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奉皇遗事续编 > 第34章 第 34 章

奉皇遗事续编 第34章 第 34 章

作者:老白涮肉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0:28:54 来源:文学城

萧玠做晚课前有洁面洗手的习惯。他从香炉边站定时,阿子依例去给他打一盆清水。

等阿子放轻脚步,连盆带水地端进阁中,萧玠仍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在看神龛前供奉的一张弓。

那是把朱红大弓,足有小儿手臂粗细。镂刻火焰,雕饰虎纹,萧玠常常擦拭,因以光洁如新。

萧玠将那把大弓摘下,捧在手里,轻轻摩挲。突然,他左手持住弓身,右手手指扣上弓弦,尝试赤手拉开。

他的右手手臂颤抖,已经用尽全力,那根弓弦却仍只微微弯曲。

灯花爆了一下,在光明铜像眼中闪逝。终于,萧玠垂下手臂,抱着弓从桌边坐下。

阿子看着他拇指的血痕,忍不住道:“殿下想学弓,请陛下找个弓马师父就是。”

萧玠道:“我的弓马师父应当是太师。”

阿子闭上嘴巴。

曾做过太子太师的那位至今仍是梁宫忌讳,皇帝也没有任命新人,太师之位便空悬至今。

萧玠静了静,说:“不该是我的东西,给了我,也是暴殄天物。”

萧玠将弓放好,如常昨晚晚课,阿子却知他一夜难眠。第二天清早,他去陪萧恒吃早饭,吃到一半讲,想学骑马。萧恒似乎也知道缘由,并没有出言劝阻,只道:“成,红豆一直养在我这边,一会叫人给你牵过去。以后你歇过午觉,我陪你去骑。”

萧玠便笑:“阿爹还当我是小孩子呢。你帮我找个师父,或者找几个和我年纪相仿的,我们一块练练就成。”

萧恒道:“小郑若在京中正好,能陪着你。”

萧玠笑道:“人家是个带兵打仗的,哪能见天陪着我,传出去也不好听。”

反倒是萧恒默了一会,说:“你长大了。”

萧玠用饭挨着他坐,脑袋轻轻靠在他肩上,道:“但我永远都是阿爹的小孩呀。”

他这一段格外黏萧恒,连阿双都笑道:“倒不见殿下小时候这样黏乎陛下。”

萧恒已安排好人去上林猎场等他,萧玠正更换一件玉白骑装,边对镜系纽扣边道:“姑姑,我近来才发现,陛下其实很喜欢人亲昵他。我想起来,小时候他经常想抱我,但我更黏阿耶一些,总爱躲他。那时候我还没长大,他也年轻。他还抱得动我。”

萧玠说:“有件事,姑姑,我也没跟你讲过。”

是在秦灼南下后的半年,萧玠不知吃坏了什么东西,夜里腹痛如绞,冷汗连床单都湿透。等苏醒过来,看见的是床边形容憔悴的萧恒。他脸色发白,眼圈发青,眼睛发红。萧玠看着他焦急心痛的父亲,第一句话却是:“他生我妹妹的时候,是不是比这要疼很多?”

他看着萧恒的脸抽搐一下,由此确认,萧恒依旧痛苦。

萧恒青壮的身躯慢慢蜷缩,像一只没能破壳的蛾子,在最具生命力的时候死掉了。萧玠没有说话,固执地等待他的答案。许久,他听萧恒说:“我不知道。”

萧恒声音平静,说,我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印象。那个时候,你妹妹已经保不住了。你阿耶一直不愿意打掉。生你妹妹那天,我哄他吃的药。那碗落胎药,是我亲手喂给的他。之前他流过血,我也以为那天不会再见血了。他靠在我肩膀上,在等阵痛,过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我看到有血从他腿间流出来。那时候他抓紧我的手,他说,到了,真的到了。我从他声音里听出了惊喜和期待。他不知道那是落胎药生效的作用,或者说,他还是不愿意相信。对此,我居然也跟着一块期待了。他拉着我的手,说,你别走。

