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疯批主角是全能大佬(快穿) > 第205章 三生三世

疯批主角是全能大佬(快穿) 第205章 三生三世

作者:自从一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4 04:04:02 来源:文学城

十年后。

大婉国朝廷六部之中多了一个农部。

叶无双的根本目的便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来以此来应付之后到来的天灾。

在以翠微山庄作为试验场,在实验中发现了大批量提取生产和制造氮磷钾等元素的难度后,她便往其中投入更多的人手,对此进行更细致深入的钻研与探索,反复试验,创新实验,反复论证,不断积累经验,试图在其中找到另辟蹊径的方式。

在给出大量资金,设立高额的奖赏制度,投入无数人力物力的情况下,确实获得了许多令人惊喜的收获与发现。

比如,在还未能掌握大批量大规模生产制造肥料的技术前,田地中所施的农肥,注定还是农家肥(粪肥、绿肥等)。

——这些农家肥,施用起来其实也有诸多讲究:作物的种类、肥料种类、土壤性质、气候、施用技术、灌溉措施,甚至施肥时间、肥料的分量与配比等等,每一个条件都会影响到作物的产量。

而在叶无双所带领的农肥研究学会(简称‘农肥学会’)的研究下,通过大量的实验,积累经验,记录经验,总结经验,如此一来,便可以得到一套成系统的知识经验,以此作为教材,培养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教导如何发现问题、验证问题、判断和解决问题,学成之后派往乡村,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指导,因地制宜,促进粮食丰产。

当然,想要粮食增产,仅靠肥料是做不到的,还需要改良农具、培育良种、提高病虫害防治、发展水利工程、气象观察、土壤分析、改进耕种技术,此外,林业、畜牧业、渔业水产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也不可落后。

古时流传下来的农书农典,需有人进行研究整理、校注,农事学会新发现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也需有人进行总结、编撰及记录,这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书籍整理完成后,大部分不涉密的典籍会放到云京城新开办的农业图书馆中,供人观看查阅。

每月,学会内还会印刷一批农事知识技术以发布邸报的形式发行到全国各地,这便是最初的农事报,经过时间的发展,农事报逐渐发展壮大,内容更加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成为农业农事宣传的一大利器。

自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创办农业学校、发展农业教育、成立农业大学、农业研究所、实验室,这些举措也不容忽视,鼓励民间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举办和建立,促进农业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分享先进经验……。

如是种种,经过十年多的发展,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参与人员越来越多,机构部门日益扩大,影响力日益增强,发展惊人,日新月异,发展到如今,已经让它有资格于朝中另立一部——第七部,农部。

此时,叶无双正在接待邻国来使。

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学术研究、技术推广、教育投资、水利基础建设……林林总总,每一个地方都需要大量投入资金,支出惊人,负担极大。

在这样无比巨大的无底洞、吞金兽面前,发展商业进行创收,也就成了一件必然的选择。

开办工厂、作坊,加工农产品并进行售卖,不断开发和拓展市场,而这些市场中,除了国内市场,还包括国外贸易市场。

大婉国周边,小国林立,大一些的有朵颐、真珠、晴昼、延维、朝那、迷楼、云岚七国,还有无数更小的国家如星子一般分布四周,这些小国大多与大婉国为藩属关系,不过,在大婉国建国的两百年中,这些关系或多或少都有变化,相互往来已经不怎么密切。

起先,大婉国与这些邻居率先建立的一场大宗贸易是在七年前。

彼时,大婉国内天降大灾,水旱频仍,四海凋敝,三空四匮,比岁不登,饿莩遍野。

而那时,叶无双的兴农计划方才刚刚起步,成效尚不明显,国内粮食供不应求、有价无市,正在当时,叶无双当机立断,拍板让人到邻国收购粮食,高价进口回国以渡过难关。

经由此次粮食交易,大婉国缓解了国内的粮食压力,更加顺利地完成了救灾工作,而那些资源比较丰富的邻国也收获了大量的外汇,腰包鼓鼓。

这次愉快的合作成了一次契机,顺利地打开了婉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交流合作、相互贸易的口子。

各国地理条件、风土人情各有不同,所产生的资源也各有差别,甚至有些国家的资源仅产于本国,只被垄断私占以牟取暴利,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国家中有着大量的原材料没有得到开发。

