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栖君怀情倾繁华间 > 第21章 凤吟朝堂帝与卿,伉俪同心护苍生

几日之后,宋莳予和沈识檐换上了平民服饰,精心挑选了朴素而不失整洁的粗布衣裳,头戴斗笠,带着几名身手矫健、低调内敛的贴身侍卫,悄然离开了那座平日里庄严肃穆的皇宫。

他们一脚踏入街头,眼前便是一派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景象。街道两旁,店铺如星罗棋布般林立,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仿佛是一首独特的市井乐章。有卖小吃的摊贩,那香气四溢的糕点、热气腾腾的汤面,宛如一双无形的手,勾得路人纷纷停下脚步,投去渴望的目光。

宋莳予被一阵浓郁而诱人的甜香所牵引,脚步不自觉地朝着一个卖糖糕的摊位走去。摊主是一位面容憨厚、眼神中透着朴实的大叔,他看到宋莳予等人走近,脸上立刻绽开了热情的笑容,大声招呼道:“客官,尝尝我家的糖糕吧,刚出锅的,又香又甜,吃了保准忘不了!”

沈识檐见宋莳予眼神中满是期待,便从怀中掏出几枚铜钱,递给摊主,买了几块糖糕。他轻轻将一块糖糕递给宋莳予,眼神中满是温柔。宋莳予接过糖糕,轻轻咬了一口,软糯香甜的味道在口中瞬间散开,那美妙的滋味仿佛在舌尖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她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满足而幸福的笑容:“夫君,这糖糕真好吃,比宫中那些精致昂贵的点心还别有一番风味,透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沈识檐看着她吃得开心,嘴角也不自觉地扬起,眼神里满是宠溺,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这个快乐的女子。

他们继续沿着街道向前走去,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一个铁匠铺。铁匠铺里,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屋子。铁匠师傅正挥舞着沉重的铁锤,一下又一下有力地敲打着通红的铁块,火星如烟花般四溅。宋莳予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铁匠师傅那熟练而有力的动作,不禁感慨道:“没想到平日里我们所用的器具,竟是这般经过千锤百炼打造出来的,工匠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心血,着实辛苦。”沈识檐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敬重:“是啊,百姓们为了谋生,不辞辛劳,我们身为一国之主,推行的政策应多为他们考虑,让他们能生活得更安稳、更幸福。”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走到了城郊的一处农田。此时正值秋日,广袤的田野仿佛被大自然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沉甸甸的稻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演奏着一首丰收的赞歌。农夫们挽起衣袖,手持镰刀,正忙着收割稻谷,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汗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

一位头发花白、脸上布满岁月痕迹的老农看到宋莳予和沈识檐,热情地直起腰板,笑着打招呼:“这位公子、这位娘子,你们是从城里来的吧?今年可是个丰收年啊,老天爷保佑,让我们能有个好收成。”

沈识檐微笑着回应:“是啊,大爷,看着这满田的金黄稻谷,就知道今年收成不错,你们也能过个好年了。”老农微微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说道:“虽说收成还行,可这赋税要是能再少点,我们的日子就能更好过了。家里的孩子等着上学,老人也需要看病,哪样不需要钱啊。”

听到这话,宋莳予和沈识檐对视了一眼,眼神中都闪过一丝忧虑和坚定。宋莳予轻声说道:“大爷,您放心,朝廷会考虑百姓的难处,日后定会让你们的负担轻一些。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老农以为她只是随口说说,笑着点点头:“那就多谢娘子吉言了,希望朝廷能多为我们这些老百姓想想。”

离开农田后,宋莳予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她微微皱着眉头,说道:“夫君,我们虽已推行了一些利民政策,但看来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百姓们仍有不少难处。我们肩上的责任太重了,还有很多事要去做。”沈识檐轻轻握住她的手,温暖而有力,安慰道:“夫人,罗马非一日建成,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会逐步完善政策,只要我们心中始终装着百姓,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总能让凤吟国越来越好,让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