说到这里,萧恒停顿一下,一息之后,他继续陈述:我说,我陪着你,我不走。他的脸被汗湿透了,慢慢开始叫痛。我听你姑姑说,你出生的时候,他一声都不愿意吭。那天他攥着我的手,叫六郎,我疼。我没想到那时候会哭出来,也没有意识到,是郑翁叫我,别哭,快给他喂麻沸散,血排得差不多了,是时候了。他那时候痛得汤都咽不下,浑身都哆嗦,和你今天一样。我喂了三次,他才把汤喝掉,过了一刻,就睡着了。我听从吩咐,把他的衣裳解开,郑翁取刀具,给他破腹。

萧恒停顿了第二次,这次比第一次时间要长一些。萧玠看到,父亲的额头汗珠密布。他吞咽一下,再开口,说,刀下去的时候,我感觉他身体搐动一下,几乎是同时,我眼前突然红了,有什么从我脸上流下来。我才意识到,是血,他的血溅在我脸上。

你可能也听说过,我杀过很多人。我打开过人的腹腔,从里面掏出没有完全碎掉的密函。我翻过他们的肠子、肝脏,我也想过会在你阿耶肚子里看到这些。但没有。萧恒说,我什么都没有看到,我看到的是一个蜷缩的胎儿。她很小,缩成一团,擦拭干净后,浑身粉红。皱巴巴的,但很漂亮。下一刻,我看到你阿耶开膛破肚地躺在我面前,闭着眼睛,呼吸很微弱。这时候,我看到了他的肠子和盆腔。

我开始试他的鼻息,很怕他就这么死掉。郑翁开始缝针,他浑身是血,我们三个都是。他手就那么垂着,像断了气。我跪在床边,抱着他的手,在想你出生的那天。我非常痛恨自己。罪魁祸首是我。为什么我不能代替他,为什么我叫他再受一遍这种罪。那是我第一次想,我是不是该和他分开,我和他在一块……是不是真的会把他害死。

萧恒说,那是奉皇六年大年初一,下午,酉时三刻,你妹妹出生。我听从你阿耶的意思,叫她阿皎。你妹妹,和你一个月的生日。

他讲完,看着萧玠的眼睛,问,儿子,听见这些,能叫你好受点吗?

萧玠牙齿都在打战,浑身哆嗦着问,你们为什么要生下我?你们要分开,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

萧恒坐在床边,垂着肩膀,也垂着头,说,我们以为能这么到最后。

他的声音终于出现异样。他说:

“我以为有了你,就永远不会和你阿耶分开。”

这是秦灼离开后,萧玠第一次见父亲流泪。他成功地刺痛了他,用他天真又残酷的,孩子式的恶毒。

他为萧恒的痛苦而痛快。

也为他的痛苦而痛苦。

现在,他想起萧恒坦诚的神情和血淋淋的剖白,突然意识到,这些年来,萧恒无数次想要张口解释。然后呢?然后他一准备讲到秦灼,就被自己反应强烈地顶回去。冰冷的,刻毒的,甚至是撕心裂肺的。有时候萧恒幸运地能说上两句,说他不会续娶,说我和你阿耶是真感情,说我们一直很爱你。说到这里,他就会收到自己的回复:陛下自当六宫粉黛,兔死狗烹的真感情,哦,这样。

萧恒但凡说得情真意切,在他耳中便是狡辩,是负心薄幸者的借口和托词——既如此,你又为什么背弃他,为什么赶他走?

这让萧恒哑口无言。

如果他剖陈政治原因,不可避免要触及南秦政权曾试图害死萧玠的根本,那是萧玠的姑姑、长辈和亲人,这对他儿子来说是一种致命的二次创伤。更何况,他的确背弃了秦灼。哪怕这背弃是不得已的保全。

他不信萧恒的解释,等萧恒不再解释,他又怨恨萧恒拒绝解释。

他现在才意识到,让父亲拒绝解释的,是自己强烈的受伤反应。自己会争吵、痛哭、咳嗽,然后歇斯底里地发病。萧恒最后那次尝试进行的交谈,以自己喘鸣发作告终。自此之后,萧恒停止了解释的举动。

他后来的沉默,是为了保护。

……竟一叶障目至此吗?

十六岁的萧玠站在镜前,镜中人像因光影模糊,浮现一张酷似秦灼的面孔。

萧玠盯着自己的脸,说:“我说了那番话,以为阿爹会恨我。”

阿双说:“没有父母会生孩子的气。”

萧玠问:“就算有一天,我不要他了,回去找阿耶吗?”

