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栖梧·王爷的至尊宠溺 > 第41章 景苑秋射

凤栖梧·王爷的至尊宠溺 第41章 景苑秋射

作者:海盐棒棒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16:08:40 来源:文学城

第十八日,景苑·御射试

寅时三刻,萧承瑾引领东奥众人,在止辕门下车,于集贤广场与李玺颔首致意。

各国参试者身着本国最为典雅的礼射服,已陆陆续续按爵位、邦交序列,立候于此。些许低声的寒暄,还有旌旗在微风中偶尔舒卷的猎猎之声。

萧承瑾身着玄衣朱裳,腰间束着青金革带,带扣为一枚光素无纹的“乌铜獬豸”,发髻以一枚墨玉簪稳稳束就,一丝不乱,映衬得他面容愈发清俊,也愈发苍白。他静立于东奥的位次之前,身后三名选自军中的射手屏息待命,而一众宗族、士族子弟则静列于后,垂手观礼。

出发前,李玺拎着他那把装饰华丽的柘木弓,兴致勃勃地寻了过来。

“允棠,”他笑着用弓梢虚点了点萧承瑾,“如此盛会,你我不露一手,岂非让天下人小觑了?”

萧承瑾的目光掠过台下那三名紧张而坚定的东奥军士,最终落在李玺笑盈盈的脸上,缓声道:“景深,共主若是在射宫举行宾射之礼,你我定是得参加的,但此试射于景苑,意为甄选狝田将才。你我皆献士于共主,供其选用,让这些儿郎们皆有机会崭露头角,岂不是好?”

李玺脸上的笑意未减,但眼底的玩世不恭瞬间沉淀为锐利的光。他轻轻掂了掂手中的弓,仿佛在掂量萧承瑾的话。

“允棠啊允棠,”他拖长了语调,笑容里带上了几分精明,“你总是能把一份不得已,说得这般冠冕堂皇。”他话锋一转,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却更显有力:“不过…你说得对。”

他的目光扫过东奥和自家罄霖的阵营,语气变得斩钉截铁:

“你我生来皆为公卿,荣誉赞赏唾手可得。而下面这些浴血拼杀的将士,一生能有几次机会,展示于御前?这满园光华,确实该留与真正需要它的人。”

他转身,将柘木弓利落地抛给亲随,命令道:“去,传令!让军中那些有真本事、还没熬出头的儿郎们都上来试试!告诉他们,今日不必瞻前顾后,只管放手去搏!他们的荣耀,便是罄霖的荣耀,本王不吝重赏!本王在此,亲自为他们助威。”

辰初,苑门洞开。

穿过陈列着斧钺仪仗的宫门,亲卫们被留在了身后。一行人敛息静气,步入漫长的静思廊。廊内只闻步履声声,外界的喧嚣被彻底隔绝。

清冽的空气扑面而来,浸润着草木与湿土的芬芳。古老的宫墙下,丛丛秋菊傲然怒放,与晨霜共披银甲;青石甬道被露水洗得发亮,在曦光中闪烁着微光。穿过一片低垂的松柏密林,眼前豁然开朗——临波殿静立于水岸之畔。

水泽边,枫红荻白,在秋风中瑟瑟合鸣,与漫山渐黄的草木,共同为这肃穆的礼制建筑,绘出一幅苍茫的秋日长卷。

参试者于此殿内抽取统一的号牌。随即,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攫住了心神:

透过临波殿开阔的窗棂望去,一座恢弘的环形水道如巨大的墨玉,将中心的殿宇与凡尘优雅地隔绝。水面平滑如镜,完整地倒映着天光云影。环形水域之内,是一片宽阔的汉白玉平台,四周回廊环绕,雕栏维护。四座汉白玉石桥如四位恭谨的臣子,自四方跨越水面,共同拱卫着中央那座正方形、四角攒尖重檐顶的泽元殿。

殿宇坐北朝南,深广各达五丈三尺,气势辉宏。黄琉璃瓦覆盖的殿顶在阳光下流金溢彩,其上的鎏金宝珠更显璀璨夺目。四面各辟一门,象征着泽被四方,通达天下。

那便是此行终极之地,天下英才的试炼场。

辰时正,钟磬之音悠然响起,清越悠扬,涤荡心神。九丘共主和曦的仪仗经南桥缓缓行来,直入泽元殿,于殿内北端的御座升座。

待共主升座,在宗伯的引导下,诸侯们方依爵秩,经东、西二桥登岛。当萧承瑾双足再次踏上这座莹洁的汉白玉桥时,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今日的他,已褪去年少轻狂,唯记得昔年将此殿视为天下君子心向往之的礼乐圣殿,亦是军人毕生追求的至高荣光。如今,它更是东奥必须坚守的最后国格。

桥下墨玉般的环水平静无波,而桥的尽头,景象豁然开朗。环水中央,正方形的泽元殿巍然矗立。与往日不同的是,此刻在殿门前的宽阔月台上,左右分设了两座高出地面的锦缎帷台,如同给这古朴殿宇添上了一对临时的翅膀。

