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莳予微微蹙了蹙眉,与沈识檐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虽疑惑,但还是立刻应道:“宣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太医院院正匆匆步入御花园,他神色略显激动,却又强自镇定,行礼道:“陛下,皇夫殿下,臣有要事禀报。”
沈识檐见他如此神情,心中隐隐有了猜测,却还是按捺住心中的期待,温声问道:“院正,究竟所为何事,如此着急?”
太医院院正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喜色:“陛下,皇夫殿下,臣恭喜二位,皇后娘娘她……有喜了!”
此话一出,宋莳予和沈识檐皆是一愣,随即宋莳予的脸上泛起一抹红晕,眼中满是惊喜与不可置信,她下意识地抚上自己的小腹,声音微微颤抖:“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太医院院正重重地点头:“千真万确,臣为娘娘仔细诊过脉,娘娘已有一月有余的身孕了。”
沈识檐的脸上瞬间绽开了灿烂的笑容,他轻轻握住宋莳予的手,声音中满是温柔与喜悦:“夫人,我们要有孩子了。”
宋莳予眼眶微微泛红,点了点头,心中满是幸福。
然而,喜悦过后,宋莳予又有了新的担忧:“如今虽边境安宁,新政也在顺利推行,但这孩子来得着实有些突然,我身为一国之君,若因养胎而疏忽了国事,可如何是好?”
沈识檐轻轻拥住她,安慰道:“夫人不必担忧,如今朝中大臣各司其职,新政也已步入正轨,我定会帮夫人分担政务,你只需安心养胎便好。”
太医院院正也在一旁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会精心照料娘娘,保娘娘和腹中胎儿平安。只是娘娘如今有孕,需格外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
宋莳予微微颔首,心中仍有些不安:“可我还是放心不下,不如这样,我每日只处理一些紧要政务,其余的便交由夫君和大臣们处理,若有重要之事,再向我禀报,如何?”
沈识檐知道宋莳予心系国事,也不好强行阻拦,只好点头答应:“也好,夫人若觉得累了,便停下休息,切不可逞强。”
宋慕言和温若初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喜出望外。温若初立刻赶到宋莳予的宫殿,亲自照顾她的饮食起居,还命人准备了各种滋补的膳食。
“予儿,你如今有了身孕,可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想吃的,尽管告诉母后。”温若初拉着宋莳予的手,满眼关切。
宋莳予心中暖暖的,笑着点头:“母后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和腹中胎儿的。”
然而,就在宋莳予安心养胎,凤吟国上下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些流言蜚语却悄然传开。原来,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嫉妒宋莳予和沈识檐的恩爱,也眼红他们将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便开始造谣说宋莳予的孩子并非沈识檐亲生,而是不知从何处得来的野种。
这些流言很快便传到了宋莳予和沈识檐的耳中。沈识檐听闻后,怒不可遏,他立刻下令彻查此事,定要揪出那些造谣生事之人。
“夫人,你放心,我定不会让这些流言伤害到你和我们的孩子。”沈识檐紧紧握住宋莳予的手,眼神坚定。
宋莳予心中虽气愤,但还是强自镇定:“夫君,这些流言不过是无稽之谈,我们无需理会。只是,若不尽快查出幕后黑手,只怕会引起百姓的恐慌。”
经过一番调查,沈识檐终于发现,这些流言竟是朝中一位大臣的夫人所为。这位夫人因自己的丈夫在朝堂上得不到重用,便心生怨恨,妄图通过造谣来破坏宋莳予和沈识檐的声誉。
沈识檐毫不留情地严惩了这位夫人,同时昭告天下,澄清了事实。那些流言蜚语终于渐渐平息,凤吟国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而宋莳予也在众人的悉心照料下,安心养胎。随着肚子一天天变大,她对这个即将到来的小生命也愈发期待……
随着宋莳予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也愈发不便,但她仍心系国事,每日在沈识檐的陪伴下处理一些重要政务。沈识檐心疼不已,常常劝她多休息,可宋莳予总是笑着说自己还撑得住。
一日,宋莳予正在书房批阅奏折,突然感到一阵腹痛。沈识檐就在一旁,见状脸色瞬间煞白,他立刻抱起宋莳予,大声喊道:“快传太医!”
太医院院正和一众太医匆匆赶来,为宋莳予诊治。沈识檐在门外焦急地踱步,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陛下,皇夫殿下,娘娘这是动了胎气,需静心调养,切不可再劳累了。”太医院院正出来后说道。
沈识檐心中满是自责,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宋莳予好好休息。从那以后,他几乎包揽了所有政务,让宋莳予安心养胎。
而在民间,一位神秘的奇人出现了。此人自称能知晓未来之事,还声称凤吟国即将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而化解危机的关键就在皇后腹中的孩子身上。
这些传言很快又传到了宫中,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宋莳予和沈识檐自然也听说了,他们心中虽疑惑,但并未轻信。
“夫君,这奇人的话不可全信,说不定又是别有用心之人在造谣生事。”宋莳予说道。
沈识檐点头:“夫人说得是,只是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还是要多留意些。”
就在此时,邻国突然派来了使者,态度极为傲慢,还提出了无理的要求,要凤吟国割让边境的一片土地给他们。
沈识檐大怒:“我国边境之地,寸土不让!你们如此无理,莫不是想挑起战争?”