阿双说:“他会高兴。”

萧玠迅速眨了几下眼睛,把最后一粒纽扣系好,冲阿双笑道:“那我得先把骑马学会了。”

***

萧玠牵了红豆,赶去上林猎场。

时值春深,天气暖和,太阳下草波徐徐翻卷,如同金海。不远处,一人由秋童陪同等候,见他来,也牵马上前。

见了面,萧玠反倒有些讶然,那人瞧他表情,笑道:“倒把殿下吓了一跳。”

萧玠笑道:“嘉国公世子何等尊贵,哪能做这等役使。”

秋童守在一旁,道:“世子听闻殿下要练马,有意挑这个担子,特意进宫求的陛下。世子骑□□绝,就算放到行伍里也不输人,有他陪伴,陛下也能放心。”

红豆轻轻打了个响鼻,萧玠抬手抚摸他的鬃毛,冲虞闻道笑了笑。

虞氏一族与前朝盘根错节,更是世家之首,只是多年远镇关外,未曾牵涉京中争斗,但对当朝也绝非恭敬。如今还京立府,态度也尚未明朗。

但世族闹事那天,虞闻道送来报信的字条。萧玠在东宫宴席上见了他的字迹,的确出自其手。

这件事他告诉了父亲,父亲却没有更多的表示。

他对虞氏的态度究竟如何?身为世家之首的虞氏,和其他各族到底是什么关系?

“殿下对臣这个人选,有什么疑惑吗?”

萧玠抬头,正撞见虞闻道的目光。

像两团宫灯的火焰。常年护在暖室里,不怕熄灭,只懒懒地烧。

萧玠笑道:“只是有些意外,到底和世子相交未深。”

虞闻道也笑道:“臣久居关外,虽知殿下千金之躯,却一直没能面见。这不,终于回京得了便宜,便赶紧来攀附殿下了。”

他说话倒有趣。

萧玠就算对他还有疑惑,也信得过萧恒,便不多思虑,问:“世子要怎样教习?”

虞闻道说:“头一日,殿下先熟悉熟悉马匹和架势。请殿下上马,臣牵着殿下遛一圈。”

萧玠瞧了瞧鞍鞯,有些赧意,道:“世子别笑话我,我只怕连镫都认不好。”

秋童忙道:“殿下稍等,奴婢找个脚凳。”

虞闻道笑道:“大内官太仔细了。殿下以后临上马,总不能满场找凳子吧。”

他站到马前,一手抚摸马颈安抚,一手将缰绳交给萧玠。

萧玠上前听他指挥,他又把马镫牵过来,道:“殿下左手握缰,对,认左脚。是这样,然后右脚顿地借力,往上跳。”

萧玠苦笑。

你真是高看我了。

他对这把小身子骨颇有自知之明,但要学马的是他,叫他萧恒找人的也是他。如今连个马都不敢上,打的是他爹的脸。

他呼吸几下,硬着头皮顿了顿脚,要向上翻身时,感觉一股力将他往上一运。他还没回过神,自己已经坐在马背上。

见他坐稳,虞闻道才从他腰间撤回双手,抬了抬眉头,冲他比了个拇指。

萧玠更不大好意思,想找点话讲,虞闻道已经替他理好缰绳,将他的脚在马镫上放好,道:“殿下这算厉害的了。臣头一次上马的时候,叫臣父拿着马鞭绕着场子撵了三圈,哭着喊着要回家找娘。臣这匹马估计也没见过这么怂的,臣一回来,就冲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脸打喷嚏。这不,我们哥俩现在也处得挺好。”

萧玠笑起来,问:“世子是多大开始学骑术的?”

虞闻道道:“六岁。”

萧玠一时语塞,这是把自己比小孩呢。

虞闻道大笑起来,让他握紧缰绳,自己牵住马络头,带着萧玠慢慢往前走。

对常年不骑马的人来说,仅坐在马背上,世界便有所不同。太阳掺风,笼面如纱。草叶上金光跃动,虞闻道的墨绿衣袍似乎金线绣成,也折射一层淡淡金辉。萧玠心中却记着事,问:“我有一件事想请教世子。”

虞闻道见他如此郑重,奇了:“殿下请讲。”

字条的事在萧玠嘴边滚了一圈,到底咽下去,只问:“春明池宴那天,你如何得知崔娘子是游骑将军的未婚妻?”

