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疯批主角是全能大佬(快穿) > 第99章 重生文里的奸夫

疯批主角是全能大佬(快穿) 第99章 重生文里的奸夫

作者:自从一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5 09:31:44 来源:文学城

——

秋水集新出了鸿雁居士的话本了!

消息一出,顿时鸿雁居士的粉丝人人争先恐后地去买书,李大便是鸿雁居士的粉丝。

今日不顺,睡过了头,匆匆赶在最后买到了鸿雁先生的书。

虽然有点小失望这次的新话本竟然如此薄,但是有得看便不挑了。

一看题目:《莫欺少年老》,这是什么古怪题目,少年怎么会老呢?又是谁欺他老呢?

李大好奇地看了下去,原来这是一个屡试不中的秀才,才学虽有,争奈时运不济,蹉跎到了五十岁,是受尽了嘲笑讥讽。

鸿雁先生的文风一向朴实易懂,而这一次的犹为浅白通俗,即令是刚识字的小孩子来看也不会有阅读障碍。它的情绪层层递进,代入感极强,看得他自己都以为自己就是文中那一位怀才不遇的于秀才了。

明明是八岁中秀才,偏偏到了五十也未考上,这么不叫人心灰意冷也?

可是于秀才没有放弃,百折不挠地继续科考,李大也仿佛从中受到鼓舞,这是话本,于秀才定然能金榜题名,!

看着看着,就到了五十六岁,于秀才踌躇满志去考乡试,另一边,乡试考官出现了。

啊呀,不妙!

李大急得抓耳挠腮。

这汪大人竟然是一个爱少厌老的人,他青睐那些青年才俊,最厌那老朽之辈,更可恨的是,他并非为了大义,而全是私心。

【选一个年轻的少年天才做门生,他官能多做几年,往后也靠得着他。那些老掉牙的书生,百无一用】

“呸!这位大人真是令在下大开眼界!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便拒绝了那些大器晚成的大才,糊涂!糊涂啊。”李大愤怒地看着话本。

接下来,他看见于秀才废寝忘食,手不释卷,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凿壁借光,映雪囊萤等等一系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操作。

他看见于秀才作诗自勉自励,看见他的妻子替他人洗衣煮饭,儿子砍柴买卖,小孙子短手短脚地递上饭菜,他的家人都如此坚信他。

他看见天上文曲星君感其至诚还为于秀才的笔点了灵。

他看见于秀才在科场小心翼翼绞尽脑汁地答题,自觉下笔有如神助,状态十二分的好,他自己读着自己的文章,都觉得不可能有比这个更好的了。

“天啊,于秀才真是太不容易了!他一定能考上的吧,汪大人可千万不要作什么妖啊”

李大紧张地看下去。

他看到了什么!

【汪大人看见了这一惊才绝艳的卷子,但是!

“文章虽好,做得如此老练齐整的,必然是老朽夙学之辈,年纪长了,不要取他。”

他摇头否决,把文章放、到、了、淘、汰、的、一、边!】

啊啊啊啊,年纪大一点怎么了,吃你家大米了吗!我倒要看看,你取的是什么玩意!

【接着,汪大人拣了几份卷子,语气满意极了:“看这稚嫩的口气,凌乱的文法,怯怯的策论,愦愦的判语,这定是少年初学。虽然学问还没到家,养他一两科,也便好了。”】

啊啊啊啊啊啊,贱人,眼睛瞎了可以捐给别人,脖子上那东西是装饰品吗?

李大怒气冲冲地看下去,于秀才可以不中,但汪大人必须死!他要看这狗官的下场。

【于秀才又一次不中,心如槁木,经历了一系列的迎风落泪对月伤怀,吐血抑郁,出门被车撞断手,掉坑里断腿,妻子焕发第二春,儿子把他扫地出门一系列狗血煽情戏码。】

李大看得都哭了,于秀才真的是又强又惨啊,但他相信于秀才一定可以打脸狗官的!

【终于,于秀才的悲催遭遇让别人心生同情,告知了汪大人的喜好,于秀才一握拳——我于生人虽老心却不老,须知大器晚成,莫欺少年穷,我要叫汪大人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老!”】*

李大激动,这句话,真是莫名的热血沸腾呢!

【于秀才重整旗鼓,重临考场,主考官——还是熟悉的汪大人。】

“哎…”李大都要为这孽缘给哀叹了。

【峰回路转,于秀才竟然成了乡试案首!

