张执事不悦,知道再问下去也无益,只得施礼告退。

但心中的疑问并未消散,反而如星火燎原,愈燃愈烈。

类似的情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上演。

学习《基础符文图解》时,讲师教导某个符文笔画的“起承转合”必须遵循古法,不可有丝毫偏差,否则符箓无效。

云芷在练习后,却举手提问:“讲师,这个转折处的灵犀波动最为剧烈,是否此处的结构主要是为了引导和稳定灵犀流?若我稍微调整角度,但保证灵犀流通畅,是否可行?”

讲授《阵法基础概述》的老修士,在讲解最简单的一元聚灵阵时,强调阵眼必须置于正中心。

云芷却根据“墨守”曾提过的“黄金分割”(她模糊记得这个概念,觉得与某种自然美感或效率有关),提出疑问:“师伯,阵眼是否一定要在中心?是否存在某个特定点,能让灵气汇聚效率更高?”

每一次提问,几乎都让授课的修士愣住。有的斥责她“标新立异”,有的则陷入沉思——因为有些问题,他们自己也从未想过。

云芷的特立独行,很快在同期弟子中传开。不少人觉得她灵根差劲还爱出风头,私下里称她为“为什么小姐”,语气中不乏嘲讽。

但云芷并不在意。她只是遵循着自己的本能和思维习惯——那个来自现代灵魂的、追求逻辑与本质的批判性思维。

她发现,“墨守”过去那些看似零散的“养生道理”、“生活建议”,往往蕴含着某种普适的规律或底层逻辑:

平衡、顺应、节律、反馈、效率……

这些逻辑,与修仙世界的许多基础原理隐隐相通,成为了她理解这个新世界的独特“快捷键”。

但她要的不是简单的套用,而是追本溯源,弄懂其背后的“为什么”。

这日,静瑜真人召见云芷,考较她的功课。

“芷儿,近日修行与学习,可有疑难?”静瑜真人端坐云床,语气平和。

云芷将自己近期所学,以及心中的诸多疑问,一一禀明。她没有抱怨执事或讲师的不解,只是客观地陈述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静瑜真人静静听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待云芷说完,她缓缓道:

“你之所思,并非全无道理。修仙之道,固然重传承,但亦非一成不变。先辈之法,亦是源于对天地至理的探索与总结。”

她话锋一转,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然而,知其所以然,需建立在对‘其然’有足够深厚的积累之上。你如今所见所闻,不过沧海一粟。若基础不牢,一味追问‘为什么’,便如空中楼阁,易入歧途。”

云芷虚心受教,低头道:“弟子明白,定会扎实根基。”

静瑜真人点了点头,又道:

“至于你那些问题……比如符文笔画,其规范确是为了最有效引导灵犀,但其中涉及的能量流转极其精妙,细微之差可能导致全然不同的结果。初学时严守古法,是为安全稳妥,亦是体会前人智慧。待你境界高深,对能量掌控入微,自然可尝试调整创新。”

“再如阵法阵眼,一元阵简单,中心确是最稳。但更高深的阵法,阵眼千变万化,甚至有游动之眼、虚无之眼,确非必在中心。你能想到此节,说明你于阵法一道,或有天赋。”

得到师尊的肯定和指点,云芷心中豁然开朗,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习方式——

既要尊重传统,扎实积累;也要保持独立思考,勇于质疑。

她开始调整策略。不再急于当众提问引人侧目,而是将问题默默记下,自行在藏简阁查阅更多相关典籍,试图从更广阔的知识中寻找线索或验证。

实在找不到答案的,她便记录在一枚特制的玉简中,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向师尊请教。

同时,她也发现了“墨守”那些道理的更深层作用。

它们像是一把把钥匙,帮她撬开了理解这个世界的大门,但门后的广阔天地,需要她自己一步步去探索和丈量。

比如,那个“腹式呼吸法”,她反复练习后,不仅感觉心神更容易宁静,引气入体时,确实能更清晰地感知到灵气在体内的流动,甚至能微调其路径,使之更贴合《星辉炼气篇》的要求,效率远超旁人。

她意识到,这呼吸法不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对自身内在的精细感知和调控训练。

又比如,面对流言蜚语时,她想起“墨守”说过的“浊气自口入,清气自心生”,尝试用类似“净化呼吸法”的方式平复心绪,竟发现对凝练神识有微弱助益。

这些发现让她惊喜,也让她对“墨守”的身份和意图更加好奇。

他到底是谁?为何要教她这些?这些看似普通的知识,为何与修仙之道如此契合?

这一日,宗门任务堂发布了新任务:协助丹房处理一批新采集的“清心草”,剔除杂质,并按品相分类。任务奖励是少量的贡献点,适合新弟子熟悉灵材。

云芷接下了这个任务。她不会因为自己是静瑜真人的亲传弟子就好高骛远,相反,她珍惜每一个可以亲手实践的机会。

在丹房偏殿,她和其他几名弟子一起,坐在成堆的清心草前,仔细地进行处理。她一边工作,一边观察着清心草的叶片脉络、香气浓淡、灵力波动,与玉简中的描述一一印证。

“咦?”云芷拿起一株看起来有些蔫黄、但根部却异常饱满的清心草,仔细感知。

“玉简上说清心草以叶色翠绿、香气清幽为上品。但这株……虽然叶片不佳,其根茎蕴含的清凉之气却似乎更为精纯凝练?”

她将这个发现告诉了负责指导的丹房弟子。那弟子看了看,不以为然道:“这种品相不好的,通常直接剔除。按规矩办事就好,别节外生枝。”

云芷却没有轻易放弃。她征得同意后,将这株“异常”的清心草单独留下。任务结束后,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找到一位看起来较为和气的丹师学徒,恭敬请教。

那学徒见她态度诚恳,便解释道:“你观察得倒是仔细。这种清心草,通常是生长环境略有瑕疵,比如光照不足,导致叶片发育不良,但为了生存,其精华反而更向根部汇聚。理论上,其根茎的药效可能更强,但处理起来更麻烦,需要特殊的萃取手法,对于大批量炼制基础丹药来说,性价比不高,所以通常不作为主料。”

原来如此!云芷恍然大悟。

这就像“墨守”说过的“逆境有时能激发潜能”——万物似乎都存在着某种平衡与适应性。

她不仅明白了清心草的变异原因,更对灵草生长与药效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件事虽小,却让云芷更加坚信:实践与追问“为什么”的重要性。

知识并非静止在玉简中,而是鲜活地存在于每一株草、每一块矿石、每一次灵气运转里。

她走在返回住处的青石小路上,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脑海中,那些来自“墨守”的现代碎片,与青岚宗的修仙知识不断碰撞、融合,衍生出新的疑问与灵感。

前路漫漫,但她乐在其中。

她知道,自己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一步步揭开这个世界的面纱,同时,也在一步步接近自己遗失的过去。

那个总是能给她带来启发的“墨守”,或许就在这条路的某个尽头,等待着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