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疯批主角是全能大佬(快穿) > 第207章 三生三世

疯批主角是全能大佬(快穿) 第207章 三生三世

作者:自从一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4 04:04:02 来源:文学城

对叶无双而言,登基为帝,不过权宜之计。

长宁帝既已驾崩,叶无双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只待选定下任皇位继承人,她便可以功成身退了。

按理来说,这并不算难事。

想当年叶无双还在望山村时,光为一个村长之位就够人争得头破血流了,更何况皇帝之位,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还怕没人坐?

只是,长宁帝临终之前,似是已经看出叶无双心中真意,并未发作,只道:

“我儿,料想人亡政消,我死之后,终究也管你不着了,凭你怎样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罢了。

如今我只有一事,请你万万答应:在你之后选定的下任储君,需得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有为之君才可,倘是女郎,则更佳妙,如此,为娘死亦瞑目。”

因为长宁帝这一番话,叶无双也不得不费些心思去择选下任储君。

那承想,待她看过宗室众人,明察暗访之后,却不禁大失所望。

她终于明白,为何长宁帝明明想过废太女另选宗室女的主意,却总是屡屡动摇。

不是她有多厉害,而是这群人实在太不争气。

瞧瞧,这都是什么妖魔鬼怪、臭鱼烂虾?

这个,蠢笨如猪。

那个,小智近愚。

这位,有勇无谋。

那位,贪求无厌。

……

这么一群无能废物,别说是做皇帝,便是所有人加起来,捏成个人形坐上龙椅,不到三天,也得被人赶下来。

——天命已不在赵氏。

收到星耀阁那边传来的消息,叶无双不禁想到。

星耀阁,是叶无双在考察过宗室诸人后设立的学堂,传令宗室幼年子女皆需入此读书,实际意图便是为了观察这些幼儿之中是否有可堪造化之人。

阁中所教师者无一不是朝中肱骨、饱学之士,如此一来,实则与往朝的皇子皇女读书的尚书房无异。

皇帝尚是皇太女之际便后院无人,及至登基为帝,既不选秀,也不立皇夫,清心寡欲至极。

众人冷眼看来,恐怕皇帝是准备过继子嗣的,之后设立星耀阁之举,便更使人了然于胸了。

然而,看透深意的宗室们却屡出昏招。

有重男轻女的宗室,借着自己长辈身份,暗示告诫家中幼女姐妹:务不可太过上进,只顾自己出头,压过自家兄弟风光;也不可过于不争,需想方设法多多扶持提携自己兄弟。

听了这些话的宗室女,言听计从的固然愚蠢,阳奉阴违的却也不算精明。

也不知从何处学来的扮猪吃虎、韬光养晦之法,处处甘受委屈、示人以弱,简直愚不可及。

有叶无双这个皇帝在旁边盯着,小小年纪不好好静心读书打牢根基,搞这些‘歪门邪道’‘深谋远虑’给谁看?

你既然扮猪,就别怪大家都把你当猪看!

除了这些‘不思进取’的,也有格外‘上进’、竭力表现的。

拉帮结派,排除异己,勾心斗角,玩弄心眼,搅得一片乌烟瘴气。

这才几岁的年纪,字都不识几个,就想一步登天,也不怕摔死。

安安分分读书有这么难吗?

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

叶无双冷笑一声。

天要亡你赵氏,这也怪不得谁。

叫你好好读书你不愿,有的是人愿意做,做得还比你好。

还是那句话,皇帝还怕没人做吗?

恩科一开,挑选出来的进士,哪一个不是满腹诗书、懂情达理的,比起宗室那些小童不知高了几倍。

叶无双抬手挑挑拣拣,选了一百多个表现最为优秀的年轻进士,全收作了弟子,将他们送进了星耀阁中作为新生。

这些进士进入星耀阁那日,所有宗室全部安静如鸡。

叶无双有一种极为朴素的观念:能者上,庸者下。皇位有能者居之。

什么世袭制,家天下,她从来就没有放在眼里过。

既然赵氏子孙无能,那她绝不介意摒弃血缘之别,另选贤才上位。

群臣从她的举动中品出深意之后,不由心惊,各有骚动。

但这些人又如何能够动摇叶无双的决定呢?

何况,朝臣们对此事也未必全然反对。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朝臣们虽然无法拜师,但是他们家中还有儿女啊。

倘若读书读得好,武艺习得精,一朝下场中了殿试,入了皇帝的眼,被选为天子弟子,若是更出息些,或许储君之位,也未必不敢肖想。

从前朝堂开科取士,除非造反,否则最高的顶点也不过宰相/将帅,而现在,却有可能坐上皇帝之位!