诸侯们无声地步入各自帷台。他们转身,向殿内御座方向躬身行礼,然后落座。从他们的位置,能清晰地看到殿内共主的身影,也能俯瞰整个南岸。

而所有青衣白裳的士子,则与各国年轻子弟一道,静立于南岸的观礼区。他们与湖心岛隔水相望,目光所及的终点,便是那座决定他们命运的试炼场。

中间是空阔的仪典广场,设有三座射台,以应“三耦”之古意。射台正前方五十步处,三面玄底朱纹的“侯”(箭靶)静静矗立。侯的中心,谓之“鹄”(靶心),其侧绘有熊、豹、麋等兽形,古朴威严,在秋日的映照下凛然生威。

一道环水,划分出了两个世界。

萧承瑾端坐于西侧观礼帷台,身后仅站着王贲与知节二人。他的目光平静地掠过会场中心——那里,霍唐侯正被一众附庸如众星拱月般环绕;而紧挨其旁落座的乌戎王,正微微侧身,与霍唐侯低语不休。

他的视线转向侧方,李玺于不远处的帷台中斜倚着凭几,姿态闲适得近乎慵懒。其身后除了一名肃立的带刀侍卫,竟还随侍着一位手捧简册的小文吏。此时,那文吏正用一管特制的炭笔,在缣锦缝制的小册子上专注记录:“公子玺与共主之御射试,坐姿不端,有失仪范……”

待诸侯于各自帷台全部落座,整个湖心岛与南岸陷入一片肃穆的寂静之时,宗伯手持玉圭,缓步至辟雍殿前的月台边缘,面向南岸。

他深吸一口气,声如洪钟,清越之音涤荡在环水之上:

“大射之仪,选士之道——众士入列!”

唱诵声落,早已候立于南岸临波殿前广场的士子们,心神为之一凛。

在礼官引导下,他们依之前抽取的号牌顺序,每两人被点名为一“耦”,结成最基本的比试单位。首先被唱名的前三耦共六人,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迈出了第一步。

他们并未直接走向南桥,而是在礼官带领下,先沿环水岸边,自东向西,沉稳地行走。此举名为“示众”,意在让高台上的诸侯与对岸的共主,能从容看清每一位士子的仪容与风姿。

行走至与湖心岛射台平行的位置后,这前三耦方在礼官示意下转身,面向水域中央的辟雍殿及两侧观礼台,整齐划一地躬身长揖。随后,才正式踏上那座最为尊贵的南桥。

当他们的双足落在汉白玉桥面上时,气氛愈发凝重。桥身的微凉透过靴底传来,桥下墨玉般的环水平静得令人心悸。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左、右、前方高台上的那些目光,如同实质,审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行至桥中,礼官再次示意停顿。众士子再次转身,向辟雍殿深处那模糊而威严的御座身影,及两侧观礼台的诸侯,行第二礼。

礼毕,方继续前行,直至走下南桥,正式踏入湖心岛的仪典广场。

他们并未被直接引向射台,而是被引导至广场边缘指定区域,依旧以“耦”为单位,肃然静立,垂首待命。

整个过程,庄重、缓慢,充满仪式感。后续的士子依序而行,三耦接三耦,如同汇入仪典之河的溪流。他们沉默地走过前辈走过的路,在绝对的寂静中,完成这场对心神与仪态的首轮考验。

直到所有参试士子皆已渡水,于广场列队完毕,黑压压一片青衣白裳,在秋日下肃然无声。宗伯方再次上前,面向辟雍殿御座方向,深深一揖,扬声道:

“众士已列,伏请君命——启射!”

殿内礼官承命,高呼:“君命——启射!”

声浪自殿内层层传出,回荡于环水之上。

就在这一刹那,广场上所有垂首待命的士子,在统一号令下,齐刷刷转身,面向泽元殿御座方向,以最饱满的精神、最庄重的姿态,行第三礼——也是最为隆重的一次——肃拜大礼。

这一次,他们作为一个整体,代表天下英才,向至高无上的权柄与即将开始的试炼,致以最高的敬意。

礼毕,众士子直身。整个场地的焦点,瞬间凝聚到了那三座射台与远处的箭靶之上。空气中的肃杀与期待,骤然绷紧到了极点。

泽元殿深处传来三记悠长的钟鸣。

钟声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每个人心头漾开涟漪。仪典广场尽头,一位身着玄端礼服的大司射正稳步走出,立于三座射台之前。他手中捧着一卷竹简,朗声宣读规则:

“大射之仪,依礼而行。五射之法皆需合乎礼乐节拍。中多者得与于祭,不与者不得与于祭!”

随着规则宣读完毕,乐工开始奏响《驺虞》之章。舒缓庄重的乐声顿时充盈了整个空间,为这场士子的选拔披上了一层优雅的外衣。

大司射声如洪钟,再次宣告:“今以三耦为范,示众以礼容!”

唱名声起,被点名的并非按号牌抽取的士子,而是六位早已内定的人选。他们无一不是仪容俊朗、风姿卓绝之辈,行走揖让间,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如同礼器图谱,分毫不差,左尊右卑,行止得宜,与乐节配合得天一无缝,为御射试定下了最为优雅而严苛的基调。

他们依古礼完成取弓、揖让、示众等一系列流程,其射艺亦中规中矩,箭矢皆中靶而未至绝佳。完美诠释了“礼射”不尚蛮力、重在仪节的风范。

礼毕,六人肃然退至一旁特设的席位,他们的使命已然完成——为这场盛会铸下了礼法的形骸。

大司射目光扫过全场待命的士子,高声喝道:“示范已毕,众士依序入列,启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