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阙秋 > 第7章 试探

凤阙秋 第7章 试探

作者:山鬼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7 05:36:07 来源:文学城

时光流转,不觉向从宜入宫伴读已近月余。

资善堂内,每日书声琅琅。赵昪与向从宜之间,虽恪守着君臣、男女之防,却因着朝夕相对与学问切磋,生出一种旁人难以介入的默契。赵昪发现,向从宜不仅沉静好学,偶尔一句点拨,常能切中他苦思不解的关窍,令他豁然开朗。而她身上那股安定淡然的气质,也仿佛能抚平他因父皇严苛、朝堂暗流而时常紧绷的心弦。

这日午后,赵昪正对着一篇《孟子》的注疏蹙眉,其中几句义理总觉得隔了一层,难以透彻。他下意识抬眼,望向右侧那抹沉静的浅青色身影。向从宜正垂眸习字,侧脸在透过窗棂的日光下,仿佛蒙着一层柔光。

“向……” 他甫一开口,又觉有些唐突,顿了顿,方道,“向姑娘,此处‘知言养气’之说,你可有见解?”

向从宜闻声搁笔,抬眸看来,目光清亮。她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先细细看了赵昪所指的段落,沉吟片刻,方缓声道:“殿下,窃以为朱子此注,重在‘知’与‘养’的功夫。譬如园中花木,需先识其性情,方能依时灌溉,不令其枯,亦不令其溺。非是空谈性命,乃着实落于行事之间。”

她声音不高,却如清泉漱玉,将那玄妙的义理,用寻常事物比喻得清晰明白。赵昪只觉脑中那层薄雾骤然散开,不由拊掌:“妙哉!正是此理!” 他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彩,看向向从宜的目光里,欣赏之意又深了一层。

这一幕,自然未能逃过时刻关注着资善堂动静的眼睛,很快便传到了坤宁殿。

坤宁殿内,烛火摇曳。

韦后听着心腹女官的低声禀报,指尖缓缓划过怀中手炉上精致的珐琅纹路,眸色深沉。赵昪与向家女相处融洽,学业精进,这绝非她乐见。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东宫羽翼日渐丰满,而她的麟儿却仍养在深宫,无所事事。

“麟儿……也快到启蒙的年纪了。” 她似是自语,又似是说给侍立一旁的林淑妃听。

林淑妃何等机敏,立刻柔声附和:“是啊圣人,二殿下天资聪颖,若得名师开蒙,将来必成大器。总不能……一直让太子殿下独占了资善堂的清静。” 她话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挑唆。

韦后瞥了她一眼,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官家近日操劳国事,已有许久未曾踏足后宫了罢?”

机会,很快便来了。

这日,恰逢内廷小宴,赵珩难得驾临坤宁殿用膳。殿内焚着清雅的腊梅香,与往常浓郁的龙涎不同,显然是韦后精心准备。

酉时三刻,殿外传来内侍悠长的通传。珠帘卷动,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迈了进来,霎时间,满殿华彩似乎都黯淡了几分。

但见赵珩并未着明黄朝服,只穿了一身玄青色暗云纹杭绸常服,愈发衬得他肤白如玉,墨发用一根简单的羊脂玉簪松松绾住,几缕碎发垂落额前,平添几分随意的风致。

他年岁已近不惑,面容却依旧保有青年人的清峻轮廓,只是那眉宇间积威日久,沉淀下深不见底的威仪,他指间漫不经心地把玩着一枚血玉扳指,那血色浓艳欲滴,与他冷玉般的肤色形成极致对比,随着他指尖的动作,在灯下流转着幽邃的光泽。

“官家来了。”韦后起身相迎,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混合着敬仰与亲近的笑容。

赵珩淡淡“嗯”了一声,目光在殿内扫过,并未过多停留,便在上首坐了。宫人悄无声息地布菜奉酒。他执起银箸,动作优雅,却带着一种无形的疏离,仿佛这满桌珍馐与眼前盛装的皇后,都不过是这深宫日复一日的固定陈设。

膳间,韦后寻些闲话来说,从二公主柔福前日学着描红,说到御花园的石榴花开得正好。赵珩大多只是听着,偶尔应一两声,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叩,却没什么温度。

韦后觑着他神色,见他指间那枚血玉扳指在烛火下泛着温润光泽,心念微动,便笑着道:“说起柔福这孩子,前儿还缠着臣妾,问她麟哥儿何时也能像太子哥哥一般,去资善堂读书呢。臣妾也想着也想有伴读陪着,一同念书习字,热闹些。” 她语气轻松,仿佛只是随口提及孩童的天真言语,目光却悄悄留意着赵珩的反应。

赵珩正夹起一箸清笋,闻言,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顿。他并未抬眼,只漫不经心地道:“麟儿……也满五岁了?” 那枚血玉扳指在他修长的指间缓缓转了一圈,光影流动。

“是呢,上月刚过的生辰。”韦后忙道,声音放得更柔,“臣妾想着,孩子到了年纪,总该收收心,学些规矩道理。倒不敢指望他如太子般聪颖勤勉,只求识得几个字,明些事理便好。官家若觉得可行,便为他择两个稳妥的伴读,也不必如东宫那般隆重,寻常官家子弟即可。” 她将姿态放得极低,句句是为孩子考量,丝毫不提与东宫攀比,更将自己摘得干净,只推说是柔福孩童之言引出的念头。

赵珩缓缓放下银箸,取过一旁雪白的棉巾拭了拭嘴角。他终于抬起眼,那双眸子黑得纯粹,深处却仿佛蕴着雷霆与深渊,平静地看向韦后。韦后只觉得那目光似能穿透她精心维持的温婉表象,直抵内心最深处的盘算,背上竟隐隐沁出些寒意。

“皇后既如此说,那便依你。”赵珩开口,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喜怒,“麟儿既到了年纪,去资善堂开蒙也是正理。伴读之人选……朕会让内侍省酌情挑选。”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与安排太子伴读时的深思熟虑截然不同。

韦后心中先是一喜,随即却又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涩意。他答应得如此爽快,甚至未曾多问一句麟儿的资质如何,想学什么,可见在他心中,麟儿的分量,远不能与赵昪相比。这“酌情”二字,更是天差地别。

“臣妾代麟儿,谢过官家恩典。”她压下心头复杂的情绪,起身敛衽行礼,脸上笑容依旧完美。

赵珩摆了摆手,示意她坐下。他重新执起酒杯,那枚血玉扳指在烛光下闪烁着冷冽而妖异的光泽,与他眉间那点朱砂痣遥相呼应。他目光投向殿外沉沉的夜色,不再多言。

殿内复又安静下来,只闻更漏滴滴答答。韦后看着他完美侧颜在灯下落下的淡淡阴影,心中那份因赵昪与向家女日益亲近而生的危机感,并未因麟儿得以入资善堂而消减,反而如同殿外渐起的夏虫鸣叫,愈发清晰扰人起来。

她知道,资善堂日后,怕是再也难有以往的清静了。而她那颗为亲生儿子谋划的心,在这看似恩准的背后,更添了几分沉重与不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