原来,于秀才在考前水土不服精神不足,发挥失常,十分的能耐只出了一分,正符合了汪大人的喜好,他亲自选出了最讨厌的老朽儒生做自己的门生!拆卷看名时,那不可置信之态跃然纸上。】

“哈哈哈哈哈哈!”李大笑得支不起腰,“该!该!但凡能公平公正一分,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汪大人捶胸顿足悔之晚矣,为了避开于秀才,在下一场会试上选择避开于秀才的《春秋》改批《诗经》的卷子,奈何于秀才做了一个梦,见自己在《诗经》卷上有名,便临时改考。

汪大人则又犯了老毛病,想要挑出个少年英才:“但凡老师宿儒,经旨必然十分透彻,后生家专工四书,经义必然不精。如今倒不要取四经整齐,但是有些笔资的,不妨题旨影响,这定是少年之辈了。”

岂不知于秀才是临时改考,正正符合要求被挑中,得了头筹。】

【经此一遭,汪大人终于醒悟,天命如此,徒之奈何。】

“这可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李大简直是目瞪口呆。

看到最后,他哈哈大笑,这汪大人是来搞笑的吗?不得不说,看他打脸吃瘪还蛮有意思的。

这个话本,因为其中的曲曲折折,深受大家的欢迎,再加上有人故意撒钱叫戏班子给唱出来,连小孩子也学舌唱起几句童谣,一番轰轰烈烈热热闹闹,里面的汪大人被打脸的戏码不知道叫人笑得多开怀。

对政事不敏锐的人可以没心没肺的哈哈大笑,但是有关人等却没办法淡定了。

白发苍苍的老儒生黑着脸拄着拐杖去找同仁,“老夫便知道,我岂是毫无才学之辈,定是那狗官爱少厌老,将我之文章给罢落了,我定要叫他付出代价。”

王大人的对头们笑得张牙舞爪,哟嚯,这名字,这爱好,不正是熟悉的王大人吗!他们当然是要推一把啦,赢了血赚,输了不亏。

于是在清晨,宫门登闻鼓敲响,鼓声阵阵,惊动朝堂,几百名老儒生在宫门口颤颤巍巍地控告王大人,也有其他的学子也四处游/行,高声反对。

他们不能接受,竟然是这个道德有问题,不肯公正地对待举子的人来主持会试,因为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是被区别对待的那一个,寒窗苦读,日夜不辍的努力,还比不上初出茅庐的少年更得考官偏爱。

“科举是国家选抜人才的神圣之法,从未有过不比谁更强,而比谁更烂之理。王大人,以自己的私心凌驾于国家的利益,辜负圣恩玩弄权柄,罪可当诛。”

曾在王大人手下考试失败的学子怀疑自己没中是他搞鬼,没有的学子则担心对方在会试中搞鬼,一个个达成共识:一定要闹大,把王大人弄下来

如此声势浩大,为了平息举子的愤怒,王大人当场革职,下了大狱。

**

杜衡院,谢重阳抱着怀中婴儿,姿态柔和,问道:“王大人已经下了大狱,但我觉得这对楚轻梦却并没有影响。”

叶无双说道:“急什么,好戏才刚刚开始。”

“先前王大人成为主考官,为了避嫌说服了楚轻尘不下场,但他心中可并不乐意。”

“楚轻梦早早为他铺路,人生一路顺风顺水,神童之名少年得意,正是踌躇满志之时,听多了神童甘罗十二拜相的吹捧,如何甘心白白蹉跎三年。”

换而言之,天才神童楚轻尘,他飘了。

谢重阳挑眉,“楚轻尘本就是被迫退出会试,如今他老师没有主考官的位置,不知道他会不会参加会试?”

“谁知道呢?”叶无双侧头一笑。

前世,王大人为主考官,这届科举的所有考生皆被归于二皇子一系,且,楚轻尘能得中六元,不能说没有王大人曾为主考官,深刻了解科场的经验襄助,而迟迟三年的沉淀打磨,又岂非毫无作用?

年少成名,总是风光的,但结局总不会如此风光。

王大人下大狱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身为对方的弟子,楚轻尘自然清楚,王大人确实有这么一个毛病,证据确凿无可反驳,甚至他自身都可以成为王大人的证据!万一王大人牵连到自己怎么办!

他越想越慌,方寸大乱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决定先下手为强,提前一步大义灭亲,和对方划清关系。

于是他发布了断绝书,字字句句谴责恩师,十恶不赦罄竹难书,深深地感到痛心疾首,不敢置信……从此恩断义绝云云。

随即便跃跃欲试地报了会试。

能被最爱天才的王大人收为弟子,他相信,自己定是最厉害的,他这一次一定能一举成名天下知,惊艳众生!

