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疯批主角是全能大佬(快穿) > 第193章 三生三世

疯批主角是全能大佬(快穿) 第193章 三生三世

作者:自从一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7 02:54:48 来源:文学城

【“……这是最后一世了……此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她两世为人,俱是生而富贵,自然目空一切、视荣华如浮云,这一世,便教她生于贫贱之家,先极贫贱,后大富贵。由俭入奢易,届时她享得大富大贵,岂能轻易割舍?’

“——必要时,可不择手段。”】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未有不败之江山,未有不灭的王朝。三百年前赵氏夺得江山,三代女主盛世,之后两代君主资质平庸,子息薄弱,宗室子借机上位,又是两代男主,坐了这天下。

永安二十年春,大婉朝宣城府大安县望山村。

叶无双正提着篮子在桑树下采桑叶。

从早上天才蒙蒙亮,她就开始在这里采摘桑叶,一直摘到日过三竿,才终于停下来。

望山村是大安县中最偏僻最穷困的村子,村子里最穷的一户人家,是宋来财家,这家中有三子三女,皆已成婚生子,最小的儿子只生了一个女儿,名取名宋月,便是叶无双现在的身份。

摘好桑叶后,叶无双便提着笨重的篮子回到宋家去。

宋家是真的很穷,黄泥土砖搭成的土房子,屋顶铺着稻草用来遮风挡雨,不大的房子分隔成几间,一个兄弟占着一间房,还有一间是宋来财夫妻两个人的,一家十几口人挤在一起,拥挤得很。

叶无双进了家门,将篮子里面的桑叶拿去洗干净晾干,准备晚上拿去换些东西。

望山村里很多人家养了蚕,每天都要吃大量的桑叶,平时都是吩咐家里的小孩子去采摘的,到了农忙时节,全家上下忙坏了,又不能让蚕饿着,便会跟村里人说一声,以物易物,能换些针头线脑零零碎碎的东西,叶无双摘了一上午的量,能换一个鸡蛋,鸡蛋若是拿出去卖了,值两文钱。

洗完桑叶后,叶无双将洗好的桑叶搁在阴凉的地方,这时,一个大腹便便的妇人从屋子里面出来了,手里提着一个篮子择好的青菜,看着像是要来洗菜的。

叶无双看着她,喊了一声“娘”,接着接过妇人手中的篮子,道:“娘,我来洗菜,你先歇会吧。”

妇人苏氏,是宋月之母,如今正是身怀六甲之时,肚子涨得很大,别人看见,都说是怀的不止一胎,怀相不怎么好,所以在这个农忙时节,她才能在家里待着,不然也是要下地干活的。

不过,虽然在家里,也是不能闲下来的,洗衣做饭,喂鸡扫地这些家务活还是要做的。

之前便说了,宋家是很穷的,过的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所以一个个都是生得皮包骨头的模样,而苏氏却又是怀的双胎,肚子涨得高高的,看着人便觉得触目惊心,平时叶无双干活回到家,得空便会替苏氏做些事情,减轻些负担,这倒是常事了。

叶无双飞快地洗完了菜,一转头便看见苏氏正挺着肚子,用葫芦瓢来给门前的菜地浇水——没办法,宋家就六亩薄田,必须得精心伺候,精打细算,指望地里多收获一些粮食,不然家里就真的没得吃了。

——水浇了地,缸里的水便不多了,家里又没井,叶无双便提着水桶去河边挑回几桶水来,把水缸给灌满。

一番忙活之后,已经是中午了,家里的人都装了饭到地里,是不回来吃饭的,歇息也是在田边的树荫下,因此,午食是叶无双与苏氏一起吃的,也就是野菜和一些杂粮做的粥水胡乱应付过去的,没油没盐的,莫说口感,也就是混个半饱,粮食是不敢多吃的。

用过午食,叶无双便到柴房边去,家里的柴不够了,她得去山上打一些回来。

“你到山上砍柴,不要去太远了,听说山上有狼。”苏氏说道。

“我知道的,娘。”叶无双说道。

叶无双去到柴房拿柴刀,看着柴房角落里的大箩筐,她犹豫了一会,打开箩筐上面的盖子,里面有着黑黑的泥土,仔细一看,泥土里面似乎有什么黑黑黄黄的东西正在蠕动着,是密密麻麻的长条状物。

