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栖梧 > 第23章 第 23 章

凤栖梧 第23章 第 23 章

作者:舒热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02:53:20 来源:文学城

得知穆文澜此次会在盛京留到中秋后,温蘅才放心出宫去,临走时一再交代不可像以前一样收到军报就不告而别。

穆文澜笑着送走她,洗漱一番,换了一身干净宫装,方才往太后宫里来。

行到殿门前,整好遇到皇后请安完毕出门来。

见到许久未见的女儿,皇后韦慧不见任何欣喜,只是对着她的行礼微微点了点头,淡淡道:“听说你最近又立了功,有空带你弟弟去边境历练历练,别光顾着你自己出风头。”

穆文澜起身笑道:“只怕边境苦寒,太子吃不了苦。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儿臣可担不起责任。”

韦皇后捂上鼻子,皱眉道:“你好好洗过了吗?怎么还一身血腥味?万一冲撞了太后可怎么好?”

穆文澜不以为意,“太后素知我不拘小节,行军打仗比不得宫中讲究,想来皇祖母会体谅的。”

“既如此,那你进去吧,别让太后久等了。”

韦皇后上了轿辇,她的声音飘了过来,不大不小刚好让穆文澜听清每个字。

“一点女孩样都没有。也不懂得学学她弟弟,这么久没见,一句关心话没有,真是白生养她了。”

身边的宫人担忧地看向穆文澜。

长公主在军中素有威名,连在宫中也小有耳闻,听说一旦惹了她的暴脾气,就算天皇老子来了,都得挨她两鞭子。

但她此刻面上毫无波澜,仿佛已经对韦皇后的挖苦和讽刺习以为常。

正要推门而入,又有人来拦。

是太后身边的老太监观海。

“公主稍候,太后正与人问话呢。”

除了皇后,并无见到其他人进出。这个人,是在皇后来之前就一直在殿内了?

会是谁呢?

穆文澜望着殿门陷入沉思。

*

殿内檀香萦绕,确定皇后走远后,松杉从内殿走出,跪到太后跟前。

太后捻着佛珠,半阖着眼道:“说说吧。”

松杉将跟在温蘅身边经历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事无巨细均倾囊相告。

太后边听边点头,听到终了满意笑道:“不错,这次你做得很好。”她转向身旁的嬷嬷芳息,“我就说阿蘅这小猢狲聪明着呢,大家伙儿平日里都小瞧了她。你看看,一肚子鬼主意,说她八百个心眼子都嫌少了。”

芳息附和道:“毕竟是养在太后跟前的,就是块顽石也该多长几个窟窿了,何况殿下本就蕙质兰心呢。”

松杉迟疑道:“只是奴婢并未查出追杀公主的何人,恐怕他们会卷土重来,伺机对公主不利。”

太后呵呵一笑,摆手道:“无妨,无妨。那些人都是哀家派去的。既然小猢狲平安归来了,那些人自然就不会再出现了。”

松杉猛地抬头,眼里的震惊一览无遗。

芳息毕竟跟在太后身边多年,立刻会意道:“娘娘并不是真心想伤公主,只是为了引公主猜疑,与太子生嫌隙,不知奴婢猜的对不对?”

太后点头道:“阿蘅本就无意与太子婚配,既如此,我不如替她把火烧旺些,彻底绝了她的心思。当事人不允,加上外臣推波助澜,这桩婚事,成不了。”她转对松杉说:“你继续回公主身边去,既要护她周全,也要注意有何异动,随时来报。”

松杉领命,想了想又说道:“公主替奴婢改了名字,奴婢如今叫松杉,不叫微月。”

太后“嗯”了一声,重新捻起佛珠来,“一个名字而已,算不得什么。她喜欢,就随她叫吧。只是你自己,别忘了自己是谁。”

“是,奴婢谨记,时刻不敢忘。”

太后默了默,又说:“你这遭也辛苦了。快到中秋了,你回家去看看吧,别误了正事就行。”

“谢娘娘恩典。”

松杉在地上重重叩了几个响头,方才退至内殿,从无人处遁去了。

穆文澜在门外听着门内细碎的说话声渐渐稀疏,然后归于沉寂。又过了片刻,方才听到门内传来太后的声音:“澜儿在门外等久了吧?快让她进来。”

一见到穆文澜,太后睁大眼睛,朝她伸开手,招呼她近前来,先前的冲淡无波一扫而空。

“快让祖母瞧瞧,许久未见,又长进了没有?”

穆文澜乖巧地坐到跟前,毫无领军时的威严霸气,只是一个哄老人家开心的普通孙辈。

看到她身上的宫装,太后不满道:“这个不适合你,还是穿盔甲威风。”

穆文澜笑吟吟道:“宫内不让穿甲带兵。再说了,那玩意儿扎人得很,穿着怎么亲近皇祖母嘛。“说着,她顺势依偎进太后怀里,逗得太后呵呵直笑,芳息也跟着一旁掩嘴。

你看,她不是不懂得彩衣娱亲,只是看对方是谁,值不值得。

祖孙二人闲话片刻,太后照例问了些军中伙食、人员变动、边境近况之类的话题。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宫人来传顺仁口谕:“陛下请长公主问话。”