这样的可能性所造就的激励是可怕的。

天下英才尽入彀中,而叶无双作为皇帝,所要做的就是做选择题而已。

*

幼年之时,叶无双以纺布赚取家用,每一匹布皆要亲手纺织,极为辛苦费力,彼时疲累之时,她也曾想过:若有它力可以替代人力纺织布匹,岂非更加省心省力?

之后她转业经商,四处行商之际,方知原来从古至今也有无数人同她一样,都有同样的疑问与思索。这些人反复琢磨,辅以自身智慧与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制作出各种能以物力替代人力的奇巧器具。

譬如风车,人们在河边立起风车,以风力吹动风轮旋转,带动下方转轴旋转,便可提水灌溉、碾磨谷物,不费人力,事半功倍。

又譬如水转纺车、水排,以水流之力推动水轮旋转,带动轮轴运转,推动纺车纺织或拉动风箱鼓风、冶炼矿石,昼夜不息,产量极大,心思何等灵巧。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解放劳动力,叶无双自然明白这样的道理。

翠微山庄经过多年发展,成立了科学院,有物理部、化学部、生物部等研究部门,专研物理规律、性质变化、种类奥秘等知识,每年投资甚巨,却也确实使人更加清楚了解更多事物的本质,解释了许多疑问,归纳总结了许多知识经验,创造了许多科技成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发明、创造和改良农具、先进农业技术、优良粮食品种……,都将大量劳动力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付出的劳力变少,收获却比以前更多了。

而这些从田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则进入了工厂之中,填上了国内日益增加的工厂劳动力需求。

大婉自与邻国通商、又发展海外贸易后,商业一日比一日繁荣,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市场需求日益提高,工厂越来越多,劳动力需求也越来越多……。

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为了赚取更大的利益,不断地提高着生产力,推动流水线发展、实施技术革新、促进产业链升级,一切都要求更新、更快、更好。

而在这个时候,商业的一大制约因素——交通问题终于不容忽视地突显出来了。

这时的交通,多为水陆两道,水道靠水力(船等),陆路用畜力(马车等),水路速度较快,然而风大浪大,风险极大。陆路虽无风浪,运输的速度却过于缓慢。

修桥铺路、改进车辆与船只性能、创造水泥……这些研究和建设都让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物资运输更加方便。

——但不够,远远不够,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他们需要找到一种全新的驱动力,一种能够替代人力与畜力、让交通工具(车船)自己动起来,让交通运输的速度变得更快的驱动力。

安着车轮的车子上,车头的方向没有牵着牲畜,却安装着一个巨大的锅炉,锅炉上面烧着水煤,高温的蒸汽推动鞲鞴(活塞)反复移动,活塞又通过连杆机关带动车轮反复运动,让车子向前方移动——不需多费人力物力,只需要往锅炉里不断添入煤炭,车子就能够不断地向前移动。

——这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蒸汽汽车。

叶无双收到翠微山庄那边传来的消息,前来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物件。

她神情微动。

每年,为了铸造武器、满足军用和民用的需求,矿场都要开采大量的矿石,这些矿石个个粗大沉重,开采与运输都是一种极其艰苦而繁重的劳动。

像这样艰苦劳动的,还有河道上的纤夫,船只行于水上,顺流自然方便,而如果是逆水或是水量过少,那就需要纤夫们拉着绳一步步地拖着船往前拖动……。

一切的繁荣昌盛,都建立在这些劳苦大众的苦力之上。

——然而,人为**凡胎,劳久则伤、伤久则死,这些艰苦的苦力活,就算无法避免,但是却完全有方法可以减轻的。

用蒸汽机去开采矿石,用蒸汽车来运输矿石,将蒸汽机安在船上,船只拥有更大的驱动力,而不必需要纤夫费力去拉……。

——可以想见,这蒸汽机在经历过改良之后,必定会给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等方面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影响何其深远。

叶无双深深地凝视着蒸汽汽车,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她才叹了一口气,看向这一次蒸汽机项目的负责人、物理部部长葛山,目中跃动着深长的凝思:

——这葛山,原本只是一介无名工匠,从未考过科举,从来默默无闻,如果没有物理部的创立、没有蒸汽汽车的创造,那他可能会永远的被埋没掉,永无出头之日。

如果不是叶无双这个皇帝对科技的重视,葛山没有出头的机会,自然也就不会蒸汽汽车的出现,即使有,也得不到多少重视,只能徒然埋没,明珠暗投。

士农工商,百业之间,各有人才济济,诸多奇人怀才不遇,野余遗贤,像葛山这样不幸埋没的人很多,而像他这样幸运的、能出头的却极少。

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

若单是以学识高低来选拔人才,未免过于狭隘拘泥了。

叶无双低叹了一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知不觉,我竟然犯了这样的错误。”*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她微笑地念了句诗,接着道:

“民间自有奇人,英雄不问出身。选贤任能,本就不需论其出身、问其贵贱、拘于一格,三百六十行中,行行可出状元——独尊儒术,不如百家争鸣。”*

说完之后,她含笑看向身旁一人,微笑着问道:“曹娘子,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她身侧围着许多人,此刻皆是噤若寒蝉。

——看似是随意一问,实则看所问之人的身份立场,便已经代表了皇帝心中所向了。

曹娘子——曹英,她是叶无双行商时的副手,以商贾出身,居于户部的第二把手——据说,曹英近日正谋求户部尚书之位,因未经过科考而暂落于另一位竞争对手之下风。又据说,曹英膝下之女虽文采平平,却极通经济之道。

曹英欣喜若狂,几欲五体投地,欢颂道:“此乃选贤任能、兴国安邦之良策。臣心悦诚服、不胜钦佩景仰之至,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使野无遗贤,国强民富,为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陛下不可!”文臣之中,有人完全无法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的大好局面被破坏,坚决抵制道:

“士农工商各有别,岂能相提并论。文士辅佐天子,教化万民,农人为衣食之本,国之命脉。唯独工商之道,工匠为旁门左道,擅奇技淫巧。商贾之辈,唯利是图、操奇计赢。

此二者,皆是难登大雅之堂,一旦身居高位为人表率,必使世人唯利是图,贪求奇巧,教化衰微,邪僻之习潜滋暗长,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请陛下三思!”

曾经弄出过提花织机、改良火器这类奇技淫巧,曾当过唯利是图大商贾的叶无双:“……”

#感觉自己被骂了。#

叶无双点了点头,道:“文士教化之功,我是极为认可的——但我认为,卿家所说之话,实在过于偏颇了些。”

她负手而立,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朝廷开科取士,便是为了选贤任能一同治理国家,但有些科举所选出来的朝臣,虽说做得一手锦绣文章,能诗作画,但是不通庶务,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华而不实的,我认为他们都不应为官。”

她说道:“我只要能够做实事的人,不管他是什么人、什么身份,如果有人做不到,那就换能做到的人上来。”

最后,她对着抗议的大臣露出一个温柔的笑:“我知道大家的心思,但是,有一件事情我希望大家记清楚:儒家、文人都不能算是正统,只有我,才是唯一的正统,只有我才能决定谁才是旁门左道。”

说完这句话后,叶无双想了想,补充道:“对了,忘记说了,科举改革之后,这些自各行各业选拔出来的人才也同样拥有进入星耀阁的机会,或许他们其中有一位特别优秀的贤才能够成为我唯一的弟子也未可知——诸位,勉之。”

叶无双最后补充的话所含深意,让那些以儒家为道统的臣子们极为惊恐,一旦让那些尊奉墨家或法家思想等非儒家弟子上位,那么等待他们儒氏的,该会是怎样的打击——或者灭顶之灾。

叶无双这样的举措,不知在婉国之内引起了多大的地震,无数人明里暗里搞了无数小动作,或沉默抗议、拒不配合,或犯颜直谏、以头触柱,或阳奉阴违……如是种种,不一而足。

然而,百无一用是书生,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和皇帝对着干的下场,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或者说,与叶无双作对的,要尤其不幸一些。

别忘了,叶无双曾经赢过一位仙君。

这位仙君所拥有的底蕴,足够她在这个凡间继续横行霸道三百年,气运滔天,无往不利,无敌于天下,无人能够撼动她的统治、无人能够违背她的意志,帝王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放到她身上绝非虚言。

而这,只是叶无双所吞噬那位仙君的底蕴而已,如果要算上她自身所拥有的气运,就算想要统治这个世界一千年一万年,也并非难事。

——当然,光是三百年的时光,就已经足够令人绝望了——这差不多是一个王朝的寿命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在叶无双的意愿下,一切都发展得十分顺利,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切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元朝无名氏杂剧《马陵道》

(“学习好了文才也罢,武艺也罢,最终目的都是贡献给皇帝,都要替朝廷出力”,也就是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学而优则仕”的意思。)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出《论语·卫灵公》: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xx理论

*

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马说》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俗语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已亥杂诗》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俗语

*

独尊儒术,百家争鸣。——汉武帝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俗语

*

*

蒸汽机:

*纽科门蒸汽机原理图示:锅炉有一个顶上开口的垂直汽缸,活塞杆用链子连在枢轴上转动的横梁的一端,提水泵杆则用链子连在横梁的另一端。当泵杆下降时,其重量便将活塞从汽缸中提起。与此同时,一个阀门打开,让从锅炉来的蒸汽在活塞下充满汽缸。

当活塞到达顶点时,蒸汽供给卡断,另一个阀门打开,开始喷射冷水,蒸汽冷凝在汽缸内造成局部真空,活塞上端受到的大气压力便将活塞下推。这种动力冲程举起泵杆,从而将矿井的水抽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7章 三生三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