夜幕如墨般缓缓降临,天空中点缀着几颗闪烁的星星。宋莳予和沈识檐找了一家看起来干净整洁的客栈休息。客栈里热闹非凡,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各种琐事。有的在说邻村哪家娶亲时的热闹场景,哪家的新娘子长得如何漂亮;有的在聊城里哪个官员被贬,猜测着其中的缘由;还有人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江湖上的奇闻轶事,引得众人不时发出惊叹声。

宋莳予和沈识檐坐在角落,静静地听着这些家长里短,感受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那些平凡而真实的故事,让他们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心中也格外宁静。他们仿佛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融入了这平凡的世界,享受着这片刻的安宁与美好。

这一次微服出巡,让宋莳予和沈识檐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百姓的生活百态,看到了他们的辛勤劳作、喜怒哀乐,也听到了他们的诉求和期望。回到宫中后,他们根据所见所闻,夜以继日地讨论研究,进一步调整了政策。在税收方面,他们减轻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负担;在经济发展上,加大了对农工商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百姓创业。在他们的努力下,凤吟国越发繁荣昌盛,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而他们也在这守护国家与百姓的道路上,携手并肩,步伐愈发坚定,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稳步前行。

几天后,宋莳予与沈识檐结束微服出巡,回到凤吟宫。次日清晨,宫中钟声悠扬,大臣们身着朝服,鱼贯进入朝堂。宋莳予神色庄重地坐在龙椅之上,沈识檐身姿挺拔地站在一旁,二人目光沉稳,扫视着下方群臣。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朝堂之上一阵轻微的骚动。

这时,户部尚书出列,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陛下,皇夫殿下,臣近日统计了国内税收情况,发现自推行减轻赋税政策以来,虽税收略有减少,但百姓生产积极性大增,商业也逐渐繁荣,从长远来看,于国于民皆是好事。不过,目前国库储备的粮食,尚不足以应对大规模的灾荒或战争,还望陛下定夺。”

宋莳予微微颔首,目光温和地看向户部尚书:“爱卿所言极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减轻百姓负担,激发其生产活力,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至于国库粮食储备之事,可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确保丰年多储,灾年可调。”

沈识檐接着补充道:“此外,可与周边友好国家开展贸易,互通有无,用我国之特产,换取所需之粮食,以充实国库。”

众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这时,吏部尚书上前一步,神色忧虑地说:“陛下,皇夫殿下,近来有部分官员在执行新政时,阳奉阴违,敷衍了事,导致一些利民政策未能真正惠及百姓,臣已着手调查,还请陛下定夺如何惩处。”

宋莳予闻言,脸色一沉,语气严肃地说:“朝廷官员,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当以百姓福祉为念。对于这些阳奉阴违、不作为的官员,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爱卿务必彻查此事,将涉事官员名单呈于朕,朕要亲自处置。”

沈识檐也神情冷峻地说道:“吏治清明,国家方能繁荣。此次之事,不仅要惩处涉事官员,更要完善监督机制,让官员们不敢懈怠,真正为百姓办事。”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御史从队列中走出,拱手说道:“陛下,皇夫殿下,臣近日听闻民间有一些关于新政的误解,导致部分百姓心存疑虑。臣以为,应加强对新政的宣传,让百姓了解政策的好处,消除误解。”

宋莳予微微点头,赞许地看了一眼御史:“爱卿所言甚是。政策的推行,不仅要制定得好,更要让百姓理解和支持。可安排专人到各地宣讲新政,解答百姓疑问,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朝廷的关怀。”

沈识檐也微笑着说:“不错,可让各地德高望重的乡绅、族长协助宣传,他们在民间颇有威望,由他们出面解释,百姓更容易接受。”

早朝在君臣们的讨论中持续着,一桩桩政务在宋莳予和沈识檐的主持下得到商议和决策。每一个决策,都凝聚着他们对凤吟国的热爱,对百姓的关怀。随着早朝的结束,大臣们有序退下,宋莳予和沈识檐回到后宫,稍作休息后,又投入到处理堆积如山的奏折中,为凤吟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