收到这信息,谢重阳摇头微笑。

“——太冲动了。”

楚轻梦摇头叹息,恨铁不成钢,要知道,王大人虽然有一些小毛病,但是前世对方可是真正的教出了一位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出来的,她可是好不容易才能叫对方收楚轻尘为徒的,谁知……

她咬牙:“当务之急,我叫人封锁消息,你趁现在,哄王大人对你倾囊相授。”

楚轻尘一脸清高,皱着眉头不情不愿,他如此天才,根本就不需要再和对方扯上关系:“我不想去。”

“你不去也得去。”

“……,……好吧。”

王大人在牢里蹲着,听到自己的对头拿下了主考官的位置,很淡定,在官场的人,心都脏,这事瞎子都能看出来有人在搞他,现在看来就是这么个家伙,找机会还回去……

直到他的弟子楚轻尘来探监,支支吾吾地说起他重新报考了会试,并发誓,定然会发挥全部实力,为老师证明,看重少年俊才并不是错误。

一通信誓旦旦,王大人感动地与他执手相看泪眼,楚轻尘斗志昂扬地走了。

望着弟子的身影,王大人冷笑森然,

“哼!黄口小儿,鼠目寸光,不过一时之失,难道是以为老夫再也爬不起来了吗?”

“一边在外边当众宣布与老夫划开界限,大义灭亲,屁颠颠地跟我死对头打好关系,还打算骗老夫尽心尽力倾囊相授,楚公子不应该做官,该去变戏法才对!”

王大人自认,他不准楚轻尘下场,固然有私心,却也绝非全不为弟子考虑。

王家曾有一子弟,精心培养,才华出众,连中五元,本是板上钉钉的六元及第,家族荣耀,足够青史留名,奈何天命不允,第一回殿试重病在身,没挺到下回便一命归西,王氏上下遗恨,从此六元及第便成了执念。

因缘际会,他结识了二皇子妃,对方请求受楚轻尘为弟子,令人惊喜的,对方是个少年神童,使他见猎心喜,禁不住时时夸赞,未曾想竟然教对方看不清自己。

方才楚轻尘的话语中,分明有着埋怨,他这是以为他打压他。

但事实又何曾如此,如今的楚轻尘,火候根本是不够的。真的上阵,无异于自取其辱。

不过现在……呵!

楚轻尘都要做他对头的门生,他可不会好意去提醒对方。

当务之急是从这大狱里出去,身为一个心脏的政治家,他确信自己不至于折在这里。

舆论虽然沸沸扬扬,但也并非没有回旋余地的。首先的,便是文章本来便是由主观判断的,并没有绝对的择取标准,科举又是采取糊名制,再怎么样也总会像话本里一样看走眼,绝无可能次次都挑中少年人,那些从他手下考出的老儒生便是一个有力的反驳证据。

二则,他对自己门下的少年天才总是格外礼遇,虽说有弊,但也有利处,年轻潜力大,不断地投资下,他们总有人发展起来,有官身的不在少数,民不与官斗,学子又如何与官斗呢。

之前就说了,他心脏,他可不是初入官场的小白,只会死读书,他更擅长的,便是这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王大人从角落里取出纸笔,洋洋洒洒写下一篇给皇帝陛下亲启的密奏(封事),只要这封密奏被陛下看到,他笃定自己能翻身。

他手指放在嘴边,发出三声鸟叫声,很快一个小少年偷偷溜进来,浑身上下毫不起眼的,唯独眼睛十分神采奕奕。

王大人细细安排叮嘱,少年扬起嘴巴笑起来:

“师父,放心吧,我一定会办到的。”

他的眼眸明亮发光:“您是伯乐,我是千里马,知遇之恩,崔如晦永世难忘。”

王大人满意点头,这个少年是他在进大狱后发现的,身份极为特殊,是一家犯官千金和监狱牢头生下的孩子,在这个监狱里很有几分权力,过目不忘,是天生的读书种子。

最重要的是,他还非常懂得人情练达,能屈能伸能忍能狠,这才是做官的好苗子。

他会让他的前弟子明白,能做得一手好文章不算什么,会做人才是最重要的!

他会亲自培养一个六元出来,叫对方知道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

文中的话本根据《三言二拍·老门生三世报恩》魔改,有部分句子引用:

1.【选一个年轻的少年门生,他的后路悠远,官能多做几年,往后也靠得着他。那些年老宿儒,取之无益。】

2. “文章虽好,做得如此老练齐整的,必然是老朽夙学之辈,年纪长了,不要取他。”

3.嫩嫩的口气,乱乱的文法,歪歪的四六,怯怯的策论,愦愦的判语,这定是少年初学。虽然学问未充,养他一两科,也便好了。

4.但凡老师宿儒,经旨必然十分透彻,后生家专工四书,经义必然不精。如今倒不要取四经整齐,但是有些笔资的,不妨题旨影响,这定是少年之辈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非原创,大概出自《斗破苍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9章 重生文里的奸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