他看着虞闻道:“哪怕京城遍知崔氏郑氏联姻的消息,但究竟是哪位娘子,娘子闺名为何,只怕没有透露过。”

虞闻道看了他一会,笑道:“回禀殿下,这也简单。崔氏在京的几位娘子臣都见过,显然不是其中一个,大抵就是从京外来的。这时节进京且能受邀东宫的崔娘子,只怕就是这位不日随小郑将军祭祖过聘的未婚妻了。听闻这位崔娘子是怀化将军崔清的堂侄女,本家正在清河,她来到京中就是为了婚事,婚前定要借居他处。说来也怪,她有几位叔父在朝供职,崔娘子却未曾登门,一个人去怀化将军故居暂住。这在京中也是桩奇事,不过还有件更奇的。”

萧玠问:“什么?”

虞闻道笑:“更奇的是,殿下和小郑亲如手足,臣一个外人都听说的事,殿下竟不晓得。”

萧玠心里不好受,只道:“我问你,你却扯我,我不和你说了。”

见他有挽缰的架势,虞闻道忙夺住他的缰绳,“好殿下,臣入宫一趟不是为说嘴的,咱们有正事。你别乱动绳子,还不会骑就要学人家夺马而去的架势吗?”

拿郑绥的事发作,萧玠也自觉无理,重新把心思放在骑术上,道:“世子勿怪,是我鲁莽。咱们现在能跑马吗?”

虞闻道见他变得如此之快,笑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那夏天之前,能跑马吗?”

“也不至于那么晚。”虞闻道说,“臣带殿下走两天。等殿下熟悉熟悉,咱们就骑。”

萧玠为什么突然对骑术这么热切,虞闻道没有过问,只一心一意教他骑马。回去萧恒问起,萧玠道,嘉国公世子看着郎当,却是个沉稳的。萧恒没有多言,似乎也默认。

过了两天,虞闻道便按照约定教他骑马。萧玠从马背坐稳,便听一阵轻轻风响,虞闻道已在他身后翻上马背,双手绕到他面前握住缰绳,道:“那臣先带殿下跑一圈。”

萧玠应声,便觉身侧两臂一振,虞闻道喝马声从身后传来时红马四蹄跃起。萧玠没预料,一下子往后撞在他怀里,这一撞像撞进另一个世界。

那个世界的萧玠还是童年小小的萧玠。有人也这么载他,用手臂和胸膛环住他,脸上浮动出萧玠有些陌生的本属于少年人的神气。他和萧恒拉起手,就能立住萧玠的整个天地。

直到马蹄停住,萧玠才回过神。

虞闻道察觉他身体有些僵,低声问:“害怕?”

萧玠摇摇头,道:“还没习惯。”

“慢慢来就好。”虞闻道说,“殿下别妄自菲薄,殿下很厉害的。”

不得不说,虞闻道的确是很好的陪练,或者说师傅。萧玠怕耽误他的功夫,虞闻道却说自己不来陪他,也是在家斗鸡走狗或去听曲作乐,少不得他老子一顿抽,陪着他还算正事,甚至是很有上进心的正事。

攀龙附凤嘛。虞闻道懒洋洋说。

等萧玠能自己骑马,便要同虞闻道赛一次。虞闻道应他,也不让他,颇为轻松地跑在前头,且把距离精准地控制在只超他半个马身的范围里,一会叮嘱他不要把马腹夹得太近,一会说不要跑太快不然下马要喘,等转弯的时候还腾手替他拉缰绳。

萧玠从小到大还没被这么絮叨过,不恼也不急,反而觉得新奇。等两人一块停住,虞闻道的手才彻底离了他的络头:“人都夸臣算是年轻里骑马好的,殿下才学了几天就要撵上臣了,很不得了。”

萧玠故意道:“你这就叫我撵上了,还算骑得好?”

