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月刺 > 第51章 药

风月刺 第51章 药

作者:上官小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2 00:49:53 来源:文学城

雨势渐大,噼里啪啦打在鱼鳞般排开的青瓦上,鳞片中间翻开一个小洞,雨水就顺着洞口往下流。

周梨用木盆接水在洞口下,四面漏风的窗扇被拍得呼呼作响。

床榻上摊开一个大大的蓝布包袱,阔布上压着几本脏兮兮的小册子、陶罐小人,和一些小玩意儿,掀了盖的空盒子躺在尚未绑结的包袱旁边。

周梨将木桶搬来,接到另一处漏水的雨洞下,雨水滴滴答答地流,屋子里已经放了数只大小不一的木盆木桶,可是雨像是利剑,一下一下地往屋顶上戳,戳得雨洞越来越多。

站在这间漏风又漏雨的屋子中,她望着床上刚翻出来的木盒子顿了会儿,终于还是走过去,将盒子也放到木桶旁,去接顶上刚戳开的雨洞。

她下定决心今日就要走。

几日前刚从老钱医馆回来的时候,这只包袱已经被摊开来,但她没有收拾东西,想等这场雨下完了再说,可是老天也故意和她作对,她越是眼巴巴地望天,雨水越是落得大。

在屋子里整整待了三日,三日里居然一个来找她的人都没有,她想起那天躲在木板后面听到的话,又想起这三日自己闷在床板上听的雨声,觉得自己就算在这间屋子里咽气了,大概也不会有谁知道。

周梨从木盆木桶的夹缝处踮着脚尖走,翻出长柜中的衣裳,一股脑地和那些小玩意儿放在一起,放在蓝布包袱上。

东西太多,一下子将床上的阔布占满,她使尽浑身解数将包袱团起,剩下的四角却绑不上结。

她闷闷地把这团蓝布又张开,在一众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中挑拣。

小册子是她这些年留下最重要的东西。

三娘总说随着年岁渐长,过去的事情就会在脑袋里慢慢揉成浆糊,等一个人老了,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如果不带走这些册子,还有谁会帮她记得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陶罐小人呢?这是她从陈叮叮的屋子里摸出的唯一一件东西,她舍不得丢。

摘月刀是不必说的了,落下它恐怕二姐会来追杀。

玉镯也不能扔,玉章可以当毽子踢,手串是小三子送的,鹅卵石是宋二从河边摸来的。

这件不能丢,那件也不能丢,挑来挑去,一件东西都没有从蓝布包袱里甩出去。

她就是想要的太多,所以什么都带不走。

周梨皱了皱鼻子,起身到屋外檐下,雨水还是毫不留情地落,她伸出一只手去,接了几滴顺着瓦沟而落的雨,掌心越发凉了,脚上的靴子沾上雨渍。

周梨望着雨水发呆。

角落里的油纸伞斜倾在泥草糊成的墙面,那伞是老钱送的,共二十四骨,骨柄上雕着一朵海棠花,老钱说是春风楼看戏的时候被人送的,周梨凑到他面前问是谁送的,他怎么也不肯说。

她决定将这柄油纸伞还回去再走。

长街上的雨似乎比院子里下得更大,天色微青,整条巷子的门户都紧闭,大风吹起几块门板上的木头幌子,翻来覆去地拍,好像有人在用力捶打门扇,但门是关着的,大概所有人都没睡醒。

她撑着一柄伞慢慢在大雨中走,路过福瑞酒楼的时候看见来福形销瘦骨地站在檐下,一人一猫对视片刻,她喊来福的名字,来福看她一眼,越过墙角躲着她走。

老钱的医馆没有关门,篷布收了回去,周梨在对街的檐角停了一会儿,才向屋内进。

内堂没有老钱的身影,这不奇怪,奇怪的是一个别的人也没有。

二姐陈当当之类的也就算了,刚赊了药回来,连病人也没有一个吗?

她将油纸伞收起,沥在墙角,本打算就这样离开,忽听一声重重的咳嗽。

周梨迟疑片刻,顺着声音向内堂去。

“是小果儿啊。”面容枯槁的老人在药罐子面前抬头,额间两缕银发散落,比来福身上的毛更枯朽,好像焉下去的芹菜叶,半点水润都没有。

而他的脸呢?像被大火烈烤过的肉,油脂都落在火堆里,脸上干巴巴的。

周梨点点头,故意闷闷不乐地说:

“我来把那把伞还给你。”

“花姐送的那把?其实不还也没什么关系。”老钱又咳了两句,脑袋上低下去的银发更显得苍白。

“你不是说这把伞对你很重要吗?”周梨还是不高兴,老钱没有听出来她的不高兴吗?