使者冷笑一声:“哼,听闻贵国皇后有孕在身,想必此时国力空虚,若不答应我们的要求,我们可不介意发兵攻打。”
沈识檐心中一沉,他知道此时宋莳予有孕在身,国家确实不宜大动干戈,但也绝不能向邻国示弱。
他冷静地说道:“回去告诉你们国君,凤吟国虽不愿开战,但也不惧战争。若你们执意挑衅,我们定奉陪到底。”
使者走后,沈识檐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求和,有的主张备战。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宋莳予不顾沈识檐的阻拦,来到了朝堂。
“陛下,如今邻国挑衅,我们绝不能退缩。但也不可贸然开战,以免百姓生灵涂炭。”宋莳予说道。
沈识檐看着宋莳予,心中既担心又敬佩:“夫人,你身子不便,还是先回去休息吧,这里有我和大臣们。”
宋莳予摇头:“不,此事关乎国家安危,我怎能置身事外。我有一计,或许可解此危机。”
众人都看向宋莳予,等着她说出计策。
“我们可派人暗中联系邻国的其他势力,许以重利,让他们在国内制造混乱,分散邻国国君的注意力。同时,我们在边境加强防御,摆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宋莳予缓缓说道。
沈识檐听后,眼前一亮:“夫人此计甚妙!就依夫人所言,立刻派人去办。”
在宋莳予和沈识檐的安排下,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此时,宋莳予的预产期也越来越近了。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宋莳予发动了。沈识檐守在产房外,心急如焚。
经过漫长的等待,产房内终于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沈识檐冲进产房,看到宋莳予虚弱地躺在床上,旁边是一个粉嘟嘟的小婴儿。
“夫人,你辛苦了。”沈识檐握住宋莳予的手,眼中满是心疼。
宋莳予微微一笑:“夫君,我们的孩子平安出生了,一切都值得。”
就在这时,前线传来消息,邻国因为国内势力的内斗,已经无暇顾及对凤吟国的挑衅,主动撤兵了。
宋莳予和沈识檐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个孩子的到来,给凤吟国带来了新的希望。而他们也将继续携手,守护着凤吟国,守护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小生命……
自从沈语睛出生后,凤吟国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宋莳予和沈识檐更是对这个女儿疼爱有加,视为掌上明珠。
沈语睛一天天长大,继承了宋莳予的聪慧和沈识檐的温柔,模样更是可爱至极,眉眼间尽是灵动之气。她从小就对治国理政之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常常跟在宋莳予和沈识檐身边,听他们谈论国事,还不时提出自己的小见解,让宋莳予和沈识檐惊讶不已。
时光匆匆,转眼间沈语睛已经八岁了。这日,凤吟国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诗会,邀请了国内的文人雅士以及邻国的一些才子佳人前来参加。宋莳予和沈识檐带着沈语睛一同出席,希望她能借此机会增长见识。
诗会上,众人纷纷吟诗作赋,气氛热烈非凡。沈语睛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突然,一位邻国的少年才子站起身来,自信满满地吟诵了一首自己新作的诗,赢得了众人的阵阵喝彩。
那少年看着沈语睛,挑衅地说道:“听闻凤吟国公主聪慧过人,今日有幸得见,不知公主可否也赋诗一首,让我等见识见识?”
沈语睛毫不怯场,微微福身,脆生生地说道:“既公子相邀,那语睛便献丑了。”
她略作思索,便开口吟诵道:“凤舞山河瑞气盈,吟歌盛世韵章鸣。国兴民富山河秀,睛彩华光岁月荣。”
这首诗巧妙地将“凤吟国睛”四个字嵌入其中,既赞美了凤吟国的繁荣昌盛,又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众人听后纷纷拍手叫好。那少年才子也不禁面露惊讶之色,对沈语睛心生敬佩。
诗会结束后,宋莳予和沈识檐看着沈语睛,眼中满是骄傲。沈识檐笑着摸了摸沈语睛的头:“语睛,今日表现得真棒,为我们凤吟国争了光。”
宋莳予也温柔地说道:“语睛,你要记住,才华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要不断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国家。”
沈语睛重重地点头:“父皇母后放心,语睛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凤吟国的边境又传来了不安的消息。原来,一直对凤吟国虎视眈眈的另一个邻国,趁着凤吟国举办诗会放松警惕之际,悄悄集结了军队,准备对凤吟国发动突袭。
沈识檐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宋莳予也顾不上休息,和沈识檐一起投入到了紧张的备战中。
沈语睛看着忙碌的父母,心中十分担忧。她偷偷地找到宋莳予,认真地说道:“母后,语睛虽然年纪小,但也想为国家出一份力。您告诉我,我能做些什么?”
宋莳予看着沈语睛坚定的眼神,心中一阵感动:“语睛,你还小,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只要你平安,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沈语睛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听话地点了点头。
在宋莳予和沈识檐的指挥下,凤吟国迅速做好了防御准备。当邻国的军队来袭时,遭到了凤吟**队的顽强抵抗。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凤吟国成功击退了邻国的进攻。然而,这场战争也让凤吟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百姓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
战后,沈语睛看到那些受伤的士兵和流离失所的百姓,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凤吟国变得更加强大,不再受到外敌的侵犯。
从此,沈语睛更加努力地学习,不仅学习诗词歌赋,还学习兵法谋略、治国之道。她期待着自己长大的那一天,能够真正为凤吟国的繁荣和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