顺仁从来不让穆文澜与太后多待,祖孙每每相聚,他总是掐着点来打断,二人已经习以为常。

太后温声道:“你父皇许久未见你,肯定等不及了,你快去吧,别让他久候回头再来本宫这里喝莲子羹。”

穆文澜应声,跟着宫人告退了。

芳息看着她的背影,低声道:“长公主与娘娘当年真是神似,竟比皇后更像东女国的后人。”

太后望着穆文澜的眼神中满满都是欣赏,好像在欣赏一件出色的作品。

“不枉费我多年栽培。”想到皇后,她的语气顿时冷了下来,“还好不像她那个不中用的娘。本宫当年费尽心机将她从东女国众多适龄贵女中选出,帮助她一路登上后位,希望她能光复我东女国。没想到她一入锦绣堆,就忘了英雄志,浑然记不起自己的出身和来处,甘愿屈居人下了。还好啊,她除了穆斌那个草包,还生了澜儿,总算有点用处。”

芳息迟疑道:“其实,护国公主殿下背后势力庞然,娘娘若能利用她,搅乱大禮朝堂……”

太后打断她,“罢了,小猢狲聪明归聪明,左不过还是个孩子。而且当年的事累得她父母双亡,本宫心里难免歉疚。只要她不会成为太子那头的人,成了大禮朝的助力,就让她继续做个孩子吧。”

“是。”芳息低眉敛首,不再多言。

外头起了风,在宫殿上方方方正正的天空里不断盘旋,搅动风云不歇。

*

温蘅入宫近十年,这是头一回提前回魏府过中秋。

魏府上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比过年还热闹。

魏士柏恨不得跟路过的狗都说一声:“我外甥女回来过节啦!”

回魏府的第一顿饭,不能不隆重,但顾及到后头还有中秋宴,又不能太隆重。好在魏夫人敖树君是个持家好手,一顿饭吃得温蘅扶着腰连说:“够了够了,再吃撑坏了。”

敖树君递上一碗甜汤,怜惜道:“看你这样,最近在外都没吃饱过吧?你看你瘦得两颊都凹进去了。趁这几天在府上,舅母给你多补补。”

她生得慈眉善目,一团和气,不说话时像个菩萨,说起话来像个母亲,天生自带一股令人亲近的气质。

温蘅不忍心拒绝,硬生生又喝了一碗汤,撑得直打嗝。

竹芝在旁偷偷嘀咕:“去年来,舅夫人还说少主不怎么吃,肯定是平时饿习惯了,也是一个劲跟填鸭似的往她嘴里塞。”

刚满三岁的表弟魏淼把自己碗里的鸡腿夹给温蘅,大方道:“姐姐吃,不客气。”

六岁的姐姐魏焱像个小大人一样训他:“蘅姐都吃不下了,你别把自己不吃的给她,碗里都吃干净来,没吃完不许下桌。”

魏玄在座中拈须看着这幅场景,呵呵直笑。

温蘅对上他的目光,知道他不止在看自己,也是透过自己在看另一个人,她的母亲,魏士棠。

魏士柏突然爆发出惊天大哭,哭嚎声直干云霄。

“姐姐啊!我苦命的姐姐啊!你要还在,看到阿蘅如今模样该有多开心啊!可怜你年纪轻轻就抛下我们去了!都怪我啊!都怪我!要不是当初我领温儒那厮上门来,你们俩怎么会一见钟情?要是我早点觉察那竖子的心思,从中拦着点,你们怎么会顺利成亲?你们要是没成亲,你怎么会跟着那短命鬼英年早逝?!姐姐啊~”

哭声达到最顶峰戛然而止,他倒抽一口气,仿佛刚看到温蘅似的,泪眼婆娑道:“可是,可是你要是没遇到温儒,也不会生下温蘅这么好的孩子。好孩子,苦命的孩子啊~都怪舅舅啊!”

新一轮的哭嚎重新又起。

魏淼皱眉捂住耳朵,魏焱熟练地搓了两个纸团塞住耳洞,又团了个更大的打算往她爹嘴里塞。

敖树君面带尴尬地吩咐道:“快快快,快把老爷的酒撤了。席前不是说了不让老爷碰酒吗?”

魏玄老神在在,已经对魏士柏提姐必哭的行径习以为常,默默喝了口茶。仔细一看,他耳洞里也塞着两团纸。

温蘅笑吟吟地看着眼前其乐融的场景,全身上下如同泡在温水里头一样暖和舒适。

蓦地另一幅画面闯入脑海,直击心门。

那是魏家上一世最后的结局。

风雪之中,寒苦之地,魏玄衣衫褴褛,形销骨立,将最后半块饼让给孙儿后,活活饿死了。而魏家两个孩童,连日高热,求医无门,病死在敖树君怀里。敖树君抱着孩子的尸身,唱了整整一夜摇篮曲,第二日伤心过度而死。

而魏士柏面对家破人亡,痛哭一场后对新帝出言不逊,被看管的士兵拖到雪地里,挖个坑活埋了。冷雪覆面之时,依旧詈骂不已。

温蘅捏紧手中的茶杯。

这一世,她绝不让悲剧重演。她要让外祖颐养天年、寿终正寝,让舅舅舅母家庭和美、平安顺遂,更要让魏焱魏淼两姐弟无忧无虑、健康长大。

不管是谁挡在这条路上,她都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