“以前是,花姐说我去娶她的时候要拿着这把伞做信物,不过她已经死了,所以有没有这把伞都不重要了。”

周梨怔了一会儿,抱怀倚在墙垣上看他颓唐地捣药,倒是没从他脸上看出什么哀伤悲戚的神色。

他的脸骨像高峰一样耸立,两颧凸起,撑住为数不多的皮肉,皱纹就像山峰间的沟壑,漫地丛生,枯草一般的灰白胡须中夹着一柄短短的烟杆,咳嗽的时候胡须里会吞吐出峰峦间的云雾。

“老不死,老不死!”抓立在竹笼长杆里的绿鸟扯着嗓子叫。

周梨看着他的脸,觉得柳氏山庄的少庄主怎么也不该长成这个样子。

赵师傅说柳氏山庄做的是锻刀生意,庄子从前门走到后门要整整走上一天一夜,老钱那时候还姓柳,山庄上下见了他都要恭恭敬敬喊一声“少庄主”,他不太将人放在眼里,十年一次的锻刀大会都闭着眼睛躺在虎皮椅上打瞌睡。

因为整日无所事事,承不了柳氏山庄的锻刀大业,老钱索性跟着自己喜欢的姑娘浪迹天涯,姑娘仗剑天下,却不怎么把他放在心里,两人走到半路就散伙了。

老钱立誓要成为扬名天下的好刀手,这才进了翠玉山庄,想要闯出一番名堂,让那姑娘追悔莫及。

赵师傅说他年轻的时候也是走马看花,意气风发的少庄主,周梨不太信。

“人死了,所以留下来的东西会更重要吧?”周梨问。

“有什么用?迟早有一天,留下来的东西也会丢在角落里积尘,不如早点扔了。”老钱咳了两声,压根没注意到她脸上的不开心,道:

“今日怎么来这么早?堂内的人都走了,爷爷可发不起工钱。”

“走了?去哪儿了?”周梨向四面环顾,床板子还是拼在一起,上面的被褥全都清了出去。

“有些去天庭,有些去地府。”老钱向她招手,有些费劲地撑住桌台,想站起来,眼神引着周梨往她身后的泥墙上看。

周梨退开一步回头,墙垣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许多笔画不一的字,从左边编排到右边,有些飞龙走凤,有些端端正正,像爬满满墙的蚂蚁。

“是什么?”

“名字。”老钱站不起来,好像一棵很多天没浇水的白头翁,稀疏的白发随着他一个踉跄而抖动,仿佛随时会像蒲公英一样散开在这间屋子里。

周梨从前喜欢折断了白头翁的果子沾水,在街巷的青石板上和那群孩子一起写写画画,她单单知道白头翁过了花期会从光艳的青莲色变成灰白色,生出蓬松柔软的绒毛,不知道人也是这样。

“什么名字?”她上前两步扶住老钱,领着他往床榻上去。

老钱挥挥手,仿佛是不愿意再说,好不容易哀叹一声在床板上躺坐下来,反将周梨的手腕捉住,问:

“怎么比往日里更凉?”

“是不是你给我下毒了?”周梨白了他一眼,“还说呢,就是那碗醒酒汤惹的祸,你说我喝了那汤秋疫才治好,身上的寒症好像更严重了,一下雨就膝盖疼。”

老钱犹豫了一会儿,两指探到周梨的腕间,好像压上来两枝枯柴。

“还能活几天?”周梨凑着脑袋在他跟前,眨着眼睛问。

“体寒虽重,看脉象并无大碍,久的话大概能活到八十岁。”

“到时候岂不是比你还要老了?要活这么久干嘛。”周梨嘟囔着,反倒有些不满意,“四十岁就够了,活得太久的话一个人很无聊的。”

“寒症虽重——”老钱猛地止了口,脸上涨得通红,似乎是将这棵快要散开的白头翁浸往热水中,烫得他话都说不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那方子药虽然解了你的秋疫,却不仅仅是因为细辛驱表散寒,你体内天生寒症,和黄麻木通桂枝的药性相冲,反中和了余下来的症结,原来是这样——”

不等周梨听懂,老钱一瞬间仿佛长满浑身的力气,从床板上一骨碌地爬起,在柜面上捉笔又写下一张单子,递给她,道:

“去,小果儿,再跑一趟,去香山居将这方子药抓来,切记其中的木合草必不可少。”

“非要现在去吗,这么大的雨——”

周梨捏着这张药方回身,檐外雨水哗啦啦地流,好像在这条街市上凭空汇聚成一条长河,她走了这么长一段路过来,沿着檐角小心踱步,都微微能察觉到脚上粘稠的湿意。

现在跑去香山居,靴子一定是湿的。

老钱紧紧捉住她的手,咳得气声直喘,竹笼里正在啄着羽翅的绿鸟被吓得一激灵,又尖着嗓子大骂“老不死”。

烟杆被挥动的手背带到地上,尚未熄灭星火的小筒里滚落烧黑的草料,老钱看也不看,紧紧盯住她的眼睛,仿佛将死的人弥留最后一句话:

“现在去,要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