虞闻道笑道:“臣当年夏苗赛马可是赢了小郑拔头筹的。奉皇十三年,臣那年刚回京,殿下还观了礼,还亲手簪给臣一朵脸盘大的白玉牡丹花。”

他讲起这桩事,萧玠便记起来。那天毒热的太阳、草场的彩绶,连郑绥穿的是哪件竹青薄罗袍子他都记得。他还记得郑绥回席接过酒杯时擦过他指背的手指肚,有些糙,还有些潮。郑绥低头饮酒时萧玠簪给他的那朵姚黄也垂下脸,面靥如金,清香阵阵。那气味至今仍残留在萧玠鼻腔,不想起则已,一想起这情景他就能闻到。

郑绥难得拿个老二,至于第一,萧玠问过几句,到底没留下很深的印象。

萧玠便对虞闻道笑道:“面如冠玉者,簪它不是相得益彰么。”

虞闻道看了他一会,将马鞭掉了手,缓缓笑了。

萧玠注意到,虞闻道今日背了一副弓箭来,心中一动,便叫他:“世子。”

虞闻道又把马鞭倒到另一只手里,道:“小半个月了,殿下跟臣还这么生分。”

萧玠便叫:“虞郎。”

虞闻道仍啧声。

萧玠问:“那道郎?”

虞闻道面色十分精彩,“怎么听着不对劲呢。”

萧玠有些无奈,笑道:“那你要怎样叫。”

虞闻道看他,“臣在家中行三。”

一个“三郎”刚要脱口,萧玠不知想起什么,迅速把话咬回牙关,想了想,唤他:“三哥。”

他瞧虞闻道神色,问:“叫三哥,好不好?”

虞闻道不置可否,道:“殿下有什么嘱咐?”

萧玠看着他,“想学弓。”

虞闻道一愣,说:“殿下,咱这马才刚跑起来,还是徐徐图之比较好。”

萧玠说:“你都把弓带来了。”

虞闻道笑:“那臣也不是给殿下用的呀。臣母的寿辰快到了,从殿下这儿忙活完,臣得去西山打条皮子去。”

萧玠忙道:“这儿是现成的地方,你教我射箭,我给他们看林子的讲一声,让你在这边打。”

虞闻道敲敲他的鞍鞯,“殿下,开上林苑得陛下首肯。就算您是太子,也是僭越的大罪。”

他一抬萧恒,萧玠便默了。万一再叫百官弹劾,的确还是萧恒作难。

虞闻道见他不讲话,歪头看他一会,突然把弓箭摘下来,跳下马背,说:“射是六礼之一,殿下若要学,那可得正经拜师傅了。不过臣先说好,臣的射术可比不上小郑,万一给殿下教到沟里去——买定离手,概不负责。”

萧玠也忙下马,道:“不叫你负责。”

虞闻道这么看他片刻,边抽箭扣弦,边慢悠悠道:“学射和学马一样,热豆腐也,心急吃不得也。殿下要学射,得先学会看。”

“看?”

“所谓百步穿杨,真的是箭比风中的杨柳要快吗?”虞闻道瞧着不远处的垂柳,“是眼睛观察到柳叶摇动的轨迹,提前做好了预判。”

他话音一落,嗖一声飞箭脱弦而出。萧玠隐约听到极清脆的一响。虞闻道便走过去,将羽箭插回鞚靫,冲萧玠递过一物。

是一枚柳枝。

萧玠接在手里,思索一会:“你为什么不从军?”

虞闻道很坦然,“不喜欢。”

“也不科举?”

“不喜欢。”虞闻道耸耸肩,“就像殿下生来要继承大统,小郑生来要带兵打仗,臣么,生来就是个纨绔膏粱。投得一手好胎,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他没有给萧玠继续追问的机会,边说着边站到他身后,像教萧玠骑马一样,双臂环过他。他比萧玠要高一个头,这时候微微垂首,声音也就跟着呼吸跑到萧玠耳边。热热的,像有碎头发搔着耳廓,有些痒。

虞闻道握住他的手,教他把箭认在弦上,低声说:“不射柳条了,射个大的。看那个树瘤,咱射它。盯着它,感受它,什么都不要想——殿下没扳指,那先用臣这个吧。”

注:

本题“金鞭美少年”,取自宋晏几道《生查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第 3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