而大婉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除了传统的丝绸瓷器、盐酒药材、香料粮食等物资之外,还有许多新型资源先进技术可以用于资源互换,如学会与研究所研究的新型农技(养殖技术、耕种技术、灌溉方法等)、新型农具、改良农种、农肥配方等非一般资源。还有婉国商人看上小国内的廉价劳动力、丰富原料,在当地投资办厂,加工生产商品进行售卖,赚取巨利。

在国家层面,除了通商贸易外,还会定时开展技术交流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挖掘优秀人才、引进新型农作物、新品粮种、进口新物种等。

——据统计,婉国对外进行交流贸易以来,分别从国外引进了诸如甜菜制糖技术、纯色玻璃制法、能制橡胶的橡胶草、易养殖的大白猪、不择地的玉米红薯等新作物。

在学会和研究者们自小国中采集到了数百种不同的粮食作物新品种,用于与国内的粮食作物进行杂交,大大的提高了国内的粮食产量与育种经验与,其中发现的数十种水稻新品种中,有一种产于云岚的良种稻(类占城稻),因生长快产粮多,引进后迅速普及,加上提高了国内粮食产量。

每年,邻国都有无数精英学者在了解大婉国文化时,申请到大婉国中游学、定居或加入婉国国籍。

……

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绝不可能是一团和气的。

枣子和大棒要一起上,才能够真正使人折服。

在大力发展农商业时,叶无双自然不会落下军事实力的增强。

——曾几何时,叶无双亲自动手研究和改良了火.器,而在她登上太女之位之后,她便开始大力制造火.器,装备卫队,这支名为青鸾卫的火器队,有携带火铳的步兵三千六百名,骑兵一千人加上炮兵四百人组成。

每年互市开始,婉国的边境驻扎的军队都与青鸾卫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在枪炮齐鸣、杀声震天中,邻国人活动时总是显得无比的安分。

放眼边境,人潮汹涌、热闹如织,物资吞吐量极大,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生产效率越来越高,运输速度越来越快,商业极度繁荣发达。

在不断的对外交流与贸易里,大婉国所取得的利益无疑是恐怖和惊人的。

尝到对外贸易通商的甜头后,国内自然不可能停下脚步,开扩更大的市场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海外。

在海的另一边,拥有着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虽然海上航行风险极大,但与之相对的,收获也大——事实上,叶无双能够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成为巨富,便是因为掺和到了海贸之中。

而在进行海贸的过程中,曾与婉国进行合作的邻国中自然也有富于远见之辈,想要海贸之利,又自觉打不过大婉,便递交国书,要依附入婉国联盟之下,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只求一碗肉汤喝。

其中千头万绪,纠葛重重,局势多变,想要理清更非一日之功。

忙忙碌碌,沟通协商许久,才算是定下了大概章程。

接见完使臣后,叶无双对护卫在身边之人微微一笑,“阿虎,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宋胜虎摇了摇头,道:“不辛苦,您的安危为重。”

叶无双微微一叹,“哎……阿虎,你何苦呢?”

宋胜虎正色道:“您身份贵重,不容有失。”

叶无双微微敛笑,神情忽而有些郁郁。

她站起身来,抬步走出殿外,踏上铜辇,御马拉辇,仪仗队簇拥四周,直至停在一座堂皇宫殿前,上书‘飞凤殿’。

叶无双步下车辇,踏进殿门,一路楼阁重重,曲绕回廊,遇上一队御医。

开言问道:“陛下病情好些了么?”

那些御医见到她,不由仓皇下拜,面露愧色,愁容满面:“殿下,臣等无能,陛下玉体……至今尚不见痊愈。”

叶无双听得这话,凝眉不展,“皇榜张出多日,应诏之人也多是名医圣手,民间历来卧虎藏龙,难道竟然没有一位可对症下药的吗?”

“这……”众人面面相觑,各皆苦笑。

太医院首拱手行礼,惭愧道:

“臣等学艺不精,有负圣恩。却也实在是……束手无策。如今情形,也只能听天由命,或许苍天悯恤,怜我皇仁德爱民,于柳暗花明处另生转机也未可知。”

叶无双抬手按了按眉心,僝僽道:“知道了。”

殿内传来动静,宫娥移步出殿,敛袖深深:“陛下请太女殿下进殿。”

叶无双微微点头,移步入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