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疯批太子的病弱装乖假指南 > 第34章 第 34 章

疯批太子的病弱装乖假指南 第34章 第 34 章

作者:木小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22:02:36 来源:文学城

纪安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叶之舟提议的臣子。

傅承胤凝眸望向他,指骨不耐烦的轻扣椅案,倾身沉问:“那纪相以为该如何?”

“回国君,”纪安整了衣襟上前,从容不迫道:“单凭叶将军的一纸信文,就要集军以破梁城,此番决议是否太过草率?”

“此言差矣。”

话音刚落,叶永出列,转身朝纪安笑问道:“右相只一文官加身,从未亲自带兵迎战,又如何能用您这文人之谋来质疑吾儿武略之才?难不成,大人也想做史书中的第二个赵括?”

“你——”

纪安睁目圆瞪,平日在他人面前文辞滔滔的做派,如今在这大殿中竟一时哽住了话头。

众臣见他“你”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心下纷纷起了心思,待国君又问起何人还有异议时,满殿臣子再无一人言语。

见状,傅承胤原本沉闷的面色稍缓。

他道:“既如此,寡人便允叶之舟为冀南大将军,掌边南军营事印,即日起负责攻梁之战的一切事务。望蓟夏末期,凯旋而归。”

语毕,纪安“扑通”一声跪下,以头抢地,高声劝道:“雍梁之战刚刚结束,现下梁国城池设防怕是森严甚于往日,国君不能因梁城中几个冀国小卒的一时运幸,就如此草率的做下议决,倘若......倘若这是那梁君的阴谋,我们冀国不就自顾成了他的瓮中鳖、笼中兔,到时...恐怕追悔也莫及了。

请国君三思啊——”

一番谏言,感天动地,涕泗横飞。

可丝毫也劝不动傅承胤如今心底的执念,他望向殿中央抬袖拭泪的纪安,眸光甚是不喜。

殿中众人也大多是为趋炎附势的小人之辈,眼瞧着国君被右相惹恼,于是乎,各个都当上了那墙头草,倒向叶永一派,一个紧着一个的出言批奏起了右相的胡言乱语。

纪安急的眼圈通红,但最终也挽回不了这王君和众群臣的决议,此事被草草揭过。

而就在散事不过几个时辰,城墙头擂鼓阵阵,叶之舟一袭金甲打马而过,在百姓的四起欢呼声中率军离城。

纪安在宫门马车前轻叹连连,似是心伤至极。

官宦将此禀于冀王,冀王也只蹙眉静默,半晌,才幽幽饮下一杯茶,低声道:“右相老了,明日便准他在府歇息罢,往后没寡人之令,不得放他入宫。”

“奴才遵命。”宦官携令而下。

但就在此时,侍卫来报,纪公子与赵公公正在殿外等候,说是上垂县外的匪徒刺杀事有了眉目。

傅承胤搁了茶盏,眉梢一挑,“传。”

他似是没料到像纪南絮那样的病秧子,竟能在一日内从上垂那群匪徒手中活着回来,并且还绑了一人质押送入宫。

真真是不可思议。

傅承胤上下打量了面前恭敬叩首的晏温几眼,笑道:“倒是比你那位纪叔懂事些。”

晏温一怔,旋即把头埋的更深,说:“右相年迈,许多事都不通情理,只会一意孤行。若是哪日得罪了王君,还请王君恕罪。”

傅承胤笑:“纪安总归是寡人的兄长,何来得罪一说?”

晏温愈觉惶恐:“王君乃天命所托,旁人皆为凡者,不敢高攀。”

闻言,傅承胤朗声大笑,看向晏温的眼神也越发得兴。他说:“纪南絮,纪安可知晓你这般会演戏?”

晏温垂眸不语。

傅承胤又盯了他半刻,方才移了视线,道:“罢了,能哄得寡人开心就好。”

接着,他未给晏温再开口的机会,冷眸直射向殿中被捂了口鼻的黑衣匪徒,“你可知此为何处?”

黑衣匪徒跪在地上,他仿佛是被高座中的君王气焰吓到,浑身颤抖着,全然没了之前在林间的狂傲骨气。

傅承胤看他这副模样,欢喜更深。

一旁赵生见此,忙上前把这人口中团布取出,看他现在早已歇了自裁念头,这才稍松一口气,向国君行一礼后复又退下。

“你是何人?”傅承胤继续问道。

“回...回国君,”匪徒年纪看着不大,约莫十七八岁,他瑟缩着脑袋不敢抬头,闷声闷气的回道:“草民......草民名唤舟明。”

“那你可知前些日子刺杀的是谁?”

舟明瞳孔骤缩,道:“草民罪该万死......请......请国君责罚。”

闻言,傅承胤起身大喝:“刺杀王室中人,乃是死罪!”

这时,倒是摆足了国君的架子。

他以为这人听了此话,会继续像蝼蚁一样匍匐在自己脚下,乞求着一条生路。

但令傅承胤没想到的是,眼前这个舟明却陡然间卸了全身的气力,瘫软着倒在地上,而后他轻声道:“请,国君赐死草民。”

傅承胤微微有些惊愕,问:“就这么想死?”