打开箩筐时,大箩筐里面漏下来了几条黑乎乎的长条出来,叶无双伸手将它捡起来,这玩意叫地虫,有的地方也叫蚯蚓,很好养活,不费什么劲便能够养出来一大堆,而且用处也大。

放在地里能帮忙松土,它产下的粪能够肥田,一年到头,田地的收成是要比旁人家的地里高了一些的,并且还能用来喂鸡,鸡吃了之后下蛋很勤。

一个鸡蛋能卖两文钱,宋家有五只母鸡,天天下蛋,攒上十天,便是五十只,能卖100文,是宋家的一大进项。

村里人有猜到的,也有跟着养的——不过他们都没有叶无双养得好,哪怕是养蚯蚓,也是会生病的。

有些图省事的会直接跟宋家买——不过这玩意儿毕竟不是稀罕物,扒地上找找总能找到的,况且乡里乡亲,都不富裕,价格不能开得太高,赚不了几个钱的。

——所以说,这么多年下来,宋家还是很穷,手里的钱都得掰成两半来花。

想起苏氏那涨得高高的肚子,叶无双也不由得有些头大,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她去村口的大夫那里问过,苏氏这胎胎相太大、太危险了,需得更加精心地养着,不然恐怕会‘不好’,只是宋家的家境……毕竟不好。

先前家里的鸡下蛋,叶无双是有意想留下一些的,每天一个鸡蛋给苏氏补补身子的,这主意还未说出来便被打消了——这不现实。

哪怕是村里最富裕的人家,也没有一天一个鸡蛋吃的,况且苏氏在宋家地位也不算最重的。

若论弱小,上面有两位长辈,下边有三岁的小堂弟,论辛苦,家里的那些男人们也是天天要干体力活的,这些人都没得吃,要苏氏一个人开小灶吃独食?传出去她要被人戳死脊梁骨的!

每次鸡下蛋,宋老太太都把鸡蛋藏得严严实实的,看得比命还重,让她舍一个出来,难如登天。

叶无双又叹了一口气,去拿了一个竹筒,往箩筐里面满满地抓了一大把的蚯蚓往竹筒里面塞,之后再用大芭蕉叶封住竹筒口,用小签子戳了几个供气的小洞,把竹筒放在背篓里,一边拿着刀上了山。

山上的溪水里是有一些小虾,叶无双这一次上山,除了打柴,就是打算用蚯蚓来抓一些山虾,拿回来煮熟了晒干,晒成虾米,每天给苏氏做碗汤,能补补一些营养也是好的。

叶无双撩起裤脚,站在冰凉的溪水里面,装着蚯蚓的簸箕往下面放,等了好一会儿,才抬起来,将簸箕倒到背篓里,成人小指大小的山虾,活蹦乱跳的在里面动着,她今天的收获还不错。

叶无双继续在水里捞着,她得多捞一些才行,捞得的虾干得分成两份,一份给苏氏吃,一份要给宋家的两个老人,他们想自己吃还是分给儿子孙辈都可以,她不管这个,这本就是用来堵其他人说嘴的。

只是这样一来,叶无双就得更加辛苦了,她在溪水里面泡了好久,手和脚都泡得发白了,才勉强装满大半背篓的虾。

叶无双坐在溪边的地上,饥肠辘辘,她拿出从家里带的两块大芋头啃着吃了下去,吃完之后还没有饱,便生了火,将刚一起捞到的两条小鱼串个串,放在火上烤熟了,才勉强垫了垫肚子,身上的力气也恢复了一些。

叶无双靠在石头上,身体还是疲惫,眼皮有些犯困,微微闭了眼睛,手里握住砍柴刀,却也不敢真的睡着了,这时候的山上是有野兽的,它们也是真的会吃人的,莫说是她这样的孩子,便是大人也不好对付的。

