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改变,却在每一个细节里渗透着温暖的归属感。苏柚依然是那个在智库挥斥方遒的年轻学者,权志龙也继续在音乐世界里探索突破。但不同的是,他们各自的工作空间里,都悄然为对方留下了一席之地。
权志龙个人工作室,首尔江南区。
这间由仓库改造的工作室保留了工业风的粗犷,却又处处彰显着主人的品味。昂贵的录音设备、随意散落的黑胶唱片、墙上涂鸦式的灵感笔记,构成了一个典型的G-Dragon式创作空间。
然而,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控制台右侧不远处的角落,悄然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区域。
那是一张看起来就十分舒适的奶白色羊绒单人沙发,比工作室里其他冷硬的黑色座椅要柔软得多。沙发旁立着一盏线条优雅的阅读灯,脚下铺着一小块质感温润的羊毛地毯。沙发边的矮几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本政治学期刊和经济学著作,一个精致的白瓷马克杯——那是苏柚专用的,杯壁上印着"World's Best Economist"的幽默字样,是权志龙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这个角落,就是工作室里人人皆知的"家属专座"。
"嫂子今天来吗?"新来的录音师一边调试设备,一边小声问助理。
助理看了眼日程表:"苏老师下午有个线上会议结束得早,说好了会过来。"
果然,下午四点多,工作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苏柚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装,显然是刚从智库下班。她对着室内的人点头微笑,便自然地走向那个属于她的角落。
权志龙正戴着耳机在控制台前忙碌,眉头微蹙,完全沉浸在混音的世界里。苏柚没有打扰他,只是轻轻放下公文包,将自己陷进那张舒适的沙发里,从包里拿出未看完的资料,就着温暖的灯光阅读起来。
偶尔,她会抬头看向权志龙的方向。他工作时总是很专注,有时会随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有时会突然按下通话键对录音棚里的乐手提出要求。那种沉浸在热爱之事中的光芒,总是让她移不开眼。
不知过了多久,权志龙终于摘下耳机,长长地舒了口气。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第一时间就转头看向那个角落。
当看到苏柚正安静地坐在那里,低头阅读的侧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时,他紧绷的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什么时候来的?"他起身走过去,声音带着工作后的沙哑。
苏柚抬起头,看了眼手表:"快一个小时了。看你忙,就没打扰。"
权志龙很自然地在她沙发扶手上坐下,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下次来了就叫醒我。"
"醒了你还怎么工作?"苏柚笑着把手中的资料翻过一页,"我在这里很好,很安静。"
这倒是实话。工作室的团队成员早已习惯了苏柚的存在。她从不指手画脚,也不会刻意刷存在感。大多数时候,她就安静地待在那个角落,做自己的工作,或是简单地陪伴。她的存在,像一股稳定而温柔的气流,让整个工作室的氛围都变得不同。
有时权志龙创作陷入瓶颈,烦躁地抓头发时,会下意识地看向她。而苏柚只需一个安抚的眼神,或是起身为他倒一杯温水,就能奇异地平复他的焦躁。
"龙哥的灵感缪斯来了,"团队成员们私下开玩笑,"嫂子一来,哥的状态就特别稳。"
有一次,权志龙为了一段旋律纠结到深夜,苏柚就一直在角落里陪着他。后来他终于在凌晨找到了想要的感觉,兴奋地回头,却发现苏柚不知何时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资料滑落在地毯上,阅读灯还亮着,在她脸上投下温柔的光晕。
那一刻,权志龙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他轻轻关掉设备,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抱起她。苏柚迷迷糊糊地醒来:"结束了?"
"嗯,"他吻了吻她的额头,"我们回家。"
如今,"家属专座"已经成为工作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苏柚没来,团队成员反而会不习惯:"今天嫂子不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而对权志龙而言,那个角落不仅仅是一个座位。那是他的锚点,是他在音乐海洋中尽情航行时,回头就能看到的温暖港湾。无论创作到多晚,无论灵感如何翻涌,他知道,总有一盏灯为他而亮,总有一个人在那里,等他回家。
就像此刻,他拉着苏柚的手站起身:"今天收工了,带你去吃那家你念叨了很久的日料。"
苏柚笑着收拾东西:"终于舍得离开你的宝贝调音台了?"
"再宝贝也比不上你。"权志龙自然地接过她的公文包,对着工作室里的众人说:"今天到此为止,大家都早点回去休息。"
在团队成员善意的笑声中,他牵着她的手,走出了工作室。那个奶白色的沙发静静地立在角落里,等待着女主人的下一次到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2章 工作室里的家属“专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