舟明沉默着,骤然落下泪来,像是临死前的孤注一掷,他轻轻抬起头与座上君王对视,神情中满是绝望和无助。

傅承胤眉心紧蹙。

“就算国君此次放过草民,草民也无半寸生路可走,”舟明笑的凄凉,继续道:“倒还不如现在被君主赐死,这样死亡还能来的痛快些。”

傅承胤顿了顿,上前几步,道:“原因。”

舟明泪流的更急,看着王君的眼神宛若溺水者挣扎时拽住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说:“求...求国君为草民做主......”

傅承胤:“你且说罢。”

“草民原是那上垂锦庄的记账伙计。”

舟明挣扎开口道:“锦庄锦缎虽供予王宫,每月银钱所入颇丰,但其对于庄内小厮的每月月银却是太仓一粟,只够勉强维持生计。草民及他人本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安稳度日,可...可那锦庄掌事却在沈家公子出事后,接了命令,把草民等的...一众求生百姓从庄子里赶了出去......”

舟明语气逐渐哽咽,直到最后的话不成句:“草民......只求吃饱穿暖...从无...为何......”

傅承胤被他哭的头疼,问:“那掌事何故要遣散你们?”

“草民不知,”舟明闷声回话:“但那掌事...是只遣散了锦庄账房的记账伙计。”

傅承胤沉眸微滞。

恰在此时,一侧晏温却开口向舟明道:“可南絮前阵子倒是听说,那上垂锦庄又招了好几房的记账伙计,你竟不知?”

话落,地上人大惊出声:“不可能!”

“为何?”

舟明沉吟几许,默然道:“上垂锦庄不像其他庄子那样,所供给的货源纷乱杂多,由此所需要的记账伙计也是事繁务忙。

它所供给的从始至终也就只有王宫这一处而已,每年月的收支出入都是固定不变的,详记一处,后页皆可照模画样,作何还要招几房的记账伙计?”

说着,舟明默了默,又说:“更何况,当初掌事散人时,与草民所述的理由就是这个。”

闻言,晏温犹疑再道:“可能是锦庄又有了新的生意也说不定......”

“如何还要新的生意?”傅承胤冷声斥驳打断道:“单是王宫一月予其的钱财支给,都是普通人家近两年的生活所需,他沈家只一宦官府邸,是想要多少的银钱作库,难不成还痴心妄想,在做些富可敌国的春秋大梦吗??!”

国君一怒,满殿皆静。

下一秒,案边杯盏忽的摔落,溅起一地碎瓷,在这昏沉大殿中亮着细闪。

傅承胤被气的胸膛剧烈起伏着,恍若一只臌胀的泡囊,他怒目圆瞪向旁边侍卫,高声嚷道:“给寡人查——查清楚那沈家到底在暗地里做些什么勾当——”

“是。”侍卫匆忙领命退下。

再一转眼,国君就被赵生搀扶着坐在王座中,按着顺气,旁边太监适时端了一盏新茶上前,赵生接来送到傅承胤嘴前,道:“国君莫气。”

傅承胤只觉眼前密密麻麻的飘了一片黑影,他拧眉抬手揉了揉额角,勉强压下心头震颤,轻抿一口茶,才堪堪缓过神来,然后抬眸望向舟明。

“先把这人押入天牢,待此事查明再作商议。”接着,他向晏温又道:“你先退下罢,若是得空,代寡人劝劝纪相。”

“南絮遵令。”

待众人尽退,殿中只剩赵生时。

傅承胤倚靠在软枕上,虚眸轻垂,问:“纪南絮此人,可有疑?”

赵生上前,为他再置茶水,随着袅袅白烟溢起,在这昏尘中凝湿了空气,一颗颗结在眼前,朦胧了视线。

于是,赵生透过白烟,掩睫看向冀王,声音似是被这水汽模糊的不真切:“回国君,纪公子确是如传言一般,温润如玉,不染风尘。”

闻言,傅承胤嗤笑一声,抬眼直直望着身前这个跟了自己一辈子的宦官,说:“那小子果真是有些本事,连随寡人一处几十年的人都能被拉拢。”

赵生面色一变,蓦然跪地:“奴才不敢。”

“寡人知你不敢。”傅承胤偏过身,目光逐渐变得虚离,仿佛是要在这缥缈的四散水珠中看清往昔,“赵生。”

“奴才在。”

傅承胤道:“你认为,太子之位应传给寡人的哪个儿子?”

赵生闻之惶恐至极,头磕在地,梆梆作响,“奴才...奴才不敢!”

见状,傅承胤轻叹口气,缓缓起身朝内室走去。

他叹道:“往事惜矣,又如何再奢想将来。”

罢了。

罢了。

*

晏温回到相府,纪安正乐悠悠的躺在长椅中喝酒。恍然听闻前院传声,他也只眯眸斜睨一眼,自顾又斟一杯,笑呵呵的递到逐渐走近的晏温眼下。

“陪纪叔喝一杯。”

晏温微侧头,拒绝道:“本殿不胜酒力。”

“太子殿下莫不是在唬我,”纪安看了眼手中酒盏,朝他说:“殿下当初为一傅怀瑾喝倒朝中几十人的‘豪举’,时至今日,臣还记忆犹新。”

晏温静立不答,末了,抬手接来,一涌而尽。

“殿下好酒力。”

纪安笑着还欲再斟,被晏温挡手制止。

就在此时,堂外小厮匆忙赶来,躬身向两人道:“大人、公子,府外有人来见。”

“何人?”

小厮:“北昭城李鹤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