正在她这样想的时候,她的耳边便传来了动静。

她握着手里的柴刀,微微地掀开眼睛,便看见远处屹立着一只狼。

那狼说是狼,其实倒不如说是幼狼,和村里的狗差不多大,浑身雪白,看上去倒是非常可爱的,并不惹人畏惧。

叶无双微微一愣,放下手里的刀,笑了一下:“是你啊,白狼。”

……

自从前一世被揭穿了之后,在这一世,燕临也懒得多做伪装,而果然不出意料,叶无双简直毫无所谓地接受了如此匪夷所思之事,并且毫无疑义。

燕临看着叶无双,觉得很心痛。

堂堂叶家的公主,神女之尊,却是穿着打满补丁的麻衣葛布,踩着粗糙的草鞋,三餐不继,七岁的年纪,身形单薄瘦弱得像是四五岁的孩子,每天有干不完的活,还要到这么危险的山上找柴火捞鱼虾,过得太苦、太累了。

而他却不能插手太多,只能帮一些微不足道的忙而已。

白狼从身后扒拉出被拍晕的两只野鸡,送到叶无双的面前。

叶无双看见野鸡,眸中微微闪起了一点亮光:“哇,是野鸡,给我的吧?”

燕临微微点头。

叶无双提起野鸡,察看一番,“正好,一公一母。公的带回家去,杀了吃肉,母的藏起来,将羽毛剪短,喂上几天蚯蚓,等它下蛋了,这蛋就能给阿娘加餐。”

燕临看着她,眼眸温柔。

叶无双放下野鸡,靠在他化身的白狼身上,低声道:“白狼,你说,阿娘她不会有事的吧?”

白狼雪白的皮毛源源不断传来暖意,叶无双微微叹了一口气“……她生了我,我不想她死。”

*

*

五个月后,苏氏的肚子已经很大了,满打满算,她才怀孕七个月,但显然,这个程度是没办法足月生的。

果然之后没多久,苏氏便开始发动起来。

她挣扎了许久,流了很多的血,才生下了三个孩子,都是男孩,小猫崽一样瘦弱,幸运的是,或许是一天一个野鸡蛋和虾干汤真的起了作用,母子均安。

然而,虽然孩子生了下来,但也多了三张嗷嗷待哺的嘴巴,家里逐渐捉襟见肘起来。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老太爷宋来财一向爱喝酒,一次喝多了酒,稀里糊涂便没了命,老太太伤心之下,精神头也不怎么好了。

叶无双所在的三房,苏氏是刚生产完的妇人,底下三个刚出生的弟弟,全靠宋老三一个人顶着,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头上两个哥哥都是各有老婆孩子的,平日里生活虽然愿意伸把手帮忙,到底也帮不上多少事的。

为了挣够家中吃用,宋老三每日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去镇上打短工,给人上下搬货,偶尔得空还去码头卖杂货,整个人瘦得几乎脱相。苏氏哪怕还没出月子,就托人给接了一些绣活回来,整天没日没夜地做着,就为了能够补贴家用。

——村民家中的衣物,从纺布到制衣,大多都是自家一手包办,用以自给自足的,织成的布若是有盈余的,可以卖给镇上的布庄挣钱,除了织布,女红刺绣这些手艺,村中女子也或多或少都是会的,只看手艺高低而已,手艺更好的,还可以往绣坊接些绣活,用以补贴家用,苏氏便是如此。

而叶无双,白日在地里锄地除草,傍晚便到河边割芦苇回家,夜里编苇帘子、织苇席子拿去卖,攒了很久的钱,又向相熟的人借了一些钱,拼拼凑凑,买了一架织机回来,开始做起纺布的工作。

幸运的是,叶无双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天赋的,她所织出来的布匹总是能够比旁人精美一些,质量也极好。而且她在织布时肯下苦功,爱做琢磨,因此总能弄些出新花样,让织出来的布变得更精美、更好看,卖出去的布匹价格也高了起来。

就这样过了三年,靠着织布卖布,宋家的家境逐渐变好了起来,盖起了新房,买了几亩良地,还买了一头牛。

牛能替人拉犁、推磨,将家里的几亩田地耕完后,还能够借出去给村里的其他村民耕地,如此便能收些租金回来。等到农闲时候,套上车板还能做牛车,做些载人运货的活计,也能给家里增些收入,让宋家的日子好过了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